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们听到半固态电池的消息,忍不住震惊。
第二大股东,也就是马俊成的儿子马龙,激动的说:“沈总,若是真有纯电续航能力超过900公里的半固态锂电池,咱们飞云汽车只要不造出一台烂大街的垃圾货,肯定也能大火!”
沈林风从容的笑着说:“我说的巡航900公里,是实际巡航哦。研发出半固态电池的那位朋友,我是非常信赖的,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这样的话,我们研发部得想办法尽快把FY06落地!”总经理魏建东非常激动,恨不得马上就把飞云第一辆车FY06马上量产。
搭载半固态电池啊,那绝对是一件大杀器!
沈林风还说了,完成的固态电池技术,他们已经在攻关阶段了。
这么想来,飞云汽车大火成功指日可待啊!
同样作为技术大拿的肖太平,扶了一把鼻梁上的眼镜:“魏总说得对,新能源汽车说到底,核心就在于三点技术,尤其是电池!只要咱们能够保证纯电巡航900公里,快充12分钟补充百分之八十电量,那么飞云汽车就能一飞冲天!”
“这是核心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磅炸弹,希望大家做好保密工作。咱们飞云汽车能不能一炮而红,全看这次的固态电池!”王华清笑呵呵的说。
所有股东中,数他和沈林风最淡定从容。
毕竟,他也是智奇科技的股东之一,早早就了解到半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
别说半固态电池这种过渡产品,相信不需要太久时间,标准版的固态电池就能问世。即使只谈半固态电池,张永智弄出来的900公里纯电续航,12分钟充能百分之八十,已经足够颠覆世界电池行业!
第四股东张永廉也笑着说:“太好啦,飞云汽车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了。我现在很期待,等飞云汽车生产基地落成,我们的FY06开始对外宣传,市场的反应!”
众人哈哈大笑,心情和张永廉一样。
大家都是公司股东,自然希望飞云汽车能够一鸣惊人。但是,在投资的时候,每一位股东还是很冷静的,心中已经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甚至,也想过飞云汽车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拼杀之后,被其他同行淘汰掉,不得不惨淡收场的可能。
做投资嘛, 渴望成功,也允许失败。
所有投资人,几乎都有一定的赌徒心理。
很少参会的神秘股东廖勤也说:“咱们飞云汽车能搭载半固态电池,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正如马龙马总所言,只要汽车本身不是太差,必定能够一炮而红。在这里,我也希望沈总能够严格要求咱们的研发团队,把控质量关,调试好FY06系列产品,保证经得起市场考验。”
沈林风点头:“越是成功在即,咱们越是不能麻痹大意。资源整合方面,我一直在努力。而生产和控制方面的事情,则要交给魏总了。我个人建议,那么咱们的FY06不赚钱,甚至赔本赚吆喝,也要把质量和性能提升上一定的技术高度。”
众人齐齐点头,赞同沈林风的说法。
其实大家都明白,前期的亏损,不代表永远亏损。哪怕FY06的成本高一点,但若是能够跑量,以过硬的质量作为支撑,以超大的销售体量来赢得市场,那么每辆分摊的成本,无形中又会降低一些。
量大出奇迹。
在国内工业制造的历史上,基本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曾经演绎过量大出奇迹的辉煌故事。尤其是家电和电子产品的问世,包括电视机、冰箱等日常家居电器产品,到后来的手机、电脑、汽车等等,都曾经上演过辉煌的工业奇迹。
技术迭代,加上十多亿人口的市场规模,还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暴涨的大众消费者——这个市场,实在太大了!
以前的历史,沈林风研究不多。单是手机行业,他就曾经做过调查研究,国产手机中,曾经就出现过无数家企业,只是依靠一台手机的跑量,就彻底崛起,甚至建起了一座工业园区。国产手机刚刚崛起,还没有形成华为、OPPO、小米、荣耀等国产新势力的时候,很多品牌都在努力向上发展。
沈林风曾经听一个手机老板,指着龙岗宝龙路某工业园说,那里曾经有一个女企业家,毕生创业无数,起起伏伏,竟然在六十岁的年纪,再度从事业谷底崛起。
而那位女企业家的崛起,就是生产出一款在全球(杂牌机市场,如曾经的中东和非洲等)卖出八十多万台的手机!
那时候,国产手机还是杂牌。
而那位女企业家,也因为一款手机,在龙岗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园区!
在汽车领域,很多国产汽车也同样创造过类似的辉煌。远的不说,光是比亚迪汽车,曾经就依靠一款模仿国外品牌,以及宝马车标的F3,造就了国产汽车工业历史的奇迹。
据说,它总销量高达200多万辆。
还有后继发展起来的其他品牌,比如五菱宏光一辆车,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哈弗H6,问世以来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了400万辆!
甚至还有人说,没有哈佛H6就没有长城汽车!
大量的数据表明,在国内没有卖不出去的汽车,只有性价比和定位不被大众接受的车。因为半固态电池的即将问世,让FY06作为第一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主,对于飞云汽车来说,意味着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历程,也必然造就新能源汽车销售神话。
这可不是大家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各位读者干爹想一想,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依然力挺油车,情愿多花钱买耗油的油车,也不考虑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对油车的信赖之外,还有新能源汽车的短板问题。
电车巡航能力差!
