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可为未来的抗魏作战增加胜算-《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曾丰激动地高呼:

  “好!”

  “开工!”

  造船工人与魏军士兵齐声响应,随后各自归位,投入工作,热情倍增。目睹这般场景,庞统与曾丰相视而笑。

  片刻后,庞统开口:“我先回营地调派人手,完工后立刻派人来取战船。”

  曾丰点头道:“我在此守着进度,完工即刻派人报信。”

  望着十艘新式战船,他转向庞统激动地说:“放心吧。”

  庞统回应:“好,那我先行一步。”

  另一边,诸葛诞正与吴军将领商议作战计划:

  “依旧如上次,夜袭浔漓城。”

  “目标是摧毁魏军战船及造船厂。”

  “诸位可有异议?”

  诸葛诞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

  “此举是否妥当?”

  李禾忽然发问,神情犹豫。

  “有何不妥?”

  诸葛诞疑惑地看着他。

  “回大将军,浔漓城毕竟属我国领土。”

  “即便已落入魏军之手,那里的民众依然是我吴国子民。”

  “若真毁掉造船厂,是否会对浔漓城造成不利影响?”

  李禾坦诚道出心中所虑。

  “此事我们早已思虑周全。”

  “当前首要目标是延缓魏军推进速度。”

  “无战船,魏军便无法攻打山阴城。”

  “山阴城的防御正加紧加固,若魏军提前抵达……”

  “那时我们将难以抵御其猛晚攻势。”

  “这实属无奈之举。”

  诸葛诞冷静地向所有吴军将领说明情况。

  “我知道这并非正当手段。”

  “但!”

  “这是战争!”

  “胜败往往关乎生死,谈不上仁慈。”

  “莫非我们善待魏军,他们就会回报以善意?”

  “切记,此乃我吴国疆域。”

  “魏军是侵略者。”

  “魏军的强大无需赘言。”

  “若不用非常规手段,如何应对强敌?”

  诸葛诞越说声调越冷峻。

  “若有良策,又何须这般。”

  “或许你能提供更好的解决之道?”

  诸葛诞注视着李禾,眼神凌厉。

  一番话让李禾哑口无言,只能沉默以对。

  诸葛诞凝视片刻后,收敛锋芒,缓缓平复情绪。

  环顾四周后,他再次询问:“还有疑问吗?”

  “无异议,我即刻部署任务。”

  诸葛诞话音刚落,无人应答。

  随即开始分配工作,

  不久,诸葛诞完成了任务分配。

  十艘战船对浔漓城展开炮火攻击,另外五艘战船上吴军悄然潜入城中。

  若潜入的吴军士兵能顺利完成任务,只需等待他们归来,便可顺利返航。而预先部署的十艘战船则无需参与战斗。倘若士兵未能达成目标,十艘战船则需发起火力攻击,摧毁浔漓城的造船厂及停泊于其中的所有战舰。尽管最终目的相同,但采取的方式不同,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若潜入的吴军士兵成功完成任务,那么最终受损的仅限于浔漓城的造船厂以及魏军的新一批战舰。然而,一旦十艘战船开始火力攻击,必然会对造船厂周边区域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战船发动攻击时也可能引发魏军反击,届时可能会陷入两军交战的局面。

  当前阶段,孙皓、张布和诸葛诞并不急于与魏军正面冲突。因此,诸葛诞再次制定了夜袭方案。夜晚较为隐蔽,有助于行动的顺利开展。若造船厂被破坏,魏军的造船进程必定受到严重阻碍。这不仅能让山阴城获得更多时间加固防御设施,还能够提升吴军的训练水平。进一步加强吴军战斗力,可为未来的抗魏作战增加胜算。

  诸葛诞虽对彻底消灭魏军缺乏信心,但他对张布设计的防御体系抱有极大信任。若给予充足时间进行更周密的准备,他的信心会随之增强。因此,即便手段不够光明磊落,他仍选择坚持下去,以实现最终目标。

  “大家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了吗?”

  诸葛诞分配完任务后,环视四周的吴军将领,确认所有人是否明确职责。

  “明白了!”

  将领们异口同声道。

  听到回应,诸葛诞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各自归位吧。”

  “回去后务必让所有人养精蓄锐,为今晚的突袭做好准备。”

  说完,他靠坐在椅背上,端起茶杯轻啜一口。

  话音刚落,诸葛诞轻啜一口茶水。

  “是!”

  吴军将领齐声应答,随即领命。

  “诸位可先退下。”

  诸葛诞放下茶盏,挥手示意众人离去。将领们恭敬行礼后纷纷退出。

  待众人散去,诸葛诞稍作整顿,便前往休息。

  夜半,浔漓城军营。

  庞统被魏军士卒急促唤醒。

  “何事?”

  魏军士卒慌张的模样令庞统困惑,他揉了揉眼睛,低声询问。

  “庞先生,曾管事遣人前来。”

  “告知新式战船已造完。”

  士卒连忙将消息转达。

  闻此言,庞统顿时清醒。

  “速去召集下午点名的将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诺!”

