秦邱妍对沈林风说:“这次来林城,要不先把同学聚会的事情落实了吧?毕竟同学一场,大家希望你能够参加聚一聚,不去不太好。”
沈林风只好点头:“好吧,你安排。”
其实,他并不想参加同学会。但也清楚,自己既然回到林城,投资了飞云汽车,将来难免需要经常在林城走动的,当然也免不了要跟同学接触。
他以前在深圳,不想参加聚会可以以工作忙为借口。这次同学聚会,其实就是奔着他沈林风而组织的,他想拒绝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啊!
人不能抓住过去不放。
沈林风自己也想明白了,其实大多数同学并没有什么恶意。当年有些同学眼睁睁看着戴乐涛打压他,并不是跟戴乐涛关系有多好,当然也不是跟他有什么仇恨,说白了都是趋利避害,想讨好戴乐涛嘛。
戴家有钱,如日中天,所以大家向着戴乐涛。
用功利性社交的心理来分析,他们的做法都很合理。
沈林风曾经对同学们的行为感到心寒,所以对那时候对自己持有几分善意的同学,至今还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往来,比如秦邱妍、孙旭,至于其他冷眼旁观,甚至为了讨好戴乐涛而从旁边打辅助的同学,他一个也没有保持联系。
哪怕其中有些联系他,沈林风也是冷冰冰爱搭不理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理解那些同学的想法——说道理,他们不过是凡人,凡人常见的心态就是趋利避害,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如果有人能够不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到其他人,就算是非常品格高洁的存在了!
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讲实话真不多。
正是因为稀缺,社会才大力宣传,倡导他们的行为和精神。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遇到对自己有害无利的事,还不是缩着头撞没看见。即使装不了没看见,也会低头认怂。
人性如此,沈林风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过分苛求别人。
将心比心思考一下,换成他遇到类似的情况,大概率也没有多大的勇气,去为一个身份低微,实力明显不如另一个同学的人撑腰。
哪怕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利益,也会认真分析利弊。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何必去为难别人呢?原谅自己的自私,也要原谅别人的软弱。因此,沈林风很快就想通了,人生一辈子会经历很多,同学之间或许不是最纯粹的感情,可也彼此见证和陪伴过,大家一起年轻,一起学习过。
求同存异,和光同尘。
成年人哪有那么多是非黑白,少树立几个敌人,多一些酒肉朋友,那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与其跟同学们搞得水火不容,让家面彼此不好面对,不如放弃成见,去接纳每一位同学。
当然,沈林风同时也放低了心理预期。
他知道一个人取得某些成功后,朋友会很多,甚至不需要你去主动维护圈子,依然有很多会来巴结你,即使得不到什么好处,也享受着“我跟某某是同学/朋友”的虚荣。
沈林风不期待跟某些同学,保持着和孙旭那样的关系,只要维护必要的社交面子就行。用沈妈的话说,社会上的陌生人你都要去认识,为什么就不能跟同学保持好关系呢?
降低期待感,往往就心平气和了。
聚会的时间安排在下一个周六,因为班上有些同学在其他省,或许需要调整工作安排,前来赴约。想要在短短一两天组织好,显然是不可的。
同学们都到了三十来岁,基本上都是单位或者公司的中流砥柱,哪怕有心调整时间,也需要协调好,不可能仓促在一两天就把聚会组织好的。
本次聚会,算是他们班上第二次正规的同学聚会,规模很大,也很正式。
第一次聚会的时候,闹得有些不开心。当时很多人都向着戴乐涛,尤其是韩飞,甚至可以说一边倒,毫不掩饰的站在戴乐涛的那一头。要不是秦邱妍帮沈林风说话,结果可能造成更尴尬的局面。
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被打压和踩踏的沈林风站起来,而戴乐涛却彻底消失在社交圈子里。当年参与的很多同学,都希望修复与秦邱妍和沈林风的关系,自然不想错过这一次聚会。
在林城工作,并负责组织聚会的人是文艺委员梁晓晗,还有另一个同学姜迪。这种事本来该班长领头组织的,但是现在梁晓晗算除了秦邱妍之外,混得最好的一个,而且她参加聚会有目的,并跟秦邱妍保持比较好的联系,所以就成了本次同学会的组织者。
至于姜迪,在林省工商银行当办公室主任,身份和地位也算是同学中比较高的。比不上秦邱妍和梁晓晗,但也是比较优秀的,所以主动协助梁晓晗的工作。
为什么秦邱妍不来组织?
