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锦衣卫的作用-《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太上皇真就是这么说的?”李承乾都快憋不住笑了。

  要不是因为炸毁了以后,修缮的钱还得自己出,而且他也通过安神感安插了部队进去的话,李二哪里能够安睡到第二日?

  他当天晚上就要被爆炸的声音吵醒。

  “随他怎么说吧,他开心就好。”

  毕竟是太上皇,总要给他留点颜面在的,而且送郭图过去,不就是为了让李二开心吗?

  如此看来,皆大欢喜啊。

  “陛下,要不要派一队锦衣卫去高昌探查一下。”陆炳建议道。

  “用不着,若论行军打仗,太上皇自有韬略在身,何必要给他们准备那么多,我只需要给他提供钱粮兵马就够了,剩下的我也不愿意去操心。”李承乾看着手中的书籍,头也不抬的说道:“锦衣卫现在主要的发展方向还是监察国内。”

  “不管是缺人缺钱还是缺什么,你自己去找崔季舒就好了。”

  “至于国外,等你的锦衣卫辛辛苦苦发展起来,说不定都变成国内了,费那功夫做什么。”

  陆炳颔首,他作为李承乾的影子,听得多见得多,自然知道朝廷已经将手插到了邻国的什么位置。

  人称半岛小三国的三个国家,别说发展国力了,便是想要维持现状都很难。

  朝廷之所以还没有将其彻底殖民,只是因为大唐国内尚且是地广人稀的情况,距离人口井喷达到土地负担压力过重的地步尚且还有一段距离。

  “那些御史清查各地粮仓的情况进展如何?”

  “如陛下预料的一样,大部分粮仓储备完好,但也有些偏远地方出现了倒卖官仓粮食,导致仓库空的都能跑马的地步。”陆炳回禀道:“不过随着锦衣卫的深入调查,顺着线一路拔过去,将家产抄没后,也能够弥补亏空。”

  “除了...一部分的罪魁祸首因为牵连世家抵制均田的问题早就被朝廷斩首了,导致亏空无法弥补以外,一切进展颇为顺利。”

  御史是明面上查案,走的是规矩之内,是会被当地的利益集团绊住的。

  但锦衣卫走的是规矩之外,他抓人不需要证据,只需要怀疑就够了,虽然难免有屈打成招和大记忆恢复术的问题,但只要能解决问题,这些都在容忍之内。

  不过...

  “锦衣卫的权力有些太大了,我虽然掌控的住,诹儿也可以吃我的遗泽,但后面的人掌控不住,这就是祸民的利剑。”李承乾意味深长的说道:“你也知道我最痛恨的是什么。”

  “我也知道想让一个暴力机构完全廉洁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锦衣卫不像你们,有着远大的抱负,锦衣卫这份职务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份工作。”他将身边厚厚一沓子弹劾锦衣卫的奏章扔到地上后,对着陆炳说道:“既然是工作,自然会有人玩忽职守和滥用职权。”

  “但只要刀子还够锋利就可以了,我也不愿意过问你们中间的事情,更不想再搞出一个监察机构去监督锦衣卫。”

  “因为你们做事情,我放心。”

  李承乾虽然说的话很冰冷,但他看着陆炳的目光却很是柔和。

  这种朝廷鹰犬的机构,依赖的便是是指挥使和皇帝之间的互相信任,因为他们自诞生起,便会被恐惧他们的文官集团不断的打压。

  便是魏征看着陆炳的目光,都带着忧心,虽然魏征持身以正,不怕锦衣卫,但他也知道这种无孔不入且只对一个人负责的组织所代表的是什么。

  但这些压力,对于李承乾来讲,就像是在鼓励他再接再厉一样。

  这就是像是从上往下的变法,没有一个意志力坚定的君主作为主持,再好的变法也不过是企图在平静上的海平面上掀起浪潮。

  你掀起的浪潮越高,所要面对的压力越大,随着浪潮的高度增加,也会有越来越重的海水都压在你的身上,最终将你压垮。

  就像是历史上那几次著名的变法一样,宋神宗面对名为后宫实际上是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下,也不得终止自己的梦想。

  自上而下的改革,将希望系在一个人的身上就是这样,皇帝不中用,根本做不到自上而下的改革。

  而自下而上的改革,并不符合李承乾的利益。

  因为那样子搞,第一个死的就该是他这个皇帝。

  李唐的改变、国家的兴旺,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建立在李承乾是既得利益者的基础上。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在封建社会推行什么现代主义...

  呵呵~

  因为就算是在他前世的的社会中,最高的位置都只有一个,而且权力的运转也不见得比大唐时期有什么光明的进步。

  不管是天上还是天下,皇帝和神皇都有且只有一个。

  既然如此,那个位置为什么不能是他的?

  “臣晓得,既然官吏可以被腐蚀,锦衣卫自然也会被腐蚀,所以臣早就设置好了纠错手段。”陆炳寒声说道:“胆敢辜负陛下信任的家伙,臣都会让他们觉得,下地狱都是一种享受。”

  “不将这些出头鸟剐的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怎么让新人知道做错事的代价?”

  当年明末外国传教士进诏狱里体验过以后,都连忙更新了地狱的配置,在他们眼中,和诏狱相比较,地狱都像是度假村了。

  “很好,很有精神。”李承乾笑了笑,皇帝的鹰犬就该有这样的精神。

  要是那些御史巡查的顺利,锦衣卫也不想出手的。

  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暴力组织,出手难免弄死一些。

  可惜的是,这种规矩内的清查,往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最终还可能是一无所获。

  因为官吏阶级就是这样,洪武大帝那种砍头的方法,该贪污的还是贪污。

  相信大臣的节操和道德,让他们自己检查自己的皇帝,迟早混到跟崇祯帝坐一桌。

  “太上皇出征以后,自然有一些没死干净的剩种会冒出来闹事,查一查到底还有哪家有活下来的余孽。”

  李承乾的笑容无比的灿烂:“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你们繁衍的快,还是我砍的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