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的雪,总带着一股浸骨的寒意。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在城头,将太和殿的琉璃瓦染成一片死气沉沉的灰白。
慕容宝站在长春宫的丹陛上,手中紧攥着那封从中山传来的急报,信纸边缘已被他捏得发皱起毛。信使伏在雪地里,冻僵的手指仍死死抠着砖缝,血渍在 “慕容麟伏诛于滑台” 几字上晕开,像极了参合陂战场上凝固的暗红积雪,触目惊心。
“陛下,节哀。” 慕容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裂冰剑的剑鞘上还沾着辽东的霜花。他昨夜刚从卢龙塞巡查归来,甲胄缝隙里的冰碴尚未消融,每走一步都发出细碎的 “咯吱” 声。
慕容宝猛地转身,龙袍的下摆扫过阶下的积雪,激起一片迷蒙的雪雾。“节哀?” 他冷笑一声,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变调,将急报狠狠摔在地上,“中山陷落!慕容麟虽然伏诛!但是先皇毕生经营的江山,就要毁在朕手里了!”
他指着墙上悬挂的慕容垂画像,画像上的先帝身披明光铠,眼神锐利如鹰,此刻仿佛正冷冷注视着他。“你们看!先帝的眼睛还在盯着朕!他当年在参合陂断箭立誓,要饮马黄河,复我大燕荣光!如今都城沦陷,宗庙蒙尘,朕岂能龟缩龙城苟活?”
林婉清按剑上前,玄铁剑的剑鞘在寒风中泛着冷光,她铠甲上的银鳞纹随着动作轻响:“陛下,龙城新定,辽东军经黄榆谷之变后元气大伤。”
慕容轩也趁机上前说道:“拓跋珪在中山兵峰正盛,不如休养生息,待来年春汛再图恢复。您忘了去年黄榆谷的教训吗?慕容会之乱让咱们损失了近万精锐……”
“休养生息?” 慕容宝猛地挥手打断,龙袍袖口扫过案几上的兵符,铜符坠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先帝当年率残部奔袭枋头,何尝有过喘息之机?” 他胸膛剧烈起伏,额角的旧伤因激动而隐隐作痛,“他常说‘燕人骨血里就该有战刀的温度’,你们如今却劝朕退缩?”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磨损的虎符,符面上 “受命于天” 四字已被摩挲得发亮,边缘光滑如镜。“这是先帝赐朕的亲军虎符,当年他就是用这枚虎符调兵灭了西燕!明日卯时,尽起辽东大军!朕要亲自督师,杀回中山!”
慕容轩望着那枚虎符,忽然想起太和十七年的那个雪夜。少年时的慕容宝随慕容垂征战,被流矢划伤额角,鲜血染红了半边铠甲,却仍咬牙冲锋。那时的先帝抚着他的头说:“伤在身,勇在心,这才是慕容家的儿郎。” 而如今,这份勇武却成了偏执的孤勇,像一把没有剑鞘的利刃,既会伤敌,更会伤己。
“陛下执意如此,臣愿为先锋。” 慕容轩单膝跪地,裂冰剑拄在雪地里,剑身映出他眼底的无奈与沉痛。林婉清按住腰间的剑柄,玄铁剑的寒气透过甲胄渗入手心 —— 她知道,这场南下之路,注定铺满荆棘与白骨。
龙城南郊的校场上,鼓声震彻云霄,惊得天边的寒鸦四散纷飞。慕容宝身披明光铠,腰悬慕容垂用过的 “定襄弓”,在三军面前勒马而立。铠甲上的鎏金在风雪中闪烁,却掩不住他眼底的疲惫。辽东军的战旗连绵百里,从龙城一直延伸到卢龙塞的山口,旗帜上的 “燕” 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却掩不住士兵们脸上的麻木与倦怠。
“慕舆腾!” 慕容宝高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
中军将领慕舆腾催马上前,甲胄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他面色凝重,显然对此次南征心存疑虑:“臣在!”
“你率中军为前驱,三日之内必须突破平岗防线!” 慕容宝的马鞭指向南方,那里的天际线隐没在风雪中。
“末将领命!” 慕舆腾抱拳应道,声音却有些干涩。
慕容轩与林婉清并辔立于后军,看着士兵们拖着冻僵的双腿踏上征途。有个年轻士兵的草鞋早已磨破,赤着的脚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暗红的血印,每一步都陷进积雪里,却仍咬牙跟上队伍。他腰间的箭囊空空如也,背上的弓也断了一根弦。
林婉清望着那士兵的背影,玄铁剑的剑柄在掌心微微发烫:“去年黄榆谷之战,咱们损失了三成精锐。如今这些新兵,大多是强征来的辽东农户,连弓都拉不开,怎么打仗?”
慕容轩望着天边盘旋的寒鸦,裂冰剑在手中无意识地转了个剑花,剑穗上的明珠折射出清冷的光:“我已让影卫探查过,平岗以北的村落早已空无一人。拓跋珪在沿途设下了焦土阵,咱们的粮草补给恐怕撑不过十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面黄肌瘦的士兵,“更要命的是军心,去年一年,咱们先是跟慕容麟打,又跟慕容详杀,如今士兵们早就厌战了。”
话音未落,前军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惊呼声与兵刃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沸腾的油锅里。一名斥侯浑身是血地策马奔回,甲胄上插着三支箭,其中一支穿透了他的肩胛,箭头从背后露出寸许。他坠马前嘶声喊道:“前军遇袭!是段速骨的人马!他们…… 他们拥立了慕容崇!”
慕容宝猛地回头,手中的马鞭重重抽在马鞍上,惊得战马人立而起:“废物!不过是些叛军余孽,也敢拦朕的去路!” 他拔出定襄弓,搭上狼牙箭,弓弦拉得如满月,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轩儿,婉清,随朕迎敌!今日就让这些叛逆看看,慕容家的刀还利不利!”
