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震惊万分-《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夏侯惇越想越不安,额头冷汗直冒。

  荀彧微微一笑,依旧从容镇定,端起酒杯欲饮。

  忽然,府外传来惊天巨响,马蹄声、喊杀声涌入耳中,似千军万马逼近。

  荀彧眉头微蹙,手中的酒杯轻颤。

  “难道……”

  “不可能,绝不可能!”

  荀彧心中闪过一丝不安,却竭力不愿承认。

  脚步声急促传来,家兵踉跄而入。

  “禀主人,大公子曹晚率铁骑突袭许都,直逼尚书府!”

  荀彧面色剧变,手中酒杯险些坠落,酒水洒了一身。

  夏侯惇却振奋不已,喜形于色。

  “这绝不可能!他远在关中,刚攻下长安,怎可能突然返回?”

  荀彧喃喃低语,满面惊疑。

  多年来,无论多大的危机,他始终镇定自若。如今,却首次乱了方寸。

  “文若,我早说过,晚儿无人可敌,你定不是他对手。”

  “现在,该信我的话了吧。”

  夏侯惇大笑,眉宇间满是骄傲。

  荀彧紧握酒杯,身形僵硬,神情复杂,夹杂着疑惑、愤懑与绝望。

  “大事不好!大公子已杀到府内!”

  “饶命!救命!”

  家奴们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震耳欲聋的马蹄声步步逼近。

  忽地,鲜血飞溅,家奴首级纷纷落地。

  铁骑呼啸而至,闯入大堂。

  曹晚持霸王血戟,宛如浴血天神般现身。

  “晚儿!”

  夏侯惇高声呼唤,激动得站起。

  守卫的家奴见状,无人敢阻,纷纷逃散。

  “元让叔父,侄儿来迟,让您受惊了。”

  曹晚宽慰道。

  “你来得正好,一点不晚。”

  夏侯惇愧疚摇头:“叔父无能,未能守护许都,酿成大祸。”

  “叔父无需自责,就连父王也未料到,荀彧竟会背叛。”

  曹晚劝慰道。

  夏侯惇却困惑:“既然如此,你为何又杀回许都?”

  曹晚冷笑一声:"我早已料到荀彧会孤注一掷,所以提前让锦衣卫严密监控,他的每一步行动,怎能逃脱我的掌握。"

  他直言相告。

  夏侯惇顿时明白过来,感慨不已:"没想到,晚儿你这般深谋远虑,若非有你,我们曹家恐怕难逃劫难!"

  "叔父,请您继续处理许都的事务,这里就交给我好了。"

  曹晚语气平静。

  夏侯惇猛然惊觉,急忙赶往许都。

  曹晚驱马至荀彧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僵硬的身影。

  他随手一挥,一颗沾满鲜血的人头滚落在荀彧脚下。

  荀彧身体微微晃动,缓缓转身,目光落在那颗人头上,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那是陈群的首级!

  "我在潼关以东,已经全歼你们的一万私兵。"

  曹晚声音冰冷。

  荀彧手中的酒杯终于把持不住,摔在地上。

  "曹子昭,终究是我败给了你。"

  "令尊若有你这般才智非凡的儿子,真是天意所归,注定他将君临天下!"

  荀彧苦笑望着曹晚,长叹一声。

  "来人,把毒酒给荀尚书送过去。"

  曹晚下令。

  燕云亲卫立刻呈上一杯毒酒,置于荀彧面前。

  "你背叛我父王,按理应将你五马分尸,警示世人。但念及你对曹家的贡献,特赐你一死全尸。"

  "饮下此酒,安心赴死吧。"

  曹晚冷漠宣告。

  荀彧身躯微颤,注视着那杯毒酒,默然无言。

  许久,他轻声叹息,颤抖的手拿起酒杯。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我荀彧认输,自当引颈就戮。"

  荀彧端起酒杯,却抬头直视曹晚:"我死后,你准备如何处置荀家?"

  "灭族。"

  曹晚毫不犹豫地答道。

  “‘四八三’之事,你荀家不必忧虑,凡参与叛乱的家族,都将遭受族灭之刑。”

  “黄泉相伴,你们绝非孤行。”

  曹晚言辞平淡,似视众人如草芥。

  “曹晚!”

  荀彧仰头凝视,目光中满是愤恨。

  “汉室倾颓,实因桓、灵二帝昏庸,重宦官而抑贤才,致使天下动荡。”

  “即便你曹氏得鼎天下,也不思前车之鉴,竟欲尽屠士族,其暴虐远超桓、灵二帝!”

  “如此残暴,莫非真欲重演汉室覆亡?”

  荀彧厉声责问,仍怀一线期待,试图唤醒曹晚。

  曹晚却眸光微讽,冷然反问:“荀彧,汝果真以为汉室倾覆,缘于宦官之祸?”

  荀彧神情一滞,那目光仿若嗤笑曹晚的无知。

  “汉室衰败,宦官专权乃众矢之的,汝聪慧谋略,岂需我多言?”

  荀彧反诘道。

  “汉室倾覆,罪魁正是尔等世家!”

  曹晚怒喝。

  “荒诞!”

  荀彧勃然大怒:“天下士族为护汉室,与宦官拼死抗争,多少忠良义士为之捐躯,汝竟言世家为衰亡之源,岂非荒谬至极!”

