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西安府,不仅为迎接朱元璋和朱标,朱松更想在他们到来前探访骊山,探寻始皇帝魂的踪迹。
待老爷子到西北后,恐无暇顾及此事,故需抢在他抵达前办妥。
以迎接为名,周贵妃、徐妙锦和朱匣秋亦同行。
消息传出,全家皆喜,渴望出游,汉中府再美,久居亦腻。
次日,朱松携家带口及耿青等王府亲卫,踏上前往西安府的旅程。
沿途水泥路新成,穿越山区时,路竟建于桥梁之上,周贵妃与徐妙锦惊叹不已,赞其创意非凡,既省开山之力,又保土地山林。
进入西安府地界,地势平坦,水泥路重回地面。
此种以桥筑路之法,唯汉中府敢为,虽省时却耗资巨大,汉中府财力尚不足以广建。
一行四车,朱松一家乘豪华马车,其余护卫分乘其余三车。
晨发夕至,西安府城外已近。
途中仅于服务区换马一次,速度惊人。
自汉中府至西安府,相距不过两百余里,途中仅需换一次坐骑,便能实现晨出夜归。
途中,朱松一行目睹了不少人未骑马匹,亦能日行千里。
他们或是乘坐人力三轮车,或是骑行两轮自行车。
然此类行者寥寥,因自行车与三轮车皆为新兴之物,方始产销。
三轮车价高,非普通百姓所能负担,多为商贾商队所购。
两轮自行车则相对价廉,因其轮胎纤细,无需如马车般大尺寸,价格自是低廉。
百姓月薪即可购得一辆可载两人之自行车,但多数人不会骑行,亦不知能否学会。
尝试者多在学习骑行,掌握技巧与平衡,自不敢贸然骑行至西安府。
然朱松深信,随着自行车之普及,日后骑此往来汉西与西安之百姓必将日益增多。
日行两百里,晨出夜归,实非难事。
且此路宽广平坦,为水泥所筑,无须顾虑马匹日行里程之限,只要有力,蹬之即可。
三轮与两轮车于汉中府亦为新出之物,他处更鲜见。
目前仅汉中府多见,西安府偶有几辆。
抵西安府后,朱松一家安顿于昔日朱樉之秦王府,今已更名汉王府。
大明之中,能拥两座王府者,恐唯汉王朱松矣。
抵府首日,朱松夜陪家人游城,并巡视西安府之产业。
次日,朱松遣人陪周贵妃等游玩,自与耿青前往骊山。
在骊山东北麓,隐藏着后世发掘兵马俑的始皇陵所在。
自骊山延伸至其东北山脚,矗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陵墓——秦始皇陵。
借此探访朱元璋之机,朱松终得以来此探访。
“耿青,你率人四周警戒,勿让闲杂人等靠近。”朱松向耿青下令。
“遵命!”耿青回应后,立即带领护卫分散开来。
“今日,本王欲探明秦始皇陵内到底潜藏着多少英勇之魂!”朱松缓缓抬手,一股无形的能量自掌心扩散,覆盖整个骊山之下。
施展拘灵遣将之术,不仅能探查周边英灵,更能直接召唤灵魂为己所用。
“果然,此处英灵众多!”
“且,似乎还发现了极为不凡的存在!”朱松面色微变。
“千年时光流逝,竟有方士修为超越徐福,真是令人惊叹!实在出乎意料!”
正当此时,一阵空灵之声在朱松耳畔响起,这是一种密语传音之术,唯有朱松能闻。
话音未落,骊山之下竟升起一团黑雾,化作人形黑影。
朱松一眼便认出,此乃一位之魂!
在秦始皇陵中,敢于自称“朕”的英灵,除了秦始皇嬴政,还能有谁?
“后辈,大明汉王朱松,拜见始皇帝!”朱松确认对方身份后,不卑不亢地行礼。
“你知晓朕的身份?大明朝?莫非是千年后的王朝?”嬴政之魂略显惊讶,显然对这千年后的世界一无所知。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大秦已不复存在。
“始皇帝所言极是,当下正是大明朝!”