然而,当慕容宝冲到阵前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浑身冰凉。叛军的旗帜上赫然绣着 “大燕” 二字,与他们的军旗别无二致。领头的将领段速骨高擎着一面黑幡,幡下拥立的少年,竟是慕容隆的儿子慕容崇!那孩子不过十三四岁,穿着不合身的铠甲,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被强行按在马上,眼神里满是恐惧。
“慕容宝昏庸误国,害死中山百姓!害死赵王慕容麟!” 段速骨的声音在风雪中回荡,带着刻意煽动的沙哑,“今日我等拥立皇侄慕容崇,重振后燕河山!将士们,你们还要为这个昏君卖命吗?他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逼反,连中山都守不住,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
叛军阵中响起震天的呼应,许多辽东军士兵竟扔下兵器,倒戈加入叛军 —— 他们大多是慕容隆旧部,对慕容宝逼死慕容会、囚禁慕容农的行径早已心怀不满。有个老兵扔掉手中的刀,对着慕容宝的方向唾了一口:“老子跟着赵王出生入死,他却害死赵王!这仗谁爱打谁打!”
“反了!都反了!” 慕容宝气得浑身发抖,弓弦拉得更紧,一箭射向段速骨。箭矢擦着对方的耳畔飞过,钉在慕容崇身后的幡旗上,黑幡应声摇晃。
“护驾!” 慕容轩怒吼一声,裂冰剑化作一道青虹,迎着叛军冲去。剑光闪过,将冲到近前的三名叛军斩落马下,鲜血喷溅在雪地上,瞬间融化出一片暗红的印记。林婉清的玄铁剑同时出鞘,剑光如练,一剑洞穿两名叛军的咽喉,鲜血顺着剑刃滴落,在雪地上绽开细碎的血花。
混乱中,慕容宝的亲卫被叛军冲散,数十名叛军如潮水般涌向他。一名叛军举着长刀劈来,刀锋带着呼啸的寒风,眼看就要砍中慕容宝的头颅。慕容轩飞身挡在他身前,裂冰剑横挥,将长刀格挡开来,火星四溅中,他的左臂被刀锋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瞬间染红了半边衣袖。
“陛下!此地不可久留,臣护您突围!” 慕容轩奋力将他护在身后,剑刃与叛军的刀斧碰撞出密集的火星,照亮了他染血的侧脸。林婉清的玄铁剑在右侧织成剑网,每一次挥剑都带走一条性命,可叛军越来越多,他们的甲胄上都印着熟悉的燕军徽记 —— 这些都是昔日的袍泽。
林婉清一剑刺穿一名叛军的胸膛,对方倒下时难以置信地看着她:“林将军…… 咱们曾一起守过辽西……” 她的剑尖猛地一颤,手腕被对方濒死的力道带得偏移,左肩顿时被另一把刀划开伤口,鲜血浸透了银鳞甲。她恍惚间看见对方颈间挂着的狼牙项链,那是辽西守军的信物,去年冬天她还亲手给新兵们系过。
“婉清!别分心!” 慕容轩的裂冰剑横扫,逼退合围的叛军,自己后背却被钝器击中,闷哼一声喷出一口血雾。他看着脚下倒毙的叛军尸体,其中有个年轻士兵的脸还带着稚气,腰间挂着的家信被鲜血浸透,字迹模糊的 “娘等你回家” 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 这些都是燕人,是同饮辽河水长大的同胞。
可身后的慕容宝还在催促:“杀出去!快杀出去!” 慕容轩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冰寒,裂冰剑旋出漫天剑花,每一剑都精准地刺入叛军的要害。林婉清咬住下唇,血腥味在口腔中弥漫,玄铁剑的寒光越来越冷,她的右臂被流矢擦伤,左腿被刀劈中,伤口在寒风中冻得麻木,却仍机械地挥剑、格挡、刺杀。
“影卫断后!” 林婉清嘶声喊道,声音因脱力而沙哑。二十名影卫立刻结成剑阵,用身体筑起一道人墙。他们手中的长剑交织成网,将叛军死死挡住。箭雨如蝗般射来,影卫们一个个倒下,最后一名影卫被数柄长矛贯穿身体,却仍用剑撑着身体不倒,目光死死锁住追兵的方向。
慕容轩搀扶着慕容宝,林婉清断后,三人在雪地里踉跄奔逃。身后的喊杀声渐渐远去,林婉清突然脚下一软跪倒在地,玄铁剑拄在雪地里才勉强支撑住身体。她的左肩伤口深可见骨,右臂箭伤肿胀发紫,视线开始模糊,眼前不断闪过那些倒下的叛军面孔 —— 他们曾在庆功宴上向她敬酒,曾在严寒中与她分食干粮。
“婉清!” 慕容轩回身将她扶起,他的左臂伤口早已冻僵,后背的钝器伤让他每走一步都剧痛难忍,“撑住!快到龙城了!” 他看着林婉清苍白的脸,突然发现自己的裂冰剑上还挂着半片敌军的衣角,那布料上绣着的燕纹刺得他心脏抽痛。他们杀了这么多人,却都是自己的同胞。
逃回龙城时,慕容宝的明光铠已布满裂痕,额角的旧伤再度崩裂,鲜血顺着脸颊淌进铠甲,与汗水混合在一起,又冷又黏。慕容轩和林婉清互相搀扶着,甲胄上的血迹冻成了暗红的冰壳,每走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带血的脚印。
他踉跄着闯入慕容农的中军大帐,帐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酒气。慕容农正对着一幅《中山城防图》发呆,案上的酒爵早已结冰,他的头伤尚未痊愈,脸色苍白如纸,说话时仍不时咳嗽,每一声都带着痛楚。
“王叔!” 慕容宝抓住他的衣袖,铠甲上的冰碴蹭得对方手腕发红,留下几道血痕,“速点兵马!朕要亲讨段速骨!他竟敢拥立慕容崇,这是谋逆!是要断我慕容家的根!”
