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卷轴徐徐拉开,金色大字显现其上。

  榜单第十名——幽州牧刘虞,统领五万大军,获得千匹战马、十万石粮草、一万套装备及十万两黄金的奖励。

  榜单第九名——右北平太守公孙瓒,麾下八万大军,奖励翻倍。

  榜单第八名——兖州牧曹操,大军十四万余,奖励更为丰厚。

  金榜第七名的徐州牧陶谦拥有十八万多士兵,还获得四千匹战马、四十万石粮草、四万套武器装备以及四十万两黄金的奖励。

  第六名的大汉相国董卓则有二十多万士兵,奖励包括五千匹战马、五十万石粮草、五万套武器装备及五十万两黄金。

  天下百姓和各路诸侯通过后续排名逐渐理解了金榜的重要意义。

  从奖励来看,第三个榜单显然比前两个更有吸引力,涵盖黄金、粮草、武器装备和战马等全面资源。

  与前两榜相比,此榜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也毫不逊色,战马、武器装备、粮草和黄金均按高标准配置。

  可以说,这一榜单的同级奖励已相当于前两个榜单的总和。

  尽管如此,仍有不满者存在,比如位居第八的曹操。

  他的兖州在地盘和人口方面处于劣势,因此在强调规模的榜单中总是排名靠后。

  看到又一次第八的名次,曹操长叹一声,感叹命运不公。

  身旁的谋士荀彧劝慰他,表示以兖州现状,这样的排名也在情理之中。

  曹操听闻兵力榜后,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战力榜充满信心。

  荀彧的一番话让他迅速振作,重拾斗志,明确自身优势。

  与此同时,刘备在小沛见到金榜上的陶谦拥兵十八万时,眼中满是渴望。

  站在一旁的糜竺安慰他,预言不久后这成就将属于刘备。

  刘备欣然接受这一预期,还托付糜竺助其实现目标。

  糜竺不仅是刘备创业的重要支持者,也是东汉末年三大富商之一。

  刘备虽曾是落魄之人,却有幸获得这般财力雄厚的助力。

  刘备为了稳固自身地位,竟将糜家千金糜贞嫁给了自己。

  这使得年近半百的刘备享受了一把“老牛吃嫩草”

  的滋味。

  每每想到此事,林枫都不禁感叹,刘备和刘邦简直如出一辙。

  没什么真本事,打仗屡战屡败,可却总能绝处逢生,靠着逃命的本领最终登上了皇位。

  这种人生轨迹,堪称天选之子。

  若糜竺便是此人,那刘备占据徐州的可能性确实不小。

  听闻刘备的请求后,糜竺表现得诚惶诚恐:"能为使君效力,是糜竺的荣幸。

  "看到糜竺如此态度,刘备宽慰道:"子仲不必担心,我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刘备一脸真诚,年少的糜竺怎会识破他的表演?一番大饼之后,糜竺彻底被感动。

  显然,糜竺并未因刘备的落魄而轻视他。

  作为天下巨富,他对刘备这般礼遇,让林枫感到不可思议。

  这或许正是当时的社会阶级差异所致。

  尽管糜竺富有,但在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中,商人地位低下。

  因此,即便糜竺再有钱,在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面前,也难逃低人一等的命运。

  稍作休息,准备继续阅读后续章节。

  【第四名荆州牧刘表,拥有三十五万大军,获赠战马一万匹、粮草百万石、武器十万套及黄金百万两。

  】

  【第三名益州牧刘焉,麾下四十多万士兵,奖励战马一万五千匹、粮草一百五十万石、武器十五万套及黄金一百五十万两。

  】

  ……

  淮南寿春。

  一声巨响传来,袁术愤怒地拍案而起。

  看着榜单上的排名,他咬牙切齿:“为何我只列第五?耗费这么多资源招募将士,居然还是倒数几名?”

  “绝不可能!”

  袁术一向自视甚高,如今却被死死压在第五的位置上,实在难以接受。

  与曹操一样,袁术似乎注定要与这个位置捆绑。

  前次诸侯治下子民数量榜中,他就位居第五。

  如今军队兵力榜再次印证了他的排名。

  然而,袁术却无法平静面对这份现实。

  他心中愤懑难平,不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第五。

  前几位诸侯治下的百姓和兵力排名一致,这种规律虽显公平,却让袁术更加暴躁。

  “既然天命如此,那便改写它!”