“始皇帝这漫长千年,难道一直处于沉睡状态?”
朱松心生好奇,探问而出。
“你言之有理,朕曾三度苏醒,首次乃魏蜀吴鼎立之时,二次为南北朝,三次则为盛唐之世!”
“未曾料到,你竟有如此高深道行,能将朕自沉睡中唤醒!”
“你所施展,究竟是何等神通?”
“唤醒朕,又有何目的?”
嬴政之声,似穿越时空而来,满载疑惑。
尽管发问,嬴政内心实则惊涛骇浪。
他能感知,这后辈竟能以其手段制其魂体,且强行自沉睡中召出!
更甚者,只要朱松意愿,似乎可完全掌控乃至毁灭他!
此感令他不悦,更添恐惧。
“始皇帝勿需多疑,本王此行,只为确认始皇陵中,是否真存始皇之魂!”
“此番未白来,果然寻得始皇之魂!”
朱松笑而释疑。
“你只为寻朕?”
嬴政略显惊讶。
“正是,主要欲问始皇陛下,为何化魂长眠于此!仅是满足心中好奇。
您放心,本王无他意!”
“始皇陛下,一统六国,功绩显赫,本王敬仰万分!”
朱松洞悉嬴政所想,笑答。
拘灵遣将之术,既能控魂为己用,亦可噬魂,嬴政岂能不惧?
闻朱松言,嬴政心中暗舒一口气。
他知朱松无需欺他,以其手段,奴役乃至吞噬其魂轻而易举,无需弄虚作假!
“朕原以为你对朕的皇陵有所图谋。
千百年来,你是首个寻得皇陵所在,且能将朕唤醒之人。”
“你确实有些能耐!”
嬴政缓缓言道,随后询问起朱松关于大明朝的现状。
朱松简要概述了自唐朝以来的历史变迁,毕竟嬴政曾在唐朝苏醒过一次,对历史应有所了解。
“原来如此!”
“能从异族手中夺回汉人的江山,你这位父亲真为汉人争光!”
“大明确有汉唐之风骨!”
听完朱松的讲述,嬴政似乎对大明朝评价颇高。
“始皇帝过奖了!”
“不知始皇帝为何化帝魂长眠于此?”
朱松直接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朕昔年遣徐福出海求长生不老药,却至死未得其归。
朕心有不甘,死后帝魂长眠骊山,意在庇护子孙,镇守边关。”
“然大秦竟二世而亡……”
“朕曾三次苏醒,暗中探世,只可惜帝魂难离帝陵太远……”
“如今,你再次唤醒朕,朕倒想再观这山河明月。”
嬴政苦笑,语气中带着无奈。
“若想观这山河,有何难处?”
“若始皇帝信得过本王,本王带你共赏这日月山河如何?”
朱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正思索如何说服嬴政随他同行,不料嬴政亦有此意,正中其怀。
“你真能带朕离去?”
嬴政惊讶地问道。
朱松一挥手,嬴政便化作黑影,融入了他的体内。
“你这是何法术?”
嬴政的声音在朱松心中震撼响起:“拘灵遣将!”
朱松坦然一笑,给出了答复。
“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深奥的道术,我似能融入你体内,随你离去,帝魂亦不会消散!”嬴政的语气难掩激动。
千年沉睡于骊山,他从未离开过这片百里之地,只因帝魂远离陵墓便会消散。
三次苏醒,皆未能目睹江山之景,而今朱松却为他带来了希望。
“始皇帝满意便好。
若想回帝陵,随时可归。”朱松笑道。
“罢了,你若有事,无需欺瞒于我,我信你。”嬴政的声音再次传来,此情此景,他已无从拒绝。
随即,朱松召回了耿青等人。
“回西安城!”朱松对耿青吩咐道。
“殿下,这就回去?始皇帝陵找到了?”耿青一脸诧异,时间不过半个时辰,难道之前的发现是假的?