慕容农缓缓抬头,眼中布满血丝,深深叹了口气:“陛下,您看看帐外吧。” 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
帐帘被风掀起,刺骨的寒风灌了进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慕容宝这才看见,中军的士兵正三三两两地扔下兵器,朝着辽东方向散去。他们的背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萧索,没有人回头,没有人犹豫。有个老兵路过帐前,对着大帐啐了口唾沫,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打了十年仗,先是慕容麟反,又是慕容详叛,如今连段速骨都敢称帝!这皇帝谁爱当谁当去,老子要回家种庄稼!我儿子还等着我回去教他射箭呢!”
“拦住他们!” 慕容宝拔剑出鞘,断水短剑的寒光映出他狰狞的脸,“敢逃兵者,斩!” 他冲上前想去斩杀逃兵,却被慕容农死死拉住。
“陛下!不可啊!” 慕容农的声音带着哀求,“您杀了他们,只会让更多人反!如今人心已散,强行挽留只会激起更大的叛乱!”
可他的话音未落,前军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帐,甲胄都跑丢了半边,脸上满是惊恐:“陛下!前军哗变!慕容腾将军…… 将军被乱兵斩杀了!他们说…… 说要拥立慕容农王爷为主!”
慕容农猛地站起身,案上的城防图被风吹得四散纷飞,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帐外:“不可能!我的兵不会反我!” 可话音未落,帐外传来士兵的呼喊:“请慕容农王爷登高一呼,救救我等!”
慕容宝望着帐外溃散的士兵,手中的短剑 “当啷” 落地。他想起慕容垂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燕之兴衰,在人心不在甲兵。你要记住,善待将士,体恤百姓,这才是治国之本。” 那时他不懂,只觉得父亲太过仁慈,如今才明白,当人心离散,纵有百万雄师,也不过是沙上建塔,风一吹就散。
返回龙城宫城的路上,雪下得愈发紧了,鹅毛般的雪片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掩埋。慕容轩扶着慕容宝,林婉清拖着伤腿紧随其后,三人的脚印在雪地里很快被新雪覆盖。有个影卫背着受伤的少年兵从旁经过,那孩子不过十五岁,腿上中了一箭,口中不断呓语:“娘,我不打仗了,我要回家…… 家里的炕还热着……” 林婉清听着,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颤抖,玄铁剑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行至半路,林婉清突然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那是林家世代相传的《仁义经》,竹简用丝线捆扎,边角早已磨损,上面的 “仁者爱人” 四字被无数人摩挲得发亮。她望着溃散的燕军,看着那些倒在雪地里无人掩埋的尸体,突然苦笑一声:“原来如此…… 原来我们都错了……”
慕容轩不解地看着她,裂冰剑的剑柄传来冰凉的触感:“婉清怎么了?这经书不是能聚人道气运吗?”
“我终于明白,” 林婉清将竹简卷好,放回怀中,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竹面,“这经书能聚气运,却不能造人心。当年先祖辅佐赵王,那个时候没有《仁义经》,而赵国却依然强大,赵国的强大是以胡服骑射强兵,以仁义之政安民,经书不过是载道之器。若君主不仁,官吏不义,百姓不安,经书便只是废纸一卷。” 她望着龙城宫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林家五百年都错了,以为有经书便能复国,却不知真正的王道,在君心,在民心,在每一次体恤百姓的善举里,在每一次善待将士的温情里。”
慕容轩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冰冷,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至少我们明白了,不算太晚。”
龙城的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沉重的木门发出 “嘎吱” 的呻吟,门轴转动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刺耳。慕容宝站在城楼上,望着关外溃散的士兵渐渐消失在风雪中,他们的身影在雪地里越来越小,最终化作一个个小黑点。手中的定襄弓无力地垂下,弓弦因长时间紧绷而发出轻微的断裂声。
“段速骨的叛军正向龙城逼近,咱们…… 守不住了。城中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日,士兵们大多是伤兵,连弓都拉不开了。” 慕容农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他靠在城垛上,剧烈地咳嗽着,每一次咳嗽都牵动头部的伤口,疼得他脸色发白。
慕容宝没有回头,只是望着天边的残阳。夕阳的余晖洒在雪地上,泛着诡异的殷红,像极了中山城头的血迹,像极了参合陂战场上那片永远无法消融的血色。他想起慕容垂教他射箭时说:“箭头要对准靶心,治国要对准民心。你射偏了可以再射,民心散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可他这一生,箭射偏了,民心也散了。
林婉清走到慕容轩身边,将《仁义经》放在城垛上。竹简在寒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在低吟着五百年的谬误与执着。“轩哥,” 她握紧玄铁剑的剑柄,伤口的疼痛让她指尖泛白,“咱们护不住这座城了,至少要护住百姓。让他们往东逃吧,去高句丽暂避,总比留在这里等死强。”
慕容轩点头,裂冰剑指向关外:“我已让影卫打开西城门,让百姓逃往慕容德的南燕。那里至少还算安稳。至于咱们……” 他看向慕容宝的背影,甲胄上的血冰在残阳下泛着冷光,“总要有人为这乱世,守住最后一点慕容家的骨气。”
城门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段速骨的叛军已兵临城下,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慕容崇的黄旗在阵前飘扬,显得格外刺眼。段速骨勒马城下,高声喊道:“慕容宝!速速开城投降!否则屠城三日!我要让你亲眼看看,背叛我的下场!”
