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道之上,车马络绎不绝,商队穿梭,黄包车往来其间,令人眼花缭乱。
城门处,黄包车夫候客,亦是朱元璋未曾预想之景。
昔日应天府中,他常乘黄包车游历,今方知此物在汉中府竟如此普及,无论车夫乘客,皆人数众多。
皇帝驾临,人行道几近饱和,然无人敢越隔离而入车道。
行人若不走天桥或斑马线,必遭卫巡署惩戒。
为免惊扰民众,朱元璋终择马车而行,隐于车窗之后,观汉中府街景。
汉中亲卫铁骑护驾,无人得近其辇。
“此大道,望之心旷神怡,较应天府宽敞许多!”朱元璋感叹。
“汉中府地狭人稠,若非儿臣建此众多高楼,何以容此众多人口?”朱松笑答。
“原来如此,汉中府高楼林立之因也!”
“户部奏报,汉中府人口已近七百零七万?”朱元璋问。
“确实,我打算先将人口稳定在两百万。
若有超出,便尽量引导他们迁往西安府。”朱松缓缓颔首说明。
“你如何确保百姓愿意迁徙?”朱元璋好奇地问。
“简单,制定相关政策即可。
例如,西安府推出低价楼房出售,价格远低于汉中府,自然有人愿意前往安家。”朱松笑道,“控制人口迁徙,关键在于政策是否吸引人。”
“只要政策合理,便能吸引人流。”他继续解释。
朱元璋听后,心生感慨。
他的黄册制度依靠强硬手段限制百姓流动,从未想过用其他方式吸引百姓定居。
相比之下,朱松的做法显然更为有效。
一行人穿过汉中府繁华的街道,抵达汉王府。
汉王府位于汉中城中心,是闹市中难得的宁静之地。
四周建有公园设施,亭台楼阁,不仅对汉王府开放,百姓亦可游玩。
朱元璋与朱标对此大为赞赏。
与秦王府只为秦王享乐而建不同,朱松的举措旨在改善百姓环境,让所有人都能享受。
这便是格局之差。
与朱松相比,二哥秦王朱樉真是相形见绌。
难怪朱松能将西北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一点,秦王朱樉乃至其他藩王皆难以企及。
汉王府内,专为朱元璋与朱标到来,已备下昔日周贵妃居所作为临时居所,一切按礼制备妥。
周贵妃伴于朱元璋身侧,朱匣秋拉着朱元璋的手,满脸喜悦地引领他们参观王府。
朱匣秋虽小,却对王府内设施了如指掌,电灯、电冰箱、空调、家庭影院等,一一向朱元璋与朱标介绍,令二人大开眼界。
朱标上次到访时,朱松尚在闭关,根本未曾踏入汉王府。
此刻,一个念头浮现:汉王朱松定有系统相助,方能拥有这些后世科技。
国运系统的声音在朱元璋心中响起,证实了他的猜想。
“你是说,这些奇物皆源自后世?”朱元璋震惊问道。
“正是,且为后世四五百年之物。
若非系统,实在难以解释其缘何出现于大明。”系统解答。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老九的想法与技术皆源自后世!难怪他能令大明称霸世界,领先数百年的技术,何人能敌?”
至此,朱元璋终于明白,老九之所以迅速崛起,皆因他亦拥有系统,且能提供后世之技术与物品。
汉王系统或有局限,若无后世资源与技术之限,汉中府发展将更加惊人,或许连那犀利火器“蘑菇”都已诞生!
系统随即补充:“蘑菇?何种蘑菇?”
朱元璋惊愕反问。
“此乃极强之火器,一弹可夷平一城,令该城百年内变为废墟,不宜人居!”
“然此等物应存于后世五百年后,若汉王系统受限,暂不可得。
听听便罢,勿需多想!”
朱元璋默然。
一弹毁一城,此火器真可能存在?
系统之意,乃勿挂怀?