“不重要了!关于始皇帝陵,都烂在肚子里!”朱松未多言,一行人向西安府返回。
七日后,朱元璋与朱标的西巡队伍抵达西安城外。
自河南而来,进入西安地界后,朱元璋发现,越近西安府,周边城镇便多见水泥与红砖所筑之屋,坚固异常。
询问得知,此乃汉王朱松所创红砖烧制之法,西安府内已有多座砖窑,专门售卖红砖。
进入西北后,朱元璋惊讶地发现,此地百姓多穿老九设计的新式服装。
步入西北深处,朱元璋父子仿若踏入异域,心中满生疑惑:这仍是大明的土地吗?
愈近西安府,道路愈显宽阔。
西安的建筑更令朱元璋震惊,三四层乃至五六层高的楼房,皆为他前所未见,且皆由红砖水泥筑成。
未至西安城内,仅是城外郊区之景,已让父子俩满脸愕然。
尤其是朱标,一年前曾到访西安,而今郊外之变,令其难以置信。
昔日破败的老屋已拆除,马路拓宽,两旁矗立着新式楼房,变化之大,始料未及。
---分割线---
国运系统:斗胆推测,汉王朱松或亦拥有系统。
西安府永宁门外,此门为西安府正南门,亦是该城最大城门之一。
朱松已率西安官员,包括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在此恭候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到来。
“朕未曾想,大明西安府竟有今日之盛景!”
“昔日咸阳亦难及此刻之繁华!”
近日,朱松携始皇魂嬴政遍览西安府,嬴政惊叹于眼前之变,远超其想象。
对朱松而言,掌控嬴政之魂乃新奇体验,犹如体内多一灵魂,且此魂听他号令,可随意封印或释放。
否则,在嬴政面前,他将无秘密可言。
嬴政现如孩童般好奇,遇事必问,朱松初觉尚可,久之则感压力。
“世道恒变,此乃常理。”朱松以念力回应,“始皇得见千年后之景,应倍加珍惜,多看少言。”
嬴政心中暗想:这小子竟似在教我?唉,人在他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好奇朱松所言迎接其父皇,大明皇帝朱元璋至西北之事,欲一睹大明开国皇帝风采。
闻朱元璋亦被誉为千古一帝,与己齐名,更添期待。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待老爷子到西北后,恐无暇顾及此事,故需抢在他抵达前办妥。
以迎接为名,周贵妃、徐妙锦和朱匣秋亦同行。
消息传出,全家皆喜,渴望出游,汉中府再美,久居亦腻。
次日,朱松携家带口及耿青等王府亲卫,踏上前往西安府的旅程。
沿途水泥路新成,穿越山区时,路竟建于桥梁之上,周贵妃与徐妙锦惊叹不已,赞其创意非凡,既省开山之力,又保土地山林。
进入西安府地界,地势平坦,水泥路重回地面。
此种以桥筑路之法,唯汉中府敢为,虽省时却耗资巨大,汉中府财力尚不足以广建。
一行四车,朱松一家乘豪华马车,其余护卫分乘其余三车。
晨发夕至,西安府城外已近。
途中仅于服务区换马一次,速度惊人。
自汉中府至西安府,相距不过两百余里,途中仅需换一次坐骑,便能实现晨出夜归。
途中,朱松一行目睹了不少人未骑马匹,亦能日行千里。
他们或是乘坐人力三轮车,或是骑行两轮自行车。
然此类行者寥寥,因自行车与三轮车皆为新兴之物,方始产销。
三轮车价高,非普通百姓所能负担,多为商贾商队所购。
两轮自行车则相对价廉,因其轮胎纤细,无需如马车般大尺寸,价格自是低廉。
百姓月薪即可购得一辆可载两人之自行车,但多数人不会骑行,亦不知能否学会。
尝试者多在学习骑行,掌握技巧与平衡,自不敢贸然骑行至西安府。
然朱松深信,随着自行车之普及,日后骑此往来汉西与西安之百姓必将日益增多。
日行两百里,晨出夜归,实非难事。
且此路宽广平坦,为水泥所筑,无须顾虑马匹日行里程之限,只要有力,蹬之即可。
三轮与两轮车于汉中府亦为新出之物,他处更鲜见。
目前仅汉中府多见,西安府偶有几辆。
抵西安府后,朱松一家安顿于昔日朱樉之秦王府,今已更名汉王府。
大明之中,能拥两座王府者,恐唯汉王朱松矣。
抵府首日,朱松夜陪家人游城,并巡视西安府之产业。
次日,朱松遣人陪周贵妃等游玩,自与耿青前往骊山。
在骊山东北麓,隐藏着后世发掘兵马俑的始皇陵所在。
自骊山延伸至其东北山脚,矗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陵墓——秦始皇陵。
借此探访朱元璋之机,朱松终得以来此探访。
“耿青,你率人四周警戒,勿让闲杂人等靠近。”朱松向耿青下令。
“遵命!”耿青回应后,立即带领护卫分散开来。
“今日,本王欲探明秦始皇陵内到底潜藏着多少英勇之魂!”朱松缓缓抬手,一股无形的能量自掌心扩散,覆盖整个骊山之下。
施展拘灵遣将之术,不仅能探查周边英灵,更能直接召唤灵魂为己所用。
“果然,此处英灵众多!”
