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古人称之为武功-《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不过,还需些时日准备,待准备就绪,非但三万,儿臣更有信心三月内平定西域。”

  “你有何制胜之策?”朱元璋目光炯炯,深知朱松不会信口开河。

  “儿臣需准备一件法器,但不会让父皇久等。”朱松点头,飞行战船所需材料,已令袁管家重金收购,材料备齐,闭关炼制,东察合台指日可待。

  常言兵速为胜,西域广阔人稀,大军需疾行突袭!

  得飞行战船,他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东察合台,三月取全境,已算悠长!

  有神机百炼之术,炼制法器对他非难事,难在材料难寻!

  正所谓,无米难炊!

  又如延寿二十年之丹,炼之对朱松已非难,难在材料!

  法器丹药越逆天,耗时费金寻材越多!

  “好!盼你好音讯!”

  朱元璋闻之,心安!

  朱松之言,他深信不疑,西域收复无忧矣!

  ……

  朱元璋与周贵妃共寝,朱匣秋伴侧。

  自周贵妃至汉中府,小家伙几夜皆随其眠。

  昨夜朱元璋至,周贵妃陪寝,小家伙无处安身。

  一夜未眠的朱匣秋求朱元璋,欲与皇爷爷、奶奶同寝。

  朱松欲劝,谁料朱元璋大笑应允!

  于是,三人早早共寝。

  “大哥,父皇对秋儿似有特别之处?”

  朱松苦笑对朱标言。

  “此乃小家伙惹人爱,得父皇欢心!未闻父皇言封其为雍王乎?”

  朱标玩笑提醒。

  “大哥,父皇随口之言,藩王世子岂有直接封王之理?此言不可让兄弟闻之!”

  朱松讶于朱标认真,摇头苦笑。

  “今不能封,不代表日后不可!”

  朱标轻笑一声,声音中带着莫名的意味。

  “大哥这话什么意思?”朱松不解地问。

  “别多虑了,”朱标转而说道,“蓝玉他们今日去了王卫学院,不知情况如何。

  时间尚早,咱们去找他们聊聊吧!”

  朱松点头应允。

  自西安府相见以来,三日已过,他与蓝玉等人还未有过深入交流,仅限于礼貌性的寒暄。

  毕竟,之前老爷子都在场,身为藩王的他,不便在皇帝面前与这些勋贵武将过于亲近。

  这个道理,蓝玉等人也心照不宣。

  此刻,朱标提议去看望蓝玉他们,无疑是给了朱松一个与他们直接交流的机会。

  毕竟,有太子爷在场,他只是陪同而已。

  路上,朱标对朱松道:“九弟,蓝玉他们都是大明的功臣。

  虽多数已老,但仍有部分,如蓝玉本人,正值壮年,仍可担当大任。”

  “大哥所言极是。”朱松点头,心中却暗自思量朱标此言的用意。

  此时,偏院中,蓝玉等淮西勋贵已归来,正围坐院中,饮酒谈笑,气氛热烈。

  “这汉王府的杨梅酒,似乎比平日里喝的还要烈啊!”有人感叹道。

  “是吗?我也来试试……果真不错!”另一人附和。

  “累死我了,没想到在王卫军校当一天教官也这么辛苦!”又有人抱怨道。

  “那帮小家伙,年纪虽轻却勇猛无畏,若无真才实学,还真难以驾驭!”

  “他们皆是精挑细选的人才,岂能与普通新兵相提并论!”

  “……”

  言谈间,蓝玉等人谈及了在王卫学院的遭遇。

  本欲前往观摩学习,不料秦武竟安排他们担任教官,为学员授课。

  一整日都在王卫学院忙碌,直至傍晚才归。

  “好一番热闹景象!”

  此时,一个意外之声响起。

  蓝玉等人转身,见太子朱标与汉王朱松步入偏院。

  “参见太子殿下、汉王殿下!”

  蓝玉等人连忙起身行礼。

  “免礼!”

  “今日在王卫军校可有所得?”

  朱标摆手笑道。

  “回太子殿下,臣等今日在王卫军校担任一日教官,收获颇丰!”

  蓝玉等人相视苦笑,蓝玉继而说道。

  “当教官?”

  朱标闻言微怔,望向朱松。

  “是本王让秦武请凉国公他们相助,既然去了,自当亲身体验一番教官之责!”

  朱松笑答。

  “原来如此!”

  “可否详述一二?”

  朱标兴趣盎然。

  “汉王殿下过誉了,王卫学院的学员非同小可!”

  蓝玉苦笑,简述了今日之事。

  初闻秦武提议,蓝玉等人皆感意外。

  秦武随即召集学员,大肆夸赞蓝玉等人。

  岂料,这些学员竟怀疑其真实性,激起蓝玉等淮西勋贵的斗志,决定亲自下场,让这些年轻人见识何为天外有天。

  更有甚者,一淮西勋贵狂妄自大,以一敌三,险些被三学员联手击败!

  后来,蓝玉与冯胜亲自上阵,才镇住了这群小子!

  接着,这群小子便央求蓝玉他们传授些真本事!