电车充电不方便!
电车质量堪忧,有自燃风险!
电车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低级组合!
电车就是......
关于电动新能源的短板,让很多购买者望而却步,不得不选择油车。
试想一下,如果半固态电池可以解决巡航焦虑,还能保证在一点电都没有的情况下,充电12分钟就能充能百分之八十,解决长距离出行的问题,哪个消费者抵挡得起它的诱惑?
还有,半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要远远超过传统锂电池的。根据张永智的说法,半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长达三十年,而且使用十几年之后,它的巡航能力和储电功能,依然不会出现拦腰斩的尴尬情况。
面对即将出现的商业奇迹,股东们岂能不激动!
廖勤很少参加董事会,但其身份不一般,她之所以愿意象征性的投资飞云汽车,实际上都是秦邱妍利用自己的关系,多次跟廖勤交流之后,才达成的合作。
为什么秦邱妍要用心良苦的请廖勤投资飞云汽车?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帮助沈林风,为他的事业增加一道保命符。廖勤的身份特殊,能够投资沈林风牵头成立的汽车公司,等于是某种组织和团队认可了沈林风,一般人想动飞云汽车,还得掂量掂量。
若不是秦家和廖家关系莫逆,秦邱妍还求不到廖勤的投资呢。
廖勤的投资份额很少,但意义非凡。
起初沈林风也不是很理解,不知道秦邱妍要求自己找廖勤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他愿意把自己手中百分之七十二股份的半数给秦家,秦邱妍都不要,却坚持让廖勤参与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一。后来通过秦邱妍的介绍,沈林风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现在廖勤也非常看好飞云汽车,让沈林风安安高兴。
实际上,其他股东还不知道廖勤的底细呢。他们跟曾经的沈林风一样,对廖勤背后的力量,一点也不知道,还以为廖勤只是沈林风照顾的某位朋友。
即使沈林风本人,也只是听秦邱妍描述过廖勤背后冰山一角的力量。听完以后,沈林风整个人震惊到麻痹,感觉这世界好陌生!原来,在大家眼中不可一世,轮流坐着的福布斯排行榜大佬们,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某些家族眼中的跳梁小丑而已。
如此牛逼的家族,竟然也有代表投资了飞云汽车。
沈林风在欣喜的同时,感到自己似乎就要开挂,当然也压力倍增。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啊!
第二大股东,也就是马俊成的儿子马龙,激动的说:“沈总,若是真有纯电续航能力超过900公里的半固态锂电池,咱们飞云汽车只要不造出一台烂大街的垃圾货,肯定也能大火!”
沈林风从容的笑着说:“我说的巡航900公里,是实际巡航哦。研发出半固态电池的那位朋友,我是非常信赖的,他是一个很纯粹的人。”
“这样的话,我们研发部得想办法尽快把FY06落地!”总经理魏建东非常激动,恨不得马上就把飞云第一辆车FY06马上量产。
搭载半固态电池啊,那绝对是一件大杀器!
沈林风还说了,完成的固态电池技术,他们已经在攻关阶段了。
这么想来,飞云汽车大火成功指日可待啊!
同样作为技术大拿的肖太平,扶了一把鼻梁上的眼镜:“魏总说得对,新能源汽车说到底,核心就在于三点技术,尤其是电池!只要咱们能够保证纯电巡航900公里,快充12分钟补充百分之八十电量,那么飞云汽车就能一飞冲天!”
“这是核心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的重磅炸弹,希望大家做好保密工作。咱们飞云汽车能不能一炮而红,全看这次的固态电池!”王华清笑呵呵的说。
所有股东中,数他和沈林风最淡定从容。
毕竟,他也是智奇科技的股东之一,早早就了解到半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度。
别说半固态电池这种过渡产品,相信不需要太久时间,标准版的固态电池就能问世。即使只谈半固态电池,张永智弄出来的900公里纯电续航,12分钟充能百分之八十,已经足够颠覆世界电池行业!
第四股东张永廉也笑着说:“太好啦,飞云汽车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占了。我现在很期待,等飞云汽车生产基地落成,我们的FY06开始对外宣传,市场的反应!”
