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忽必烈的请求-《神雕:12岁杨过,觉醒躺平系统》

  杨过跟在郭靖身后,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军营布局。

  只见营中道路纵横交错。

  各营分区明确,岗哨布置严密。

  处处彰显着蒙古铁骑的强大战力。

  穿过数道关卡。

  两人被带到一座金色大帐前。

  帐外站着两排铁甲卫士。

  个个目光如电,显然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郭大侠到!”

  卫兵高声通报。

  帐内传来一个浑厚的声音:“请进。”

  郭靖与杨过对视一眼,掀开帐帘走了进去。

  只见帐内灯火通明。

  忽必烈端坐在主位上。

  左右分别站着金轮法王、潇湘子 、尼摩星 、尹克西等高手。

  不仅是他们。

  知道郭靖的本事。

  就算是那些精锐的卫兵,竟直接分布在两侧。

  时时刻刻紧盯着郭靖,以备不时之需!

  而在角落的木笼中。

  大武小武被铁链锁着。

  满身血污,奄奄一息。

  忽必烈见郭靖入帐,竟立即起身离座,双手抱拳深深一揖:“郭叔父远道而来,小侄忽必烈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郭靖定睛打量眼前之人。

  只见忽必烈约莫三十出头,面容刚毅中透着儒雅,双目炯炯有神,举止间既有草原汉子的豪迈,又不失中原文人的风范。

  他身着一袭绣金锦袍,腰间悬着一柄镶宝石的弯刀,气度非凡。

  “果然虎父无犬子。”

  郭靖点头赞叹:“令尊当年便是人中龙凤,如今看来,王爷更是青出于蓝。”

  忽必烈谦逊地摇头:“郭叔父过奖了,小侄一路走来,见您治下的襄阳城井然有序,军民同心,才是真正令人钦佩。”

  郭靖环顾四周,正色道:“王爷过谦了,单看这军营布置,军纪严明,将士用命,就远非我大宋可比。”

  这是郭靖的实话。

  也是让他头疼的地方。

  一路走来。

  这森严的军纪。

  哪怕是他的襄阳,也未必能找出如此精悍的部队。

  而如此精锐之师。

  在这里可是到处都是!

  郭靖也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与这样的精锐之师抗衡。

  他们襄阳还能坚持多久?

  “郭叔父谬赞了。”

  忽必烈微微一笑,伸手示意:“郭叔父,请上座。”

  郭靖目光扫过帐内。

  只见主座两侧各设几张书案。

  其中一张正空着,显然是为他准备的!

  他大步走去,从容落座。

  杨过则紧随其后,他没有落座,而是站在郭靖的右后侧。

  目光低垂,看似恭敬。

  实则已将帐内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尹克西摇着折扇,斜眼打量着郭靖。

  这传说中的郭大侠看起来也不过是个庄稼汉。

  哪有传闻中那般神勇?

  潇湘子更是面露不屑,手指轻叩桌面,一副不耐烦的模样。

  唯有尼摩星神色凝重,他曾见识过郭靖的降龙十八掌,深知其厉害!

  当然了。

  作为蒙古三杰。

  几人的实力自是不差。

  要说整个襄阳城,能够被他们放在眼里的。

  也就只有郭靖了!

  至于身后的杨过。

  哼。

  哪来的小毛孩!

  金轮法王冷眼旁观,自然也瞧见了他们几人的眼神。

  心中暗笑。

  这群蠢货,只盯着郭靖,却不知他身边那个看似温顺的“侄儿”,比起郭靖可丝毫不差!

  对于杨过的实力。

  别人不清楚。

  他金轮法王还不清楚吗?

  作为两度败在杨过之手的人。

  虽说是对手。

  可对于杨过如此年纪便有如此成就。

  饶是他也不得不佩服万千!

  中原群雄,果真深不可测!

  在忽必烈邀请郭靖前来一叙的时候。

  金轮法王就已经想到了郭靖恐怕会带着杨过过来。

  其中一人都足以叫自己谈之色变。

  更别提俩人过来。

  金轮法王原本预估着自己都已经做好准备了!

  不曾想。

  待看到俩人之后。

  还是被他们的气场所惊愕!

  他不动声色地往忽必烈身边靠了靠。

  昨夜他就已安排精锐卫兵在帐内布防。

  就是防备杨过突然发难。

  郭靖为人憨厚。

  自然不会忽然袭击忽必烈。

  可杨过就不同了。

  忽必烈的情况自然不必多说。

  在整个蒙古国之中都罕有敌手。

  统兵能力更是拔得头筹。

  无论如何。

  忽必烈也断然不能有失!

  当然了。

  杨过还真有这样的想法。

  忽必烈是谁?

  那可是未来的真龙天子。

  为了掌控中原,甚至不惜改姓“刘”必烈。

  远的不说。

  就这份做法,值得成为千年之笑谈。

  来之前。

  郭靖却叮嘱过。

  万不可伤忽必烈!

  对于此事。

  郭靖心中自有考量。

  他深知忽必烈在蒙古军中的威望之高。

  这位雄才大略的蒙古王爷不仅是成吉思汗的嫡孙,更是凭借过人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若今日伤了他。

  必将激起蒙古全军同仇敌忾之心。

  届时数十万铁骑疯狂反扑。

  襄阳城必将生灵涂炭!

  “过儿,待会儿会面,切记不可伤忽必烈性命。”

  临行前郭靖再三叮嘱:“他若有个闪失,蒙古军必会疯狂报复,襄阳百姓就要遭殃了。”

  杨过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他虽对忽必烈无甚好感,但也清楚此人一死,换来的只会是更残暴的阿术、伯颜之流执掌大军。

  更何况。

  他此行的首要目的是救人,而非刺杀。

  “郭叔父......”

  忽必烈亲自为郭靖斟了一杯马奶酒:“小侄今日请您来,一是叙旧,二是有个不情之请。”

  郭靖接过酒杯却不饮:“王爷请讲。”

  忽必烈正色道:“如今天下大势,宋室气数已尽,小侄斗胆,想请郭叔父助我一臂之力,共谋大业。”

  他目光灼灼:“若您肯归顺,我愿以江南五路相赠,封您为世袭罔替的镇南王!”

  帐内一片哗然。

  尹克西等人面露惊色。

  显然没想到忽必烈会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

  郭靖却神色不变,缓缓放下酒杯:“多谢王爷美意,但郭某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这等背主求荣之事,恕难从命。”

  忽必烈叹息一声:“郭叔父何必如此固执?您看看这两个年轻人......”

  他指向笼中的大武小武:“为了一个腐朽的朝廷送命,值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