朱松系统商城能否购得“蘑菇”?
否也!商城虽万物皆有,却无热武器!
飞机、汽车、轮船皆可购,唯独战斗机、蘑菇及军舰无有。
商城专供民用!
或许待朱松突破天师境,商城升级,方有更多购买权限,但目前无望。
家宴上,朱元璋提及飞天大圆球。
朱松笑道:“父皇若有兴趣,明日天晴,儿臣可带父皇与大哥一试!”
他早知朱元璋与朱标来汉中府,必问热气球之事,毕竟已非秘密。
汉中城现有热气球十枚,每日仅凭达官贵人及富商付费体验,便可进账数千银两。
单人门票即需五十两,对富贵人家而言,此数微不足道。
贫富悬殊,自古至今,皆为社会顽疾。
朱松陪朱元璋父子用餐之时,蓝玉则由袁管家引领,再度领略汉中府夜生活之精彩,其盛况远超西安府之夜。
然众人不敢放肆,因次日有重任在身——遵朱元璋之命,前往王卫学院参观。
朱元璋亦将同行,且欲先试热气球。
故次日清晨,蓝玉等人即由周通引领,前往王卫学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睹学院严苛之训练,蓝玉等淮西勋贵皆震惊不已。
此等强度,于他们而言虽非极限,却非人人能及。
况乎,学员皆稚龄孩童!
秦武见状,笑而释疑:“常人难承此重荷,但此间学员,皆为王卫学院精挑细选之才。”
西北之地,报名考核者近五万,经两月筛选,仅留数百精英,自是出类拔萃之辈。
蓝玉等人闻此,方如梦初醒。
此番见识,与他们初建皇卫学院之构想大相径庭。
他们原本以为,皇卫学院应广纳贤才,规模宏大,以培养众多栋梁之才。
皇卫学院直接精挑细选,筛选出众!
此乃培育顶尖精英之地无疑!
起初,便已锁定出类拔萃之辈,所有教育资源与训练均倾斜于这批佼佼者,所造就的军事奇才,定是个个能征善战的猛将!
悟透此理,蓝玉等人不禁头皮发麻!
若皇卫学院持续此道,他们肩上的重担将愈发沉重!
教得好尚且罢了,一旦教得不好,岂不成了误人前程的罪人?
另一边,朱松领着朱元璋、朱标父子及家人,直奔城外热气球体验场!
晴空万里,仿佛连天公都在助力朱元璋!
如此佳日,体验热气球再适合不过!
朱松备下两大热气球,每球可乘五人!
朱松与朱元璋、朱标父子共乘一球,耿青则携周贵妃、徐妙锦、朱匣秋另乘一球!
初时,朱元璋与朱标皆满怀期待,欲亲身体验这载人飞天的大球,感受一番新奇!
然面对眼前庞然大物及下方的载人篮筐,心中难免生疑!
一旦升空,万一掉落,岂不粉身碎骨?
此般担忧,人之常情,初见者皆有!
但见他人成功升空,且越飞越高,越远,恐惧渐被羡慕取代!
此热气球体验场,因天气良好,每日皆对外开放,供有钱人体验。
朱元璋一行抵达时,恰逢一热气球缓缓升空!
目睹巨球于空中稳行,心中跃跃欲试瞬间压过了对高度的恐惧!
“父皇、大哥,要不要先小憩片刻?”