众人哈哈大笑,心情和张永廉一样。
大家都是公司股东,自然希望飞云汽车能够一鸣惊人。但是,在投资的时候,每一位股东还是很冷静的,心中已经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甚至,也想过飞云汽车在经过一系列的市场拼杀之后,被其他同行淘汰掉,不得不惨淡收场的可能。
做投资嘛, 渴望成功,也允许失败。
所有投资人,几乎都有一定的赌徒心理。
很少参会的神秘股东廖勤也说:“咱们飞云汽车能搭载半固态电池,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正如马龙马总所言,只要汽车本身不是太差,必定能够一炮而红。在这里,我也希望沈总能够严格要求咱们的研发团队,把控质量关,调试好FY06系列产品,保证经得起市场考验。”
沈林风点头:“越是成功在即,咱们越是不能麻痹大意。资源整合方面,我一直在努力。而生产和控制方面的事情,则要交给魏总了。我个人建议,那么咱们的FY06不赚钱,甚至赔本赚吆喝,也要把质量和性能提升上一定的技术高度。”
众人齐齐点头,赞同沈林风的说法。
其实大家都明白,前期的亏损,不代表永远亏损。哪怕FY06的成本高一点,但若是能够跑量,以过硬的质量作为支撑,以超大的销售体量来赢得市场,那么每辆分摊的成本,无形中又会降低一些。
量大出奇迹。
在国内工业制造的历史上,基本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曾经演绎过量大出奇迹的辉煌故事。尤其是家电和电子产品的问世,包括电视机、冰箱等日常家居电器产品,到后来的手机、电脑、汽车等等,都曾经上演过辉煌的工业奇迹。
技术迭代,加上十多亿人口的市场规模,还有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暴涨的大众消费者——这个市场,实在太大了!
以前的历史,沈林风研究不多。单是手机行业,他就曾经做过调查研究,国产手机中,曾经就出现过无数家企业,只是依靠一台手机的跑量,就彻底崛起,甚至建起了一座工业园区。国产手机刚刚崛起,还没有形成华为、OPPO、小米、荣耀等国产新势力的时候,很多品牌都在努力向上发展。
沈林风曾经听一个手机老板,指着龙岗宝龙路某工业园说,那里曾经有一个女企业家,毕生创业无数,起起伏伏,竟然在六十岁的年纪,再度从事业谷底崛起。
而那位女企业家的崛起,就是生产出一款在全球(杂牌机市场,如曾经的中东和非洲等)卖出八十多万台的手机!
那时候,国产手机还是杂牌。
而那位女企业家,也因为一款手机,在龙岗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园区!
在汽车领域,很多国产汽车也同样创造过类似的辉煌。远的不说,光是比亚迪汽车,曾经就依靠一款模仿国外品牌,以及宝马车标的F3,造就了国产汽车工业历史的奇迹。
据说,它总销量高达200多万辆。
还有后继发展起来的其他品牌,比如五菱宏光一辆车,累计销量超过600万辆;哈弗H6,问世以来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了400万辆!
甚至还有人说,没有哈佛H6就没有长城汽车!
大量的数据表明,在国内没有卖不出去的汽车,只有性价比和定位不被大众接受的车。因为半固态电池的即将问世,让FY06作为第一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主,对于飞云汽车来说,意味着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历程,也必然造就新能源汽车销售神话。
这可不是大家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各位读者干爹想一想,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依然力挺油车,情愿多花钱买耗油的油车,也不考虑买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对油车的信赖之外,还有新能源汽车的短板问题。
电车巡航能力差!
电车充电不方便!
电车质量堪忧,有自燃风险!
电车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的低级组合!
电车就是......
关于电动新能源的短板,让很多购买者望而却步,不得不选择油车。
试想一下,如果半固态电池可以解决巡航焦虑,还能保证在一点电都没有的情况下,充电12分钟就能充能百分之八十,解决长距离出行的问题,哪个消费者抵挡得起它的诱惑?
还有,半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要远远超过传统锂电池的。根据张永智的说法,半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至少可以长达三十年,而且使用十几年之后,它的巡航能力和储电功能,依然不会出现拦腰斩的尴尬情况。
面对即将出现的商业奇迹,股东们岂能不激动!
廖勤很少参加董事会,但其身份不一般,她之所以愿意象征性的投资飞云汽车,实际上都是秦邱妍利用自己的关系,多次跟廖勤交流之后,才达成的合作。
为什么秦邱妍要用心良苦的请廖勤投资飞云汽车?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帮助沈林风,为他的事业增加一道保命符。廖勤的身份特殊,能够投资沈林风牵头成立的汽车公司,等于是某种组织和团队认可了沈林风,一般人想动飞云汽车,还得掂量掂量。
若不是秦家和廖家关系莫逆,秦邱妍还求不到廖勤的投资呢。
廖勤的投资份额很少,但意义非凡。
起初沈林风也不是很理解,不知道秦邱妍要求自己找廖勤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他愿意把自己手中百分之七十二股份的半数给秦家,秦邱妍都不要,却坚持让廖勤参与微不足道的百分之一。后来通过秦邱妍的介绍,沈林风才明白其中的意义。
现在廖勤也非常看好飞云汽车,让沈林风安安高兴。
实际上,其他股东还不知道廖勤的底细呢。他们跟曾经的沈林风一样,对廖勤背后的力量,一点也不知道,还以为廖勤只是沈林风照顾的某位朋友。
即使沈林风本人,也只是听秦邱妍描述过廖勤背后冰山一角的力量。听完以后,沈林风整个人震惊到麻痹,感觉这世界好陌生!原来,在大家眼中不可一世,轮流坐着的福布斯排行榜大佬们,某种程度上也不过是某些家族眼中的跳梁小丑而已。
如此牛逼的家族,竟然也有代表投资了飞云汽车。
沈林风在欣喜的同时,感到自己似乎就要开挂,当然也压力倍增。
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