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案-《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李承乾看着不再言语的李渊重重闭上了自已的眼睛。

  他知道又一个真心挂念他的亲人离开了他。

  先是长孙皇后,后是李渊。

  岁月将他残酷的一面就这么赤裸裸的摆在了他的面前。

  “大父放心,我不会像陛下一样,更不会像您一样。”

  李承乾轻声说道:“即便我儿是个庸主,我也会让他坐稳太子之位的。”

  若是他的太子真的是庸才,那也不过是唐朝的汉惠帝罢了。

  李承乾有的是办法让下一任君主按照他规划的方向推行国策。

  不过是...萧规曹随。

  “唉~”

  李二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稳定,就是因为李二怕后继之君是个庸才,坏了他的名声。

  不过他现在不用担心后继之君是不是庸才了。

  毕竟能够将他从皇帝的位子上掀翻下去,若是个庸才,那岂不是说明他李二更是名副其实的样子货?

  也只有李承乾的功绩越彪悍,他的能力才不会被质疑。

  至于他的名声,估计是废掉了。

  “你准备什么时候登基?”

  “快了。”

  李承乾平静的说道:“还有最后一件事要与陛下做。”

  “这也是陛下在位后的最后一件政绩了。”

  “我想陛下的一生功绩,也足以被史书称为明君了。”

  “明不明君的,那都是后人说了算,我又能如何呢?”

  李二抬首看向上方:“我只是尽自已所能罢了。”

  “只是如今看来,我也是一意孤行了,我并没有自已想象中的那么善于纳谏,也没有年轻时候的自已,那么果决啊。”

  要是从善如流,他便不会给其他皇子那么重的待遇。

  要是足够果决,早早的废掉李承乾,也不至于父子走到如今的地步。

  “我亦是一意孤行。”

  李承乾说道:“只是我从不回头看而已。”

  世间令人后悔的事情会有很多,且没有人能够做到事事令自已满意。

  但你只要不回头看,便不会后悔。

  不过李承乾的心情也是极端的烦躁。

  他希望这个时期不会有人或者事情撞到他的手上去。

  这样大家都好。

  ..................

  武功县。

  苏家即《括地志》的实际编纂者,又一个从魏王案中赖以活命的魏王府上的臣子苏勖的家族。

  开文学馆,招引有才华和名望之士便是他劝说魏王李泰去做的。

  除此以外,他还是隋尚书右仆射苏威之孙,唐初十八学士之一。

  他的家族在武功县的地位,可想而知。

  但是往日里面岁月静好的武家这些日子里面却显得有些不安。

  苏均,这位苏勖和南昌公主的长子正一脸沉闷的坐在家中想着事情。

  “兄长,不过是田地罢了,咱们家还缺这点东西吗?”

  苏家二郎苏干有些不解的问道:“更何况堂妹已经入东宫了,咱们这些人只要好好做官就行了。”

  “只要我们家的人能够一直做官,这些东西以后还能少了?”

  “我当然知道,我是像在乎这些东西的人吗?”

  苏均有些烦躁的说道:“咱们家重要的是苏氏的家学,朝廷只能拿走田产这些死物,却拿不走我们的知识。”

  “只要稍加时日,咱们家的家财还会再回来的。”

  “可....要是我们人没了呢?”

  “人没了?”苏干有些迷茫的说道:“阿耶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阿娘是当朝陛下的亲妹妹。”

  “咱们家,怎么会没了呢?”

  他们家大小也算是个皇亲国戚了,如今他叔父苏亶之女入了东宫且有了身孕。

  眼看着他家里就要飞黄腾达了,怎么会人没了呢?

  要知道刨李家祖坟的阴家都能因为阴妃的缘故位列高官,更何况他们苏家呢?

  “本该不会的。”

  苏均无奈的说道:“可要是涉及到盐铁里面了呢?”

  “那也不该啊?当今朝廷是允许盐铁私营的啊?这怎么会导致灾祸呢?”

  “若是....这个铁矿,朝廷也不知道呢?”

  蹭!

  苏干直接站了起来,苏均的话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就像是座位上有什么东西在扎他的屁股一样:“新矿?若是朝廷不知道,自然也不会有税交给朝廷吧?”

  “当然不会,本来这件事情是没人发现的。”

  苏均说道:“因为那些矿工全都是不在朝廷记录上的黑户。”

  “但谁让朝廷现在开始均田了呢?只要是朝廷记录的编户齐民就能分的土地,这样的诱惑,没有人能够抵御的了。”

  仅仅是这条政策,大唐在册的户口人数迅速增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谁让兴州新发现的那个铁矿,太大了。”

  “我本来以为他们只不过将这些东西私自贩卖到大唐的各地而已,毕竟将量分到天下,那各地增添的量根本不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可卖给百姓获利太少了,且光盐铁私营的份额就已经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新的铁根本没有销路,但他们又不能卖给朝廷。”

  “于是他们便开始招募铁匠开始铸造兵甲,将其高价卖给草原。”

  苏均仰头叹息:“但后来我才知道,不光是突厥,他们的商队甚至都能够将东西卖到吐蕃、新罗这些蛮夷的手中。”

  “与那些利益相比,我们分的这些铁利,又算得了什么呢?”苏干有些不解的问道:“咱们家又没有商队,便是论罪,那也是他们做大头啊。”

  “而且那么多人,朝廷也不能都治罪吧?”

  “太子殿下的性情你还没有看明白吗?只要涉及在案,不管有多少人,都会被治罪。”苏均的身体略微颤抖:“人多,对于现在的朝廷来讲,真的有用吗?”

  “而且失去了王家,卢家,郑家,如何人多势众?”

  苏干:“............”

  那就...死呗,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人不甘心被治罪,于是联络吐蕃意欲行不可言之事。”

  苏干硬着头皮说道:“然后我们苏家借此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