“且,似乎还发现了极为不凡的存在!”朱松面色微变。
“千年时光流逝,竟有方士修为超越徐福,真是令人惊叹!实在出乎意料!”
正当此时,一阵空灵之声在朱松耳畔响起,这是一种密语传音之术,唯有朱松能闻。
话音未落,骊山之下竟升起一团黑雾,化作人形黑影。
朱松一眼便认出,此乃一位之魂!
在秦始皇陵中,敢于自称“朕”的英灵,除了秦始皇嬴政,还能有谁?
“后辈,大明汉王朱松,拜见始皇帝!”朱松确认对方身份后,不卑不亢地行礼。
“你知晓朕的身份?大明朝?莫非是千年后的王朝?”嬴政之魂略显惊讶,显然对这千年后的世界一无所知。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大秦已不复存在。
“始皇帝所言极是,当下正是大明朝!”
“始皇帝这漫长千年,难道一直处于沉睡状态?”
朱松心生好奇,探问而出。
“你言之有理,朕曾三度苏醒,首次乃魏蜀吴鼎立之时,二次为南北朝,三次则为盛唐之世!”
“未曾料到,你竟有如此高深道行,能将朕自沉睡中唤醒!”
“你所施展,究竟是何等神通?”
“唤醒朕,又有何目的?”
嬴政之声,似穿越时空而来,满载疑惑。
尽管发问,嬴政内心实则惊涛骇浪。
他能感知,这后辈竟能以其手段制其魂体,且强行自沉睡中召出!
更甚者,只要朱松意愿,似乎可完全掌控乃至毁灭他!
此感令他不悦,更添恐惧。
“始皇帝勿需多疑,本王此行,只为确认始皇陵中,是否真存始皇之魂!”
“此番未白来,果然寻得始皇之魂!”
朱松笑而释疑。
“你只为寻朕?”
嬴政略显惊讶。
“正是,主要欲问始皇陛下,为何化魂长眠于此!仅是满足心中好奇。
您放心,本王无他意!”
“始皇陛下,一统六国,功绩显赫,本王敬仰万分!”
朱松洞悉嬴政所想,笑答。
拘灵遣将之术,既能控魂为己用,亦可噬魂,嬴政岂能不惧?
闻朱松言,嬴政心中暗舒一口气。
他知朱松无需欺他,以其手段,奴役乃至吞噬其魂轻而易举,无需弄虚作假!
“朕原以为你对朕的皇陵有所图谋。
千百年来,你是首个寻得皇陵所在,且能将朕唤醒之人。”
“你确实有些能耐!”
嬴政缓缓言道,随后询问起朱松关于大明朝的现状。
朱松简要概述了自唐朝以来的历史变迁,毕竟嬴政曾在唐朝苏醒过一次,对历史应有所了解。
“原来如此!”
“能从异族手中夺回汉人的江山,你这位父亲真为汉人争光!”
“大明确有汉唐之风骨!”
听完朱松的讲述,嬴政似乎对大明朝评价颇高。
“始皇帝过奖了!”
