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树大招风的道理谁都明白-《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我此行,只为告知你,我有意纳你为妃,你需有所准备。”

  曹晚说完,转身离开。

  郭女王震惊不已,默默注视着他的背影,许久无言。

  曹晚回到厅堂。

  “太子,各郡粮赋文书在此。”

  夏侯尚呈上。

  曹晚浏览了几眼,问:“所征粮食,是否足够军队所需?”

  夏侯尚答:“原本足够,但殿下从海外带回数万精兵,又大规模扩军,如今有些紧张。”

  曹晚略作点头。

  徐州人口仍未恢复至汉时的一半,骤然供养近十万兵马,实属不易。

  “强行征收粮赋如何?”

  曹晚思索。

  夏侯尚叹息:“之前为抵御叛贼进攻,已增税一次,再次征收恐生民怨。”

  曹晚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问:“徐州的屯田制度还在执行吗?”

  “屯田?”

  夏侯尚眼中一亮,却说:“昔日大魏风调雨顺,粮荒已除,遂废止屯田。”

  曹晚微微点头:“时移世易,如今形势特殊,重新推行屯田吧。”

  夏侯尚应声道:“如此,我即刻办理。”

  许昌,陈泰府。

  “曹晚,我陈泰必杀你!”

  陈泰拍案而起。

  脚步声响。

  抬头一看,却是全纪来访。

  陈泰收敛怒色,恢复镇定。

  “主公,我们本已接近拿下徐州,不料曹晚自海外归来,将我们驱逐,实在令人痛心。”

  全纪脸色阴沉。

  陈泰失守徐州后投靠钟会,企图借助钟会之力消灭曹晚,进而夺取徐州。

  却不料,大魏太子依旧强势如昔,连钟会也惨败,退回许昌。

  计划落空,全纪忍耐多日,终于前来倾诉。

  陈泰同样愤懑。

  他渴望凭空获得一支大军,重返徐州,与曹晚决一死战。

  半晌后。

  陈泰冷哼一声:"陆抗不足挂齿,钟会攻下宛城后,必定挥师北上夺取徐州,这次曹晚绝非其对手。"

  全纪严肃说道:"钟会阻止主公出击曹晚,将您留在许昌,恐怕是有所防备。"

  "我岂会不知,不过留在此处也未必全然不利。"

  陈泰嘴角泛起一抹神秘笑意。

  全纪神情疑惑。

  陈泰道:"许昌内有不少人对钟会心存不满,我们留在此地,正可结交这些人,日后借助他们之力对钟会予以反击。"

  全纪顿时醒悟,恭敬拱手:"主公果然高明。"

  陈泰嘴角浮现出一丝阴冷笑意。

  下邳城中,曹晚正与庞统等人商讨接下来应如何行动。

  经过深思熟虑,他们确定了进攻目标——诸葛绪。

  "诸葛绪在扬州搜刮民脂民膏,扬州士民无不渴望改变现状,我军若南下,定能将其一举击溃。"

  夏侯尚力挺攻打诸葛绪:"扬州若是归入版图,我军便可壮大实力,进而与钟会展开决战。"

  庞统亦表示赞同。

  曹晚低头沉思。

  相较钟会、刘渊,诸葛绪的力量确实薄弱,先铲除他无疑是上策。

  "诸葛绪虽无德无才,但扬州的世家残党仍对他有所支持。"

  "我军若南下,一旦与他陷入僵持,钟会势必趁机来犯!"

  毛玠谨慎提醒道。

  众人陷入沉默。

  曹晚轻蔑一笑:"诸位无需担忧,诸葛绪很快便会失去民心,为我们创造良机。"

  众人惊愕,齐齐望向太子曹晚。

  "殿下,此话怎讲?"

  毛玠满腹疑虑。

  曹晚淡然回应:"我料定诸葛绪野心勃勃,迟早妄图登基,届时必成众矢之的,人人离弃。"

  诸葛绪欲称帝!

  众人皆震惊不已。

  大魏境内虽有叛乱,但从无人敢僭越称帝。

  毕竟,树大招风的道理谁都明白。

  汉末袁术率先称帝,成了天下诸侯围剿的开端,至今记忆犹新。

  即便强如刘渊,如今也不敢冒此风险,更何况诸葛绪。

  “诸葛绪没有这个胆量吧。”毛玠对曹晚的信任稍显不足,夏侯尚与庞统亦持怀疑态度。

  “诸葛绪是否敢这么做,很快就能见分晓。”曹晚淡然一笑。

  厅堂内议论声四起,众谋士无不质疑。

  武将们同样对曹晚的决定存疑。

  此时,亲兵急匆匆跑进来报告:“扬州紧急军情,诸葛绪已宣布登基称帝。”

  厅堂瞬间陷入寂静,毛玠、庞统、夏侯尚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曹晚身上。

  诸葛绪真的称帝了!

