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出兵-《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于谦点头称是,既然选定了主将,那就让那些人去烦侯君集去吧,反正侯君集将兵部尚书的位子让给他的时候,也是不情不愿的。

  他也乐得在这种小事情上给他个不痛不痒的为难。

  这就是一报还一报,毕竟让他将位置让出来的是李承乾,你不敢找皇帝作色,却敢找同僚作色是吧?

  “按照草原的规矩,只要幼童身高不过于车轮的便可以保住自已的命。”李承乾在身上摸索了一下,取出一枚钱币递给于谦:“这便是我大唐的车轮。”

  “薛延陀高于这个车轮的百姓,都抓回来做奴隶,正好趁着冬季疏通一下桑干河,这样明年的幽州便没有那么缺水了。”

  攻伐高句丽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河北道能够提供足够的粮食而不是从远的地方调粮食过去,但是北方又偏干旱,没有足够的水源,便是有地也不能种粮食。

  所以兴修水利便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秋末,北方的土地还没有冷到完全挖不动的时候,河里面的水也不会影响到工程的进行,是兴修水利的最佳时间。

  但是这个工程量也是很大的,毕竟要靠人力一点点去挖,他正愁人手不够呢,又不能毫无理由的四处大规模的抓奴隶,毕竟大唐还是个儒家文化盛行的文明大国,虽然爱用奴隶了一些。

  但对于这些位于大唐周围的藩国,李承乾也不能毫无理由的就出兵打他们吧?

  一方面是粮食不够,另一方面,等着粮食充裕了也得找个他们早上先睁眼的理由再去抽他们一顿。

  而大唐与高句丽的条约每年所能收取的廉价劳动力也只不过能够满足挖矿的需要而已。

  李承乾也不可能因为兴修水利就将煤炭矿厂的奴隶抽调走。

  因为能不能减少百姓砍伐树木为舰队提供足够的建造材料,就要看煤炭的产量能不能大幅度的代替木材成为燃料了。

  “诺。”

  于谦接过钱币转头就走。

  既然事情都解决了,那他还要留在东宫做什么?回家住自已的小窝多好。

  看着于谦离开的身影,李承乾笑笑,然后走出殿中看着日落西沉的景象感受着秋末的风吹到自已身上带走几分温度。

  “国库估计是拿不出这笔钱来供大军北伐薛延陀了,夷男真的是挑了一个好时机啊。”

  “要不是我这里还有些银子,怕是只能找理由再去洗劫那些有银子的人了。”

  借钱是不可能借,虽然借了李承乾也不可能还,但是用朝廷的信誉去借钱然后不还,这就有点浪费朝廷的信誉了。

  倒不如随便找点由头给他定个罪来的方便。

  而且李承乾执政的思路已经明显是和世家站在对立面了,他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向世家低头借钱。

  “让民部统计统计,国库不够的,我出。”

  李承乾接过钱平递过来的大氅披在身上说道:“但是我这笔钱不是白出的,要让群臣知道这笔钱从何而来。”

  “更要让他们知道,若是什么事情都让朕解决了,那还要他们这些大臣有什么用?”

  大臣可以架空皇帝,李承乾也可以孤立这些大臣。

  他要让这些大臣知道,人要懂得感恩。

  文臣不能猛如虎,不如回家种红薯。

  皇帝之所以还用着他们,纯粹是赏他们一口饭吃。

  “诺。”

  赵贞吉很有眼力劲的领命退走。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辛弃疾】

  李承乾朝着皇后居住的地方走去:“钱平,让人将我给皇后买的东西取过来。”

  他知道李二说的是对的,他们这对帝后总归是要为天下的夫妻做个榜样的。

  若是帝后都不和,不恩爱,那那些民间夫妻又从哪里学得恩爱的模样呢?

  只是以前他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和李二争天下,如今已经事成了,自然可以换一个方式生活了。

  “诺。”

  钱平招来一个太监耳语了几句随后小跑两步赶上了还未走远的李承乾。

  东宫外。

  于谦将手中的铜币放在侯君集的手上,又将李承乾的话语重复了一遍:“潞国公,你可不要辜负陛下对你的厚望啊。”

  “臣,定当竭尽全力,扫平薛延陀!”侯君集激动的身体都在不自制的颤抖了起来。

  原来陛下和他说的是真的,他们君臣之间相处的时间还很长久呢。

  只是这一次,他不会再犯在高句丽犯的错误了,只有他这个主将持身以正,他才能理直气壮的约束手下的兵士。

  而不是像高句丽一样,士卒公然贪污战利品,他这个主将因为理亏的原因,竟然不能制!

  这是将领的耻辱!

  “我说于尚书啊。”尉迟敬德很自来熟的搂着于谦的肩膀说道:“虽然说侯君集有点能力吧,但不多。”

  “不如让我来吧,我只要朝廷给我三千府兵,然后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定能扫平薛延陀。”

  “我来。”李道宗挤走身边的侯君集说道:“我颇有家姿,这次动用府兵所要额外补偿他们的东西,我可以全部承担。”

  虽然府兵都是自带兵甲和粮食的,但前提是你动用府兵的次数不要那么多,因为朝廷虽然额外给这些府兵分了田地和婆娘,但这并不代表府兵家的粮食是无限的。

  今年的免费次数已经消耗殆尽了,要再度启用府兵,朝廷便要额外补偿了,不然就会出现逃兵役的事情发生。

  “我屮!”

  尉迟敬德看着李道宗的眼神都变了。

  只是为了在最后过个带兵的瘾,至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

  你家日子不过了?

  还是说你家里发横财了,这种开销都能轻易承担的起?

  “唉唉,老侯,你先别走啊,有事好商量啊,你还年轻,大唐的未来是你的!”

  ...........

  “???: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