  毕竟,基础的体能训练等日常项目,他们平日里都已练过,单纯的操练已觉乏味。

  于是,蓝玉等人便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拳脚功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汉王殿下,您这是早有预谋吧?知道我们要来,就想让我们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

  蓝玉苦笑着向朱松问道。

  “那是当然,不能让你们白忙活一场!本王本就想请最顶尖的教官来教导这些学员,巴不得凉国公能直接留在王卫学院呢!”

  朱松大笑回应。

  “那不如明日就与父皇一同去王卫学院看看,正好瞧瞧你们是如何训练这些学员的!”

  朱标当即决定。

  其实,朱元璋也打算次日去王卫学院看看。

  次日清晨,朱松陪着朱元璋和朱标用过早膳后,父子三人便带着朱匣秋这个小家伙,一同前往王卫学院。

  蓝玉他们也答应了朱松,在汉中期间,有空就来王卫学院客串教官。

  当他们抵达时,蓝玉等人已开始向学员们传授拳脚功夫!

  之前负责学员日常训练的是周通,但蓝玉等人所授与周通所教截然不同。

  周通教的是基础的体能训练和健身方法,而蓝玉教的则是真正的搏击技巧!

  这种技巧在古代十分常见,古人称之为武功。

  古人崇尚拳脚功夫,特别是在北疆这种战乱之地,掌握一种保命手段尤为重要!

  然而,这种技巧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后世逐渐消失,至少在后世民间难以见到。

  毕竟在和平年代,即便有真正的搏击技巧,国家也会管控,不可能让普通人学习。

  后世之人所学之武艺,多为华而不实之招,观之悦目却难实战。

  于强身健体或有裨益,若论实战乃至争斗,则恐难胜任。

  朱元璋观蓝玉等于训练场上悉心传授搏击之术,面露满意之色。

  “蓝玉之才,终肯示人矣!”朱元璋笑言。

  “欲藏亦难,此皆英才,凉国公若无真才实学,何以服众?”朱标亦笑应。

  蓝玉授艺之时,朱元璋亦遇秦武、耿青、周通等汉中军将领。

  朱元璋勉之,心知借国运系统,眼前诸将皆为日后老九麾下骁勇之士。

  朱元璋对汉中诸将颇为赏识,甚至萌生择婿之念。

  子女众多,晚年犹添数女。

  梦中推演,往昔所择驸马,多非良配。

  如梅殷,拥兵三十万,未救建文帝,终降朱棣,后又降老九,实为墙头草。

  牛城,因罪流放云南金齿卫,崇宁公主本可免行,然其性宽厚,出嫁从夫,执意同行,朱元璋无奈许之。

  不知公主体弱或其它缘由,半途而逝,朱元璋闻讯大怒,命锦衣卫就地斩牛城。

  欧阳伦,品行不端,恶行昭彰,借驸马之名聚敛财富,闻其与老九尚有商贸往来。

  所招女婿,鲜有善类。

  “老九,当留意姐夫欧阳伦,若行不端,严惩不贷!”

  朱元璋此刻忽而提醒。

  朱松闻言微怔,旋即点头,并未太过在意。

  欧阳伦虽与他无直接商交,但朱松闻其与汉中名门有些纠葛。

  若他日此人坏其好事,必与之划清界限!

  “你叫周通?”

  朱元璋熟识秦武、耿青等人,对周通却知之甚少,此刻反倒对他生出兴趣。

  “回陛下,臣名周通,乃陛下亲封校尉!”

  周通憨态可掬地回答。

  “嗯,好小子,日后随汉王征战,自有建功之时!”

  朱元璋对这位憨厚如铁塔的壮汉颇为满意,点头勉励。

  一番客套后,朱元璋令秦武等人退下。

  “对了,周通似乎未及弱冠,尚未婚配吧?”

  朱元璋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他记得周通乃寂军墓八将之一,一门双杰,其后代亦皆忠良。

  若招为驸马,倒配得上他朱元璋之女!

  朱元璋心念一动,欲提携老九身边干将,届时老九用人也方便。

  毕竟在大明,二十岁未婚已算大龄,古人成婚皆早。

  周通之弟已婚,而他作为兄长却尚未娶妻,实属不妥!

  汉中军虽人少,装备却如降维打击!

  老爷子为何突问周通婚配?

  莫非欲招其为驸马?

  朱松闻言,心中暗惊。

  老爷子选婿,或娶功勋之后,或择普通人家。

  莫非老爷子真有意招周通为驸马?

  周通这小子真是走运!

  如此憨直的大块头,竟也被老爷子青睐,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父皇有意让周通成为驸马?”朱松小心翼翼地问。

  “我觉得他还行,就是官职低了些。

  等西域之战,你带他立功归来,再考虑招他为驸马。”朱元璋坦言。

  “一切听凭父皇安排,这也算是周通的福气!”朱松点头,并不太在意。

  战场上,将领功劳显赫时,以公主下嫁作为封赏,也是政治手段。

  朱松也想,待朱匣秋长大后,从耿青或秦武的子女中挑选佳偶,道理相同。

  皇家之中,为稳固政权,皇子公主与朝中重臣联姻,亦是常事。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