  “护汉室乎?”

  曹晚冷笑一声:“汝等护汉室,抑或守自身权势利益,心中自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荀彧身形微颤,竟被曹晚问得哑口无言。

  “尔等豪族恃权肆意,强夺田产无数!”

  “吾未忘,仅汝荀家在颍川占地便何止万顷!”

  “占据天下土地大半,却因权柄在握,可免赋税,无需向朝廷供一粒余粮!”

  “士族愈富,朝廷税赋日减,国库日渐空虚。那些失地之人,要么沦为佃户,要么流离失所,化作游民!”

  “后来,张角一声呼喊,百万流民蜂拥响应,这才引发了黄巾之乱!”

  “荀彧,你告诉我,究竟是谁造成了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

  曹晚手握血戟,怒目直指荀彧,声音凛冽。

  荀彧怔住了。

  他呆立当场,内心震颤,如遭雷击。

  曹晚的质问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让他无从应对。

  “我们的家族,竟成了汉室衰败的元凶?”

  “这绝不可能,也毫无道理,根本解释不通!”

  “即便我们占有大量田产,那也是凭实力所得,怎会致使天下大乱?”

  “自古以来,王朝崩塌不都因君主昏庸所致吗?”

  荀彧喃喃自语,陷入深深的困惑。

  曹晚冷声道:“荀彧,你永远想不明白,即便明白,你也绝不会承认。去吧,安心赴死!”

  荀彧浑身一颤,再度抬头望向曹晚。

  此刻,他眼中满是恐惧。

  仿佛面前不是凡人,而是洞察一切的神明。

  只有神明,才会有如此令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难道他真是天降神人?我们岂敢与神明抗衡?”

  荀彧怀着满心疑惑,端起毒酒,缓缓饮尽。

  片刻之后,他腹痛难忍,口吐黑血,轰然倒地身亡。

  “魏延听令!”

  曹晚挥戟下令,“即刻传令各地,凡是参与叛乱的世家,无论官职高低,全部灭族!”

  “末将领命!”

  魏延领命离去。

  中原大地顿时卷起腥风血雨。

  邺城,魏王宫内。

  “母后,有一事,孩儿不得不向您禀报。”

  曹丕语气低沉,神情凝重。

  “何事?你说吧。”

  卞夫人心中隐隐不安。

  曹丕深吸一口气,拱手道:“陈群传来消息,荀彧已号召中原各世家,调动私兵直逼潼关,意欲将父王与曹晚困死于关中!”

  “什么!”

  卞夫人脸色骤变,震惊万分。

  曹丕宽慰道:“母亲勿忧,儿臣早已私下结交荀彧,若他愿助我,待除去曹晚,儿臣日后登基,必与他共同治理天下。”

  “此江山终究是我曹家基业,绝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卞夫人听后似有所悟,未曾想到自己的儿子竟背着她安排这一切。

  “你怎敢如此妄为!”卞夫人责备道。

  曹丕叹息:“曹晚攻下长安,父亲平定关陇指日可待。战事一旦结束,他必成世子。儿臣实在无计可施,只能铤而走险。”

  卞夫人沉默良久,幽幽说道:“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可你这样做,岂非也将父亲困于关中?”

  “母亲教诲过,只要曹家天下得以延续,牺牲何妨?”

  曹丕反问,让卞夫人无言以对。

  看着眼前的儿子,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似乎面前之人并非熟悉的孩子。她一心只为儿子夺位,从不曾想过会危及曹操性命。

  然而此刻的曹丕,竟狠辣至此,连父亲也不惜下手。

  “罢了,你父亲一向偏爱那庶子,一错再错,也算活该。”

  卞夫人长叹一声,最终选择支持儿子。

  曹丕松了口气,嘴角浮现出一丝得意。

  就在此时,家奴急匆匆跑来。

  “公子,许都传来消息,曹晚率轻骑于潼关以东,全歼陈群统领的世家私军!随后又回师许都,逼死荀彧,现已下令各地屠戮参与的世家!”

  惊雷骤响,卞夫人与曹丕顿时僵住。

  “荀彧他们竟然落败了?曹晚不是在长安吗,怎会突然杀回许都?”

  曹丕从混乱中猛然惊醒,情绪近乎失控地嘶吼咆哮。他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卞夫人沉默无言,只是神情恍惚地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她才幽幽叹息:“难道上天真的要辜负我们母子?莫非曹晚注定要继承曹家的基业吗?”

  曹丕浑身一震,急切地说道:“母亲,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有所行动!”

  “你想怎么做?你以为现在还有机会吗?”卞夫人严厉地瞪着他,声音低沉而威严,“你是不是还幻想着能置身事外?若真如此,就连我也救不了你。”

  曹丕感到一阵寒意袭来,身子猛地一颤,瘫坐在地,惊恐万分。

  “母亲,求您救我!救救您的儿子!”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跪倒在卞夫人面前,苦苦哀求。

  卞夫人冷哼一声:“我曾再三叮嘱你们兄弟要团结一心,可你却背地里与你弟弟暗中策划此事。如今事情败露,我纵使有心也无力回天。”

  曹丕慌乱不已,再次哀求道:“母亲,我是真的错了,请您原谅儿臣。即便您要责罚我,儿臣也毫无怨言!”

  卞夫人转身离去,挥袖之间尽显决绝。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