因为她的身份已经超纲,不适合来做具体工作!
沈林风更不可能啦。在众人眼里,沈林风是身价百亿的大老板,是同学中最大黑马,肯来参加聚会都是给他们面子,怎么可能有时间去搞同学会这种事!
关键是,沈林风也没有跟几个同学有联系。
让沈林风去组织大家,大概率还要抓几个同学来协助,或者直接在群里说两句话。
果然,在同学会举办之前,沈林风唯一联系的就是孙旭(秦邱妍天天晚上联系,不算在内)。他打电话给孙旭说:“老孙,来林城吧,咱们兄弟很久没有在一起喝酒了,怪想你嘞!”
孙旭笑着说:“我日,冲着你这句话,我就得参加。”
沈林风哈哈大笑:“果然是当了营业部一把手的人,说话就是好听。”
孙旭自嘲的说:“我那营业部算个球!才几个人嘛?而且都是国家的。哪像你一个大老板,手下好几百人,威风凛凛的。”
顿了一下,又感慨着说:“你也是好起来了,大家打电话都在跟我聊起你。这个社会就是现实,混得不好的时候,大家恨不得躲着你走,混好了,人家又紧紧的围上来,赶都赶不走。”
沈林风笑着说:“没那么严重,大家各过各的,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人想怎么样。”
“那是他们心里有鬼,不好意思。这次为什么那么积极参加同学会,显而易见,就是想跟你和秦邱妍处好关系,希望你们两个能够提拔提拔呗。”孙旭一针见血,丝毫不客气。
他还不知道沈林风和秦邱妍私下的关系,只知道沈林风的飞云汽车,是秦邱妍招商引资去的林城。如今沈、秦强强联合,让很多同学看到了希望——秦邱妍会通过招商引资,把沈林风吸引到林城市,其中就释放出一个信号:秦邱妍也不是那种不讲情面,完全不跟同学往来的高傲官二代(官三代)!
而沈林风来林城投资,同样让更多同学觉得,该好好巴结巴结沈老板。
无他,光是飞云汽车折射出来的商业机会,就足以让很多人眼红——做生意的同学,巴不得跟沈林风发生一点生意上的往来。在银行工作的那些同学们,其实也期待着能跟沈林风和秦邱妍较好关系,哪怕不能撬动沈林风把基本户放在自己的业务下,能够开个一般账户也可以啊。
那可是计划投资六百个亿的超级经济体啊,在林省都是排得上号的存在,只要能拉到飞云汽车开个账户,一般资金往来就足够超额完成任务了!
除此之外,飞云汽车还能带动很多业务,比如合作客户开户、贷款、资金往来,甚至整个飞云汽车员工的工资账户等等,那都是大业务。
孙旭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涩小青年,自然懂得其中道理。
这些年两人一年总要见那么一两次面,平日电话、微信联系也比较多,关系越来越好,所以孙祖说话也没有那么客气,有什么就说什么。
沈林风调侃着说:“那你也快点来,我提拔提拔你。”
“我日,你恐怕是鞭长莫及哦。”孙旭回答道,“除非你专门给存一笔进来,不然怎么可能提拔我?你在我们这边又没什么业务。”
沈林风说:“你辞职不干,来跟我一起搞呗,老同学愿意屈尊降贵的话,我让你做投资公司一把手。你知道的,我夏影集团还有一个风险投资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这些年的业务也不少。如果你能来,给你的年薪绝对比你们行长还要高。”
“我日哦,你又在诱惑我。”孙旭最鄙视沈林风这一套。
话说,这已经不是沈林风第一次提出这种要求了。上一次沈林风还主动坐飞机去看孙旭,在孙旭老家玩了好几天,喝过三场大酒,主要目的就是把孙祖挖走!