朱松担心朱元璋与朱标尚未做好心理准备,遂含笑探问。
与此同时,朱匣秋这活泼的小家伙已拉着耿青急匆匆奔向热气球,嚷嚷着即刻升空。
朱匣秋先前已体验过一次,当时兴奋难掩。
见孩子尚且无畏,朱元璋与朱标岂会退缩?两人当即决定无需休息,即刻体验。
“父皇与大哥站稳了,四周有稳定杆,可扶稳以适应高空平衡。”朱松笑言提醒,随后示意工作人员卸去固定热气球的沙袋。
准备就绪,随着朱松的信号,热气球缓缓升起。
起初,朱元璋与朱标略显不适,但很快发现其速度平缓且稳定,心情遂平复。
升至数百米高空,汉中府全景尽收眼底,朱元璋与朱标满眼皆是震撼。
“如此壮丽河山,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朱元璋俯瞰大地,感慨万分。
空中所见与地面截然不同,汉中府之美景已令父子二人惊叹,而今居高临下,视觉冲击更为强烈。
难怪富贾们乐此不疲,此景确是许多人一生难得一见。
此行汉中府,值了!
谈及西域,朱元璋于高空之巅,眺望远方,心生向往:“西域必收,若老九不从,朕将亲征!”
立于至高之处,赏最美风光。
身为大明开国之君,万里河山任其赏阅,唯独未曾目睹天际之景。
此刻,朱元璋目光转向西域,满是憧憬。
那是一处关隘!
大明王朝的天水关屹立前方!
那边矗立着一座城池!
那是大明王朝的哈密卫!
而河西走廊西侧,广袤的土地本是汉人所有,自盛唐之后却长期遗失!
一股热血在胸中沸腾!
遥望那片辽阔却略显荒凉的疆域,即便景象萧瑟,仍激发了朱元璋征服的欲望,仿佛青春时的豪情壮志瞬间回归!
自大明立国,朱元璋为稳固新朝,变得稳重保守。
不再念及征战,划定不征之国,甚至颁布海禁,一切皆因实力未足!
但此刻,朱元璋心中再燃壮志!
朱松察觉到了朱元璋的神色变化,心中思绪翻涌,却未发问。
不久,热气球缓缓降落。
每次飞行,燃料有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补给。
“父皇,还要再飞吗?”
热气球落地后,朱松转头询问朱元璋。
“不必了,想坐时再来。
今日一行,已算值得。”
朱元璋摆手回应,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朱松见状,未再多言。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城门处,黄包车夫候客,亦是朱元璋未曾预想之景。
昔日应天府中,他常乘黄包车游历,今方知此物在汉中府竟如此普及,无论车夫乘客,皆人数众多。
皇帝驾临,人行道几近饱和,然无人敢越隔离而入车道。
行人若不走天桥或斑马线,必遭卫巡署惩戒。
为免惊扰民众,朱元璋终择马车而行,隐于车窗之后,观汉中府街景。
汉中亲卫铁骑护驾,无人得近其辇。
“此大道,望之心旷神怡,较应天府宽敞许多!”朱元璋感叹。
“汉中府地狭人稠,若非儿臣建此众多高楼,何以容此众多人口?”朱松笑答。
“原来如此,汉中府高楼林立之因也!”
