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轻快地踏过河套平原的茵茵草地,惊起一群白鹭,扑腾着翅膀飞向天际。
慕容轩稳稳地勒住缰绳,目光投向远处,只见蜿蜒的黄河水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草原上悠然铺展。
水汽氤氲之中,成群的牛羊恰似散落的珍珠,为这片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林婉清轻轻收起碎影剑,剑穗上的明珠沾染了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温润而柔和的光泽。
“这地方倒比平城安逸许多,难怪古人会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林婉清轻声感慨,目光中透着几分欣赏。
他们离开平城已有月余,一路向西而行。沿途所遇的匪徒,要么被慕容轩那寒气逼人的寒川剑所震慑,要么被林婉清灵动多变的碎影剑制服,行程倒也顺遂。只是每当路过一处城镇,看到北魏驿馆那飘扬的旗帜,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被困在平城的张衮,心中随之添上几分沉重。
“前面就是灵州地界了。” 慕容轩抬手,指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城郭轮廓,那里袅袅炊烟在风中缓缓飘散,“听说灵州守将是前秦旧部,对北魏既不算臣服,也不算敌对,我们正好去那里补给些干粮。”
话音刚落,林婉清突然抬手示意噤声。她微微侧耳,仔细倾听片刻,眉头不禁微微蹙起:“不对劲,有军队行进的脚步声,而且人数不止百人。”
慕容轩立刻心领神会,迅速翻身下马,小心翼翼地将马匹牵到一旁的灌木丛后隐藏起来。二人伏在沙丘之后,谨慎地向外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沿着黄河西岸整齐地行进。
他们身着黑色皮甲,头盔上插着的狼尾羽饰随风飘动,马蹄踏在沙地上的节奏整齐划一,就连呼吸仿佛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牧民赶着羊群从旁经过时,为首的骑兵竟然翻身下马,从行囊中取出盐巴,微笑着递给牧民。那笑容温和而亲切,丝毫没有寻常军队的跋扈之气。
“这不是北魏的军队。” 林婉清压低声音说道,“北魏骑兵的甲胄上有云纹标识,而且他们对待牧民向来都是强行征敛,哪会这般和气。”
慕容轩紧紧盯着那队骑兵的旗帜,旗面为玄色底色,上面绣着一头浴火的赤龙,威风凛凛。“是匈奴的旗帜,但不是拓跋珪收服的那些部落。铁弗部的狼旗、独孤部的鹰旗我都认得,可这赤龙旗却从未见过。看他们的阵型,进退有序,绝非普通的部落武装。”
二人商议后,决定暂不进城,先到附近牧民的帐篷中打探消息。
他们来到一顶帐篷前,一个梳着双辫的牧羊少年热情地捧着羊奶碗迎了出来。林婉清笑着接过羊奶,指了指骑兵离去的方向,问道:“小朋友,你知道刚才那些骑兵是哪里的吗?”
少年眼中满是敬畏,兴致勃勃地说道:“那是赫连大人的军队!他们上个月刚帮我们打跑了从朔方来的马匪,还分给我们好多粮食呢。赫连大人说,只要跟着他,以后再也不用怕北魏的税吏欺压咱们啦。”
“赫连大人?” 林婉清追问道,“他是什么来历呀?牧民们好像都很敬重他呢。”
这时,少年的祖父,一位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老者走了过来。他抽了口旱烟,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缓缓说道:
“说起来也是个苦命人呐,他是当年铁弗部大首领刘卫辰的儿子。拓跋珪攻破代来城那年,他才十几岁,满门都被屠了,就他一人逃到了薛干部落。去年冬天,他突然带着一支队伍回来,还改名叫赫连勃勃,说要恢复匈奴的荣光。”
老者磕了磕烟杆,声音压得更低:“这孩子眼里有股狠劲。回来头一件事,就杀了当年背叛铁弗部的两个小首领,把他们的头颅挂在营门口三天三夜。但他对咱们牧民是真不错,不仅不抢东西,还教我们挖渠引水,说要让河套的草原长出庄稼来。”
慕容轩听后,手猛地攥紧了寒川剑的剑柄,剑鞘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他低声说道:“刘卫辰的儿子?当年拓跋珪杀了他父亲和宗族数千人,这血海深仇,难怪他要改回赫连姓。赫连,在匈奴语里是‘赫赫连天’的意思,看来他这是要昭告天下,誓要复兴家族啊。”
他们沿着牧民指引的方向,找到了一处被废弃的驿站。驿站里恰好有几个被打散的山贼正在包扎伤口。山贼们看到慕容轩腰间那寒光闪闪的佩剑,吓得魂飞魄散,不等盘问,便将所知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好汉饶命啊!我们只是想抢点粮食,谁知道撞上了赫连勃勃的人!” 一个独眼山贼哭丧着脸说道,“那赫连勃勃太厉害了,亲自带三十骑就冲散了我们两百多人!他手里的刀跟血葫芦似的,砍翻我们三个头领眼睛都不眨一下!”
