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就是这些活。以马棚子为主。
但是冯国隆又干了点别的事情。那就是药鸟。
还是上次的配方,用酒泡。但是诱饵变了。
冯国隆这次用的麻籽和谷子。而且带来的量不少。
这些东西不像沙棘果和山丁子。泡的时间要更长才能起作用。所以冯国隆进山的时候就泡上了。泡了两天。马棚子也整的差不多了。
就是上次那个临时水浇出来的马棚子的基础上完善一下。
立起桩子,直接浇水冻。毕竟冬天要是挖坑,那可是费老劲了。这样冻上也就冬天能用。等到夏天还是得挖坑重新整。
立起来四个桩子以后四墙就是用细木头钉的木头杖子。然后给围上。在搭上顶。铺上干草,用树枝子压上。
做工极其粗糙。但别看做着简单。三人忙活起来也挺费事啊!一直忙活了三天。哥仨才算整的差不多了。
而冯国隆也就是第三天早上,把泡好的麻籽谷子扬在下方山沟里的灌木丛边上。
这时候雪最上边已经又有一层硬壳。所以轻点扔都没问题。直接就落在了雪面上!
等到晚上的时候,冯国隆就去捡鸟了。
好家伙,各种山巧,红子点子贝子。家巧苏巧太平巧。密密麻麻铺了一地。
红的黄的白的黑的。冯国隆直接捡了小半袋子。怎么也能有七八十了。
要不是有两个太平鸟,估计小鸟能更多,毕竟这玩意太能吃了。
而冯国隆主要的目标就是这些小鸟,因为这是夹大皮用的诱饵。
大皮,也就是紫貂。也有叫大叶子的。
这玩意珍贵程度不用多说。价值更是高的喜人。只不过这玩意一般都生活在高山。而冯国隆这个地窨子两边几道山梁,都有紫貂。
这种地方也就是山里人常说的大皮窝子。
而紫貂由于皮子珍贵,所以不能有残缺。只能用夹子用药!
而相对于夹子,药不确定性太多。比如吃了以后死树上,你根本找不着。
而夹子就是那种冯国隆做的木板夹子。这种夹子前边也是可以放诱饵的,来增加猎物的收获。
有的人会说紫貂不吃死食。那纯扯犊子。把这个小东西都神话了。
吃不吃死食,只看食物是不是很丰富。夏天的时候紫貂确实有这个资本。因为身型小速度快,所以紫貂捕猎能力极强。根本不缺吃的。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三九天了!
这时候雪大天冷,相对来说一些好捕猎的东西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或者换地方了,往山外围去了。
所以紫貂现在也跟山里很多动物面临的困境一样,那就是缺少食物。
相比于饿死,紫貂还是会选择吃诱饵的。
而冯国隆用的诱饵,还是紫貂平时很喜欢,但又很难抓到的。
毕竟它再灵活,它也没有翅膀啊!
而这时候天冷食物少,加上雪也厚,刨食对于鸟来说极其困难。没吃的鸟也是会冻死的。所以紫貂也偶尔捡点死鸟吃。这就更能让紫貂放下戒备心了。
进山第四天,也就是13号这天,哥仨早上喝了药开始上山。
这次没带滑雪板也没骑马。毕竟这次主要就是来吃苦遭罪的。大雪壳子跋哧就完了。
哥仨先来到地窨子后边这岗梁子上,开始搜寻。
紫貂这东西有固定巢穴,外出寻找食物时候也有固定路线。但不是一个巢穴和一个路线。
所以只要找到紫貂外出时候脚印。在其行进路线上下好夹子诱饵就可以。
剩下的,就看紫貂什么时候出门了。
姜天赐和张二宝不认识紫貂脚印,冯国隆只能慢慢教。
这东西脚印,大致和黄皮子脚印差不多,但是要小,而且细微之处也有区别。所以要认真查看。
后边这座山上紫貂不少,没多久哥仨就搭上一趟紫貂来回走的脚印。
