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万名弓箭手立刻开弓-《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董越回过神,欲再劝阻。

  "无需多言。"

  孙秀举手制止。

  "若我反叛,即便夺得王位,内乱难免,吴国亦将元气大伤。"

  "届时曹晚大军来袭,吴国必亡,我即便登基,又有何用!"

  董越哑口无言。

  他深知,孙秀仍是为孙家江山计议,顾全大局。

  董越叹道:"末将懂将军以大局为重,但即便如此,也不应轻易赴死。"

  "何谓赴死?"

  孙秀反问。

  董越道:"十万魏军在外,我军不过万人,这不是送死是什么?"

  "正面交锋确是送死。"

  "但若夜间突袭,未必毫无胜机。"

  孙秀抚须,眉间闪过一抹诡谲。

  董越恍然大悟。

  孙秀意在夜袭!

  "建业的谣言,定是曹晚所散播。"

  "他目的,不过是想挑拨吴王与我关系,诱我离开。"

  "他恐怕也没料到,吴王会下令催促我出战。"

  孙秀语气笃定:"他绝想不到,我竟敢领兵出城决战。"

  "此番夜袭,定能让他措手不及!"孙秀直言不讳,将计策和盘托出。

  "将军所见甚是。若真如此,我军确实有望击溃曹贼。"

  "那时将军威名远扬,再领军收复建业,既能稳住大局,又可谋取吴王之位,实为两全之策。"董越攥紧拳头,言语间满是激昂。

  孙秀笑意盈盈,未置一词。此刻,他也向亲信袒露了心底的真正想法——并非觊觎王位,只为保全孙氏基业。

  "将军智勇双全,真乃天选之主。"董越拱手致敬,表示愿听从号令。

  "传令,集结大军,今夜突袭敌营!"孙秀拍案而起,豪气干云。

  "诺!"

  ...

  魏军大营。

  "启奏陛下,细作已在建业散播谣言,称孙秀暗通我国,意欲夺权。"

  "如今建业街头巷尾皆知此事。"庞统面带笑意。

  曹晚冷哼一声,不发一言。

  "陛下此计高明,孙皓必然命孙秀出城迎战,我军只需严阵以待,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太史慈附和道。

  "孙秀不会如此轻易上当。即便被迫应战,也不会贸然出击。"曹晚抿口酒,眉宇间尽显轻蔑。

  "他会选择夜袭。"曹晚断言。

  "陛下英明。"庞统点头赞同。

  "传令,布下埋伏,静候孙秀自投罗网。"曹晚昂首道。

  "诺!"

  夜幕降临。

  春谷城北门外,城门徐徐开启,吊桥缓缓放下。

  "将军,真的要冒险夜袭吗?"临行前,董越仍心存疑虑。毕竟,城外有十万魏军虎视眈眈。

  即便是在夜袭之中,就算突袭让魏军措手不及,孙秀内心依旧有些忐忑不安。

  “箭已在弦,不得不发!”

  “为了孙家基业,我不得不冒险一搏!”

  孙秀神情坚定,厉声喝道:“吴国将士听令,随我直取魏营!”

  策马疾驰而出。

  一万吴军士气高昂,跟随孙秀冲出城池。

  借着夜色掩护,这支大军悄然接近魏军营地。

  天色昏沉,已是深夜时分。

  前方魏营火光摇曳,隐约可见。

  孙秀凝视片刻,隐约瞧见巡逻士卒在营墙附近徘徊。

  似乎,魏军毫无察觉。

  “曹晚啊曹晚,你定然想不到我会夜袭!”

  孙秀剑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深吸一口气后,他挥剑高呼:“全军出击,冲入魏营,杀一一”

  一声令下,无数吴军似汹涌潮水般扑向魏营。

  魏营之内,守卫的士卒见敌军突至,顿时慌乱不堪,四处逃窜。

  “咔!”

  一声巨响震彻夜空,孙秀手起刀落,将营门砸得支离破碎。

  迎面几名魏军措手不及,被孙秀一刀劈过,人头落地。

  “将士们,杀光魏营,杀——”

  孙秀挥舞长刀,激励部下。

  身后士卒如洪水决堤,从敞开的营门涌入魏营。

  孙秀纵马疾驰,直奔中军大帐。

  一路上不见魏军阻拦,吴军势如破竹,畅通无阻。

  行至数十步处,孙秀忽然警觉气氛异常。

  他以为偷袭成功,魏军未设防备。

  然而,魏军素以精锐闻名,曹晚更是用兵如神。

  更何况,还有曹晚这样智谋超群的统帅。

  魏军岂会如此轻易就被击溃?

  一路行来,竟无一人阻拦?

  “情况不对,事情太顺利了,难道这是圈套?”

  孙秀低声自语,脸上笼罩一层阴霾。

  魏营深处,一片漆黑。

  烽火台顶。

  曹晚与庞统并肩而立,借着微弱火光俯瞰大营,看着困兽犹斗的吴军。

  “陛下英明,孙秀果然中计。”庞统笑容满面。

  曹晚冷笑一声:“时机已到,放火出击!”

  号令传出,烽火台上升起熊熊晚焰,照亮夜空。

  突如其来的火光让孙秀措手不及,勒马回望。身后将士亦惊慌失措,纷纷遮眼。

  片刻后,强光稍减,孙秀看清四周。魏营竟藏匿数万伏兵,悄无声息地包围了他们。

  孙秀浑身一颤,目光扫向董越:“我们被骗了!”

  董越惊呼:“将军,中埋伏了!”

