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一言不发-《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魏延入厅,拱手禀报:“将军,吴中四大家族已放弃吴县,正全族向钱塘方向撤离,不知所图何事?”

  曹晚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奇怪,为何他们要举族南迁?难道是想避开我军攻势?”

  夏侯渊猜测道。

  “未必如此,吴县比钱塘更易防守,他们连吴县都不愿坚守,又怎会认为能在钱塘立足?”

  黄忠反驳道。

  “诸葛亮究竟意欲何为?”曹晚用手指轻叩桌案,心中思索。

  突然,他眼睛一亮,似乎有所察觉。

  “士元,前几天锦衣卫是否上报,诸葛亮频繁派遣使者前往广陵,与他的族弟诸葛诞接触?”

  曹晚看向庞统。

  “确有其事。”庞统点头答道,“诸葛诞占据广陵外海,麾下有数千兵马、数百战船,似有南下投靠孙氏之意。”

  曹晚恍然大悟,冷笑一声:“士元,现在你该明白诸葛亮的目的了吧?”

  庞统愣了一下,思虑片刻后,目光骤然一亮。

  “将军莫非怀疑,诸葛亮打算借用诸葛诞的船只,送吴中四大家族沿海路投奔袁绍?”

  庞统何等聪明,经曹晚点拨立即领悟。

  曹晚只是微笑不语。

  众将这才茅塞顿开。

  夏侯渊不禁感慨:“这诸葛亮,确实心思巧妙,竟能想出如此奇策。”

  他话锋骤转:“但如今他们不过是溃败之师,即便逃至河北,于袁绍而言并无太大助益。”

  “吴中四姓不足为惧,唯独这诸葛亮如棘手之刺。”

  “若任其逃至河北与刘备、袁绍会合,恐将为我叔父带来更多困扰。”

  “此番,我定不会再容他逃脱!”

  曹晚目光冰冷,猛然起身。

  “传令甘宁、文聘,统领水军沿海岸线出海,至钱唐湾拦截逃窜敌军。”

  “豹骑随我即刻南下,昼夜兼程,直逼钱唐!”

  “我军海陆并进,誓要活捉诸葛亮!”

  ---

  钱唐湾,海港。

  数百艘战船泊于港中,“诸葛”旗帜在风中飘扬。

  港口内,数千名来自四大世族的族人正有序登船。

  大帐之内。

  诸葛亮与姐姐诸葛铃重逢。

  “二弟,数载未见,不想你竟消瘦至此!”

  诸葛铃望着弟弟憔悴的脸庞,满心怜惜。

  “姐姐,是亮未能护好大哥和三弟,愧对家人。”

  诸葛亮神情愧疚,满怀自责。

  “这并非你的过错,皆因曹晚太过凶残,他真是我诸葛家的宿敌。”

  诸葛铃轻叹一声:“若早知今日,当时就该留下你们兄弟三人,或许便不会发生这一切。”

  “即便留在徐州又有何用?曹晚四处杀戮,徐州还不是被他毁了?”

  诸葛亮眼中怒火燃烧。

  “确实如此,如今江东沦陷,恐怕河北的袁绍也难逃厄运。”

  诸葛铃语气哀伤。

  然而诸葛亮昂首道:“姐姐放心,纵使付出生命,我也绝不会让天下落入曹氏叔侄之手。”

  面对弟弟的决心,诸葛铃唯有叹息。

  “阿姊,四大家族中尚有不少女眷,你去协助安置她们。”诸葛亮吩咐。

  诸葛铃随即起身离开。

  诸葛亮走出大帐,朝码头走去,与诸葛诞汇合。

  “公休,这次能救下江东四姓,全靠你啊。”诸葛亮拍拍诸葛诞,笑着道谢。

  诸葛诞豪迈地说:“堂兄足智多谋,我有武力兵卒,咱们兄弟早就该齐心合力成就一番事业!”

  提到大事,诸葛亮压低声音说道:“这次不必北上河北,直接在徐州登陆即可。”

  “兄长不是说要投奔河北吗?为何又要改道徐州?”诸葛诞疑惑地问。

  “投奔袁绍不过是我的借口,目的是借助四大家族的力量和资源,夺回徐州,击溃曹操。”

  诸葛亮眼中闪烁着果断的光芒。

  “夺回徐州?”

  诸葛诞身体微微一震,顿时激动起来。

  “曹晚远在江东,曹操又全力攻打黎阳,徐州必然防备薄弱。”

  “咱们合计有一万多人马,若顺利登岸,定能势如破竹,让曹氏叔侄措手不及。”

  “到时候再联合关中马腾、韩遂以及河北袁绍,三面夹击,还怕不能击垮曹操父子吗?”

  诸葛亮侃侃而谈,将自己的计划详细道出。

  诸葛诞恍然大悟,拱手赞叹:“兄长智谋深远,小弟深感钦佩!”

  诸葛亮手持羽扇,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忽然!

  海港东面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曹军来袭!”

  “是曹军的骑兵!”

  “迅速关闭营门,所有人都上船!”

  海港内警报齐鸣,惊叫声响彻云霄。

  诸葛亮的笑容僵住,手中的羽扇停在半空,再也无心挥动。

  他急忙登上战船高处,眺望远方,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海港外,曹军铁骑正席卷而来。

  金甲武将曹晚挥舞长戟,一路冲杀,所向披靡。

  “曹晚!”诸葛亮怒极,低吼出口。

  “什么?他不是去攻打吴县了吗?为何会出现在钱唐?”诸葛诞震惊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叹息道:“此人狡猾至极,必是料到我们会由此出海,才率轻骑来拦截!”