慕容宝缓缓转身,玄铁剑与裂冰剑同时出鞘,剑刃交击的脆响划破风雪。他突然笑了,笑声在风雪中破碎成一片片,带着无尽的悲凉与悔恨:“传朕旨意,打开国库,将所有粮草分发给百姓。轩儿,婉清,你们带着他们走。” 他将定襄弓背在身上,箭囊里插满了狼牙箭,每一支都擦拭得锃亮,“朕要留在这里,给先帝一个交代,给中山的百姓一个交代。”
慕容轩还想说什么,却被林婉清拉住。她对着慕容宝深深一拜,玄铁剑拄在城砖上支撑着伤体:“陛下保重。若有来生…… 愿陛下能做个仁君。”
当慕容轩与林婉清护送百姓冲出西城门时,龙城方向传来震天的鼓声。他们回头望去,只见城楼上的 “燕” 字大旗依旧飘扬,慕容宝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手中的定襄弓不断射出箭矢,每一支箭都带着决绝的呼啸。城楼下的叛军如潮水般涌上,箭雨如飞蝗般掠过城头,慕容宝的定襄弓在暮色中不断震颤。
他左臂中了一箭,箭羽穿透甲胄的声响沉闷而刺耳,鲜血顺着弓弦滴落在城砖上,很快凝结成暗红的冰珠。可他仿佛不知疼痛,左手死死按住箭杆,右手仍在机械地抽箭、搭弦、发射。每一支箭射出,城下便传来一声惨叫,却挡不住叛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陛下!城东南角快守不住了!” 一名亲卫浑身是血地奔来,甲胄被劈开一道深可见骨的裂口,“段速骨的人搭上云梯了!”
慕容宝没有回头,只是将最后一支狼牙箭搭在弓上。这支箭的箭杆刻着细小的 “垂” 字,是慕容垂当年用过的羽箭。他望着城下挥舞长刀的段速骨,望着黄旗下游魂般瑟缩的慕容崇,忽然想起太和二十年的秋天。那时他随先帝围猎,十岁的慕容崇还骑在他肩头,用木弓射下一只大雁,先帝笑着说:“这孩子有燕人风骨。” 可如今,这风骨却成了叛军手中的棋子,在血色黄昏里摇摇欲坠。
“放箭!” 他怒吼一声,定襄弓拉成满月,羽箭带着破空的锐啸直刺段速骨面门。段速骨仓促间挥刀格挡,箭矢擦着他的脖颈飞过,带起一串血珠。城下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叛军的攻势稍稍一滞。
就在这时,城头突然传来 “轰隆” 巨响。东南角的城楼被叛军撞开一道缺口,木屑与砖石飞溅,几名燕军士兵来不及躲闪,瞬间被埋在废墟之下。段速骨的喊杀声如雷贯耳:“破城了!杀进去!活捉慕容宝者赏千金!”
慕容宝拔出断水短剑,额角的鲜血糊住了视线,他踉跄着挡在缺口前,对着残余的士兵嘶吼:“燕人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懦夫!随我杀!”
他喉咙里涌上腥甜的血气,正欲提剑冲向缺口,城下却突然响起诡异的寂静。段速骨的叛军已攀上城头,先锋部队与燕军残兵在缺口处厮杀,鲜血顺着城墙流淌,在雪地上汇成蜿蜒的溪流。
可就在这时,一名叛军突然扔掉了手中的刀,那是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甲胄上还留着黄榆谷之战的箭痕。“我不打了!” 他嘶声喊道,声音在混乱的战场格外刺耳,“都是燕人!杀来杀去有什么意思?中山没了,龙城快没了,难道非要把最后一点燕人的骨血都埋在雪地里吗?”
他的喊声像一道惊雷,让厮杀的双方都愣住了。另一名叛军扔掉长矛,跪倒在雪地里痛哭:“我儿子死在参合陂,老子不想再为谁卖命了!段速骨说破城有赏,可这破城除了死人还有什么?”
连锁反应如瘟疫般蔓延。越来越多的叛军扔下兵器,有的坐在雪地里发呆,有的望着龙城残破的城楼落泪,有的则转身向关外走去。他们大多是被强征的辽东农户,或是慕容会、慕容麟旧部,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内斗。段速骨挥刀砍倒两名逃兵,怒吼道:“谁敢退?老子斩了他!” 可他的怒吼在溃散的人潮中显得苍白无力,连他身边的亲卫都开始犹豫后退。
黄旗下的慕容崇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他挣扎着爬起来,扯掉头上的王冠,放声大哭:“我不要当皇帝!我要回家找祖母!段速骨你骗我!这根本不是复国,是杀人!” 少年的哭声穿透暮色,让更多叛军停下了脚步。他们看着这个被推上旗杆的孩子,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战乱中离散的亲人。
段速骨看着溃散的队伍,手中的长刀 “哐当” 落地。他想起自己当年随慕容垂征战,那时的燕军踏过黄河时,百姓会在路边摆满热汤。而如今,他们的战刀却挥向了自己的同胞。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他突然觉得这龙城的城墙高不可攀,而自己追逐的权力,不过是雪地里的幻影。
“散了吧……” 他喃喃自语,声音被风雪吞没,“都散了……”
城头上的慕容宝握着短剑的手缓缓垂下。他看着城下不战而散的叛军,看着那些消失在风雪中的背影,突然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原来不是敌人太强,也不是燕军太弱,而是这后燕的气运,真的走到了尽头。连最渴望权力的叛军,都在最后一刻放下了刀 —— 没有人愿意为一个注定覆灭的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西城门处,慕容轩与林婉清护送着最后一批百姓出城。林婉清回望龙城,玄铁剑上的血冰已开始融化,在剑柄上留下暗红的痕迹。她忽然想起慕容轩曾问她,为何执意要带《仁义经》出征。那时她答不上来,如今却在溃散的叛军背影里找到了答案 —— 经书会腐朽,刀剑会生锈,唯有民心的归处,才是真正的王道。
慕容轩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龙城的轮廓已被暮色笼罩,只有城头的 “燕” 字大旗还在风雪中猎猎作响。他握紧裂冰剑,剑穗上的明珠在暮色中闪烁:“走吧,百姓还在等着我们。”
林婉清点头,玄铁剑与裂冰剑在雪地里留下两道并行的轨迹。风雪渐停,天边露出一弯残月,清冷的月光洒在逃亡的路上,照亮了百姓们相互搀扶的身影。
远处的龙城渐渐隐入夜色,而南燕的方向,已有零星的灯火在风雪中摇曳,像极了乱世里不灭的希望。
慕容宝站在长春宫的丹陛上,手中紧攥着那封从中山传来的急报,信纸边缘已被他捏得发皱起毛。信使伏在雪地里,冻僵的手指仍死死抠着砖缝,血渍在 “慕容麟伏诛于滑台” 几字上晕开,像极了参合陂战场上凝固的暗红积雪,触目惊心。
“陛下,节哀。” 慕容轩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裂冰剑的剑鞘上还沾着辽东的霜花。他昨夜刚从卢龙塞巡查归来,甲胄缝隙里的冰碴尚未消融,每走一步都发出细碎的 “咯吱” 声。
慕容宝猛地转身,龙袍的下摆扫过阶下的积雪,激起一片迷蒙的雪雾。“节哀?” 他冷笑一声,声音因极致的愤怒而变调,将急报狠狠摔在地上,“中山陷落!慕容麟虽然伏诛!但是先皇毕生经营的江山,就要毁在朕手里了!”
