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逐渐回归的武将天团-《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河北道,侯君集带领着的勋贵二代将领组成的集团军也在缓缓归长安。

  除了因为奔父丧步伐有些急切的秦怀道先行归长安以外,大唐的的那些武将的的成年后代几乎都在这里了。

  而长安的消息,在历经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传达到了他们这里。

  或者说这个消息是传给侯君集以及唐俭的,他们不过是顺便得知了而已。

  在秦怀道不在的时间里面,他们当中最能打的尉迟宝琳自然就成为了这群二代将领的老大。

  “你说我爹会选择太子殿下,还是陛下?”

  尉迟宝琳在偷听到侯君集和唐俭的谈话以后,便聚集起了自已的小伙伴们。

  这里面最次的家里都有个国公的爵位等着他们去继承,没有这等的家底子,他们也不可能有机会做太子的伴读陪伴太子长大,

  诸如杜荷、魏叔玉这种文官的后代,他们只要等到李承乾登基便是帮助李承乾治理天下最好的底子。

  而这些武将,便是天然拥护李承乾的一群人。

  因为他们也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受益者。

  当然前提是他们能够成器,否则战场上的刀剑可是不长眼的。

  “尉迟叔叔肯定选择陛下啊。”程知节的次子程处亮一脸肯定的说道:“鄂国公的封号可不是随便封的,”

  “可要是这样,我岂不是要和我爹在战场上刀兵相见了?”尉迟宝琳满脸的迟疑。

  虽然他爹对他挺好的,除了他犯错了将他抓起来打一顿以外,基本不怎么管他。

  要不是太子殿下将他这个长安恶霸改造再就业了,他本该继续在自已的位子上为非作歹的。

  可自从太子殿下将他改造以后,他才发现欺负那些百姓是多么的没意思。

  要欺负,就该去欺负那些官宦的后代,相比较那些身材消瘦的百姓,那些营养充足的家伙打起来格外的有手感。

  而且还有个好处就是。

  打这些官宦的后代并不会招来那么多的人弹劾他爹教育无方。

  因为大家都乐于见到甚至有些鼓励长安的纨绔子弟互相打斗。

  在那些高层眼中,这也算是培养未来将领的一种方式。

  所以尉迟宝琳在短暂的思索过后,就很不舍的抛弃了他爹尉迟敬德选择了李承乾。

  “你?”英国公李勣[jì]长子,和秦怀道同为东宫千牛备身李震眼中满是不解的看着尉迟宝琳说道:“是谁给你的自信,让你觉得殿下会用你为将平叛?”

  “你昨夜看庄子看昏头了吧?”

  庄子的著作属于是古早类型的小说了,从汉朝起到唐朝,一直是贵族阶级的禁书,但也一直有人偷偷的看。

  “感谢太子殿下的识字教育吧。”程处亮紧随在李震后面对着尉迟宝琳嘲笑道:“你都能看得明白庄子了,我真是觉得大唐越来越好了。”

  “至少原本被你拉低的文化素养有着显著提高了。”

  听到这里尉迟宝琳面色一黑,随后他就走到军帐门口将掀起的帘子拉了下来。

  他要让这些知道自已为什么能够成为长安一霸!

  “尉迟宝琳!你别过来!”

  这些年轻人的嬉闹并没有影响到大军主帐里面的气氛。

  面色凝重的侯君集和一脸轻松的唐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说...”侯君集有些无奈的看着唐俭说道“茂约你对这件事情就一点看法都没有吗?”

  “我能有什么看法?”唐俭一脸无所谓的说道:“等我们回到长安,长安的事情早就做完了。”

  “我又没有什么家族势力需要我帮扶的。”

  他宗族里面那批成器的大多都在草原十八部的时候用他们的命来换唐俭的命了。

  剩下的那些要么是不成器,要么就是年纪太小了。

  “等到我看重那批宗族子弟长大,也得再过个三五年的。”

  “那个时候...不管是什么情况都该稳定了,我又何必考虑这个呢?”

  唐俭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出来对着侯君集说道:“你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倒不如帮我看看我这封弹劾李靖的奏章写的如何。”

  “这次出行高句丽还是有收获的,至少我扩宽了弹劾李靖这个小婢养的婊子的思路。”

  侯君集捂着额头看着面前这个正大光明弹劾、辱骂李靖,却让堂堂的大唐军神无可奈何的人-莒国公唐俭。

  “那我该如何行事呢?”

  说实话侯君集现在的心思是有些飘的,他觉得自已在高句丽打的这仗堪称完美。

  以他的功绩,是该在位置上再动一动的了。

  可长安的局势让他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了,若是新皇登基,他刚立的这些功劳会得到兑现吗?

  毕竟东宫还有一批对着功业极度渴求的年轻人呢?

  但朝廷上的座位是有限的,这个位子被人坐了,那就代表有一个人要比踢出局了。

  这是年富力强的侯君集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还要做更大的官,掌握更大的权力。

  “来人,将军中的斥候全都散出去,我想知道任城王他们现在到哪里了。”

  心中心思料定的侯君集做出了他的决定。

  他要先看看先他一步回到长安的李道宗他们是如何行事的。

  “我在终南山那里有一栋宅子。”看着侯君集行事的唐俭说道:“到时候我可以把这个宅子借给你住。”

  “放心,很隐秘的,绝对和薛万彻那种轻易就被人找到的宅子有所不同。”

  侯君集:“............”

  不是....你就这么盼我好的?

  虽然我们的关系也不是很近,但是我们一起出任务总比你和李靖一起行动的时候结果好吧?

  有这么一瞬间,侯君集有些后悔了。

  他本该借助唐俭麻痹高句丽君臣的时候直接A上去的。

  要是能够借此机会一举覆灭高句丽国,那他可就走上了李唐武将扬名的必要条件-灭国。

  ...............

  ................

  "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旧唐书·侯君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