  “他的智谋竟如此可怕?”诸葛诞打了个寒颤。

  诸葛亮挥动羽扇:“速传令各船待命,四大世家能否逃脱,就看他们自己了。”

  诸葛诞猛然醒悟,疾步前去传达命令。片刻间,数百战船升帆待发。

  码头上顿时大乱,人群争抢登船。

  海港中,曹军铁骑汹涌而来。

  “正好,江东四大家族聚在一起,省事了!”曹晚大笑,下令:“杀光这些家族,一个不留!”

  曹军如潮水般涌上,将四族老幼屠戮殆尽。

  曹晚遥望战船,找到诸葛亮的身影,冷哼一声,挥戟杀出一条血路,直逼敌船。

  战船之上,陆逊已率先登船,对诸葛诞喊道:“快派兵下船阻挡曹军!”

  “不行!”诸葛亮坚决否决,“公休的五千兵马是我们仅剩的力量,绝不能白白牺牲!”

  陆逊欲言又止,转身目睹族人惨遭屠戮。

  “兄长,曹晚来了!”诸葛诞指向远方。

  诸葛亮神色一凛,凝视战场,果然见到曹晚势如破竹地杀来。

  “他是冲着我来的,立刻启航!”诸葛亮厉声说道。

  诸葛诞立即下令,收起栈桥上的木板,强行驶离岸边。

  此时,栈桥上还有数十位妇人未能登船,她们哭喊求救,希望不要被遗弃。

  诸葛亮面容冷漠,一言不发。

  “阿亮,是我!快回来啊!”一个熟悉的声音呼喊着。

  诸葛亮脸色微变,目光扫视人群,在人群中发现了诸葛铃的身影。

  “堂兄,那是堂姐,她没上船,怎么办?”诸葛诞急切地喊道。

  诸葛亮的手攥紧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手心,甚至渗出血来,眼眸因愤怒而充血。

  他四姐弟中,诸葛瑾和诸葛均已亡故,诸葛铃是他最后的亲人。若他不回去相救,就意味着要眼睁睁看着最后一个至亲葬送在曹晚的屠刀之下。

  然而,若返回营救,曹晚已经逼近,他必须承担被追击上船的风险。

  一时间,诸葛亮陷入两难境地。

  “阿亮,救我!救我啊!”栈桥上的诸葛铃哀号着。

  经过长时间的犹豫,诸葛亮背过身去,闭上双眼,装作什么都没看见。

  战船逐渐远离岸边,诸葛铃的呼救声也渐行渐远。

  “阿亮,你为何如此无情?我可是你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了,为什么……”

  诸葛铃悲痛欲绝,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身后,曹晚已经追至。

  见诸葛亮已逃远,曹晚勒住战马,命令道:“将四大世族的男子尽数斩杀,女子全部掳为奴婢!”

  海边传来阵阵哀号。

  曹晚立于岸边,遥望渐渐消失的战船,冷笑一声:“诸葛亮,你以为你能逃脱吗!”

  直到海面与天际相接,诸葛亮才缓缓转身,深吸一口气。

  “阿亮,堂姐落入曹贼之手,恐怕凶多吉少了。”

  诸葛诞叹息道。

  但诸葛亮坚定地说:“阿姐不会白死,我诸葛亮对天起誓,曹晚对我们诸葛家的血仇,早晚必报!”

  “没错,定要让他血债血偿!”

  诸葛诞愤恨不已,立誓必报此仇。

  陆逊眺望着海岸方向,咬牙说道:"曹晚,我家因你损失惨重,此仇我必铭记于心,定要讨回公道!"

  话音刚落,桅杆上的哨兵高声示警:"前方海域有战船拦截,似乎是曹军旗帜!"

  三人闻言顿时紧张起来,急忙赶到船头。

  极目远眺,三人均倒吸了一口凉气。

  北面海域,三百多艘郑和宝船如同海上长城,将整个钱塘湾完全封锁。

  "这曹贼竟派水军前来阻截?"

  诸葛亮强压内心的震惊,声音微颤。

  号角声随即响起。

  三百艘曹军战船鼓满风帆,直冲而来。

  钱塘海港。

  大帐之中,曹晚正在听取战果汇报。

  "此战共俘获吴中四姓家族三千余人。"

  "只有陆家与朱家少数人逃上船只。"

  魏延一一禀报。

  曹晚微微点头,挥袖示意:"照旧处理,男子斩首,女子为奴。"

  "属下遵命。"

  魏延拱手退下,却又补充道:"另有一事,刚才清点俘虏中的女子时,发现一名唤作诸葛铃的女子,似乎与诸葛家有些关联,不知将军如何处置?"

  "诸葛铃?"

  曹晚眼神一凝,忽然想起锦衣卫曾上报过,诸葛铃还有一个姐姐留在徐州未随诸葛亮南下避难。

  如此看来,这女子便是诸葛亮的姐姐了。

  曹晚起身前往码头刑场。

  此时,数千名四大家族男丁跪在海滩上,排队等待处决。

  数百名妇女则蜷缩在一旁,低声抽泣。

  "曹晚,你灭我江东世族,必遭天下士人唾弃!"

  "没有世族支持,即便你曹家夺得天下,也难以长久!"

  一名士人站起,冲向曹晚怒斥。

  燕云卫的将领上前一脚将其踢翻。

  曹晚勒住战马,冷眼俯瞰对方:“汝是何人?”

  “在下吴郡顾雍。”

  那人勉力起身,抬头直视曹晚。

  “天下士人皆愤,你此举莫非欲恐吓于我?”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