也只有这种有来有回的脚印才能下夹子。只有开没有回的说明是紫貂在这捕猎过,但是捉到猎物以后没从这走。所以下夹子也是白下。
冯国隆走到近前看了一下。没直接在这下夹子放诱饵。
而是走到一棵松树根下,离着紫貂走过的路线一米多远。将夹子支好,轻轻的从雪下推了过去。
由于雪现在已经有了一层硬壳,所以小心些,并不会破坏表面紫貂留下的痕迹。
而诱饵就放到夹子上。
紫貂这小东西也是很机灵的。看到死鸟并不会直接叼走。而是先试探一番,可能还会用爪子扒拉扒拉。
这就是夹子的机会了。一旦触动机关,小紫貂就没有逃脱的可能了。
冯国隆一边下,一边给姜天赐和张二宝讲解技巧。
但是不能直接让他俩上手,因为一旦破坏了紫貂的道,小东西百分之百不会再从这条路走了。
所以冯国隆给他练手用的是黄皮子。黄皮子的皮也叫元皮,比灰狗子皮毛还贵。而且这玩意多。相比于灰狗子会上树,黄皮子要好捕捉的多。
这玩意只要找到路线,将夹子下上,诱饵也用鸟。把鸟的肚皮用刀割开。这个血腥味一散,很容易就把黄皮子吸引过来。
再将道两旁雪壳子上插点树枝草棍,这叫打杖子。是避免黄皮子从别的方向走,叼走鸟却没上夹子。
黄皮子的陷阱就弄好了。
但是有一点和紫貂不一样,下打紫貂的夹子不用拴绳,因为紫貂小,带不走夹子。而且鸟没开膛,没有那么大味道,吸引不来别的东西。
黄皮子的则不同。得拴一根绳子,因为鸟开了膛,有可能引来狐狸或者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而夹子又打不死这种动物。所以不拴绳很有可能把夹子带走。而拴了绳,狼或者狐狸不仅带不走夹子,还有很小的可能被夹子留在这。等人过来就是一枪的事了!
冯国隆哥仨在山上转了一天。下了能有十多个夹子。大部分都是紫貂的。黄皮子的只挑新鲜的。毕竟大皮值钱,黄皮子只是练手。
下了几个夹子以后,冯国隆发现他俩操作没问题,就拉倒了。
第五天哥仨就来到老熊沟这边。把夹子一分,哥仨分三个方向分头行动。
但是冯国隆又干了点别的事情。那就是药鸟。
还是上次的配方,用酒泡。但是诱饵变了。
冯国隆这次用的麻籽和谷子。而且带来的量不少。
这些东西不像沙棘果和山丁子。泡的时间要更长才能起作用。所以冯国隆进山的时候就泡上了。泡了两天。马棚子也整的差不多了。
就是上次那个临时水浇出来的马棚子的基础上完善一下。
立起桩子,直接浇水冻。毕竟冬天要是挖坑,那可是费老劲了。这样冻上也就冬天能用。等到夏天还是得挖坑重新整。
立起来四个桩子以后四墙就是用细木头钉的木头杖子。然后给围上。在搭上顶。铺上干草,用树枝子压上。
做工极其粗糙。但别看做着简单。三人忙活起来也挺费事啊!一直忙活了三天。哥仨才算整的差不多了。
而冯国隆也就是第三天早上,把泡好的麻籽谷子扬在下方山沟里的灌木丛边上。
这时候雪最上边已经又有一层硬壳。所以轻点扔都没问题。直接就落在了雪面上!
等到晚上的时候,冯国隆就去捡鸟了。
好家伙,各种山巧,红子点子贝子。家巧苏巧太平巧。密密麻麻铺了一地。
红的黄的白的黑的。冯国隆直接捡了小半袋子。怎么也能有七八十了。
要不是有两个太平鸟,估计小鸟能更多,毕竟这玩意太能吃了。
而冯国隆主要的目标就是这些小鸟,因为这是夹大皮用的诱饵。
大皮,也就是紫貂。也有叫大叶子的。
这玩意珍贵程度不用多说。价值更是高的喜人。只不过这玩意一般都生活在高山。而冯国隆这个地窨子两边几道山梁,都有紫貂。
这种地方也就是山里人常说的大皮窝子。
而紫貂由于皮子珍贵,所以不能有残缺。只能用夹子用药!