另一个山贼哆哆嗦嗦地补充道:“我们头领以前在铁弗部当过低级武士,说赫连勃勃小时候就敢徒手杀狼。这次回来,他不光收编了周边的匈奴部落,还招了好多前秦的老兵,那些人都说赫连勃勃的兵法比他父亲刘卫辰厉害十倍!”
慕容轩心头一震,连忙追问:“你们可知他为何要在河套练兵?”
独眼山贼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们听他亲卫喝酒时说漏嘴,去年后燕皇帝慕容盛遇刺,就是赫连勃勃派人干的!用的是带‘魏’字的毒箭,故意让后燕以为是北魏干的!他说只要魏燕开战,拓跋珪就没空管河套,他就能趁机把铁弗部的旧部都召集起来,迟早要杀回代来城,为全族报仇!”
林婉清听后,只觉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这个赫连勃勃,年纪轻轻竟有如此的心计和狠辣手段。他不仅敢刺杀一国君主,还能将计就计挑动两国战火,这份隐忍与智谋,绝非池中之物。若让他在河套站稳脚跟,将来必成北魏的心腹大患。
“他现在势力有多大了?” 慕容轩继续追问。
“至少有五千骑兵了!” 独眼山贼赶忙说道,“上个月他刚收服了西边的黜弗部,又从后秦那边买了好多铠甲弓箭。听说他还在黄河边筑了个城,叫吴儿城,专门收留从北魏逃过来的匈奴人。那些人都恨拓跋珪入骨,到了他手下个个勇猛得像狼!”
慕容轩与林婉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个赫连勃勃,既有为父报仇的冲劲,又懂得收拢人心;既敢用极端手段立威,又能对牧民施以恩惠。他就像河套草原上的野火,看似微弱,却能在风的助力下形成燎原之势。
“此人短短时间内能聚拢这么多势力,定有过人之处。” 慕容轩沉吟道,“我们今夜不如去他营地探探虚实,看看这年轻首领究竟有何能耐。”
林婉清点头赞同:“也好,摸清他的底细,也好给未明提个醒。”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笼罩了河套平原。黄河的涛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慕容轩和林婉清伏在沙丘的背风处,远远地望着赫连勃勃的营地。数百顶帐篷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有序排列,明暗哨卡交替巡逻,篝火的光芒在帐篷间摇曳流动,勾勒出营地森严的轮廓。白天所见的那支赤龙旗队伍已经归营,此刻营地的安静更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压迫感。
“比想象中更严密。” 林婉清轻声说道,指尖轻轻捻起一粒沙土,“你看那几处高岗,帐篷虽低矮,却视野开阔,定是了望哨。巡逻队每刻钟换防一次,换防间隙正好有三息的视觉盲区,这调度绝非普通部落首领能做到。”
她想起白天牧民说的 “赫连大人带三十骑冲散两百马匪”,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这绝非仅凭勇武就能实现。
慕容轩望着中央那顶最大的赤龙帐篷,它被八座小帐篷紧紧环绕,形成拱卫之势。“寻常部落首领讲究排场,哪会把主帐藏在防御圈中心。这赫连勃勃不仅懂兵法,更懂自保之道。白天见他对牧民温和,营地却布防得如铁桶一般,这人城府太深。”
他们耐心地等了两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趁着巡逻队换防的间隙,二人如同两只灵动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潜入营地。脚下的草地被露水浸湿,踩上去没有一丝声响。
林婉清轻轻用碎影剑挑开一处帐篷的帘角,只见里面竟是兵器库。戈矛甲胄按照种类整齐排列,每柄长刀的刀柄上都刻着小小的 “夏” 字,这是他私下定国号的痕迹,其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继续深入营地,他们发现营地的排水渠与巡逻路线巧妙结合,既能快速排走雨水,又能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连篝火的摆放都暗藏玄机,既能照亮路径,又不会暴露哨兵的位置。“这些布置有中原兵法的影子,又带着草原的实用主义。” 林婉清越发疑惑,“匈奴部落向来重勇轻谋,他从哪里学来的这些?难道背后有高人指点?”