“户部奏报,汉中府人口已近七百零七万?”朱元璋问。
“确实,我打算先将人口稳定在两百万。
若有超出,便尽量引导他们迁往西安府。”朱松缓缓颔首说明。
“你如何确保百姓愿意迁徙?”朱元璋好奇地问。
“简单,制定相关政策即可。
例如,西安府推出低价楼房出售,价格远低于汉中府,自然有人愿意前往安家。”朱松笑道,“控制人口迁徙,关键在于政策是否吸引人。”
“只要政策合理,便能吸引人流。”他继续解释。
朱元璋听后,心生感慨。
他的黄册制度依靠强硬手段限制百姓流动,从未想过用其他方式吸引百姓定居。
相比之下,朱松的做法显然更为有效。
一行人穿过汉中府繁华的街道,抵达汉王府。
汉王府位于汉中城中心,是闹市中难得的宁静之地。
四周建有公园设施,亭台楼阁,不仅对汉王府开放,百姓亦可游玩。
朱元璋与朱标对此大为赞赏。
与秦王府只为秦王享乐而建不同,朱松的举措旨在改善百姓环境,让所有人都能享受。
这便是格局之差。
与朱松相比,二哥秦王朱樉真是相形见绌。
难怪朱松能将西北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一点,秦王朱樉乃至其他藩王皆难以企及。
汉王府内,专为朱元璋与朱标到来,已备下昔日周贵妃居所作为临时居所,一切按礼制备妥。
周贵妃伴于朱元璋身侧,朱匣秋拉着朱元璋的手,满脸喜悦地引领他们参观王府。
朱匣秋虽小,却对王府内设施了如指掌,电灯、电冰箱、空调、家庭影院等,一一向朱元璋与朱标介绍,令二人大开眼界。
朱标上次到访时,朱松尚在闭关,根本未曾踏入汉王府。
此刻,一个念头浮现:汉王朱松定有系统相助,方能拥有这些后世科技。
国运系统的声音在朱元璋心中响起,证实了他的猜想。
“你是说,这些奇物皆源自后世?”朱元璋震惊问道。
“正是,且为后世四五百年之物。
若非系统,实在难以解释其缘何出现于大明。”系统解答。
朱元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老九的想法与技术皆源自后世!难怪他能令大明称霸世界,领先数百年的技术,何人能敌?”
至此,朱元璋终于明白,老九之所以迅速崛起,皆因他亦拥有系统,且能提供后世之技术与物品。
汉王系统或有局限,若无后世资源与技术之限,汉中府发展将更加惊人,或许连那犀利火器“蘑菇”都已诞生!
系统随即补充:“蘑菇?何种蘑菇?”
朱元璋惊愕反问。
“此乃极强之火器,一弹可夷平一城,令该城百年内变为废墟,不宜人居!”
“然此等物应存于后世五百年后,若汉王系统受限,暂不可得。
听听便罢,勿需多想!”
朱元璋默然。
一弹毁一城,此火器真可能存在?
系统之意,乃勿挂怀?
朱松系统商城能否购得“蘑菇”?
否也!商城虽万物皆有,却无热武器!
飞机、汽车、轮船皆可购,唯独战斗机、蘑菇及军舰无有。
商城专供民用!
或许待朱松突破天师境,商城升级,方有更多购买权限,但目前无望。
家宴上,朱元璋提及飞天大圆球。
朱松笑道:“父皇若有兴趣,明日天晴,儿臣可带父皇与大哥一试!”
他早知朱元璋与朱标来汉中府,必问热气球之事,毕竟已非秘密。
汉中城现有热气球十枚,每日仅凭达官贵人及富商付费体验,便可进账数千银两。
单人门票即需五十两,对富贵人家而言,此数微不足道。
贫富悬殊,自古至今,皆为社会顽疾。
朱松陪朱元璋父子用餐之时,蓝玉则由袁管家引领,再度领略汉中府夜生活之精彩,其盛况远超西安府之夜。
然众人不敢放肆,因次日有重任在身——遵朱元璋之命,前往王卫学院参观。
朱元璋亦将同行,且欲先试热气球。
故次日清晨,蓝玉等人即由周通引领,前往王卫学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睹学院严苛之训练,蓝玉等淮西勋贵皆震惊不已。
此等强度,于他们而言虽非极限,却非人人能及。
况乎,学员皆稚龄孩童!
秦武见状,笑而释疑:“常人难承此重荷,但此间学员,皆为王卫学院精挑细选之才。”
西北之地,报名考核者近五万,经两月筛选,仅留数百精英,自是出类拔萃之辈。
蓝玉等人闻此,方如梦初醒。
此番见识,与他们初建皇卫学院之构想大相径庭。
他们原本以为,皇卫学院应广纳贤才,规模宏大,以培养众多栋梁之才。
皇卫学院直接精挑细选,筛选出众!
此乃培育顶尖精英之地无疑!
起初,便已锁定出类拔萃之辈,所有教育资源与训练均倾斜于这批佼佼者,所造就的军事奇才,定是个个能征善战的猛将!