那一次,孙旭根本没答应。
不过不代表不心动!
......
沈林风只好点头:“好吧,你安排。”
其实,他并不想参加同学会。但也清楚,自己既然回到林城,投资了飞云汽车,将来难免需要经常在林城走动的,当然也免不了要跟同学接触。
他以前在深圳,不想参加聚会可以以工作忙为借口。这次同学聚会,其实就是奔着他沈林风而组织的,他想拒绝也没有合适的理由啊!
人不能抓住过去不放。
沈林风自己也想明白了,其实大多数同学并没有什么恶意。当年有些同学眼睁睁看着戴乐涛打压他,并不是跟戴乐涛关系有多好,当然也不是跟他有什么仇恨,说白了都是趋利避害,想讨好戴乐涛嘛。
戴家有钱,如日中天,所以大家向着戴乐涛。
用功利性社交的心理来分析,他们的做法都很合理。
沈林风曾经对同学们的行为感到心寒,所以对那时候对自己持有几分善意的同学,至今还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往来,比如秦邱妍、孙旭,至于其他冷眼旁观,甚至为了讨好戴乐涛而从旁边打辅助的同学,他一个也没有保持联系。
哪怕其中有些联系他,沈林风也是冷冰冰爱搭不理的。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理解那些同学的想法——说道理,他们不过是凡人,凡人常见的心态就是趋利避害,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如果有人能够不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到其他人,就算是非常品格高洁的存在了!
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人,讲实话真不多。
正是因为稀缺,社会才大力宣传,倡导他们的行为和精神。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遇到对自己有害无利的事,还不是缩着头撞没看见。即使装不了没看见,也会低头认怂。
人性如此,沈林风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过分苛求别人。
将心比心思考一下,换成他遇到类似的情况,大概率也没有多大的勇气,去为一个身份低微,实力明显不如另一个同学的人撑腰。
哪怕是对自己有一定的利益,也会认真分析利弊。
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何必去为难别人呢?原谅自己的自私,也要原谅别人的软弱。因此,沈林风很快就想通了,人生一辈子会经历很多,同学之间或许不是最纯粹的感情,可也彼此见证和陪伴过,大家一起年轻,一起学习过。
求同存异,和光同尘。
成年人哪有那么多是非黑白,少树立几个敌人,多一些酒肉朋友,那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与其跟同学们搞得水火不容,让家面彼此不好面对,不如放弃成见,去接纳每一位同学。
当然,沈林风同时也放低了心理预期。
他知道一个人取得某些成功后,朋友会很多,甚至不需要你去主动维护圈子,依然有很多会来巴结你,即使得不到什么好处,也享受着“我跟某某是同学/朋友”的虚荣。
沈林风不期待跟某些同学,保持着和孙旭那样的关系,只要维护必要的社交面子就行。用沈妈的话说,社会上的陌生人你都要去认识,为什么就不能跟同学保持好关系呢?
降低期待感,往往就心平气和了。
聚会的时间安排在下一个周六,因为班上有些同学在其他省,或许需要调整工作安排,前来赴约。想要在短短一两天组织好,显然是不可的。
同学们都到了三十来岁,基本上都是单位或者公司的中流砥柱,哪怕有心调整时间,也需要协调好,不可能仓促在一两天就把聚会组织好的。
本次聚会,算是他们班上第二次正规的同学聚会,规模很大,也很正式。
第一次聚会的时候,闹得有些不开心。当时很多人都向着戴乐涛,尤其是韩飞,甚至可以说一边倒,毫不掩饰的站在戴乐涛的那一头。要不是秦邱妍帮沈林风说话,结果可能造成更尴尬的局面。
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时被打压和踩踏的沈林风站起来,而戴乐涛却彻底消失在社交圈子里。当年参与的很多同学,都希望修复与秦邱妍和沈林风的关系,自然不想错过这一次聚会。
在林城工作,并负责组织聚会的人是文艺委员梁晓晗,还有另一个同学姜迪。这种事本来该班长领头组织的,但是现在梁晓晗算除了秦邱妍之外,混得最好的一个,而且她参加聚会有目的,并跟秦邱妍保持比较好的联系,所以就成了本次同学会的组织者。
至于姜迪,在林省工商银行当办公室主任,身份和地位也算是同学中比较高的。比不上秦邱妍和梁晓晗,但也是比较优秀的,所以主动协助梁晓晗的工作。
为什么秦邱妍不来组织?
