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这般良机,岂容错失-《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误以为魏军无所不能。”

  张布一番话,引得孙皓与诸葛诞相视一笑。

  “张丞相,身为宰辅。”

  “在我等面前如此并无不可。”

  “对外却万万不可显露此态。”

  “我们要让所有人相信,我们定能成功。”

  “我们必须让他们完全感受不到我们的丝毫动摇。”

  诸葛诞的话令张布深感震动。

  的确,若我们自身都失去信心,又怎能期待他人保持信念?上位者若已陷入混乱,下层士兵又怎能做到从容?

  “是我的焦虑过多。”张布歉意地向诸葛诞微微一鞠躬。

  诸葛诞笑着回应:“若非已有决断,我或许也会如此。”

  “但既然决定出兵,就必须怀抱必胜的决心。”

  “唯有我们充满信心,才能激发士气。”

  “身为统帅,不仅需指挥作战,更要引领全体士气。”

  “因此,我绝不能流露半分犹疑。”

  “此刻,我的眼中只有胜利的机会,而非失败的可能。”

  诸葛诞的话语充满自信与霸气。

  孙皓和张布皆被他的言辞打动。

  “哈哈哈哈哈。”

  “有诸葛诞将军领军,此战必胜。”

  “此战必将让魏军见识到我国的强大。”

  孙皓此刻也展现出豪迈气势。

  次日清晨,山阴城校场。

  诸葛诞注视着集合完毕的三万吴国将士。

  三万将士神情肃穆,士气高涨。

  “开始演练。”

  随着诸葛诞一声令下,“诺”的回应震彻云霄。

  诸葛诞见此情景颇为满意。

  随后,三万将士有序展开训练。

  临近正午,孙皓与张布抵达校场,目睹这一场景,心中涌起震撼。

  诸葛诞见状快步上前迎接。

  “恭迎大王。”

  他面向孙皓行礼后问道:

  “目前训练进展如何?”

  孙皓望着操练中的三万将士询问诸葛诞。

  “回大王,一切按计划推进。”

  “已分三组。”

  “一组体能锻炼。”

  “一组水性磨炼。”

  “一组战船操控。”

  “今日三场训练,每场各两时辰。”

  “每组皆需完成一轮。”

  诸葛诞向孙皓说明今日训练安排。

  孙皓点头示意,目光投向正在操练的三万吴国士卒。

  见队伍井然有序,孙皓甚是满意。

  张布对训练分配颇感好奇,遂问诸葛诞:“将军何以如此部署?”

  诸葛诞含笑答曰:“皆按需而定。”

  “体能锻炼为恢复体力,备战强敌。”

  “水性磨炼为熟悉水域,善战于江河湖海。”

  “战船操控为熟练驾驭战船,久未操舟,当重温技艺。”

  “此乃我军必备之技,稍加练习即可精进。”

  张布听后豁然开朗,他对军务所知有限,但觉诸葛诞言之成理。

  孙皓虽亦非深知其中细节,却也认同其论。

  目睹士卒训练有素,孙皓信心倍增。

  诸葛诞见孙皓展颜,心中亦喜。

  众将士士气高昂,全力投入训练。

  正午,山阴城校场。

  晨间三场训练告一段落,士卒皆感疲惫。

  “首轮训练完毕,诸位可享一时辰饭食休憩。”

  “未时再行第二轮。”

  “莫负时光,好生调养。”

  “散去用餐!”

  诸葛诞话音刚落,三万吴国士卒迅速解散,奔赴饭点。

  “午时已至,大王,该用膳了。”

  诸葛诞对孙皓说道。

  “嗯,走吧。”

  孙皓领着诸葛诞和张布走向王宫。回到宫中御膳房,孙皓热情招呼二人用餐:“来,尝尝这菜。”诸葛诞和张布恭敬回应,感谢大王。因诸葛诞需去校场监督训练,孙皓未设酒宴。三人愉快享用完午膳。

  半个时辰后,诸葛诞离开王宫前往校场。未时,他开始第二轮训练。各组有序展开新内容。尽管将士们稍显疲惫,但士气高昂。经过两小时操练,队伍稍作休整再投入训练,直至完成所有项目。

  子时,三万吴国将士返回营帐休息。诸葛诞对今日成效感到满意,随后前往王宫向孙皓汇报。孙皓正在寝殿等候。

  “大王。”

  诸葛诞步入寝殿,“进来。”在孙皓许可下,诸葛诞入内。“今日训练如何?”