他指着墙上悬挂的慕容垂画像,画像上的先帝身披明光铠,眼神锐利如鹰,此刻仿佛正冷冷注视着他。“你们看!先帝的眼睛还在盯着朕!他当年在参合陂断箭立誓,要饮马黄河,复我大燕荣光!如今都城沦陷,宗庙蒙尘,朕岂能龟缩龙城苟活?”
林婉清按剑上前,玄铁剑的剑鞘在寒风中泛着冷光,她铠甲上的银鳞纹随着动作轻响:“陛下,龙城新定,辽东军经黄榆谷之变后元气大伤。”
慕容轩也趁机上前说道:“拓跋珪在中山兵峰正盛,不如休养生息,待来年春汛再图恢复。您忘了去年黄榆谷的教训吗?慕容会之乱让咱们损失了近万精锐……”
“休养生息?” 慕容宝猛地挥手打断,龙袍袖口扫过案几上的兵符,铜符坠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先帝当年率残部奔袭枋头,何尝有过喘息之机?” 他胸膛剧烈起伏,额角的旧伤因激动而隐隐作痛,“他常说‘燕人骨血里就该有战刀的温度’,你们如今却劝朕退缩?”
他从怀中掏出一枚磨损的虎符,符面上 “受命于天” 四字已被摩挲得发亮,边缘光滑如镜。“这是先帝赐朕的亲军虎符,当年他就是用这枚虎符调兵灭了西燕!明日卯时,尽起辽东大军!朕要亲自督师,杀回中山!”
慕容轩望着那枚虎符,忽然想起太和十七年的那个雪夜。少年时的慕容宝随慕容垂征战,被流矢划伤额角,鲜血染红了半边铠甲,却仍咬牙冲锋。那时的先帝抚着他的头说:“伤在身,勇在心,这才是慕容家的儿郎。” 而如今,这份勇武却成了偏执的孤勇,像一把没有剑鞘的利刃,既会伤敌,更会伤己。
“陛下执意如此,臣愿为先锋。” 慕容轩单膝跪地,裂冰剑拄在雪地里,剑身映出他眼底的无奈与沉痛。林婉清按住腰间的剑柄,玄铁剑的寒气透过甲胄渗入手心 —— 她知道,这场南下之路,注定铺满荆棘与白骨。
龙城南郊的校场上,鼓声震彻云霄,惊得天边的寒鸦四散纷飞。慕容宝身披明光铠,腰悬慕容垂用过的 “定襄弓”,在三军面前勒马而立。铠甲上的鎏金在风雪中闪烁,却掩不住他眼底的疲惫。辽东军的战旗连绵百里,从龙城一直延伸到卢龙塞的山口,旗帜上的 “燕” 字在风雪中猎猎作响,却掩不住士兵们脸上的麻木与倦怠。
“慕舆腾!” 慕容宝高声喊道,声音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
中军将领慕舆腾催马上前,甲胄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他面色凝重,显然对此次南征心存疑虑:“臣在!”
“你率中军为前驱,三日之内必须突破平岗防线!” 慕容宝的马鞭指向南方,那里的天际线隐没在风雪中。
“末将领命!” 慕舆腾抱拳应道,声音却有些干涩。
慕容轩与林婉清并辔立于后军,看着士兵们拖着冻僵的双腿踏上征途。有个年轻士兵的草鞋早已磨破,赤着的脚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暗红的血印,每一步都陷进积雪里,却仍咬牙跟上队伍。他腰间的箭囊空空如也,背上的弓也断了一根弦。
林婉清望着那士兵的背影,玄铁剑的剑柄在掌心微微发烫:“去年黄榆谷之战,咱们损失了三成精锐。如今这些新兵,大多是强征来的辽东农户,连弓都拉不开,怎么打仗?”
慕容轩望着天边盘旋的寒鸦,裂冰剑在手中无意识地转了个剑花,剑穗上的明珠折射出清冷的光:“我已让影卫探查过,平岗以北的村落早已空无一人。拓跋珪在沿途设下了焦土阵,咱们的粮草补给恐怕撑不过十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面黄肌瘦的士兵,“更要命的是军心,去年一年,咱们先是跟慕容麟打,又跟慕容详杀,如今士兵们早就厌战了。”
话音未落,前军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惊呼声与兵刃碰撞声混杂在一起,如同一盆冷水浇在沸腾的油锅里。一名斥侯浑身是血地策马奔回,甲胄上插着三支箭,其中一支穿透了他的肩胛,箭头从背后露出寸许。他坠马前嘶声喊道:“前军遇袭!是段速骨的人马!他们…… 他们拥立了慕容崇!”
慕容宝猛地回头,手中的马鞭重重抽在马鞍上,惊得战马人立而起:“废物!不过是些叛军余孽,也敢拦朕的去路!” 他拔出定襄弓,搭上狼牙箭,弓弦拉得如满月,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轩儿,婉清,随朕迎敌!今日就让这些叛逆看看,慕容家的刀还利不利!”