而相对于夹子,药不确定性太多。比如吃了以后死树上,你根本找不着。
而夹子就是那种冯国隆做的木板夹子。这种夹子前边也是可以放诱饵的,来增加猎物的收获。
有的人会说紫貂不吃死食。那纯扯犊子。把这个小东西都神话了。
吃不吃死食,只看食物是不是很丰富。夏天的时候紫貂确实有这个资本。因为身型小速度快,所以紫貂捕猎能力极强。根本不缺吃的。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三九天了!
这时候雪大天冷,相对来说一些好捕猎的东西都已经吃的差不多了。或者换地方了,往山外围去了。
所以紫貂现在也跟山里很多动物面临的困境一样,那就是缺少食物。
相比于饿死,紫貂还是会选择吃诱饵的。
而冯国隆用的诱饵,还是紫貂平时很喜欢,但又很难抓到的。
毕竟它再灵活,它也没有翅膀啊!
而这时候天冷食物少,加上雪也厚,刨食对于鸟来说极其困难。没吃的鸟也是会冻死的。所以紫貂也偶尔捡点死鸟吃。这就更能让紫貂放下戒备心了。
进山第四天,也就是13号这天,哥仨早上喝了药开始上山。
这次没带滑雪板也没骑马。毕竟这次主要就是来吃苦遭罪的。大雪壳子跋哧就完了。
哥仨先来到地窨子后边这岗梁子上,开始搜寻。
紫貂这东西有固定巢穴,外出寻找食物时候也有固定路线。但不是一个巢穴和一个路线。
所以只要找到紫貂外出时候脚印。在其行进路线上下好夹子诱饵就可以。
剩下的,就看紫貂什么时候出门了。
姜天赐和张二宝不认识紫貂脚印,冯国隆只能慢慢教。
这东西脚印,大致和黄皮子脚印差不多,但是要小,而且细微之处也有区别。所以要认真查看。
后边这座山上紫貂不少,没多久哥仨就搭上一趟紫貂来回走的脚印。
也只有这种有来有回的脚印才能下夹子。只有开没有回的说明是紫貂在这捕猎过,但是捉到猎物以后没从这走。所以下夹子也是白下。
冯国隆走到近前看了一下。没直接在这下夹子放诱饵。
而是走到一棵松树根下,离着紫貂走过的路线一米多远。将夹子支好,轻轻的从雪下推了过去。
由于雪现在已经有了一层硬壳,所以小心些,并不会破坏表面紫貂留下的痕迹。
而诱饵就放到夹子上。
紫貂这小东西也是很机灵的。看到死鸟并不会直接叼走。而是先试探一番,可能还会用爪子扒拉扒拉。
这就是夹子的机会了。一旦触动机关,小紫貂就没有逃脱的可能了。
冯国隆一边下,一边给姜天赐和张二宝讲解技巧。
但是不能直接让他俩上手,因为一旦破坏了紫貂的道,小东西百分之百不会再从这条路走了。
所以冯国隆给他练手用的是黄皮子。黄皮子的皮也叫元皮,比灰狗子皮毛还贵。而且这玩意多。相比于灰狗子会上树,黄皮子要好捕捉的多。
这玩意只要找到路线,将夹子下上,诱饵也用鸟。把鸟的肚皮用刀割开。这个血腥味一散,很容易就把黄皮子吸引过来。
再将道两旁雪壳子上插点树枝草棍,这叫打杖子。是避免黄皮子从别的方向走,叼走鸟却没上夹子。
黄皮子的陷阱就弄好了。
但是有一点和紫貂不一样,下打紫貂的夹子不用拴绳,因为紫貂小,带不走夹子。而且鸟没开膛,没有那么大味道,吸引不来别的东西。
黄皮子的则不同。得拴一根绳子,因为鸟开了膛,有可能引来狐狸或者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而夹子又打不死这种动物。所以不拴绳很有可能把夹子带走。而拴了绳,狼或者狐狸不仅带不走夹子,还有很小的可能被夹子留在这。等人过来就是一枪的事了!
冯国隆哥仨在山上转了一天。下了能有十多个夹子。大部分都是紫貂的。黄皮子的只挑新鲜的。毕竟大皮值钱,黄皮子只是练手。
下了几个夹子以后,冯国隆发现他俩操作没问题,就拉倒了。
第五天哥仨就来到老熊沟这边。把夹子一分,哥仨分三个方向分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