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襄阳城危-《神雕:12岁杨过,觉醒躺平系统》

  杨过站在城头,冷风卷着沙尘扑面而来。

  他眯起眼,望向远方。

  地平线上,黑压压的蒙古铁骑如潮水般涌来,战马嘶鸣,旌旗蔽空。

  铁甲反射着冷光,连成一片森寒的金属海洋,仿佛要将整个襄阳吞没。

  尘土飞扬间。

  隐约可见金帐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那是蒙古大汗亲征的象征。

  刺客。

  即便是杨过,此刻也不由得心头一紧!

  不是其他。

  这次蒙古大汗亲征带领的几乎都是蒙古的精锐之师。

  至少。

  远非此前忽必烈所率领的军队可以媲美的!

  杨过以往行事,向来是率性而为。

  或是潜入敌营。

  或是率众突袭。

  纵然是一把火烧了忽必烈的粮草,他也不觉得有什么。

  直到这会儿,站在襄阳的城头上。

  面对如此铺天盖地的敌军?

  此刻。

  他才真正明白。

  什么叫做战争。

  看着那黑压压的一片。

  身旁的守军已经面色惨白,握刀的手微微发抖。

  有人低声喃喃:“这......这怎么守得住?”

  城楼上的气氛压抑至极。

  仿佛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吕大人呢?”

  有人颤声问道。

  无人应答。

  守城主将吕文焕早已不见踪影。

  只留下满城将士茫然失措!

  就在这时。

  郭靖洪亮的声音骤然响起。

  “诸位!”

  他大步踏上城楼,目光如炬,扫过众人:“蒙古人虽众,但我们身后是襄阳百姓!是父母妻儿!今日,我们退无可退!”

  他一把拔出长剑,直指苍穹,声如雷霆。

  “人在城在!”

  这一声怒吼,仿佛瞬间点燃了守军的血性。

  原本颤抖的手渐渐稳住,眼中的恐惧被决然取代。

  杨过侧目看向郭靖,只见他神色坚毅,毫无惧色。

  这就是郭靖。

  即便敌众我寡,即便希望渺茫,他也绝不会后退半步。

  杨过赞许的看了郭靖一眼。

  远处,蒙古大军的号角声震天动地,攻城器械缓缓推进,如同巨兽张开了血盆大口。

  大战,一触即发。

  这一战,便是足足十天的时间。

  整整十天。

  襄阳城外的厮杀声从未停歇。

  蒙古大军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涌来,箭雨遮天蔽日,投石车抛出的巨石砸得城墙砖石崩裂,城门在一次次撞击下摇摇欲坠。

  守军死战不退。

  尸体在城下堆积如山。

  鲜血浸透了城墙根下的每一寸土地。

  杨过站在城头,玄铁重剑早已染血,衣袖上尽是干涸的血迹。

  他望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尸骸。

  眉头深深皱起。

  这和他以往所经历的厮杀完全不同。

  江湖争斗,不过数人交锋,胜负皆在一念之间。

  可战争......

  却是成千上万条性命在瞬息间灰飞烟灭。

  城内亦是惨烈。

  伤兵哀嚎声不绝于耳,百姓们自发搬运滚木礌石,妇孺们熬煮金疮药,可即便如此,守军仍在一日日减少。

  李莫愁,小龙女等人也想过来帮忙。

  却被杨过阻止,让她们配合郭伯母处理后勤就可以了!

  郭靖的嗓音已经嘶哑,却仍在城墙上奔走指挥,鼓舞士气。

  他的战甲上布满刀痕箭孔。

  可他的眼神依旧坚定如铁!

  终于。

  经过足足十日的人疲马乏的交锋。

  襄阳城守住了,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城墙破损,尸骸遍野,活下来的将士们个个带伤,眼中尽是疲惫与麻木。

  然而。

  当朝廷的援军姗姗来迟时。

  他们带来的不是粮草、不是抚恤,而是一纸冰冷的军费征调令。

  “郭大侠,你守城有功,朝廷自会嘉奖。”

  为首的将领骑在高头大马上,语气倨傲:“但此次调兵耗费巨大,襄阳城需补缴军饷十万两,以充国库。”

  郭靖沉默片刻,抱拳道:“将军,襄阳百姓已苦战多日,粮草耗尽,实在无力......”

  “怎么?”

  那将领冷笑一声:“朝廷派兵救援,难不成还要自掏腰包?若交不出银子,便按抗旨论处!”

  周围的将士们闻言,眼中燃起怒火,可郭靖只是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郭某会想办法.....”

  杨过站在一旁,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见识过战争的残酷,可如今才发现,比战争更令人作呕的,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吸血蛀虫。

  .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活下来的人却还要被剥一层皮?

  他眯了眯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玄铁重剑的剑柄,心中翻涌着一股难以压制的戾气。

  他可以接受死人,可以接受血战。

  甚至可以接受郭靖的“愚忠”。

  但他无法忍受,这些所谓的“朝廷命官”,踩着将士们的尸骨,还要吸干他们的血!

  “过儿。”

  黄蓉察觉到他的情绪,低声提醒:“别冲动。”

  杨过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讥诮的笑:“郭伯母放心,我不会动手。”

  ...........................

  夜色沉沉,襄阳城内灯火稀疏。

  郭靖在府中设宴,招待朝廷派来的将领。

  酒席间。

  那将领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

  言语间尽是敲打之意,仿佛襄阳城能守住,全是仰赖朝廷援军的功劳!

  “郭大侠,军饷一事,可莫要耽搁啊。”

  将领抿了口酒,斜睨着郭靖,语气轻慢。

  郭靖眉头紧锁。

  正欲开口。

  忽听门外传来一阵笑声。

  “将军放心!军饷之事,下官早已备妥!”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守城主将吕文焕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身后几名亲兵抬着几口沉甸甸的木箱。

  他大手一挥,箱子“砰”地打开,里面赫然是白花花的银锭!

  “十万两军饷,分文不少!”

  吕文焕笑容谄媚,又拍了拍手,亲兵又抬上一箱:“此外,下官另备五万两,全当犒劳诸位将士的辛苦!”

  那将领眼睛一亮,哈哈大笑:“吕大人果然识大体!”

  郭靖怔住了。

  这些银子,从何而来?

  襄阳城早已粮草匮乏,百姓们连口粮都所剩无几,吕文焕哪来的这么多银两?

  吕文焕似乎看出郭靖的疑惑,凑近低声道:“郭大侠,朝廷的人不能得罪啊......这些银子,不过是暂时垫付,日后从赋税里慢慢补上便是。”

  郭靖沉默良久,最终只能深深叹了口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