然而,当慕容宝冲到阵前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浑身冰凉。叛军的旗帜上赫然绣着 “大燕” 二字,与他们的军旗别无二致。领头的将领段速骨高擎着一面黑幡,幡下拥立的少年,竟是慕容隆的儿子慕容崇!那孩子不过十三四岁,穿着不合身的铠甲,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被强行按在马上,眼神里满是恐惧。
“慕容宝昏庸误国,害死中山百姓!害死赵王慕容麟!” 段速骨的声音在风雪中回荡,带着刻意煽动的沙哑,“今日我等拥立皇侄慕容崇,重振后燕河山!将士们,你们还要为这个昏君卖命吗?他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逼反,连中山都守不住,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
叛军阵中响起震天的呼应,许多辽东军士兵竟扔下兵器,倒戈加入叛军 —— 他们大多是慕容隆旧部,对慕容宝逼死慕容会、囚禁慕容农的行径早已心怀不满。有个老兵扔掉手中的刀,对着慕容宝的方向唾了一口:“老子跟着赵王出生入死,他却害死赵王!这仗谁爱打谁打!”
“反了!都反了!” 慕容宝气得浑身发抖,弓弦拉得更紧,一箭射向段速骨。箭矢擦着对方的耳畔飞过,钉在慕容崇身后的幡旗上,黑幡应声摇晃。
“护驾!” 慕容轩怒吼一声,裂冰剑化作一道青虹,迎着叛军冲去。剑光闪过,将冲到近前的三名叛军斩落马下,鲜血喷溅在雪地上,瞬间融化出一片暗红的印记。林婉清的玄铁剑同时出鞘,剑光如练,一剑洞穿两名叛军的咽喉,鲜血顺着剑刃滴落,在雪地上绽开细碎的血花。
混乱中,慕容宝的亲卫被叛军冲散,数十名叛军如潮水般涌向他。一名叛军举着长刀劈来,刀锋带着呼啸的寒风,眼看就要砍中慕容宝的头颅。慕容轩飞身挡在他身前,裂冰剑横挥,将长刀格挡开来,火星四溅中,他的左臂被刀锋划开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瞬间染红了半边衣袖。
“陛下!此地不可久留,臣护您突围!” 慕容轩奋力将他护在身后,剑刃与叛军的刀斧碰撞出密集的火星,照亮了他染血的侧脸。林婉清的玄铁剑在右侧织成剑网,每一次挥剑都带走一条性命,可叛军越来越多,他们的甲胄上都印着熟悉的燕军徽记 —— 这些都是昔日的袍泽。
林婉清一剑刺穿一名叛军的胸膛,对方倒下时难以置信地看着她:“林将军…… 咱们曾一起守过辽西……” 她的剑尖猛地一颤,手腕被对方濒死的力道带得偏移,左肩顿时被另一把刀划开伤口,鲜血浸透了银鳞甲。她恍惚间看见对方颈间挂着的狼牙项链,那是辽西守军的信物,去年冬天她还亲手给新兵们系过。
“婉清!别分心!” 慕容轩的裂冰剑横扫,逼退合围的叛军,自己后背却被钝器击中,闷哼一声喷出一口血雾。他看着脚下倒毙的叛军尸体,其中有个年轻士兵的脸还带着稚气,腰间挂着的家信被鲜血浸透,字迹模糊的 “娘等你回家” 几个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 这些都是燕人,是同饮辽河水长大的同胞。
可身后的慕容宝还在催促:“杀出去!快杀出去!” 慕容轩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只剩冰寒,裂冰剑旋出漫天剑花,每一剑都精准地刺入叛军的要害。林婉清咬住下唇,血腥味在口腔中弥漫,玄铁剑的寒光越来越冷,她的右臂被流矢擦伤,左腿被刀劈中,伤口在寒风中冻得麻木,却仍机械地挥剑、格挡、刺杀。
“影卫断后!” 林婉清嘶声喊道,声音因脱力而沙哑。二十名影卫立刻结成剑阵,用身体筑起一道人墙。他们手中的长剑交织成网,将叛军死死挡住。箭雨如蝗般射来,影卫们一个个倒下,最后一名影卫被数柄长矛贯穿身体,却仍用剑撑着身体不倒,目光死死锁住追兵的方向。
慕容轩搀扶着慕容宝,林婉清断后,三人在雪地里踉跄奔逃。身后的喊杀声渐渐远去,林婉清突然脚下一软跪倒在地,玄铁剑拄在雪地里才勉强支撑住身体。她的左肩伤口深可见骨,右臂箭伤肿胀发紫,视线开始模糊,眼前不断闪过那些倒下的叛军面孔 —— 他们曾在庆功宴上向她敬酒,曾在严寒中与她分食干粮。
“婉清!” 慕容轩回身将她扶起,他的左臂伤口早已冻僵,后背的钝器伤让他每走一步都剧痛难忍,“撑住!快到龙城了!” 他看着林婉清苍白的脸,突然发现自己的裂冰剑上还挂着半片敌军的衣角,那布料上绣着的燕纹刺得他心脏抽痛。他们杀了这么多人,却都是自己的同胞。
逃回龙城时,慕容宝的明光铠已布满裂痕,额角的旧伤再度崩裂,鲜血顺着脸颊淌进铠甲,与汗水混合在一起,又冷又黏。慕容轩和林婉清互相搀扶着,甲胄上的血迹冻成了暗红的冰壳,每走一步都在雪地上留下带血的脚印。
他踉跄着闯入慕容农的中军大帐,帐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酒气。慕容农正对着一幅《中山城防图》发呆,案上的酒爵早已结冰,他的头伤尚未痊愈,脸色苍白如纸,说话时仍不时咳嗽,每一声都带着痛楚。
“王叔!” 慕容宝抓住他的衣袖,铠甲上的冰碴蹭得对方手腕发红,留下几道血痕,“速点兵马!朕要亲讨段速骨!他竟敢拥立慕容崇,这是谋逆!是要断我慕容家的根!”
慕容农缓缓抬头,眼中布满血丝,深深叹了口气:“陛下,您看看帐外吧。” 他的声音沙哑而疲惫,仿佛耗尽了全身力气。
帐帘被风掀起,刺骨的寒风灌了进来,吹得烛火剧烈摇晃。慕容宝这才看见,中军的士兵正三三两两地扔下兵器,朝着辽东方向散去。他们的背影在风雪中显得格外萧索,没有人回头,没有人犹豫。有个老兵路过帐前,对着大帐啐了口唾沫,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打了十年仗,先是慕容麟反,又是慕容详叛,如今连段速骨都敢称帝!这皇帝谁爱当谁当去,老子要回家种庄稼!我儿子还等着我回去教他射箭呢!”
