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破防了,但是没有完全破防的李二-《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陛下这是...”

  海瑞看着自已的第二把御赐之物,便是如他这般的心智,心中也是有些动容。

  他本以为自已说的这么过分,李二怎么说也得给他下个牢狱什么的吧。

  果然,这两位君主和万寿帝君确实不能一概而论。

  而李二这位皇帝,确实和史书上记载的性格一样,善于纳谏,并不像帝君一样在乎别人将他的遮羞布扯开。

  也可能是万寿帝君想着长生以后再慢慢的治理国家吧。

  可惜长生之道,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臣,自会尽心尽力的辅佐太子。”

  海瑞接过黄金锏,说实话确实挺沉的,要不是海瑞家境贫寒,从小就干活养了一身的力气,不然能不能拿起都是一个问题。

  “事已至此,那就退朝吧?”

  李承乾试探性的问道:“陛下可还有要交代的?”

  “没有了。”

  李二淡淡的说道:“我这个宫中之人,就不耽误你们这些人做事情了,走吧。”

  李承乾对于李二的说法也只是笑笑:“陛下还是天子,何谈耽误呢?”

  “快了。”

  李二看着殿外说道:“等到新朝的制式钱币和一干事物准备好了,不就是我退位的时候到了?”

  李承乾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退走了。

  而李二在李承乾和海瑞他们走出去的时候,还站在原地看着逐渐远去的那队年轻的君臣。

  “高明,我要说我后悔了,我们父子之间,还能有冰释前嫌的机会吗?”

  李二仰头叹息道:“可惜青雀不能复生,我们父子之间,怕是也回不去了。”

  李泰的事情始终是横在李二和李承乾之间的一道坎。

  李泰因李二的厚爱而滋生野心,因李承乾的蛊惑而兵行险着。

  说起来,李泰才是那个被玩弄的棋子。

  从行事到事败,从出生到死去,皆活在别人的掌控之中。

  就像是一场戏一样,从开头便已经注定了结尾。

  【贞观十年八月十六日,陛下再度落泪。】

  褚遂良认真的在起居录上写着李二的日常生活。

  他不懂像李二这样英武的帝王为什么都喜欢落泪。

  但想来,李二的情感感染力确实惊人。

  或许这就是明君的独到之处吧。

  而殿外。

  一直在旁边旁听的万俟卨略带羡慕的看着海瑞:“两件御赐的东西,一件来自太上皇,一件来自当今陛下。”

  “汝贤兄确实深得帝心啊”

  “确实。”

  李承乾点点头:“这东西...我都不知道流传到后世会因此留下什么样的传说。”

  就这东西的材质,只要不遗失,流传到后世的问题不大。

  到时候博物馆上一摆,

  “怕是这一代的戏本当中,这玩意都要因此出彩了。”

  要是搁在民间流传的志怪小说当中,也能成为一代儒家圣器。

  “臣身受三代君主的厚望,居然一时有些...”

  海瑞有些心情复杂的说道:“失语。”

  这种感觉在大明朝上哪感受去。

  大明朝的利剑再锋利,也会因为种种原因蒙尘。

  而大唐朝的钝剑也能因为种种事情被磨砺成为利剑。

  “汝贤只要保持自已的本心就够了。”

  李承乾说道:“你要用自已这面道德的镜子,照耀大唐的朝廷。”

  “毕竟百姓的日子能不能好过起来,便要看这些官员的了。”

  “如此看来,黄老之道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他感叹的说道:“官不扰民,而民自轻之,这其中的道理,也是值得探讨的。”

  “文帝能够将从汉惠帝手中接过来的残破江山缔造成为盛世,难道没有无为而治的功劳吗?”

  “可惜,黄老之道不适合用在这个时代了。”

  现在的世家和汉初的世家是一回事吗?

  你不压制他,过个几十年你就会发现各地的官员、百姓都变成了当地世家的家奴。

  富者田连阡陌,穷者无立锥之地

  他们就像是癌细胞一样疯狂的汲取着身体的营养壮大自身,浑然不顾自已的行为会不会导致社稷崩塌。

  直到忍无可忍的黄巢出现。

  老子一刀下去,凭什么砍不死你的世代积累?

  “万俟元忠。”

  李承乾将思绪撤回来说道:“我不管你是真的变成一个直臣了,还是伪装成为一个直臣都无大碍,但是这件事情还是需要你来做。”

  “京兆府对抗朝廷。”

  “你便是用莫须有的罪名,也要给我弄死这些敢曲线对抗朝廷新政的家伙。”

  何为霸道,便在你身上碾过去问都不带问的。

  京兆府下辖的两县长安县和万年县,在里面生活的大大小小的世家豪族盘根错节几乎将所有的上升通道都堵死了。

  你从这里的高空随便扔下一块石头砸下去,便能砸到一个出身望族的家伙头上。

  这里的百姓生活...可以说好,也可以说不好。

  好就好在不管是灾年和丰年,你都不会饿死,当然前提是盛世。

  坏就坏在要是朝廷不作为,最先遭罪的也是这里的百姓。

  佛山脚下多尸骨,天子脚下多冤案。

  素来如此。

  “诺。”

  万俟卨拱手称是。

  他的价值还是来源于皇帝如何使用他。

  皇帝让他成为什么样的大臣,他便会努力成为什么样的大臣。

  “我从陇右道调了三千轻骑过来,都是陇右道的本地人,与这里面的世家没有任何的瓜葛。”

  李承乾轻描淡写的话语中带着无尽的血腥:“若是不顺利,便用刀子撬开他们的嘴。”

  他都大权在握了,还与这些害虫磨叽个什么。

  不服的就提着刀将他从座位上赶下来。

  不然就老老实实的俯首称臣,这样大家都好。

  海瑞欲言又止,最后也只能叹息一声。

  他知道李承乾确实太嗜杀了。

  但他当年也推行过一条鞭法,知道这些人的德行。

  当年他通过政令夺回来的土地到底能够有当地总额的多少,他心里也清楚。

  而号称华盖半个松江府的徐家,便是退田了,那也是象征性的退了。

  即便海瑞再强硬,也无法阻止那些百姓“自愿”带着田产投到徐家的麾下。

  而这些佃户,基本都是不交税的,这就是在掘朝廷的根。

  因为朝廷若是没钱,朝廷百官的俸禄尚且不论。

  军队该如何自处?

  放他们原地就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