  袁术攥紧拳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自从得知金榜排名的消息后,袁术便积极招兵买马,力求在一个月内扩充军队,以期在金榜开启时取得理想名次。

  他最初的目标是第二名,毕竟第一名的实力显而易见,连他这样的人都明白那是谁的。

  尽管袁术对这位领军人物心怀怨恨,但他依然清楚对方麾下的兵马数量,至少六十万,这是公认的事实。

  袁术深知凭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达到这个数字。

  原本他的部队只有不到二十万,但在短短一个月里,他成功招募了十余万新兵,总数超过了三十万。

  这一成果令他颇为满意,因为即便放眼天下,除了西凉王,无人能匹敌。

  然而,现实却给了袁术沉重一击。

  他不仅未能如愿进入前三,反而仅位列第五,这让他难以接受。

  更让他沮丧的是,前方的刘表拥有三十五万兵力,刘焉则高达四十万,而他的同父异母兄长甚至还未出现在榜单上。

  袁绍拥有超过四十万的大军,这一消息让袁术愤懑不已。

  他难以接受自己竟然不如一个家仆,在暴躁的情绪驱使下,命令手下在一个月内额外招募二十万士兵。

  面对如此荒唐的指令,属下杨弘虽心生疑虑,却因袁术愤怒的表情选择了沉默。

  与此同时,榜单公布了袁绍以四十六万大军位列第二,随之附赠大量资源。

  此消息传出,整个局势更加紧张。

  接着,排名第三的曹操也被提及,但真正令人震惊的消息还在后面——林枫以惊人的实力登顶,再次引发轰动。

  在邺城,随着各方势力的实力对比逐渐明朗,袁术因承受不住压力而晕厥,成为继袁绍和曹操之后第三位倒下的诸侯。

  这不仅反映了各路英雄的不同心理素质,也预示着未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即将展开。

  袁绍对位列第二的成绩并未感到意外,这早已在他的意料之中。

  然而,比起自己的排名,他更为西凉王林枫的军力规模所牵挂。

  “诸位,你们觉得西凉王究竟掌控了多少兵力?”

  袁绍率先发问,打破了沉默。

  此言一出,在座之人纷纷陷入深思。

  郭图为了挽回之前的失误,抢先回答:“主公,依我看,西凉王的兵力上限为六十万。”

  袁绍听后微露疑惑:“六十万?何以见得?”

  郭图自信满满地说道:“主公,过去的信息显示西凉王兵力不少,但那不过是虚张声势。

  例如虎牢关之战,他实际展现的仅有十万军队,至于传闻中的三十万,从未有人亲眼目睹。

  若真有三十万之众,西凉王断不会隐藏实力,这表明他心虚,不敢直面天下。

  他的一切举动不过是为了误导众人以为他的兵力不低于六十万。

  因此,他的真实军力必然远少于此。”

  郭图阐述条理分明,毫无停顿,展现出了一位智者的风范。

  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

  了解他的人清楚,这位谋士多次策划失败,几乎将袁绍推向绝境。

  也因此,后世才会戏称“得郭图,天下可定”

  意指只要和他作对,就能轻易取胜,因为郭图的策略往往背离正轨。

  尽管如此,郭图本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三国诸多谋士中,他的表现确实垫底,却无人能及。

  袁绍听后认为郭图的话很有道理,认定西凉王林枫是在虚张声势。

  他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希望郭图的观点是正确的。

  实际上,袁绍内心深处害怕情况并非如此,因此一直在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试图让自己安心。

  归根结底,他并不相信西凉王能拥有庞大的兵力。

  与此同时,不仅是袁绍,曹操也有类似的担忧。

  然而,谋士荀彧根据分析得出结论,西凉王的兵力至少达到六十万,而不是郭图所说的最多六十万。

  理由是西凉王本身实力雄厚,无需依赖虚张声势来增强影响力。

  此外,公开的诸侯治下子民榜单显示,西凉王有足够的兵员储备,之前的质疑也随之站不住脚。

  荀彧对西凉王的性格也有深刻见解。

  尽管他未曾近距离接触过西凉王,但从其过往表现和部下的行为中可以看出,这位首领性格强势而自信。

  这种骄傲源于实力,而非空架子。

  因此,荀彧认为西凉王不太可能采取虚张声势的策略。

  曹操认同了荀彧的看法,接受了西凉王兵力不少于六十万的事实。

  但他心中希望实际情况能够稍微好一点,比如接近但不超过六十万。

  因为即便如此,六十万大军依旧堪称天下第一,只是还不至于形成绝对的压倒性优势。

  如果双方兵力差距不大,他们仍有机会应对挑战。

  然而,现实是否会如他们的期待发展呢?这仍然是个未知数。

  金榜即将揭晓,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徐州的小沛城内,刘备满心怨恨地注视着高悬的天道金榜。

  榜单上最后一个名字——第一名,还未现身。

  尽管众人早已猜到结果,但亲眼见证仍是另一回事。

  如今无人确切知晓林枫的兵力规模,所有消息都基于揣测。

  这份榜单将揭晓真相,令人既紧张又兴奋。

  刘备心中复杂,既有期待又有不甘,这情绪夹杂着对林枫的深深嫉恨。

  而林枫对此显得从容不迫,他明白两人实力差距悬殊,不屑于争辩。

  天道金榜终于亮出了答案,耀眼的七彩光芒照亮天际。

  最终,榜单上清晰显示:

  【西凉王林枫,统领大军二百七十四万有余,获赠战马三万匹、粮草三百万石、武器三十万套及黄金三百万两。

  】

  消息传来,举世震惊,无人敢置信。

  这样的军力简直难以想象,许多人怀疑这是玩笑。

  天下震惊!林枫军力高达二百七十四万,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湖,瞬间激起千层浪。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