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结束乱世,再造华夏-《神雕:12岁杨过,觉醒躺平系统》

  短短十天的时间。

  杨过麾下的军队连下十城。

  蒙古的也有,南宋的也有。

  此时此刻。

  杨过的地盘也直接扩大了整整十倍有余!

  这会儿的时间。

  关于杨过十天拿下十城的消息,瞬间轰动了蒙古大军和南宋朝廷!

  蒙古大汗的黄金大帐内,战报被狠狠摔在地上。

  “十日!丢了十座城?!”

  跪在地上的传令兵浑身颤抖,声音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是......对方攻势太猛,我军根本抵挡不住......”

  “废物!”

  蒙古大汗怒极,一脚踹翻桌案:“那人不过是个江湖草莽,哪来的这般能耐?对方有多少人?!”

  “传闻.......对方有.....有十万大军!”

  跪在地上的传令兵粗略的估计道。

  “胡说八道!”

  蒙古大汗怒火攻心,宣泄道:“他一个小地方,哪来的十万大军,哪来的十万大军!!!”

  “若当真有十万,他们这些年来吃什么?”

  跪在地上的传令兵只能回答道:“听说,他们的大帅去海外寻觅得一物,可亩产千斤,故而足以养活那么多人!”

  “好,且算他能解决粮食的问题,可为何能一日一城?”

  蒙古大汗追问道。

  “回大汗,非我等不卖力,而是对方的炮火实在是太猛了!”

  跪在地上的传令兵接着道:“一炮轰掉了我们半边城墙,我们的防御在他们的面前根本无法抵御!”

  蒙古大汗脸色阴沉的可以滴水,他还要发怒,可事实摆在眼前。

  只得控制自己的怒意,接受了这个事实!

  一天一城!

  这等功绩,纵然是他们也都无法做出啊!

  而且说实话。

  在边境地带,他们也是遣派了能征善战的将领而去,可结果却不言而喻,依旧落败了下来!

  这股势力,实在是过于恐怖了!

  恐怖到了让人窒息的程度!

  除了蒙古之外,关于杨过这边的消息,也传到了皇宫之中。

  ...........................

  临安。

  南宋皇宫。

  朝堂之上,君臣面色惨白。

  “这......这怎么可能?”

  丞相颤抖着捧着战报:“那些城池虽不算大,可也有守军数千,怎会连一日都撑不住?”

  有将领低声道:“听闻那人麾下,不仅粮草充足,更有威力恐怖的火器......一炮下去,城墙崩塌,守军肝胆俱裂,根本无力抵抗......”

  皇帝瘫坐在龙椅上,喃喃道:“难道......天要亡我大宋?”

  战场之上,杨过的军队势如破竹。

  红衣大炮轰鸣。

  城墙在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中轰然倒塌。

  铁骑冲锋,长枪如林,所过之处,敌军望风而降。

  蒙古铁骑引以为傲的冲锋。

  在火炮面前成了笑话。

  南宋守军赖以坚守的城墙。

  在炮火下脆弱如沙堡。

  而如今的杨过,麾下的势力已经发展到当他来到下一个城池的时候,城池的守城人直接带着拓印亲自来降,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

  杨过骑在马上,望着跪满一地的降兵,神色平静。

  他知道。

  从这一刻起。

  天下格局,彻底变了!

  蒙古与南宋,再也不敢将他视为“流寇”,而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

  第七年,杨过突然停下了扩张的脚步。

  他麾下的谋士们不解,将领们更是摩拳擦掌,想要一鼓作气继续攻城略地。

  然而,杨过只是淡淡一笑,下令道:“厉兵秣马,固守疆土,暂不轻动。”

  现在的他。

  虽然已有推翻宋廷的实力。

  但绝不能由自己亲手去做!

  天下民心尚未完全归附,若贸然称帝,只会落得个“乱臣贼子”的名声。

  远的不说。

  袁术就是一个例子。

  他要等的。

  是一个名正言顺的时机。

  蒙古与南宋见杨过停止扩张。

  顿时松了口气。

  随即又心生忌惮。

  纷纷派遣使者前来示好。

  蒙古使者献上黄金千两、骏马百匹,恭敬道:“大汗愿与杨将军结盟,共分天下!”

  南宋使者则带着圣旨,颤声道:“陛下愿封杨将军为异姓王,永镇边疆......”

  杨过高坐堂上,听完两方使者的言辞,忽的轻笑一声。

  “礼物留下,人......”

  他随意一挥手:“滚吧。”

  使者们脸色大变。

  还想再说什么。

  却被两旁甲士直接架了出去。

  联盟?

  封王?

  呵,他要的,从来都不是这些!

  第八年,杨过的势力越发稳固。

  从原本的十万大军发展成为了三十万大军。

  此刻。

  杨过的三十万大军训练有素,粮草更是堆积如山,新式火器源源不断产出。

  更难得的是。

  境内百姓安居乐业。

  再无饥馑之苦。

  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已推广种植,民间甚至流传起“杨公粮”的美誉。

  这一切的繁荣。

  离不开两个人的功劳。

  一个是程英。

  这位曾经的江湖侠女,如今已是杨过麾下最得力的政务总管。

  后勤补给、赋税征收、民生安置......

  她将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杨过曾笑言:“若无英儿,我这摊子早乱成一锅粥了。”

  另外一个则是李莫愁。

  白日里,她直接女扮男装,压低嗓音,亲自操练兵马,手段严苛却极有效果。

  夜晚则研读武穆遗书,与杨过推演兵法。

  三十万大军中。

  最精锐的几支铁骑。

  皆出自她手。

  这一文一武,一内一外。

  让杨过省去了无数心力。

  得以专注于招揽天下英才!

  第九年秋,蒙古发动了震惊天下的“子午谷奇谋”。

  五千精锐骑兵避开正面战场,从险峻的小道悄然南下,如一把尖刀直插南宋腹地。

  沿途州县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这支奇兵突破!

  不过旬日。

  蒙古铁骑已兵临临安城下!

  此时的南宋朝廷早已风雨飘摇。

  外有蒙古大军压境。

  内有杨过势力虎视眈眈。

  朝堂上主战派、主和派、投降派争斗不休。

  毫不客气的说。

  坚持了九年的时间,

  宋廷已经可以了!

  当蒙古旗帜出现在临安城外时,

  守军竟不战自溃。

  皇宫大门被攻破的那一刻。

  宋帝瘫坐在龙椅上。

  面如死灰。

  “报......临安陷落!陛下自尽了......”

  消息如惊雷般传遍天下。

  如同杨过所想。

  宋廷虽然被灭。

  但余威尚在。

  百足大虫虽死不僵。

  尤其是陛下的自尽。

  这一刻,天下百姓的怒火全都指向了蒙古。

  那些还在抵抗的宋军残部、各地义军,纷纷派人前来投诚。

  就连原本敌视杨过的士大夫们,此刻也不得不承认。

  唯有杨过。

  才能拯救华夏!

  程英快步走来:“相公,各地粮草已调配完毕。”

  李莫愁一身戎装:“过儿,三十万大军随时可以出征。”

  杨过望向南方:“是时候,结束这个乱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