“拦住他们!” 慕容宝拔剑出鞘,断水短剑的寒光映出他狰狞的脸,“敢逃兵者,斩!” 他冲上前想去斩杀逃兵,却被慕容农死死拉住。
“陛下!不可啊!” 慕容农的声音带着哀求,“您杀了他们,只会让更多人反!如今人心已散,强行挽留只会激起更大的叛乱!”
可他的话音未落,前军方向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一名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进帐,甲胄都跑丢了半边,脸上满是惊恐:“陛下!前军哗变!慕容腾将军…… 将军被乱兵斩杀了!他们说…… 说要拥立慕容农王爷为主!”
慕容农猛地站起身,案上的城防图被风吹得四散纷飞,他难以置信地看着帐外:“不可能!我的兵不会反我!” 可话音未落,帐外传来士兵的呼喊:“请慕容农王爷登高一呼,救救我等!”
慕容宝望着帐外溃散的士兵,手中的短剑 “当啷” 落地。他想起慕容垂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燕之兴衰,在人心不在甲兵。你要记住,善待将士,体恤百姓,这才是治国之本。” 那时他不懂,只觉得父亲太过仁慈,如今才明白,当人心离散,纵有百万雄师,也不过是沙上建塔,风一吹就散。
返回龙城宫城的路上,雪下得愈发紧了,鹅毛般的雪片遮天蔽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掩埋。慕容轩扶着慕容宝,林婉清拖着伤腿紧随其后,三人的脚印在雪地里很快被新雪覆盖。有个影卫背着受伤的少年兵从旁经过,那孩子不过十五岁,腿上中了一箭,口中不断呓语:“娘,我不打仗了,我要回家…… 家里的炕还热着……” 林婉清听着,握着剑柄的手指微微颤抖,玄铁剑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
行至半路,林婉清突然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那是林家世代相传的《仁义经》,竹简用丝线捆扎,边角早已磨损,上面的 “仁者爱人” 四字被无数人摩挲得发亮。她望着溃散的燕军,看着那些倒在雪地里无人掩埋的尸体,突然苦笑一声:“原来如此…… 原来我们都错了……”
慕容轩不解地看着她,裂冰剑的剑柄传来冰凉的触感:“婉清怎么了?这经书不是能聚人道气运吗?”
“我终于明白,” 林婉清将竹简卷好,放回怀中,指尖轻轻拂过冰冷的竹面,“这经书能聚气运,却不能造人心。当年先祖辅佐赵王,那个时候没有《仁义经》,而赵国却依然强大,赵国的强大是以胡服骑射强兵,以仁义之政安民,经书不过是载道之器。若君主不仁,官吏不义,百姓不安,经书便只是废纸一卷。” 她望着龙城宫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林家五百年都错了,以为有经书便能复国,却不知真正的王道,在君心,在民心,在每一次体恤百姓的善举里,在每一次善待将士的温情里。”
慕容轩握住她的手,她的指尖冰冷,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至少我们明白了,不算太晚。”
龙城的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沉重的木门发出 “嘎吱” 的呻吟,门轴转动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原上格外刺耳。慕容宝站在城楼上,望着关外溃散的士兵渐渐消失在风雪中,他们的身影在雪地里越来越小,最终化作一个个小黑点。手中的定襄弓无力地垂下,弓弦因长时间紧绷而发出轻微的断裂声。
“段速骨的叛军正向龙城逼近,咱们…… 守不住了。城中的粮草只够支撑三日,士兵们大多是伤兵,连弓都拉不开了。” 慕容农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他靠在城垛上,剧烈地咳嗽着,每一次咳嗽都牵动头部的伤口,疼得他脸色发白。
慕容宝没有回头,只是望着天边的残阳。夕阳的余晖洒在雪地上,泛着诡异的殷红,像极了中山城头的血迹,像极了参合陂战场上那片永远无法消融的血色。他想起慕容垂教他射箭时说:“箭头要对准靶心,治国要对准民心。你射偏了可以再射,民心散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可他这一生,箭射偏了,民心也散了。
林婉清走到慕容轩身边,将《仁义经》放在城垛上。竹简在寒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在低吟着五百年的谬误与执着。“轩哥,” 她握紧玄铁剑的剑柄,伤口的疼痛让她指尖泛白,“咱们护不住这座城了,至少要护住百姓。让他们往东逃吧,去高句丽暂避,总比留在这里等死强。”
慕容轩点头,裂冰剑指向关外:“我已让影卫打开西城门,让百姓逃往慕容德的南燕。那里至少还算安稳。至于咱们……” 他看向慕容宝的背影,甲胄上的血冰在残阳下泛着冷光,“总要有人为这乱世,守住最后一点慕容家的骨气。”
城门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段速骨的叛军已兵临城下,黑压压的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慕容崇的黄旗在阵前飘扬,显得格外刺眼。段速骨勒马城下,高声喊道:“慕容宝!速速开城投降!否则屠城三日!我要让你亲眼看看,背叛我的下场!”
