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速归长安-《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当然是弘扬佛学了!”李承乾义正言辞的说道:“人和妖,本来就不该在一起的,难道你觉得法海做的事情不对吗?”

  “对倒是对...”范致虚总感觉有些东西他没领悟到:“但是为何要着重描写许宣和白娘子之间的感情?”

  “不描写他们之间的感情,如何让世人知道许宣错的有多严重?”李承乾笑道:“不描写法海的冷漠无情,如何显得佛法高深不可轻测?”

  当然最后为什么演变成大家反而因为厌恶佛教,那就跟李承乾没有关系了。

  毕竟论心不论迹嘛~

  反正李承乾的初心是好的。

  要是没有达到弘扬佛法的效果,那就一定是佛教自身本身就有问题。

  你身子本来就是歪的,为什么要说我的弘扬办法不对呢?

  “好吧...”范致虚看着李承乾脸上挂着的那灿烂的笑容。

  他便知道佛教可能又要倒霉了。

  因为这位太子对于这种喜欢广纳土地的宗教的厌恶,几乎是毫不掩饰的。

  便是如今大唐的国教道家,也有不少道观被勒令交出土地。

  否则。

  照杀。

  “殿下,侯尚书派来信使询问,是否要派人前来协助?”专门负责来往侯君集和范阳之间信使的秦怀道朝着李承乾问道。

  而范致虚看着这副场景,也选择了告退。

  “这边的事情都做完了,不需要了。”李承乾接过秦怀道递过来的信看了几眼后便收起来了:“范阳这边的田亩清算的如何了?”

  “大概还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清算完毕。”秦怀道回道:“范阳周边的土地几乎全都是卢家的,而生存在这里的百姓,自从贞观七年起,便几乎全都成为卢家的佃户了。”

  贞观七年的水旱灾,导致很多的百姓受灾,也有很多的世家在这段时间里面大肆的吸纳人口,贱买土地。

  “我们粗略估算了一下实际的人口,差不多要有明面上的两倍有余。”一旁的夏元吉也开口说道:“其中以朝廷的名义多征的税赋更是多不胜数。”

  这便是为何李承乾要推行一条鞭法的原因,一年只收一次税赋,将其他杂七杂八的赋税全都并进去,这样可以极大的减轻工作量。

  便是口一问就可以得知有没有多收。

  要是还想着跟以前一样用朝廷的名义巧立名目,那就要担着杀头的风险

  “两倍有余啊。”李承乾心里面有一句国粹想要骂出来。

  也就是说,范阳这边的税赋,卢家拿三份,朝廷拿一份。

  “我的钱!他们拿三份!我拿一份!”

  李承乾有些青筋暴起的说道:“这样百姓的怨言还都让朝廷承担了,结果他们不仅不感激朝廷的优待,还要朝廷感谢他们吗!”

  “你去告诉程处默,不要让卢家去陇右道去过好日子了,全都给我拉到辽东半岛新开的煤矿去!”

  去陇右道,这些卢家人还可以凭借自已的学识做上一些不用下大力气的生活。

  毕竟陇右道现在最缺的便是读书人。

  虽然随着陇右道的税赋逐渐盈余,在张浚的命令下陇右道也开始开办一些官学。

  可是等到这些人成长起来,也得三年的功夫。

  所以这些世家的人才,便是填补陇右道中间亏空的好人选。

  “殿下。”一个风尘仆仆的骑卒在李承乾亲卫的带领下跑了进来:“张将军在平灭叛军的时候遇到了任城王的部队。”

  “任城王交给了张将军一封陛下的书信,说是十万火急,张将军不敢怠慢,特命我前来送给殿下。”

  “你这是几天没睡觉了?”李承乾接过书信没有查看的意思,而是看着满眼血丝的骑卒说道:“来人,将他带下去让他沐浴一番,这边的天气还太冷,他这样满身汗水容易生病。”

  “我大唐的将士可以死在沙场上,但是绝不能就这样的病死。”

  “我既然将你们从长安带出来,那我就要尽可能的将你们全都带回去。”

  在让人将这个骑卒安排好以后,李承乾才打开书信查看起里面的内容。

  仅仅是看了数行,李承乾便将书信收了起来。

  “陛下那边也出兵了,看来接近战事平息的日子了。”李承乾笑着对着秦怀道说道:“接着按照我的计划来吧。”

  “诺。”秦怀道领命退走。

  “帮我拟一封书信寄给侯君集,让他准备好交接,我会让李嗣业带兵前去接替侯君集的位置。”

  李承乾对着夏元吉吩咐道:“等到这边的事情被朝廷派来的人接管以后,你再随同怀道他们回到长安。”

  “那殿下您呢?”夏元吉问道。

  “我留在范阳也是无用,倒不如四周巡视一下”李承乾继续说道:“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和范致虚代管了,遇到需要用兵的事情可以告诉秦怀道,我会留下一封书信给他。”

  “我让李嗣业驻扎的地方离这里也不远,也可以帮助你。”

  最后李承乾又补充了一句:“派人去通知高宠,让他准备和我一起回去了。”

  前些日子高宠到了以后,便被李承乾安排去剿匪了。

  李承乾逐一吩咐下去,他身边的亲卫也逐一离开。

  待得四周无人以后,李承乾才按耐不住心中的烦躁说道:“皇后有恙,我要速回长安。”

  “殿下一定要带足兵马再回去。”夏元吉立马反应过来提醒道:“当心长安有变。”

  他作为跟随朱棣的臣子,对于这方面再熟悉不过了。

  “我会让张议潮随我回去的。”李承乾仰天长叹道:“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

  ............................

  “贞观十年,朝廷力行新政,天下世家抵触者甚众,尤以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为甚,公然反叛以抗新政。

  太宗当机立断,率师疾进,擒获贼首,天下遂定。

  然文德皇后旧疾复发,命悬一线,太宗闻之,乃密告左右:吾欲速归长安,以图大事。

  唐太宗之心,路人皆知”-《新唐书-太宗文皇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