因为她的身份已经超纲,不适合来做具体工作!
沈林风更不可能啦。在众人眼里,沈林风是身价百亿的大老板,是同学中最大黑马,肯来参加聚会都是给他们面子,怎么可能有时间去搞同学会这种事!
关键是,沈林风也没有跟几个同学有联系。
让沈林风去组织大家,大概率还要抓几个同学来协助,或者直接在群里说两句话。
果然,在同学会举办之前,沈林风唯一联系的就是孙旭(秦邱妍天天晚上联系,不算在内)。他打电话给孙旭说:“老孙,来林城吧,咱们兄弟很久没有在一起喝酒了,怪想你嘞!”
孙旭笑着说:“我日,冲着你这句话,我就得参加。”
沈林风哈哈大笑:“果然是当了营业部一把手的人,说话就是好听。”
孙旭自嘲的说:“我那营业部算个球!才几个人嘛?而且都是国家的。哪像你一个大老板,手下好几百人,威风凛凛的。”
顿了一下,又感慨着说:“你也是好起来了,大家打电话都在跟我聊起你。这个社会就是现实,混得不好的时候,大家恨不得躲着你走,混好了,人家又紧紧的围上来,赶都赶不走。”
沈林风笑着说:“没那么严重,大家各过各的,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人想怎么样。”
“那是他们心里有鬼,不好意思。这次为什么那么积极参加同学会,显而易见,就是想跟你和秦邱妍处好关系,希望你们两个能够提拔提拔呗。”孙旭一针见血,丝毫不客气。
他还不知道沈林风和秦邱妍私下的关系,只知道沈林风的飞云汽车,是秦邱妍招商引资去的林城。如今沈、秦强强联合,让很多同学看到了希望——秦邱妍会通过招商引资,把沈林风吸引到林城市,其中就释放出一个信号:秦邱妍也不是那种不讲情面,完全不跟同学往来的高傲官二代(官三代)!
而沈林风来林城投资,同样让更多同学觉得,该好好巴结巴结沈老板。
无他,光是飞云汽车折射出来的商业机会,就足以让很多人眼红——做生意的同学,巴不得跟沈林风发生一点生意上的往来。在银行工作的那些同学们,其实也期待着能跟沈林风和秦邱妍较好关系,哪怕不能撬动沈林风把基本户放在自己的业务下,能够开个一般账户也可以啊。
那可是计划投资六百个亿的超级经济体啊,在林省都是排得上号的存在,只要能拉到飞云汽车开个账户,一般资金往来就足够超额完成任务了!
除此之外,飞云汽车还能带动很多业务,比如合作客户开户、贷款、资金往来,甚至整个飞云汽车员工的工资账户等等,那都是大业务。
孙旭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涩小青年,自然懂得其中道理。
这些年两人一年总要见那么一两次面,平日电话、微信联系也比较多,关系越来越好,所以孙祖说话也没有那么客气,有什么就说什么。
沈林风调侃着说:“那你也快点来,我提拔提拔你。”
“我日,你恐怕是鞭长莫及哦。”孙旭回答道,“除非你专门给存一笔进来,不然怎么可能提拔我?你在我们这边又没什么业务。”
沈林风说:“你辞职不干,来跟我一起搞呗,老同学愿意屈尊降贵的话,我让你做投资公司一把手。你知道的,我夏影集团还有一个风险投资公司,规模不是很大,但这些年的业务也不少。如果你能来,给你的年薪绝对比你们行长还要高。”
“我日哦,你又在诱惑我。”孙旭最鄙视沈林风这一套。
话说,这已经不是沈林风第一次提出这种要求了。上一次沈林风还主动坐飞机去看孙旭,在孙旭老家玩了好几天,喝过三场大酒,主要目的就是把孙祖挖走!
那一次,孙旭根本没答应。
不过不代表不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