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随时欢迎你的回来-《兵王回村,每天扶墙走》

  “说!谁派你们来的?” 徐浪踩着刀疤脸的胸口,声音冷得像冰。

  刀疤脸疼得直咧嘴,断断续续地说:“是…… 是王保卫…… 他给了我们五百块,让我们吓唬她……”

  瘦高个也连忙附和,把王保卫怎么指使他们的,一五一十全招了。

  徐浪听完,拿出手机报了警。

  没多久,警察就赶到了,把两个混混和闻讯赶来的王保卫一起带走了。

  王保卫还想狡辩,可混混的供词和他塞钱的证据确凿,最终因教唆绑架被判了好几年。

  翌日早上,消息传到向阳村,全村人都炸开了锅。

  “啥?王老师能干出这种事?” 刘奶奶手里的针线掉在地上,满脸不可置信。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教了三十年书,心思这么毒!” 王大娘摇着头,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孩子们听说王保卫被抓走了,虽然有些害怕,却更多的是高兴。

  小龙拉着丫丫的手说:“以后没人欺负胡老师了。”

  丫丫使劲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村里的土路上,村民们的议论声渐渐平息,大家看着学校的方向,心里都明白,向阳村该彻底变个样子了。

  诊所里的艾草香混着薄荷的清凉,在晨光里漫开。

  徐浪刚给邻村的张大爷看完腰疼,又走向候诊的母子 —— 这阵子不光本村人来,连十里八乡的乡亲都知道向阳村有个医术好的徐医生,天不亮就踩着修好的水泥路往这儿赶。

  门外的大路早就铺好了水泥,如今施工队在修的是往水坝和杨梅林的支线,王英俊雇来的工人正往路基上填碎石,夯机震得远处的芦苇荡沙沙响。

  “等这条路通了,游客就能直接开车去摘杨梅。” 徐浪给孩子把脉,心里盘算着,“到时候在水坝边建个观景台,肯定能留住人。”

  正想着,杨胜芷带着刘晓菲走进来,两人手里都拎着行李。

  “浪哥,晓菲要回县城了。” 杨胜芷的声音有点闷,眼角红红的。

  刘晓菲穿着条米白色连衣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却掩不住眼底的落寞,她那傲人的山峦还是那么显眼。

  她望着徐浪,手指绞着行李箱的拉杆,指尖泛白 —— 离开的念头在心里盘桓了整整三天,像根扎进肉里的刺。

  夜里躺在村委会的硬板床上,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虫鸣,她总会想起家里的乳胶床垫和恒温空调。

  蹲在河边搓洗换下来的裙子时,望着浑浊的河水,会格外想念公寓楼里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这些琐碎的不适像细沙,一点点磨着她的耐心,可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是那天看到徐浪帮萧玲玲修屋顶。

  他踩着梯子爬上房檐,萧玲玲站在底下递瓦片,两人仰头说话时,阳光落在他们脸上,那画面融洽得让她心里发酸。

  她突然明白,自己就像颗掉进泥土里的玻璃珠,再光鲜亮丽,也融不进这片带着泥土腥气的村庄。

  “村里的事差不多理顺了,我回去住阵子。” 刘晓菲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

  徐浪抬起把脉的手,擦了擦手:“路上小心,县城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打电话。”

  旁边候诊的几个村民见了,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这刘姑娘要走啦?” 一个大娘往刘晓菲那边瞅了瞅,“多好的姑娘,又能干又体面,跟咱们徐浪站一块,倒像是画里走出来的。”

  “可不是嘛,” 另一个婶子接话,“我瞅着她看徐浪的眼神,那叫一个热乎,可惜咱们徐浪一门心思扑在村里事上,怕是没那心思。”

  “城里姑娘哪能真跟咱村里过一辈子,住久了肯定不习惯。” 有个大爷抽着烟,慢悠悠地说,“不过话说回来,这刘姑娘是真不错,帮着村长整理文件,还帮着跑修路的事,没少出力。”

  刘晓菲隐约听到了些,脸上泛起红晕,心里像被猫爪挠着 —— 她多想说 “我不是因为住不惯才走”,可话到嘴边却成了:“浪哥你的那本中医针灸手法我拿回去看看,过阵子给你送回来。”

  她偷偷抬眼瞅徐浪,见他没接话,又慌忙补充,“到时候说不定还能赶上西瓜成熟,听说你们村的西瓜特别甜。”

  这话刚说完,她就后悔了,哪有人为了吃西瓜特意跑回村里?这借口拙劣得像个笑话。

  可她没办法,总不能说 “我怕再待下去,会忍不住赖着你不走”。

  杨胜芷拽了拽刘晓菲的胳膊,眼圈更红了:“真要走啊?之前说好一起等西瓜结果的……”

  “又不是不回来了。” 刘晓菲拍了拍杨胜芷的手背,可声音却没什么底气。

  她在向阳村待了几个多月,看着徐浪修路、建诊所、护着乡亲们,心里的喜欢早就满得快溢出来。

  她见过徐浪给老人扎针时的专注,见过他调解纠纷时的沉稳,甚至见过他被张美花缠上时的窘迫 —— 这些瞬间像拼图,一点点凑成让她心动的模样。

  可她毕竟是县城长大的姑娘,住久了土坯房,总想念家里的热水器和无线网。

  更重要的是,她骄傲了二十多年,实在拉不下脸去追问 “你到底对我有没有意思”。

  徐浪的心像块捂不热的石头,始终对她客客气气,这种不远不近的距离,比直接拒绝更让她煎熬。

  “等支线公路通了,我肯定回来。” 刘晓菲咬着唇,目光在徐浪脸上停了又停,“到时候…… 说不定还能帮着策划旅游项目。”

  她在心里悄悄补了句:就算没项目,我也会找借口回来的,这么好的男人,错过了才是傻子。

  徐浪点了点头:“好,随时欢迎你的回来。”

  这时,门口又围了几个来看热闹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说着。

  “徐浪,你倒是留留人家啊,这么好的姑娘可不好找。”

  “就是,刘姑娘对你的心思,全村人都看出来了,你咋就不动心呢?”

  “我看呐,还是咱们徐浪觉得配不上城里姑娘,其实哪能啊,咱们徐浪有本事,人又好,配谁都配得上。”

  说话间,黄毛、红毛、徐才和徐小熬凑了过来,四个光棍汉站在门口,眼神直勾勾地盯着刘晓菲的行李箱。

  喜欢兵王回村,每天扶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