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诸葛亮的长远规划!-《三国:从截胡刘备开始崛起》

  一时间以村庄为中心,周围方圆半里的天空中出现一股飓风将整座村庄笼罩其中。

  “公子,快看,这~~这是什么意思?”

  村庄外围成战斗队形搜索前进的大雪龙骑忽然看见这离奇的异象纷纷勒马停止前进。

  伴随秦煊左右的蒙光更是忍不住惊呼,长这么大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晨露未散的初晨竟然平白无故掀起一阵飓风,还就只有这村庄才有,其他地方依旧稀松平常。

  “呵呵!”秦煊见此情形微眯双眼,不由得轻笑一声,喃喃自语:“看来这刘备是命不该绝啊,竟然找来了道家相助!”

  由于秦煊说话的声音非常小,和他不过咫尺之遥的蒙光并未听清这话,便再次开口询问:

  “公子,您说什么?”

  “没什么!”秦煊摆摆手长舒一口气后吩咐:

  “大军停止追击,原路返回!”

  此话一出,身旁的蒙光百思不得其解,连忙追问:

  “公子,这是为何啊,刘备一定就藏在前方的村庄里,这动静说不定就是他搞出来的,我们就这样放弃吗?”

  蒙光作为黑冰台的统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刚才只是稍有震惊罢了,这时候已经恢复平常,一眼就看出了这其中必定有人作祟。

  可如今秦煊却下令撤退,难不成自家公子怕了不成?

  “你~~~~~”

  就在秦煊准备给他解释自己的想法时,村庄上空的飓风忽然发生变化。

  原本齐聚上空的飓风云团此时便渐渐变成了一张类似人脸的状态,看起来就像无眼骷髅那般可怕。

  “这~~~这是什么怪物,这也太可怕了吧?”

  ····

  大雪龙骑将士们议论纷纷,都在讨论这村庄上空的的变化。

  “大军撤退!”

  这次秦煊的声音宛如洪钟,所有人都听清了这道军令,纷纷调转马头撤退。

  秦煊在断后撤退的时候还不忘给蒙光解释:

  “我知道刘备就在村庄之中,而这异象也是一位高人所为,这说明刘备命不该绝,一旦我们贸然杀进去,说不定会折损惨重。”

  “如今我们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没必要死追着刘备不放,他对我们没什么威胁,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彻底消灭袁绍占领幽冀大地。”

  秦煊对于村庄出现的异象除了刚开始的震惊之外就再无其他,历史上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应该就是使用的道家术法。

  而眼前那一幕也是如出一辙,这说明刘备身边有道家的集大成者护佑,在不了解对方底细之前让大雪龙骑进攻是不稳妥的决策。

  因此秦煊就此停止追击,为了干掉一个刘备而折损大雪龙骑精锐有些不划算。

  蒙光听完恍然大悟,也不再质疑秦煊的决策。

  ············

  诸葛亮登坛做法借风大概半个多钟,在刘备忐忑不安的等待下,负责观察的亲兵终于带来了好消息。

  得知秦煊的追兵原路撤离四五里后,刘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作法结束以后,二人再次回到隔壁的院落后,刘备十分庄重地向对方行了一个大礼:

  “备多谢诸葛道长的搭救之恩,在此恳请诸葛道长出山助我一臂之力,消灭秦煊为军师元直,三弟翼德报仇雪恨。”

  刘备那微微颤抖的双手一把握住诸葛亮的胳膊,声音中带着一丝恳切,那双深邃的眼眸饱含热切的期待。

  诸葛亮能以这么神奇的手段促使秦煊撤兵,实属能人异士,刘备又怎么能放过呢?

  诸葛亮感受着刘备那双颤抖的双手,眼眸中流露出的期待之色,心中不禁微微一动,稍加思索后便给出了答复。

  只见他顺势拉着对方来到院中的石台旁,在刘备惊诧的目光中挣脱开来,诚心拱手说道:

  “刘将军相邀,孔明万万不敢拒绝,从今以后,在下将和将军共谋大业,为师兄元直报仇雪恨!”

  “哈哈哈,好,好,好!”

  见状,刘备喜出望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仿佛将丧失了一位结义兄弟的痛楚忘得一干二净,此时那张满是沧桑的脸庞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诸葛亮之所以这么顺利答应刘备,其实还是因为自己师傅的原因,早在刘备登门拜访过后,他师傅司马徽,师伯左慈纷纷召他谈话,要求让他提早结束学业出山辅佐刘备。

  并在左慈的安排下来到了颍川郡,否则刘备哪儿能在这儿遇见对方呢。

  随后刘备便向诸葛孔明询问起了他目前的以及日后的发展方向:

  “孔明,如今我军大败,依你所见我们该如何发展并与那秦宣相抗衡呢?”

  诸葛亮一听这是对方对他的考验,轻轻挥动羽扇将心中所想向刘备娓娓道来:

  “主公,如今天下大势唯袁绍,曹操,秦煊三人所掌控,他们三家势力最大,占据大汉江山近乎三分之二。”

  “剩下的荆州刘表,汝南孙权,周瑜,益州刘焉乃至西凉马腾,韩遂等只有其一。”

  “依我所见,主公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忙于向秦煊寻仇,而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进荆州,并且完全取代刘表,这样我们才能有机会报仇,共图大业!”

  “待掌握荆州之后将目光转向益州,只有占据两州之地,拥兵不下二三十万方能报仇雪恨。”

  “在此期间无论天下发生何种变故都不要插手,干预其中!”

  诸葛亮话音刚落,却见刘备眉头紧蹙,好似有何难言之隐一般,还未等他开口询问,就见刘备犹犹豫豫地说道:

  “孔明,这~~这刘荆州以及那刘焉乃是我汉室宗亲,他们的州牧刺史之职乃陛下所封,打他们的主意怕是不妥吧?”

  刘备这是又当又立,对于诸葛亮的提议哪能不心动呢,只是良心上有些过不去,毕竟他自诩汉室宗亲,要是将汉帝任命的州牧刺史推翻,岂不是给汉室蒙羞?

  闻言,诸葛亮深深地看了看刘备,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他怎么听不出对方这番言语中蕴含的真正意思呢?

  不就是怕名义上得位不正,想为自己的行动立一个世人无法驳斥的正当理由吗?

  想到这里,诸葛亮沉思良久,好半天才开口:

  “主公,这事您不必担忧,我这构想要想真正实现,并非数日之久,说不定水到渠成之日另有转机呢!”

  “荆州方圆数千里,统领八郡,人口数百万,物产丰饶,贸易发达,而今刘表刺史身体羸弱,麾下又没有明立接班人,主公可操作的空间大大有余。”

  “只要主公施政有方,让百姓安居乐业,广收人心,最后说不定会让刘荆州迫于民心压力而将荆州托付给主公。”

  诸葛亮在荆州多年,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刘表以及荆州现状,因此才敢信誓旦旦地这般保证道。

  刘表长子刘琦虽已成年,但他的生母早死,而刘表现任妻室蔡氏乃荆州本土豪门出身,迫于各方压力并未将其明确立为接班人。

  再加上如今天下局势剧变,荆南势力也在蠢蠢欲动,刘表为此操心过度,身体羸弱不堪,说不定自己还真有机会。

  想到这里,刘备脸上的犹豫一扫而空,心中隐隐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