终于,他们来到了赤龙主帐之外。帐篷四周虽然没有明哨,却有四条黑影如磐石般静静地立在角落,呼吸绵长而沉稳,显然都是内家高手。慕容轩与林婉清对视一眼,心意相通,同时出手。林婉清迅速掷出三枚银针,精准地逼退左侧护卫,慕容轩则挥剑直劈帐帘,两人趁隙闪身而入。
帐内灯火通明,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正伏案看着地图。他闻声抬起头,面容俊朗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狠戾,嘴角的刀疤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看到闯入者,他竟不惊反笑,左手猛地拍向桌案,大声说道:“早闻慕容兄和林姑娘路过河套,本王正想去拜访,没想到你们倒先来了!”
话音未落,四名护卫已持刀迅猛扑来。慕容轩毫不犹豫地抽出寒川剑,剑光如练,瞬间与护卫们战在一处。林婉清则身姿轻盈,直取赫连勃勃,碎影剑带起凌厉的风声,仿佛一道黑色的闪电。
赫连勃勃不慌不忙,从容地从墙上摘下一柄弯刀迎上。刀锋相交的瞬间,林婉清心头一震。这招 “苍狼探爪” 看似凶猛,实则暗藏后招,手腕翻转间能瞬间变劈为刺,与她曾经见过的独孤家刀法如出一辙。当年独孤未明教她防身时,曾仔细演示过这招的基础变式。
慕容轩也察觉到了异常。赫连勃勃避开他一剑时,脚下踏出的步法竟是独孤部的 “踏雪无痕”,只是比独孤未明当年的路数更加狠辣,少了几分防守,多了几分搏命的决绝。尤其是他转身时腰部的发力方式,与少年时的独孤未明一模一样。
“你的刀法师从何人?” 慕容轩剑势稍缓,沉声问道。他想起白天独眼山贼说的 “赫连勃勃想联合独孤部反魏”,心中已有了隐隐的猜测。
赫连勃勃冷笑一声,手中弯刀横扫,气势汹汹地说道:“打赢我再说!” 他的刀招越来越快,每一刀都直指要害,却在细微之处透着熟悉的影子。尤其是那招 “孤雁归巢”,收刀时的手势与独孤未明当年塞给他半块干粮后,演示的防身动作一模一样。
林婉清突然收剑后退,对慕容轩使了个眼色:“撤!” 她已然确定,这绝非巧合。赫连勃勃的武功根基,必然与独孤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彼此的想法。慕容轩剑势陡然转厉,如狂风暴雨般逼退护卫,林婉清则迅速用银针封住帐门机关。
趁着护卫们愣神的瞬间,他们如两道黑色的闪电般冲出帐篷,眨眼间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赫连勃勃望着帐外晃动的黑影,非但没有恼怒,反而轻轻抚着刀疤笑了:“果然是他们。告诉哨兵,不必追赶。”
跑出数里地后,慕容轩和林婉清才在一处河谷停了下来。晚风带着水汽徐徐吹来,二人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他的武功路数,和未明太像了。” 林婉清缓缓收剑入鞘,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尤其是那几个基础招式,分明就是独孤家的功夫。”
慕容轩点了点头,手中寒川剑的剑柄似乎还残留着刚才激战的余温。“这背后一定有牵连。赫连勃勃想联合独孤部,又懂独孤家刀法,未明的处境怕是比我们想的更复杂。”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未明。” 林婉清望着阴山的方向,那里是独孤部的驻地,目光坚定地说道,“不管赫连勃勃和他是什么关系,都得弄清楚真相。”
夜色更深了,河谷里的水声潺潺,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前行。
慕容轩和林婉清再次翻身上马,朝着阴山脚下疾驰而去。
赫连勃勃营帐里那些科学的布防、熟悉的刀法,都像迷雾中的路标,指引着他们走向那个必须揭开的真相。
而身后赫连勃勃的营地灯火依旧,宛如一头蛰伏的猛兽,在夜色中闪烁着危险而神秘的光芒。
慕容轩稳稳地勒住缰绳,目光投向远处,只见蜿蜒的黄河水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草原上悠然铺展。
