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海刚峰的剑-《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武将的升职体系注定了军队是渴望战争的。

  因为和平年代的升职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隋末乱世打出来了那么多国公王爷,等到李唐平天下以后,那些在乱世享受到火箭般的升职速度的武人在和平年代的职位就基本被固定死了。

  这是那些经历过从小兵一跃成为基层军官再然后成为校尉的士卒所不能接受的。

  如何安抚住军队这支天生渴望战争的巨兽,便是每一位君主的必修课。

  只不过每一位君主这位课修的有好有坏罢了。

  “我听说侯君集可是从高句丽那里弄来了好多的钱财,这段时间那些回乡的士卒的炫耀声,便是长安都能听到了。”

  士卒有钱了,便会消费,消费便会带动经济发展,然后这些钱中的一部分便会变成赋税进入到国库里面。

  “那是因为他将朝廷的钱分给了士卒造成的。”

  张亮淡淡的说道:“朝廷没有治他贪污战利品的罪,反而想要为其遮掩。”

  “但是行伍里面这么多人,事情怎么可能遮掩的密不透风?”

  “不过他贪污战利品也是好事,不然这次怎么会轮到我出马?”

  等到东宫的那批年轻武将真正接管军权以后,他们这些贞观老臣出征的机会那就更少了。

  所以张亮还是挺珍惜这次机会的。

  他也希望使团当中有一些不甘寂寞的弄出一些事情出来。

  当然死个长孙冲的事情还是算了。

  赵国公府的名头有些太大了,这个完全解释不了。

  功劳反而会变成罪过。

  “到时候派我们一些人上去采购一些物资。”

  张亮对着副将安排道:“随后就说我们有人在倭奴走失了,需要派人上岸找走失的士卒。”

  “这个理由....是不是有些牵强?”

  “我反正信了,你呢?”

  “我...我也信了。”

  军人的职责是听从命令,反正他只是副将罢了。

  在这种武德充沛的朝代,只要给军队一次立功的机会,这些如狼似虎的坏小子们是不会手软的。

  毕竟大唐皇帝兼任天可汗的称号可不是靠仁慈的来的。

  而是依靠着铁与血,践踏在草原十八部的尸骨上登上的王座。

  ........................

  尚书省。

  “这是谁的奏章?从河北道寄来的?”

  房玄龄有些好奇的拿起来看着上面的署名:“御史台侍中海瑞请奏?!”

  “这是写给陛下还是写给太子的?要是写给太子的,他应该寄给东宫才对吧?”

  房玄龄记得这个人也是太子和魏征推荐上来的。

  “将这个给崔左庶子。”

  房玄龄觉得还是让东宫的臣子去决定吧。

  毕竟现在只要是要送往陛下那里的奏章,都要经过东宫的手,然后选择性的送一批无关紧要的给李二。

  而李二则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看都不看。

  “这正是左庶子那里送来的。”

  给房玄龄打下手的尚书省朝议郎轻声说道:“说这封奏章不用看了,直接送给陛下就行。”

  “不用看了?”

  房玄龄有些狐疑的看了看奏章的封面,他不知道这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秘密:“那我也不看了。”

  “你去..”

  “算了..还是我去吧,我去送给陛下。”

  反正他现在在尚书省也就是个摆设,实际工作都是由于谦和赵贞吉负责。

  估计等到新皇登基,他也就可以顺势退休去处理一下家事了。

  毕竟他的大儿子行事越发的不端正了,虽然高阳公主要再过五年才到年纪嫁到他们房府去。

  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要早早纠正好才稳妥。

  不然要是这个仅剩独苗苗混到他家二郎那个流放至今还未遇到大赦的地步,那他的一世英名,可就被自已的儿子们毁的差不多了。

  太极宫。

  “为直言天下第一事,为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至安事。”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

  啪!

  李二的眼神在海瑞的奏章上扫过数行后愤然合上:“这东西拿给我做什么!现在大唐的皇帝不该是高明吗?”

  “拿到东宫去!拿到东宫去!”

  “我不要看这种东西!”

  房玄龄有些疑惑的看着有些红温的李二,他不知道海瑞写了什么,能够将李二气成这样。

  但是想想魏征以前是怎么做的,房玄龄的心中也是有了大致的猜测。

  “想来这个海瑞无非是说了一些直谏犯上之言罢了。”

  房玄龄劝慰道:“也无非是另一个魏征而已,陛下何必因此大动肝火呢?”

  “你让我不必生气?”

  李二将奏章甩到了房玄龄的面前:“你自已看看,这个逆臣都在里面说了些什么!”

  房玄龄连看一眼的想法都没有。

  要知道文字也是可以带有情绪的,而能够将李二气成这样的文字,他又何必再看呢?

  “传旨,让这个海瑞回到长安来!千万别让他跑了!”

  “陛下,这个海瑞恐怕不会跑,也更不会回长安来。”

  房玄龄说道:“如今东宫推行的新政正在关键的关头。”

  “朝廷也正要借助今年平定世家之乱的军威彻底丈量全国的土地和人口。”

  “光是这段时间河北道的初步计算,便有足足数万户的人口成为了朝廷的编户齐民。”

  “现如今朝廷还没有人手能够彻底接过海瑞这摊子事情。”

  “要召海瑞回长安,恐怕要等均田的事情大致完成以后了。”

  海刚峰这把利剑唯有德者居之,只要你让他做的事情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那他就会去做,而且会想尽办法的去完成。

  若是留在长安,无法为民做主的海瑞便会通过纠正君主的行为来做自已认为对的事情。

  反正你让他闲着,那是不大可能。

  尚书省。

  赵贞吉有些忐忑的问道:“叔正,你说海刚峰的这封奏章我们就这么让他呈上去了,真的好吗?”

  “有什么不好的?”

  崔季舒有些不明所以。

  “你不知道...害!反正找不到我身上,且观之。”

  赵贞吉的鼓顾虑在嘴里面转了一圈就又吞回肚子里面了。

  反正他现在也不是海瑞的直属上级了,便是陛下生气,那也找不到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