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庙号-《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吓唬完贺逻鹘以后,被拓宽了思路的李承乾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大唐歌舞团,趁着时间尚早,他还要去下一个地方视察。

  这个地方,事关他儿子伴读的事情,也就是关乎着社稷的未来,十分的重要。

  而这个伴读天团的成员,也足够豪华,只要李诹不想要证明自已,就凭借这套班底,就能让李诹混到不错的庙号。

  一般光看一个皇帝的庙号,就能知道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治理国家究竟治理的什么样。

  比如李治,历史上的唐高宗陛下,庙号的意思就是唐朝自他的手上开始由盛转衰,但总体来讲,还是个好的庙号,至少在那一票高宗里面,李治属于是最做人的一个了。

  毕竟完颜九妹,是宋高宗..

  不过这个由盛转衰...也是很看基础的。

  比如说李诹从李承乾手中接过李唐天下以后,是很难避免由盛转衰的,因为李承乾能够做到的事情,李二都做不到,何况李诹了。

  而且李承乾走后,李诹也不可能像李承乾信任群臣那样信任群臣,甚至李诹会因为指挥不了群臣而感到憋屈。

  毕竟顺位继承的皇帝,怎么可能和玄武门之变上来的皇帝比威信呢?

  但终究是有狄仁杰、卢照邻陪伴长大,李诹手底下还是有得力干将的。

  “做父亲难,做父皇更难。”

  李承乾走出长安歌舞团,仰望着天空叹息道:“就顺位继承这一块,我好像是隋唐两朝以来,第一个顺位继承的嫡长子太子吧?”

  “再往前追寻,好像也就汉光武帝的嫡长子成功登基过。”

  “但汉明帝,也不是光武帝和其原配皇后郭圣通所出,而是和阴丽华所出,严格意义上来讲,刘庄也算不上是嫡长子。”

  “如此细细算来,我竟是历代开国皇帝膝下,第一个顺位登基的嫡长子。”

  下意识间,李承乾就将自已也是玄武门登基的事情忘记了,毕竟他可不没有囚父杀弟这种战绩,他仅仅是提醒李二,若是他在左顾右盼,心思不定,那他的儿子,就要让他看一看他们父子之间,到底谁的肌肉更大了。

  而且李承乾的皇位,那是李渊传李世民,李世民传他的正统皇位。

  而不是像历史上的大孝子朱棣一样,凭空给自已的爹延寿得来的顺位继承。

  李承乾在太子位子上待的时间,比隋唐两朝太子加起来都要多。

  “咳咳咳。”

  正想着去国子监顺道看一下自已幼子的长孙无忌被李承乾话激起一连串的咳嗽。

  “陛下,太武神尧皇帝才是开国皇帝,太上皇是二代皇帝啊。”

  长孙无忌赶忙纠正道:“您可不要随处乱讲这种事情啊。”

  “这让传出去,会让那些读书人四处乱讲的。”

  “啧,如此看来,我竟然也不是。”李承乾叹息道:“如此看来,这个开国皇帝嫡长子的命运,实在是难啊。”

  “明明身份至高至贵,却偏偏没有成为社稷继承人的资格。”

  “嫡长子啊。”

  长孙无忌有些发怔,遍读史书的他,自然也知道这个笼罩在所有皇帝嫡长子头上的厄运。

  似乎是父辈的成绩越骄傲,这些嫡长子的命运越坎坷。

  “陛下,您将我绕晕了,汉惠帝虽然有个兄长,但他兄长是庶出的,汉惠帝,才是嫡长子。”

  回过味来的长孙无忌幽幽的说道:“汉高祖的头开的很好,只是后世的君王,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下去而已。”

  ..............

  国子监中,一处与其他教室略微不同的教室中错落坐着的,是身份相比较那些国子监士子而言,略显尊贵的学子。

  即使是其中身份略微低微的卢照邻,出身的也是五姓七望中,传承自汉末大儒卢植的卢家。

  虽然说五姓七望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奈何他还有一个在宫中做妃子的堂姐,也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了,但唐朝终究不是汉朝,皇亲国戚的牌面,仅限于有,近乎于无。

  如今的外戚圈子里面,唯一地位高的长孙家,也是因为长孙无忌自已功业的原因,而不是因为外戚的身份。

  而当朝皇后出身的武家,更是默默无闻,除了继承了一个国公的名头以外,没有一个身居高位的族亲在。

  便是皇后,都没有顺手带一手自已几个同父异母的亲哥哥一把,反而对他们相当的严厉,搞得朝中便是想要投其所好的,也只能选择尽力为难武家兄弟。

  “上一堂课,我们讲到哪里了?”

  冯道走进教室里面,接受了这群小家伙们问号以后,便轻声说道。

  “老师,上次您讲到商君变法了。”

  狄仁杰恭声说道。

  在这群人当中,他年纪属于较小的那一批,但是地位却不低,因为这些人当中最为骄傲,最刺头的卢照邻都弄不过他,反而被他数次戏弄。

  在李象天然处于超然位置的情况下,狄仁杰隐隐成为了这批小家伙们的头领。

  便是大他五岁的张谏之,都有些佩服这个比他小上不少的狄仁杰。

  “商君变法,便是秦国统一天下基础。”冯道点点头,继续讲道:“也正是这场变法,让秦国逐渐与战国其他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冯道正想继续讲下去,却发现课堂里面少了一个人,还是一个很明显的人。

  “晋王殿下呢?”

  冯道皱着眉头说道:“我为何没有见到晋王殿下的身影?”

  “九叔今日是与我一同坐车来国子监的。”李象回答道:“恐怕是身体有些不舒服,如厕去了。”

  “是吗?”

  冯道懒得揭穿这蹩脚的借口:“陛下今日会来国子监视察。”

  “而这里,便是陛下肯定回来的地方,希望晋王殿下,真的只是身体不舒服吧。”

  要让李承乾抓到李治逃课,那可真的有李治好果子吃了。

  “我们继续。”

  冯道不纠结这些,而是继续讲道:“但商君变法,也动了秦国老贵族们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弹。”

  “结果就是商君被五马分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