慕容宝缓缓转身,玄铁剑与裂冰剑同时出鞘,剑刃交击的脆响划破风雪。他突然笑了,笑声在风雪中破碎成一片片,带着无尽的悲凉与悔恨:“传朕旨意,打开国库,将所有粮草分发给百姓。轩儿,婉清,你们带着他们走。” 他将定襄弓背在身上,箭囊里插满了狼牙箭,每一支都擦拭得锃亮,“朕要留在这里,给先帝一个交代,给中山的百姓一个交代。”
慕容轩还想说什么,却被林婉清拉住。她对着慕容宝深深一拜,玄铁剑拄在城砖上支撑着伤体:“陛下保重。若有来生…… 愿陛下能做个仁君。”
当慕容轩与林婉清护送百姓冲出西城门时,龙城方向传来震天的鼓声。他们回头望去,只见城楼上的 “燕” 字大旗依旧飘扬,慕容宝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手中的定襄弓不断射出箭矢,每一支箭都带着决绝的呼啸。城楼下的叛军如潮水般涌上,箭雨如飞蝗般掠过城头,慕容宝的定襄弓在暮色中不断震颤。
他左臂中了一箭,箭羽穿透甲胄的声响沉闷而刺耳,鲜血顺着弓弦滴落在城砖上,很快凝结成暗红的冰珠。可他仿佛不知疼痛,左手死死按住箭杆,右手仍在机械地抽箭、搭弦、发射。每一支箭射出,城下便传来一声惨叫,却挡不住叛军如潮水般的攻势。
“陛下!城东南角快守不住了!” 一名亲卫浑身是血地奔来,甲胄被劈开一道深可见骨的裂口,“段速骨的人搭上云梯了!”
慕容宝没有回头,只是将最后一支狼牙箭搭在弓上。这支箭的箭杆刻着细小的 “垂” 字,是慕容垂当年用过的羽箭。他望着城下挥舞长刀的段速骨,望着黄旗下游魂般瑟缩的慕容崇,忽然想起太和二十年的秋天。那时他随先帝围猎,十岁的慕容崇还骑在他肩头,用木弓射下一只大雁,先帝笑着说:“这孩子有燕人风骨。” 可如今,这风骨却成了叛军手中的棋子,在血色黄昏里摇摇欲坠。
“放箭!” 他怒吼一声,定襄弓拉成满月,羽箭带着破空的锐啸直刺段速骨面门。段速骨仓促间挥刀格挡,箭矢擦着他的脖颈飞过,带起一串血珠。城下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叛军的攻势稍稍一滞。
就在这时,城头突然传来 “轰隆” 巨响。东南角的城楼被叛军撞开一道缺口,木屑与砖石飞溅,几名燕军士兵来不及躲闪,瞬间被埋在废墟之下。段速骨的喊杀声如雷贯耳:“破城了!杀进去!活捉慕容宝者赏千金!”
慕容宝拔出断水短剑,额角的鲜血糊住了视线,他踉跄着挡在缺口前,对着残余的士兵嘶吼:“燕人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懦夫!随我杀!”
他喉咙里涌上腥甜的血气,正欲提剑冲向缺口,城下却突然响起诡异的寂静。段速骨的叛军已攀上城头,先锋部队与燕军残兵在缺口处厮杀,鲜血顺着城墙流淌,在雪地上汇成蜿蜒的溪流。
可就在这时,一名叛军突然扔掉了手中的刀,那是个满脸风霜的老兵,甲胄上还留着黄榆谷之战的箭痕。“我不打了!” 他嘶声喊道,声音在混乱的战场格外刺耳,“都是燕人!杀来杀去有什么意思?中山没了,龙城快没了,难道非要把最后一点燕人的骨血都埋在雪地里吗?”
他的喊声像一道惊雷,让厮杀的双方都愣住了。另一名叛军扔掉长矛,跪倒在雪地里痛哭:“我儿子死在参合陂,老子不想再为谁卖命了!段速骨说破城有赏,可这破城除了死人还有什么?”
连锁反应如瘟疫般蔓延。越来越多的叛军扔下兵器,有的坐在雪地里发呆,有的望着龙城残破的城楼落泪,有的则转身向关外走去。他们大多是被强征的辽东农户,或是慕容会、慕容麟旧部,早已厌倦了无休止的内斗。段速骨挥刀砍倒两名逃兵,怒吼道:“谁敢退?老子斩了他!” 可他的怒吼在溃散的人潮中显得苍白无力,连他身边的亲卫都开始犹豫后退。
黄旗下的慕容崇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他挣扎着爬起来,扯掉头上的王冠,放声大哭:“我不要当皇帝!我要回家找祖母!段速骨你骗我!这根本不是复国,是杀人!” 少年的哭声穿透暮色,让更多叛军停下了脚步。他们看着这个被推上旗杆的孩子,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战乱中离散的亲人。
段速骨看着溃散的队伍,手中的长刀 “哐当” 落地。他想起自己当年随慕容垂征战,那时的燕军踏过黄河时,百姓会在路边摆满热汤。而如今,他们的战刀却挥向了自己的同胞。寒风卷着雪粒打在脸上,他突然觉得这龙城的城墙高不可攀,而自己追逐的权力,不过是雪地里的幻影。
“散了吧……” 他喃喃自语,声音被风雪吞没,“都散了……”
城头上的慕容宝握着短剑的手缓缓垂下。他看着城下不战而散的叛军,看着那些消失在风雪中的背影,突然放声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原来不是敌人太强,也不是燕军太弱,而是这后燕的气运,真的走到了尽头。连最渴望权力的叛军,都在最后一刻放下了刀 —— 没有人愿意为一个注定覆灭的王朝,流尽最后一滴血。
西城门处,慕容轩与林婉清护送着最后一批百姓出城。林婉清回望龙城,玄铁剑上的血冰已开始融化,在剑柄上留下暗红的痕迹。她忽然想起慕容轩曾问她,为何执意要带《仁义经》出征。那时她答不上来,如今却在溃散的叛军背影里找到了答案 —— 经书会腐朽,刀剑会生锈,唯有民心的归处,才是真正的王道。
慕容轩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龙城的轮廓已被暮色笼罩,只有城头的 “燕” 字大旗还在风雪中猎猎作响。他握紧裂冰剑,剑穗上的明珠在暮色中闪烁:“走吧,百姓还在等着我们。”
林婉清点头,玄铁剑与裂冰剑在雪地里留下两道并行的轨迹。风雪渐停,天边露出一弯残月,清冷的月光洒在逃亡的路上,照亮了百姓们相互搀扶的身影。
远处的龙城渐渐隐入夜色,而南燕的方向,已有零星的灯火在风雪中摇曳,像极了乱世里不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