  曹晚现身:“孙秀,你的伎俩已被识破,归降免死。”

  绝望涌上心头,孙秀握紧双拳,愤恨却无力反抗。他万万没想到,每一步都落入曹晚的算计。

  “我孙秀,在曹晚面前,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他喃喃叹息,满心苍凉。

  背后。

  董越劝说道:“孙将军,大局已定,我们根本不是魏帝的对手,投降吧!”

  他竟在劝降。

  孙秀内心悲痛,转瞬间被愤怒淹没。

  当年,他的父亲孙策正是死于曹晚之手。

  此杀父之仇,他时刻铭记于心,欲报之。

  当年追随孙皓起兵,也是为了给孙策复仇。

  但如今,若向曹晚投降,有何颜面再见孙策于天?

  “曹晚奸贼!”

  “我孙秀,宁死也不愿降你!”

  孙秀咬牙切齿,怒吼出声。

  董越大惊,急忙再次劝道:“将军,请冷静,局势已不可挽回,否则——”

  刷!

  一道寒光闪过。

  孙秀拔剑出鞘。

  董越的人头应声落地。

  孙秀竟杀了董越。

  这一幕让身后吴军士兵皆惊愕不已。

  “我孙秀,誓与曹贼势不两立!”

  “谁若劝我背叛大吴国,这就是下场!”

  孙秀怒吼震场。

  吴军士兵无不畏惧颤抖,不知所措。

  孙秀剑指曹晚,厉声呼喊:“想活命的,随我冲杀上去,杀掉曹贼!”

  随即夹马而出。

  吴军士兵清醒过来,虽胆怯但仍鼓起勇气,嘶吼着朝曹晚方向冲去。

  他抱着必死决心,作最后的拼杀。

  楼顶上。

  曹晚冷笑道:“敬酒不吃吃罚酒,那朕就遂了你的心愿。”

  马鞭一挥。

  楼下。

  太史慈高声下令:“弓箭手,放箭!”

  一声令下。

  万名弓箭手立刻开弓。

  “呜呜呜!”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

  无数利箭腾空而起,遮天蔽日,如流星般直射冲锋而来的魏军。

  “噗噗噗!”

  众多吴军士兵瞬间中箭,倒地不起。

  哀嚎四起,血雾弥漫。

  成百上千的吴卒接连倒下,性命难保。

  孙秀刚冲出不到十步,就被箭雨逼退,寸步难行。

  他唯有奋力挥舞长剑,试图突围。

  孙秀猛然醒悟,意识到自己绝无可能击败曹晚。撤回春谷城是他唯一的选择。

  "撤退!全军退出魏营,返回春谷城!"孙秀声音沙哑,调转马头仓皇逃离。

  但已经太迟了。曹晚怎会放过他?

  "伏兵出击,杀尽吴军,一个不留!"曹晚扬鞭下令,冷酷无情。

  凄厉的号角声划破长空,赵云率先冲锋:"魏军将士,随我杀敌!"

  埋伏的魏军从四面八方突袭而出,如潮水般席卷吴军,将他们的退路彻底切断。

  赵云冲锋在前,长枪所向披靡。龙胆枪横扫千军,无数吴卒被轻易击溃。

  随后,骑兵冲锋而至,如碾压蝼蚁般踏平敌军。

  短短片刻,吴军陷入混乱,惨叫声不断,转眼间便被分割包围,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一场血腥屠杀拉开序幕。

  眨眼间,数千吴卒倒在血泊中。然而,凭借个人武力,孙秀还是杀出一条血路,带领残部逃往春谷城。

  城门敞开,吊桥放下。孙秀带着不足三千的残兵终于入城。

  刚松口气,就见曹晚率领的魏军大军逼近。晨曦初现,天色渐明。

  孙秀踉跄起身,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魏军,心中一沉。沿城的吴卒同样惊恐万分。

  只见城外,十万魏军列阵而来,数百军阵气势如虹,"魏"字军旗迎风招展。

  曹烁策马而来,威风凛凛。孙秀明白,这是曹晚要趁胜追击,一举攻下春谷城。

  吴王命我守春谷,若丢了城池,何以复命?"孙秀握紧刀柄,怒吼道:"将士们,为吴王而战,誓死守护此城!"

  吴军士气低迷,回应者寥寥。昨夜的惊恐犹存,士气已被彻底摧毁。

  城外,曹晚挥鞭下令:"全军出击,一举拿下春谷!"号角声响彻云霄。

  太史慈高举长戟,激励众军:"为天子效力,随我冲锋!"魏军齐声呐喊,气势如虹。

  五万前锋兵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步都震得大地颤抖。吴军士兵惊惧不已,冷汗直流。

  孙秀深知寡不敌众,但仍决心死守。魏军逼近至七十步时,他下令:"放箭!"

  吴军勉强射击,但箭矢稀疏,多被魏军盾牌挡住,仅造成轻微伤亡。

  太史慈冷哼一声:"反击!"五千神臂弓手精准射击,箭雨覆盖城头。

  孙秀见状大惊,却已无力回天。城头一片混乱,吴军节节败退。

  神臂弓不仅射程极远,其箭矢的速度更是惊人。吴军士兵尚未反应过来时,无数利箭已如暴雨倾泻而下。惨叫连连,数不清的吴卒瞬间被射倒。那些无坚不摧的箭矢甚至穿透了城垛,将藏身其后的吴卒无情击毙。“这便是传闻中的神臂弓之力?”孙秀心中震撼,眼中的绝望愈发深沉。吴卒的箭矢被轻易压制,魏军毫无阻碍地推进至城下。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