水汽氤氲之中,成群的牛羊恰似散落的珍珠,为这片草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宁静。林婉清轻轻收起碎影剑,剑穗上的明珠沾染了清晨的露珠,在阳光的轻抚下泛着温润而柔和的光泽。
“这地方倒比平城安逸许多,难怪古人会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林婉清轻声感慨,目光中透着几分欣赏。
他们离开平城已有月余,一路向西而行。沿途所遇的匪徒,要么被慕容轩那寒气逼人的寒川剑所震慑,要么被林婉清灵动多变的碎影剑制服,行程倒也顺遂。只是每当路过一处城镇,看到北魏驿馆那飘扬的旗帜,他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被困在平城的张衮,心中随之添上几分沉重。
“前面就是灵州地界了。” 慕容轩抬手,指着远处隐隐约约的城郭轮廓,那里袅袅炊烟在风中缓缓飘散,“听说灵州守将是前秦旧部,对北魏既不算臣服,也不算敌对,我们正好去那里补给些干粮。”
话音刚落,林婉清突然抬手示意噤声。她微微侧耳,仔细倾听片刻,眉头不禁微微蹙起:“不对劲,有军队行进的脚步声,而且人数不止百人。”
慕容轩立刻心领神会,迅速翻身下马,小心翼翼地将马匹牵到一旁的灌木丛后隐藏起来。二人伏在沙丘之后,谨慎地向外望去,只见一队骑兵正沿着黄河西岸整齐地行进。
他们身着黑色皮甲,头盔上插着的狼尾羽饰随风飘动,马蹄踏在沙地上的节奏整齐划一,就连呼吸仿佛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牧民赶着羊群从旁经过时,为首的骑兵竟然翻身下马,从行囊中取出盐巴,微笑着递给牧民。那笑容温和而亲切,丝毫没有寻常军队的跋扈之气。
“这不是北魏的军队。” 林婉清压低声音说道,“北魏骑兵的甲胄上有云纹标识,而且他们对待牧民向来都是强行征敛,哪会这般和气。”
慕容轩紧紧盯着那队骑兵的旗帜,旗面为玄色底色,上面绣着一头浴火的赤龙,威风凛凛。“是匈奴的旗帜,但不是拓跋珪收服的那些部落。铁弗部的狼旗、独孤部的鹰旗我都认得,可这赤龙旗却从未见过。看他们的阵型,进退有序,绝非普通的部落武装。”
二人商议后,决定暂不进城,先到附近牧民的帐篷中打探消息。
他们来到一顶帐篷前,一个梳着双辫的牧羊少年热情地捧着羊奶碗迎了出来。林婉清笑着接过羊奶,指了指骑兵离去的方向,问道:“小朋友,你知道刚才那些骑兵是哪里的吗?”
少年眼中满是敬畏,兴致勃勃地说道:“那是赫连大人的军队!他们上个月刚帮我们打跑了从朔方来的马匪,还分给我们好多粮食呢。赫连大人说,只要跟着他,以后再也不用怕北魏的税吏欺压咱们啦。”
“赫连大人?” 林婉清追问道,“他是什么来历呀?牧民们好像都很敬重他呢。”
这时,少年的祖父,一位满脸皱纹、饱经风霜的老者走了过来。他抽了口旱烟,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缓缓说道:
“说起来也是个苦命人呐,他是当年铁弗部大首领刘卫辰的儿子。拓跋珪攻破代来城那年,他才十几岁,满门都被屠了,就他一人逃到了薛干部落。去年冬天,他突然带着一支队伍回来,还改名叫赫连勃勃,说要恢复匈奴的荣光。”
老者磕了磕烟杆,声音压得更低:“这孩子眼里有股狠劲。回来头一件事,就杀了当年背叛铁弗部的两个小首领,把他们的头颅挂在营门口三天三夜。但他对咱们牧民是真不错,不仅不抢东西,还教我们挖渠引水,说要让河套的草原长出庄稼来。”
慕容轩听后,手猛地攥紧了寒川剑的剑柄,剑鞘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他低声说道:“刘卫辰的儿子?当年拓跋珪杀了他父亲和宗族数千人,这血海深仇,难怪他要改回赫连姓。赫连,在匈奴语里是‘赫赫连天’的意思,看来他这是要昭告天下,誓要复兴家族啊。”
他们沿着牧民指引的方向,找到了一处被废弃的驿站。驿站里恰好有几个被打散的山贼正在包扎伤口。山贼们看到慕容轩腰间那寒光闪闪的佩剑,吓得魂飞魄散,不等盘问,便将所知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好汉饶命啊!我们只是想抢点粮食,谁知道撞上了赫连勃勃的人!” 一个独眼山贼哭丧着脸说道,“那赫连勃勃太厉害了,亲自带三十骑就冲散了我们两百多人!他手里的刀跟血葫芦似的,砍翻我们三个头领眼睛都不眨一下!”