  孙皓急切询问。“回大王,成效显着。”诸葛诞充满信心地答道。“明日即可进行阵型演练,后日按计划出征。”孙皓闻言喜形于色,一切尽在掌控。

  “早些歇息,此战定要精彩。”孙皓语气严肃。“遵命。”诸葛诞坚定承诺,随即告退,往校场方向行去。途中偶遇张布,见其神情倦怠。“何事劳神?”诸葛诞关切询问。“琐事缠身。”张布简略回答。

  “全是这些烦心事。”张布轻叹。

  “辛苦了。”

  “等我处理完这些。”

  “等我回来,咱们兄弟痛饮一番。”

  诸葛诞笑着邀约张布。

  “好。”

  “盼你凯旋。”

  “不醉不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布勉强露出笑意。

  “好了,时候不早了。”

  “你我早些回去休息。”

  “最近要注意身体。”

  诸葛诞说完,迈开大步走向校场。

  张布瞥了一眼他的背影,随即快步返回府邸。

  次日辰时,山阴城校场。

  诸葛诞注视着集合完毕的三万吴国将士。

  “今日演练模拟战。”

  “分成四队,两两对决。”

  “胜者今晚有美酒佳肴。”

  “败者全体加练。”

  此言一出,众将士顿时发出哀鸣。

  “今日输了还能活命。”

  “明日上了战场,输了就完了。”

  诸葛诞语气严厉地说道。

  将士们听后,心头一震,寒意顿生。

  “战场无情。”

  “莫忘此点。”

  “对阵的是魏军。”

  “冷酷无情的魏军。”

  “面对他们,绝不可存侥幸之心。”

  “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将魏军击溃。”

  “唯有如此,才能守护家人与家园。”

  “因此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对战中。”

  “所有人必须充满必胜决心。”

  “让敌人心生畏惧,从而取胜。”

  “能做到吗?!”

  诸葛诞竭力高呼。

  所有将士齐声回应:

  “能!”

  “能!”

  “能!”

  声音洪亮,震动全场。

  诸葛诞闻言,笑看众人。

  所有人分为四组,每组由一位将军统领。

  胜者将在后续战事中担任我的副手。

  此言一出,诸将皆凝神聚气。

  能得诸葛诞青睐,为副将,军中荣耀无双。

  于是,众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士兵开始分组,速速呈上物事。

  八箱物品被抬入,内含四种颜色的布条,数量充足。

  抽到何色,便属何队。

  现可自行组合,若仍有孤身者,随机分配。

  诸葛诞话音刚落,士兵已按捺不住兴奋。

  肃静!

  诸葛诞举手示意,诸将随我入帐,定夺四位统帅人选。

  随后他步入营帐,数十名将军紧随其后。

  帐外,士兵各自挑选队伍。

  帐内。

  谁不愿担此重任?

  诸葛诞目光扫过众人,无人退缩,皆愿争之。

  名额仅四,如何抉择?

  诸葛诞将问题留予众人。

  听罢此言,诸将陷入沉思。

  这般良机,岂容错失。

  均思索自身长处,如何脱颖而出。

  诸葛诞泰然自若,静观其变。

  回禀大将军,以武力决胜负。

  最为简洁明了。

  闻此言,众将哗然,纷纷反对。

  领军岂止凭蛮力?

  将军,不如各出一策,择优而定。

  一人出列,身形消瘦,却显精明。

  尔等不堪一击,何谈服从?

  此前主张武斗的将领反问,目光带着轻蔑。

  难道战场唯凭一人之力?

  汝若如此英勇,为何不上阵冲锋?

  瘦小的武将毫不退缩,立刻反击道:

  “你以为……”

  话未说完,被诸葛诞打断。

  “够了。”

  众人闻言瞬间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诸葛诞身上。

  “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诸葛诞缓缓开口,“身为将军,必须具备实力。”

  此言一出,人群中有压抑不住的轻笑声传来。

  但随后,他的语气变得严肃:“然而,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谋略。”

  听到这句话,瘦小武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若仅凭蛮力带领大军直冲敌阵,又有何意义?

  诸葛诞此刻言语间尽显威严。

  之前出言挑衅的武将此刻面露尴尬之色。

  然而,缺乏武力,又怎能要求部下永远替自己赴险?

  此言一出,瘦小武将的表情也显得有些窘迫。

  因此,选拔方式分为两轮。

  首轮,每人提交一份计策。

  我会从中挑选优秀的方案,若数量超出四份,则进入第二轮——比试武力。”

  此决定令众将面露难色。

  计策本是谋士职责,而武将只需遵命执行即可。

  如今要他们亲自谋划,实属为难。

  瘦小武将却露出喜色。

  他深知诸葛诞更重视谋略,而他深信无人能胜过自己。

  诸葛诞随即补充:“可向谋士求助,亦或与同僚商议。”

  随后宣布时限:“一个时辰内未交计策者视为弃权。”

  命令下达后,武将们纷纷返回营帐,有的召集谋士,有的聚众研讨。

  诸葛诞则走向校场,检查已分组完毕的士兵。

  所有人按颜色列队,转瞬之间,队伍整齐划一。

  午时过后,演练正式开始。

  余下时间,各人自行安排训练内容。

  务必熟悉所属队伍的作战方式。

  解散!

  说完,诸葛诞便离开。

  士兵们起初茫然,待他离去多时才逐渐领悟指令,各自行动起来。

  校场上,士兵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随后各队迅速投入训练。将领们在营帐中苦思对策,武将们则彼此熟悉。

  一个时辰后,诸葛诞收到十五份计策。在场共十七位武将,有两人未能提出方案,遂放弃。

  诸葛诞审视面前的十五份计策,武将们见他先打乱顺序再逐一看起。两刻钟过去,他的桌前已摆出两叠纸,右多左少。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