  “太子殿下,您真是料事如神!”毛玠望着曹晚,满是钦佩。

  片刻后,毛玠回过神来,深深一揖以示敬意。

  “诸葛绪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庞统摇头感叹。

  文臣武将们都对此感到震惊。

  曹晚高声说道:“诸葛绪既然称帝,这是天赐的良机,我们应当立即南下,与他开战。”

  众人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愿意出战。

  “这逆贼竟敢称帝,我愿为先锋,亲手取他首级!”颜良率先请战。

  众将群情激奋,纷纷请战。

  看着众将的热情,曹晚露出欣慰的笑容。

  夏侯尚却提醒道:“诸葛绪不足为惧,但文鸯不可轻视。”

  夏侯尚的话让曹晚将注意力转向地图上的“符离”城。

  要想攻打寿城,必须先夺取符离,而符离是通往淮河的重要据点。

  镇守符离的正是文鸯。

  自从文鸯投奔诸葛绪后,因忌惮其勇猛,诸葛绪并不完全信任他。

  因此,只让他驻守符离,作为扬州的北方屏障。

  文鸯虽有六千兵马,但符离的粮草全依赖寿城供应。

  为了不生二心,文鸯只能忠于职守。

  若是曹晚进攻,凭借文鸯的能力,想拿下扬州并非易事。

  “绝不能让文鸯掌握兵权!”曹晚语气严肃。

  毛玠笑着建议:“殿下可以派遣锦衣卫前往扬州散布谣言,声称文鸯已暗中归顺殿下。以诸葛绪的见识,定会上当,不再重用文鸯。”

  “好计策。”曹晚点头赞同。

  尔后,他补充道:“你需前往吴地,说服孙休归顺,联手除掉诸葛绪!”

  毛玠应声而出。

  当日,化装成商人的毛玠悄然奔赴寿城。

  ……

  寿城巍峨,宋字皇旗迎风招展,那是诸葛绪称帝的标志。

  寿城中央,宏伟的宫殿已然建成。

  金殿之上,诸葛绪头戴皇冠,端坐龙椅,接受群臣朝拜。

  “登基为帝,果然畅快!”他得意洋洋,忍不住放声大笑。

  忽闻急报传来:“符离告急!”

  喧哗声打断了诸葛绪的喜悦。

  御林士疾步上前,呈递密函。

  “启奏陛下,文鸯紧急奏报,曹晚已领军南下,请求增援符离。”

  诸葛绪面色微沉,身旁的太子诸葛现及丞相桓嘉亦神情紧张。

  曹晚,昔日魏国太子,威名赫赫,何人不惧。

  如今,曹晚借平定钟会之功挥师南下,攻打扬州,怎能不让人胆寒。

  “曹晚,朕未曾对他用兵,他竟主动挑衅!”诸葛绪愤愤不平。

  司蕃进言:“曹晚不可轻敌,请陛下派遣援军支援文鸯。”

  此言刚落,一人厉声呵斥:“司蕃必与曹晚有勾结,恳请陛下将其治罪!”

  说话者正是桓嘉。

  “桓嘉,你为何构陷于我?”司蕃义正辞严。

  桓嘉严肃反驳:“寿城近日谣言四起,传言文鸯已暗中投靠曹晚,此刻你提议增援,岂非通敌?”

  诸葛绪听罢,眼神骤冷,怒视司蕃。

  ……

  司蕃伏地辩解:“陛下明鉴,臣绝无通敌之举,只是想助文鸯守卫符离,抵御曹贼。”

  “陛下英明,臣亦思虑不周,不如改派其他将领前往符离支援。”司蕃未等话说完,便遭桓嘉打断。

  桓嘉冷笑一声:“司蕃,你此刻推诿,分明心虚。”

  诸葛现挺身而出,对皇帝说道:“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往符离。”

  听闻儿子主动请缨,诸葛绪十分欣慰。儿子始终是最信赖的人。

  随即,诸葛绪点头道:“好,朕命你率军奔赴符离,会合文鸯,挫败曹晚。”

  此决定一出,群臣不便多言。然而,司蕃却拱手进谏:“陛下,曹晚狡猾,不可轻敌。臣担忧太子难以应对。”

  诸葛现怒视司蕃:“司蕃,你竟这般看不起我?曹晚算得了什么,我会怕他?”

  诸葛现态度傲慢,丝毫不在意曹晚。

  “太子若轻视曹晚,定会为此付出代价。”司蕃苦苦规劝。

  诸葛现转头向桓嘉递了个眼色。桓嘉忙道:“太子英明神武,曹晚绝非对手。臣愿随军出征,为太子献策,定能大败曹晚。”

  诸葛绪心中的忧虑稍减。

  司蕃无奈道:“臣以为,陛下应亲自北上御驾亲征,方能有效对抗曹晚……”

  桓嘉接口道:“陛下乃万乘之尊,怎可远离寿城?太子足以击溃曹晚!”

  诸葛绪顺势附和:“对付曹贼,何须朕亲征?太子足矣。”

  “陛下圣明。”桓嘉再次拱手称赞。

  众人陆续退出。

  诸葛绪瞥了司蕃一眼,随后离去。

  ……

  三日后。

  毛玠的锦衣卫将扬州军情迅速通报给下邳。

  “毛玠离间之计毒辣,诸葛绪派儿子诸葛现领军,不出意外的话,他必败无疑。”曹晚冷笑着说道。

  庞统笑道:“诸葛绪中计,我军应立即行动,在钟会之前夺取扬州。”

  曹晚随即下令,各路兵马齐发,目标直指诸葛绪。

  后方的防务自然也不可忽视。

  曹晚命太史慈留守徐州,以备不测。

  曹晚亲率步骑兵主力南下,直指扬州。

  五日后。

  曹晚指挥大军全速推进,携带的所有精锐部队直接奔向扬州。

  为了赶在诸葛现之前到达,曹晚亲自率领轻骑兵昼夜兼程,快速渡过淮水。

  ……

  东城。

  曹晚刚刚扎营,便召集众将商议策略。

  此时,锦衣卫送来最新情报。

  诸葛现已抵达符离,与文鸯成功会师。

  “诸葛家的动作果然迅速……”曹晚眉心微蹙。

  符离在南岸,要攻此地,必须先渡河。

  如今诸葛现率主力赶到,渡河已非易事。

  “殿下,看来我们提前渡河的计划难以实现了。”祝融同样皱眉。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