另一个山贼哆哆嗦嗦地补充道:“我们头领以前在铁弗部当过低级武士,说赫连勃勃小时候就敢徒手杀狼。这次回来,他不光收编了周边的匈奴部落,还招了好多前秦的老兵,那些人都说赫连勃勃的兵法比他父亲刘卫辰厉害十倍!”
慕容轩心头一震,连忙追问:“你们可知他为何要在河套练兵?”
独眼山贼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们听他亲卫喝酒时说漏嘴,去年后燕皇帝慕容盛遇刺,就是赫连勃勃派人干的!用的是带‘魏’字的毒箭,故意让后燕以为是北魏干的!他说只要魏燕开战,拓跋珪就没空管河套,他就能趁机把铁弗部的旧部都召集起来,迟早要杀回代来城,为全族报仇!”
林婉清听后,只觉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这个赫连勃勃,年纪轻轻竟有如此的心计和狠辣手段。他不仅敢刺杀一国君主,还能将计就计挑动两国战火,这份隐忍与智谋,绝非池中之物。若让他在河套站稳脚跟,将来必成北魏的心腹大患。
“他现在势力有多大了?” 慕容轩继续追问。
“至少有五千骑兵了!” 独眼山贼赶忙说道,“上个月他刚收服了西边的黜弗部,又从后秦那边买了好多铠甲弓箭。听说他还在黄河边筑了个城,叫吴儿城,专门收留从北魏逃过来的匈奴人。那些人都恨拓跋珪入骨,到了他手下个个勇猛得像狼!”
慕容轩与林婉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个赫连勃勃,既有为父报仇的冲劲,又懂得收拢人心;既敢用极端手段立威,又能对牧民施以恩惠。他就像河套草原上的野火,看似微弱,却能在风的助力下形成燎原之势。
“此人短短时间内能聚拢这么多势力,定有过人之处。” 慕容轩沉吟道,“我们今夜不如去他营地探探虚实,看看这年轻首领究竟有何能耐。”
林婉清点头赞同:“也好,摸清他的底细,也好给未明提个醒。”
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笼罩了河套平原。黄河的涛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慕容轩和林婉清伏在沙丘的背风处,远远地望着赫连勃勃的营地。数百顶帐篷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有序排列,明暗哨卡交替巡逻,篝火的光芒在帐篷间摇曳流动,勾勒出营地森严的轮廓。白天所见的那支赤龙旗队伍已经归营,此刻营地的安静更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压迫感。
“比想象中更严密。” 林婉清轻声说道,指尖轻轻捻起一粒沙土,“你看那几处高岗,帐篷虽低矮,却视野开阔,定是了望哨。巡逻队每刻钟换防一次,换防间隙正好有三息的视觉盲区,这调度绝非普通部落首领能做到。”
她想起白天牧民说的 “赫连大人带三十骑冲散两百马匪”,此刻才真正意识到,这绝非仅凭勇武就能实现。
慕容轩望着中央那顶最大的赤龙帐篷,它被八座小帐篷紧紧环绕,形成拱卫之势。“寻常部落首领讲究排场,哪会把主帐藏在防御圈中心。这赫连勃勃不仅懂兵法,更懂自保之道。白天见他对牧民温和,营地却布防得如铁桶一般,这人城府太深。”
他们耐心地等了两个时辰,直到月上中天。趁着巡逻队换防的间隙,二人如同两只灵动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潜入营地。脚下的草地被露水浸湿,踩上去没有一丝声响。
林婉清轻轻用碎影剑挑开一处帐篷的帘角,只见里面竟是兵器库。戈矛甲胄按照种类整齐排列,每柄长刀的刀柄上都刻着小小的 “夏” 字,这是他私下定国号的痕迹,其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继续深入营地,他们发现营地的排水渠与巡逻路线巧妙结合,既能快速排走雨水,又能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连篝火的摆放都暗藏玄机,既能照亮路径,又不会暴露哨兵的位置。“这些布置有中原兵法的影子,又带着草原的实用主义。” 林婉清越发疑惑,“匈奴部落向来重勇轻谋,他从哪里学来的这些?难道背后有高人指点?”