  士卒领命飞奔而出。

  片刻后,庞统穿戴整齐走出营帐,已有数名士卒陆续到场准备集合。

  不久,营地集结了数千魏军将士。

  庞统见五千名将士已到齐,嘴角微扬。

  他高声下令:“启程!”

  五千名士卒紧跟庞统,快速向造船厂进发。

  抵达造船厂时,十艘崭新战船整齐排列,静候检阅。

  曾丰见庞统率军到来,快步上前,兴奋说道:“庞先生,未负所托。”

  庞统巡视完工的战船,满意点头。

  “你等辛苦,待这批战船启航,便可休整。”

  言毕,庞统转身对身后将士大声道:“全体注意!”

  “按计划登船!”

  庞统一声令下,五千魏军迅速分为十组,每组五百人。各组随即奔向指定的战船,片刻间全员到位。在众人注视下,士兵们有序登船。庞统举起右手,高呼:“出发!”

  随着他的手势落下,十艘战船同时起航,顺流而下。目送战船渐行渐远,庞统转向曾丰笑道:“今晚让弟兄们休整,明日再继续打造第二批。”

  曾丰点头回应,随后匆忙离去,安排疲惫的工匠返家休息。造船厂归于寂静,仅余庞统与一干魏军驻守。

  待所有人撤离,曾丰锁好大门,也踏上归途。而那十艘战船,正悄然驶向下游的风冰城。

  此前,吴军突袭致使魏军战船损毁,进攻山阴城的计划被迫延宕。曹晚遂将目标转向沿江城池。渡溘城上游及浔漓城下游的据点大多已被攻占。为此,庞统特意派遣首批完工的十艘新式战船先行前往风冰城。

  夜幕笼罩的大江上,魏军的十艘新式战船正缓慢驶向风冰城。时值深夜,江面朦胧,船只行速较缓。

  1991年

  十艘新型战舰顺流而下,全凭江水推动前行。

  日出时分,它们抵达风冰城。

  早起劳作的城中百姓发现战舰靠近,立刻有人前往风洣城通报魏军。

  此时,魏军正在营中进行晨训。

  忽然,营外传来急促呼喊:

  “不好了!有十艘战舰朝这儿驶来!”

  驻守将领闻讯大惊,随即登上哨塔远眺上游。

  其他将士也纷纷赶至江边观望。

  片刻后,确认是自家旗帜,众人皆舒了一口气。

  将领笑着对报信的百姓说:“多谢老乡提醒。”

  “不过那是我们自己的战舰。”

  百姓听闻后同样安心,将领随即派兵迎接。

  士兵与报信者飞奔港口,而战舰尚有一段距离。

  港口百姓误以为要迎战,正准备撤离,却被魏军士兵安抚:

  “乡亲们莫怕,这是自己人的战舰,稍后会随我们回营。”

  百姓闻言继续工作,港口恢复平静。

  魏军士兵守候岸边,待战舰靠港。

  不久,十艘战舰顺利抵达,士兵登舰引航。

  在本地魏军指引下,战舰很快到达营地。

  风冰城的魏军士兵见到十艘新型战船抵达,无不欢欣鼓舞。两位负责的将领交接完事务后,立即着手处理其他要务。

  与此同时,建业城昨晚收到了庞统的密信。曹晚与郭嘉对此极为重视。信中,庞统详细阐述了曾丰的预感及自身的判断。曹晚和郭嘉阅读后,对信中的内容深表认同。随即,曹晚命令郭嘉安排赵云率队增援,同时派遣魏延率另一队士兵前往渡溘城。

  若在渡溘城发现吴军战船,可先行阻击。此次必须确保战船安全,绝不能让吴军有机会毁坏或掳走。郭嘉立刻着手安排部署。

  因此,今日辰时,赵云和魏延各自带领一支魏军士兵,分别向浔漓城和渡溘城方向疾驰。毕竟,无人知晓吴军何时发起进攻,必须尽早构筑防御工事。

  赵云和魏延抵达两地后,即刻指挥士兵展开建设。城内百姓见状,也自发前来协助。然而,当赵云到达浔漓城时,发现庞统已组织百姓和魏军士兵开始搭建防御设施,效率颇高。赵云所部的加入,进一步加速了防御工事的完工。

  岸边区域布置了许多防御器械,小型船只上亦装设了相应装置。但庞统仍觉不足,决定亲自带领人手前往造船厂加强防护。

  “庞先生,此举何意?”赵云与曾丰疑惑地询问。

  “吴军定不会与我等在此纠缠,”庞统说道,“他们只需破坏我们的战船或造船厂,我们就无法短期内攻打山阴城。”

  听罢此言,赵云与曾丰茅塞顿开,连连自责。随即,庞统率众快速赶往造船厂,着手改建工作。

  1993年

  造船厂不仅被加固,还额外设置了投石机与巨弩。

  庞统预见此地将成为一场激晚交锋的发生地。

  为确保万无一失,他增设了更严格的轮班制度。

  为了实现全天候监控,庞统部署了二十四支队伍,每组值守半个时辰。

  哨塔持续监测上游动态,力求迅速发现吴军舰船并及时发出警报。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