“不知始皇帝为何化帝魂长眠于此?”
朱松直接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朕昔年遣徐福出海求长生不老药,却至死未得其归。
朕心有不甘,死后帝魂长眠骊山,意在庇护子孙,镇守边关。”
“然大秦竟二世而亡……”
“朕曾三次苏醒,暗中探世,只可惜帝魂难离帝陵太远……”
“如今,你再次唤醒朕,朕倒想再观这山河明月。”
嬴政苦笑,语气中带着无奈。
“若想观这山河,有何难处?”
“若始皇帝信得过本王,本王带你共赏这日月山河如何?”
朱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他正思索如何说服嬴政随他同行,不料嬴政亦有此意,正中其怀。
“你真能带朕离去?”
嬴政惊讶地问道。
朱松一挥手,嬴政便化作黑影,融入了他的体内。
“你这是何法术?”
嬴政的声音在朱松心中震撼响起:“拘灵遣将!”
朱松坦然一笑,给出了答复。
“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深奥的道术,我似能融入你体内,随你离去,帝魂亦不会消散!”嬴政的语气难掩激动。
千年沉睡于骊山,他从未离开过这片百里之地,只因帝魂远离陵墓便会消散。
三次苏醒,皆未能目睹江山之景,而今朱松却为他带来了希望。
“始皇帝满意便好。
若想回帝陵,随时可归。”朱松笑道。
“罢了,你若有事,无需欺瞒于我,我信你。”嬴政的声音再次传来,此情此景,他已无从拒绝。
随即,朱松召回了耿青等人。
“回西安城!”朱松对耿青吩咐道。
“殿下,这就回去?始皇帝陵找到了?”耿青一脸诧异,时间不过半个时辰,难道之前的发现是假的?
“不重要了!关于始皇帝陵,都烂在肚子里!”朱松未多言,一行人向西安府返回。
七日后,朱元璋与朱标的西巡队伍抵达西安城外。
自河南而来,进入西安地界后,朱元璋发现,越近西安府,周边城镇便多见水泥与红砖所筑之屋,坚固异常。
询问得知,此乃汉王朱松所创红砖烧制之法,西安府内已有多座砖窑,专门售卖红砖。
进入西北后,朱元璋惊讶地发现,此地百姓多穿老九设计的新式服装。
步入西北深处,朱元璋父子仿若踏入异域,心中满生疑惑:这仍是大明的土地吗?
愈近西安府,道路愈显宽阔。
西安的建筑更令朱元璋震惊,三四层乃至五六层高的楼房,皆为他前所未见,且皆由红砖水泥筑成。
未至西安城内,仅是城外郊区之景,已让父子俩满脸愕然。
尤其是朱标,一年前曾到访西安,而今郊外之变,令其难以置信。
昔日破败的老屋已拆除,马路拓宽,两旁矗立着新式楼房,变化之大,始料未及。
---分割线---
国运系统:斗胆推测,汉王朱松或亦拥有系统。
西安府永宁门外,此门为西安府正南门,亦是该城最大城门之一。
朱松已率西安官员,包括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等,在此恭候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到来。
“朕未曾想,大明西安府竟有今日之盛景!”
“昔日咸阳亦难及此刻之繁华!”
近日,朱松携始皇魂嬴政遍览西安府,嬴政惊叹于眼前之变,远超其想象。
对朱松而言,掌控嬴政之魂乃新奇体验,犹如体内多一灵魂,且此魂听他号令,可随意封印或释放。
否则,在嬴政面前,他将无秘密可言。
嬴政现如孩童般好奇,遇事必问,朱松初觉尚可,久之则感压力。
“世道恒变,此乃常理。”朱松以念力回应,“始皇得见千年后之景,应倍加珍惜,多看少言。”
嬴政心中暗想:这小子竟似在教我?唉,人在他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他好奇朱松所言迎接其父皇,大明皇帝朱元璋至西北之事,欲一睹大明开国皇帝风采。
闻朱元璋亦被誉为千古一帝,与己齐名,更添期待。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