终于,他们来到了赤龙主帐之外。帐篷四周虽然没有明哨,却有四条黑影如磐石般静静地立在角落,呼吸绵长而沉稳,显然都是内家高手。慕容轩与林婉清对视一眼,心意相通,同时出手。林婉清迅速掷出三枚银针,精准地逼退左侧护卫,慕容轩则挥剑直劈帐帘,两人趁隙闪身而入。
帐内灯火通明,一个身着玄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正伏案看着地图。他闻声抬起头,面容俊朗却带着一股与生俱来的狠戾,嘴角的刀疤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看到闯入者,他竟不惊反笑,左手猛地拍向桌案,大声说道:“早闻慕容兄和林姑娘路过河套,本王正想去拜访,没想到你们倒先来了!”
话音未落,四名护卫已持刀迅猛扑来。慕容轩毫不犹豫地抽出寒川剑,剑光如练,瞬间与护卫们战在一处。林婉清则身姿轻盈,直取赫连勃勃,碎影剑带起凌厉的风声,仿佛一道黑色的闪电。
赫连勃勃不慌不忙,从容地从墙上摘下一柄弯刀迎上。刀锋相交的瞬间,林婉清心头一震。这招 “苍狼探爪” 看似凶猛,实则暗藏后招,手腕翻转间能瞬间变劈为刺,与她曾经见过的独孤家刀法如出一辙。当年独孤未明教她防身时,曾仔细演示过这招的基础变式。
慕容轩也察觉到了异常。赫连勃勃避开他一剑时,脚下踏出的步法竟是独孤部的 “踏雪无痕”,只是比独孤未明当年的路数更加狠辣,少了几分防守,多了几分搏命的决绝。尤其是他转身时腰部的发力方式,与少年时的独孤未明一模一样。
“你的刀法师从何人?” 慕容轩剑势稍缓,沉声问道。他想起白天独眼山贼说的 “赫连勃勃想联合独孤部反魏”,心中已有了隐隐的猜测。
赫连勃勃冷笑一声,手中弯刀横扫,气势汹汹地说道:“打赢我再说!” 他的刀招越来越快,每一刀都直指要害,却在细微之处透着熟悉的影子。尤其是那招 “孤雁归巢”,收刀时的手势与独孤未明当年塞给他半块干粮后,演示的防身动作一模一样。
林婉清突然收剑后退,对慕容轩使了个眼色:“撤!” 她已然确定,这绝非巧合。赫连勃勃的武功根基,必然与独孤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两人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彼此的想法。慕容轩剑势陡然转厉,如狂风暴雨般逼退护卫,林婉清则迅速用银针封住帐门机关。
趁着护卫们愣神的瞬间,他们如两道黑色的闪电般冲出帐篷,眨眼间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赫连勃勃望着帐外晃动的黑影,非但没有恼怒,反而轻轻抚着刀疤笑了:“果然是他们。告诉哨兵,不必追赶。”
跑出数里地后,慕容轩和林婉清才在一处河谷停了下来。晚风带着水汽徐徐吹来,二人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他的武功路数,和未明太像了。” 林婉清缓缓收剑入鞘,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尤其是那几个基础招式,分明就是独孤家的功夫。”
慕容轩点了点头,手中寒川剑的剑柄似乎还残留着刚才激战的余温。“这背后一定有牵连。赫连勃勃想联合独孤部,又懂独孤家刀法,未明的处境怕是比我们想的更复杂。”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未明。” 林婉清望着阴山的方向,那里是独孤部的驻地,目光坚定地说道,“不管赫连勃勃和他是什么关系,都得弄清楚真相。”
夜色更深了,河谷里的水声潺潺,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前行。
慕容轩和林婉清再次翻身上马,朝着阴山脚下疾驰而去。
赫连勃勃营帐里那些科学的布防、熟悉的刀法,都像迷雾中的路标,指引着他们走向那个必须揭开的真相。
而身后赫连勃勃的营地灯火依旧,宛如一头蛰伏的猛兽,在夜色中闪烁着危险而神秘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