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静塞军首战-《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随着静塞军的逐渐加速,那种山崩地裂的感觉越发的明显了。

  那驮着一坨铁疙瘩的沉重的马蹄践踏在地面上,传出的声音如轰雷般炸响。

  除非是那种历经沙场的精锐,否则听到这种声音,看着越来越近的铁疙瘩,原本阵型严密的士卒,会遵循自已的本能丢下一切转身就跑。

  这也是骑兵冲阵的杀伤力之一,心理压力。

  从上空俯瞰下方,静塞军呈现三个锥形分队准备在锥尖的带领下凿穿阿史那步阵的军队,三个锥尖分别是裴行俨、高宠、阿史那社尔。

  三个无双上将会让这支队伍的穿透力更上一层楼。

  作为李二代表的阿史那社尔看了看左右各领着一支骑兵的裴行俨和高宠咬了咬牙,他知道在武力上面,自已要逊色这二人一等。

  但要是论忠诚,他对天策上将的忠诚,绝对不逊色于这两个人对于陛下的忠诚。

  “风!”

  阿史那社估算这距离顺着“呼-吸-呼”开始调整节奏,而且因为他们戴的头盔有共鸣腔的涉及,静塞军集体呐喊的时候,会形成滚滚声浪朝着四周扑打。

  “风!”

  哗啦啦,伴随着骑枪平举的声音,他们与敌军的更近了。

  “大风!”

  静塞军的锥头狠狠的插入敌阵了,随着

  "咔嚓咔嚓

  "连续的木头断裂声响起,大量突厥人也随之失去了自已的生命。

  因为静塞军的骑枪枪杆的独特的设计,在冲锋触敌以后,骑枪的枪杆会因为猛然遭受到强大的压力直接断裂,这样可以保护手持他们骑士不会将反作用力全部承受下来。

  虽然这样导致每场战争都要损失大量的骑枪,但是相比较这些重金培养出来的重骑兵来讲,这些骑枪的成本根本不值得一提。

  而且打扫战场的时候,也能回收大量的枪头回去回炉,成本就更低了。

  “何等暴力的冲锋啊。”于是在突如其来的静塞铁骑完成加速度成功撞穿阿史那步真那松散的骑兵阵型以后,阿史那步真的心中只有绝望。“我该怎么做才能将我的部落从这种情况下拯救出来?”

  轻骑兵相对于重骑兵的优势就在于他们身上穿的软甲,马匹的载重轻,即便是他们座下的马匹质量远不如静塞军的马匹,但速度也要超过静塞军不少。

  再加上重装骑兵的马匹也不可能全部防护起来的以及体力问题,在草原这种宽阔的地域上,轻骑兵对战重骑兵是占据优势的。

  因为轻骑兵可以利用自已的机动性不断的拉扯重骑兵。

  但现在不行了,因为阿史那步真率军将慕容阿尼亚围住的原因,这些轻骑兵丧失了自已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机动性。

  战局从一边倒反转到另一面的决定性因素,仅仅是因为静塞军出阵了而已。

  《后汉书·耿弇传》中曾经说过“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用精锐骑兵冲击那些毫无组织纪律的乌合之众,就像是摧毁干枯的树木和腐烂的物体一样容易。

  “这就是神皇派来拯救我们的天使吗?”慕容阿尼亚看着那些从阿史那步真的军队中穿过,身穿着奇怪重甲的骑兵喃喃道:“这就是勇气的赞歌吗?”

  “这样的军队,便是没有我们,神皇也能很轻易的扫平这些叛党吧?”

  血色残阳下,那些静塞军重骑兵的玄甲上,猩红的裂纹如同干涸的鲜血般狰狞,当这支铁流开始冲锋时,整片战场仿佛被拖入了地狱画卷

  静塞军快速凿穿敌军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就像是红色的死神之镰在挥动一样,死神之镰每一次挥动,都会带走大量的生命。

  “我完了。”

  “我们得救了。”

  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出现在阿史那步真和慕容阿尼亚的心头。

  ..................

  洛阳城的紫微城中,今夜留宿范妃的李承乾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穿着金色甲胄的人要给他的宝座升级一下,说是要升级成金灿灿的模样。

  升级以后,梦中的他还很开心的上去坐了坐试一试,结果坐上去就起不来了。

  那个人一脸坏笑的离开了,这让李承乾瞬间从梦中惊醒了。

  “坏了!梦到不好的东西了。”李承乾坐起身子,惊犹未定的想道:“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做这个梦,是不是因为我把景教调成那个样子导致的?”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李承乾小小的恶趣味罢了,他是一个无信徒,最熟悉的宗教也只是那个教,当初阿罗本和姚广孝修改景教教义的时候,就受到了他很大的影响。

  只是他没想到事情居然能够发展到这种趋势。

  其实天天听那些人称呼他为神,李承乾的压力还是挺大的,他觉得这担子有些太重了,他扛起来有些费劲。

  不过还好大唐面对的四夷和太君要容易对付的多。

  因为他真的只是人,而且相比较常人,李承乾顶多是力气大一些,武艺精湛一些,格局大一些,天赋强一些罢了。

  诸如崔季舒这些人,都是李承乾的天赋。

  “陛下您怎么醒了。”范妃听到枕边人的动静以后,也醒了过来,她环抱着李承乾的腰柔声说道:“可是臣妾哪里服侍的不好?”

  “让陛下睡得不安稳?”

  “我在想殿试的事情。”李承乾搂着范妃的腰说道:“这一批的进士,我很看好,里面不仅有汉人,还有突厥人,高车族等等。”

  “这些人正是我大唐海纳百川的证明。”

  “陛下乃统御四海的真皇帝,所以这些英才才会纷纷进入您的囊中。”范妃抬首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李承乾:“陛下又有何担忧呢?”

  “我在想,我应该用什么命题,来检验他们的才学呢?”李承乾思索着题目的问题。

  而且辛弃疾已经回洛阳了有一段时间了,这次殿试,要不要让辛弃疾也参加进去呢?

  这位“词中之龙”的文采可是丝毫不逊色于他的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