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刘备封官与建立律法-《诸天影视行之我有一座岛》

  为了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刘备提前两千年,将建筑公司的概念提了出来。

  同时下令让地方官府组建建设局,负责建设、管理和维护所属郡县范围内的道路、桥梁、水利、修建城池等基础设施。

  同时,拿到幽州、冀州、青州州牧印玺的刘备,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也对手下文臣武将进行了封赏。

  首先是幽州。

  徐庶被封为幽州长史,秩千石,总管幽州州牧府内政务。

  关羽被封为幽州司马,秩比千石,主管幽州军事事务,负责州内军队调度。??

  田丰被封为幽州从事中郎,秩六百石,负责参与决策与文书起草。

  其次是青州。

  陈宫被封为青州司马,秩比千石,主管青州军事事务,负责州内军队调度。??

  张飞被封为青州司马,秩比千石,主管青州军事事务,负责州内军队调度。??

  沮授被封为青州从事中郎,秩六百石,负责参与决策与文书起草。

  最后便是冀州。

  诸葛亮被封为青州司马,秩比千石,主管青州军事事务,负责州内军队调度。??

  黄忠被封为青州司马,秩比千石,主管青州军事事务,负责州内军队调度。??

  除了设置这三州的核心属官,这些年政治学院毕业的优秀毕业生。

  以及这些年投靠刘备的有实干的人才,刘备也给他们封赏了一些职能属官。

  比如别驾从事(主管民政),治中从事(主管档案及司法),主簿(起草文书,记录日常事务),功曹(考核选拔官吏)。

  赵云被封为征北将军,负责防范北方鲜卑、乌桓、匈奴、等少数民族进攻。

  张辽被封为征南将军,负责防范南部董卓、曹操的入侵。

  太史慈被封为征西将军,负责防范西部马腾、韩遂西凉军的入侵。

  徐晃被封为征东将军,负责防范其他势力通过水路登陆青州和幽州沿海。

  张合被封为镇北将军,麹义被封为镇南将军,高顺被封为镇西将军,而甘宁做为唯一的一位水军大将,则被封为水军大都督。

  武将方面,大汉朝地位最高者为大将军,地位等同于朝中的大司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历史上的韩信,卫青,霍光等人都曾是这个职位,而最近的则是外戚何进。

  剧中,曹操迎献帝之后本想封自己大将军,可惜被手下劝谏,最后封给了袁绍。

  其次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这三个官职,大致相当于朝堂的三公。

  骠骑将军自不必多说,几乎成了霍去病的专属称呼!

  后世诗词中多有关于骠骑的描写,已不表示这个职位,而是代表霍去病这个人。

  至于车骑将军,大汉王朝鼎盛时大将出征就拜为车骑将军,打完仗就卸任了。

  汉朝末年,这个称呼就有些烂大街了。

  再接下来,就是XX大将军,比如中,镇国大将军,以及四方将军(前左中后)。

  再往下,则是四征将军(东南西北),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再往下,又有中郎将,校尉,偏将军,护军不等,这些情况就更复杂了。

  至此,这些年以来投靠刘备的文臣武将,全部都获得了封赏。

  封赏完毕,刘备对众人道:

  “在诸位的帮助下,备已取得三州之地,今日,便对各位论功论能力进行封赏。

  如今天下大乱,诸侯争霸,互相功伐,再加上天灾不断,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备想重造大汉,还普通百姓一个朗朗乾坤,望诸君助我!”

  众人皆拜倒高呼:“愿为主公效死!”

  封赏结束后,便是欢庆宴席,众人都离开后,诸葛亮留下对刘备道:

  “主公,如今三州之地已经稳定下来,百姓基本都能能够吃饱穿暖。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部律法来规范境内所有人的行为,避免形成特权阶层!”

  刘备听后十分认可,这个时代,很多官员断案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学识和经验。

  而有了法律,地方官员就能更好处理地方政务,也能进一步规范百姓的行为。

  “孔明所言极是,如今三州初定,确需一部合适的律法,只是这律法该如何制定,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与刘备,说道:

  “主公,亮这些日子已初步拟定了一份律法草案,您可先过目。”

  刘备接过文书,仔细阅读起来,脸上露出赞赏之色。

  诸葛亮不愧为三国中的智力天花板级人物,文书中的律法在刘备这个后世之人看,尽管还有不少缺陷,但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孔明心思缜密,此律法草案考虑的还算周全,可依此进一步完善。

  不过,律法的推行需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

  诸葛亮拱手道:“主公说的是,亮定会与诸位同僚一同完善律法,并确保其顺利推行。有了律法的约束,三州之地必将更加繁荣稳定,为日后重兴大汉奠定坚实基础。”

  说起律法,刘备想起了历史上曹魏司法制度的奠基者—高柔。

  其在位期间,推动司法改革,同时倡导改革刑罚制度,推动刑罚制度规范化。

  高柔的法治思想很多都被采纳,后来的《曹魏律》中就融入了很多他的法律主张。

  刘备当即询问诸葛亮有没有听过高柔,从诸葛亮这里得知,高柔是陈留郡圉县人。

  刘备当即安排人去陈留请他,带回来一起制定律法。

  数日后后,派去陈留的人传回消息,高柔听闻刘备广施仁政、欲重兴大汉,欣然应允前来。

  又是几日后,高柔见到刘备后,行了大礼,说道:

  “久闻使君仁义之名,柔愿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忙扶起高柔,将诸葛亮拟定的律法草案交予他。

  高柔仔细研读后,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与诸葛亮等人一番探讨,众人思维碰撞,律法草案在不断修改中趋于完善。

  与此同时,各地建设局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道路逐渐平坦,桥梁横跨江河,水利设施让农田灌溉更加便利。

  百姓们的生活越发安稳,对刘备也更加拥戴。

  喜欢诸天影视行之我有一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