悟透此理,蓝玉等人不禁头皮发麻!
若皇卫学院持续此道,他们肩上的重担将愈发沉重!
教得好尚且罢了,一旦教得不好,岂不成了误人前程的罪人?
另一边,朱松领着朱元璋、朱标父子及家人,直奔城外热气球体验场!
晴空万里,仿佛连天公都在助力朱元璋!
如此佳日,体验热气球再适合不过!
朱松备下两大热气球,每球可乘五人!
朱松与朱元璋、朱标父子共乘一球,耿青则携周贵妃、徐妙锦、朱匣秋另乘一球!
初时,朱元璋与朱标皆满怀期待,欲亲身体验这载人飞天的大球,感受一番新奇!
然面对眼前庞然大物及下方的载人篮筐,心中难免生疑!
一旦升空,万一掉落,岂不粉身碎骨?
此般担忧,人之常情,初见者皆有!
但见他人成功升空,且越飞越高,越远,恐惧渐被羡慕取代!
此热气球体验场,因天气良好,每日皆对外开放,供有钱人体验。
朱元璋一行抵达时,恰逢一热气球缓缓升空!
目睹巨球于空中稳行,心中跃跃欲试瞬间压过了对高度的恐惧!
“父皇、大哥,要不要先小憩片刻?”
朱松担心朱元璋与朱标尚未做好心理准备,遂含笑探问。
与此同时,朱匣秋这活泼的小家伙已拉着耿青急匆匆奔向热气球,嚷嚷着即刻升空。
朱匣秋先前已体验过一次,当时兴奋难掩。
见孩子尚且无畏,朱元璋与朱标岂会退缩?两人当即决定无需休息,即刻体验。
“父皇与大哥站稳了,四周有稳定杆,可扶稳以适应高空平衡。”朱松笑言提醒,随后示意工作人员卸去固定热气球的沙袋。
准备就绪,随着朱松的信号,热气球缓缓升起。
起初,朱元璋与朱标略显不适,但很快发现其速度平缓且稳定,心情遂平复。
升至数百米高空,汉中府全景尽收眼底,朱元璋与朱标满眼皆是震撼。
“如此壮丽河山,怎不令人流连忘返!”朱元璋俯瞰大地,感慨万分。
空中所见与地面截然不同,汉中府之美景已令父子二人惊叹,而今居高临下,视觉冲击更为强烈。
难怪富贾们乐此不疲,此景确是许多人一生难得一见。
此行汉中府,值了!
谈及西域,朱元璋于高空之巅,眺望远方,心生向往:“西域必收,若老九不从,朕将亲征!”
立于至高之处,赏最美风光。
身为大明开国之君,万里河山任其赏阅,唯独未曾目睹天际之景。
此刻,朱元璋目光转向西域,满是憧憬。
那是一处关隘!
大明王朝的天水关屹立前方!
那边矗立着一座城池!
那是大明王朝的哈密卫!
而河西走廊西侧,广袤的土地本是汉人所有,自盛唐之后却长期遗失!
一股热血在胸中沸腾!
遥望那片辽阔却略显荒凉的疆域,即便景象萧瑟,仍激发了朱元璋征服的欲望,仿佛青春时的豪情壮志瞬间回归!
自大明立国,朱元璋为稳固新朝,变得稳重保守。
不再念及征战,划定不征之国,甚至颁布海禁,一切皆因实力未足!
但此刻,朱元璋心中再燃壮志!
朱松察觉到了朱元璋的神色变化,心中思绪翻涌,却未发问。
不久,热气球缓缓降落。
每次飞行,燃料有限,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补给。
“父皇,还要再飞吗?”
热气球落地后,朱松转头询问朱元璋。
“不必了,想坐时再来。
今日一行,已算值得。”
朱元璋摆手回应,神色凝重,若有所思。
朱松见状,未再多言。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