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檄文-《大唐:我是太子?那我也要造反!》

  “差不多了。”

  郑家家主郑安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笔,然后抬起头来,目光落在站在一旁的小儿子郑昭身上,语气沉稳地说道:“你带着我刚刚写好的这篇檄文,立刻前去拜访吴王,务必要请他盖上属于他的印章之后,再将此檄文传遍天下。”

  郑昭恭敬地应道:“是。”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从桌上拿起那份檄文,轻轻地展开,粗略地浏览了一遍上面所书写的文字。

  看完后,他不禁赞叹道:“阿耶您写的这篇文章,实在是精妙绝伦啊!每一个字都犹如锋利无比的刀刃一般,直刺人心。”

  郑安微微一笑,但还是故作谦虚地摆了摆手,说道:“不过是略抒已见罢了,算不得什么佳作。”

  然而,他眼中闪烁着的光芒却难以掩饰内心真实的得意之情。

  郑昭接着说道:“依孩儿之见,当天下的士子们看到这份檄文之时,必定会被其中的言辞所打动,届时将会有众多心怀正义之人纷纷响应,与我们一同奋起反抗那暴唐的统治。

  特别是最后的那句‘清君侧’,真可谓是微言大义啊!短短三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力量。”

  郑安微微颔首,同时也稍稍收敛了一下脸上那难以抑制的自得之色,说道:“好了,莫要再多说这些夸赞之词了。时间紧迫,你赶紧去办事吧。”

  郑昭连忙躬身行礼,应声道:“诺!”

  随后,他抬头看了一眼自家老爹,只见其脸色虽然看似平静,但那无法完全掩饰住的喜悦却是清晰可见。

  郑昭心中暗笑,心想自已这次可算是拍到点子上了,于是便怀揣着檄文,转身匆匆离去。

  郑安的大儿子郑平,有些厌恶的看了一眼自已的弟弟。

  在他看来,他这个弟弟,不学无术,就会哄自已父亲的欢心。

  除此之外,真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阿耶,让昭弟做这个,真的可以吗?”郑平有些担忧的问道:“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

  “而且阿耶的字迹很多人都认识,为什么要阿耶亲自写,之前不是商量说,不要冒头的吗?”

  “你懂什么?”郑安对着自已的大儿子呵斥道:“你懂不懂什么叫名与器不可假与人?”

  “这种掀起天下反抗暴唐的檄文,怎么能让别人来写呢?”

  “你别看其他世家说是不要参与进来,说我们目标太大了,恐遭朝廷清算。”

  “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群瞻前顾后的鼠辈,朝廷的屠刀都架到我们脖子上了,还在那里担忧朝廷的清算。”

  “难道不起兵朝廷就不清算了吗?难道我们不参与进来,等到朝廷平叛以后,我们这些人真的能够逃的下去吗?”

  “更何况。”郑安面带笑意的说道:“去年已经死了一个魏王了,今年再死一个吴王。”

  “接连有两个儿子造反,这不就说明李唐王室的天命已失?”

  “正所谓,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我看这个李唐,也是二世而亡的德行。”

  郑平眉头紧锁,一张脸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满满的忧虑之色溢于言表。

  他内心深处始终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不安感,总觉得父亲刚刚所说的话似乎存在某些不对劲的地方,但那具体是什么,他一时半会儿也无法确切地指出。

  然而,即便心中有所疑虑,他却丝毫不敢流露出半点反驳之意。

  要知道,他的父亲才是郑家的家主。

  在这广袤的荥阳城,一切皆被郑家牢牢掌控。

  得益于科举制还未彻底取代推荐制度,虽然朝廷上的高官这些人很难涉及,但是地方官员几乎都被他们侵吞了。

  在荥阳城。

  无论是位高权重的荥阳守备,还是分布在各个角落的大小官吏,甚至连那些地处偏远村落的村长,无一不是他们郑家的人。

  他们不仅把控了所有的官吏,还垄断了当地所有的行业。

  不仅如此,他们私藏的人口,怕是有明面上人口的一半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吸血虫的存在,才能让朝廷的户口,十年才增长了十万户...

  简直明目张胆的到过分的地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片土地上,郑安的话语份量简直比朝廷还要重得多。

  而作为儿子的郑平,面对自已的父亲,自然是只能将所有的疑问深埋心底了。

  安州。

  拿着檄文来刺史府找李恪的郑家子有些缊怒的朝着一旁的侍卫问道:“吴王呢?”

  “吴王?”侍卫有些战战兢兢的说道:“不知道。”

  “不知道?”郑家使者有些怒极反笑了:“我将你们从荥阳带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回公子,是为了看住吴王。”

  “那你们看住了吗?”

  “没有...”侍卫对此也很是不解:“我们的人死死跟在吴王身边了。”

  “可是...吴王就这么消失了,我们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封锁整个城池。”郑家使者面色铁青的说道:“给我找!他不可能跑到哪里去的。”

  檄文都写好了,主人翁没了?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诺。”

  可是城里面这么多人,李恪消失了,是这么好找的吗?

  过了一会儿。

  “公子,府邸里面已经找过了,并没有踪迹。”

  “有缺失的东西吗?”

  “没有。”侍卫很肯定的说道:“吴王走的时候,肯定什么都没带。”

  “我的吴王。”

  “为什么?”

  郑家使者看向空荡荡的府邸:“你什么都不带,能够跑到哪里去?”

  “而且....老老实实的配合我们,然后去做个大家都喜欢的皇上不好吗?为什么要逃走?明明朝廷都这么对你了?”

  “你还是死忠于朝廷?你对得起你身上流淌的血脉吗?”

  “当今皇室,可是灭了你的家才建立起来的。”

  这话不知道世家是如何自已欺骗自已的。

  反正李承乾觉得,兴复汉室的借口也比兴复隋朝的借口要好。

  前朝...

  文帝攒下的人望全都被杨广给败坏掉了。

  哪有几个人会去怀念前朝?

  除非他们想要借此摄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