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袁天罡化缘,秘籍-《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

  公主府门前张灯结彩,看上去格外的喜庆。

  只是在公主府门口,站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得知驸马回府,下人早已列队等候。

  魏叔玉刚下车,一小小的身影就如炮弹般冲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

  “锅锅,你怎么才回来呀?有个白胡子老道,非要说婉婉资质无双,要收婉婉为关门弟子呐。”

  魏小婉仰着小脸,穿着那身小小的“元帅服”,一张小脸看上去格外懵懂。

  魏叔玉顿时不乐意了。

  魏小婉可是他的逆鳞,居然有人敢当他面拐他妹妹。

  “贫道见过魏驸马。”

  看着眼前的袁天罡,魏叔玉笑得很戏谑。

  “没想到啊,道长竟逃过一命。”

  袁天罡参与过李渊陵寝修建,像他这种风水大师,一般修建好都会被秘密处死。

  袁天罡尴尬笑了下,“老道自知大限将至,一身本领不愿意归于尘土。婉公主资质无双,老道想将一身本领传给她。”

  魏叔玉弯腰将魏小婉抱起来:“说人话,道长究竟想做什么?”

  袁天罡笑得贼鸡儿尴尬,“老道修陵墓差着钱,想找公主府化点缘。”

  “不就是一点铜钱嘛,一万贯够不够?”

  “够够够。”

  魏叔玉歪嘴一笑,笑得很邪魅,“本驸马的钱不是那么好拿的,用东西换吧。”

  袁天罡肉疼得脸皮抽搐不停,最终咬咬牙从怀里掏出一本书。

  “此书乃老道毕生所学,那…那就传授给魏驸马吧。”

  魏叔玉接过去一看,随意翻阅几下便收进怀里。

  袁天罡还真有些好东西!

  “阿博,支给真人一万贯铜钱。”

  见魏叔玉要走,袁天罡连忙拦住魏叔玉。

  “魏驸马,您所谋甚大啊,记住月满则亏呐。”

  魏叔玉古怪盯着他,这老道还真有几把刷子。

  等袁天罡与刘博离开,魏小婉搂着魏叔玉的脖颈撒娇。

  “婉婉想吃锅锅做的酥山!”

  她口中的酥山,就是大唐版的冰淇淋。

  “晚上吃凉的肚子疼,明天再做给你吃。”魏叔玉刮下她的鼻子,抱着她往里走。

  “不嘛不嘛,就吃一小碟嘛。”魏小婉搂着他的脖子撒娇。

  “锅锅…你怎么才回来?”话音刚落,小兕子撞上魏叔玉的腿。

  “呜呜呜…锅锅抱抱。”

  魏小婉略带嫌弃的看着小兕子,“小明达,你又抢我的锅锅啊!”

  “才没有啦,他也是明达的锅锅。”小兕子嘟着嘴辩解。

  魏叔玉笑着弯腰,用另一只手抱起小兕子。

  “夫君可算回来啦,小兕子一天没见着你,她都不肯睡觉呐。”

  ……

  将两个小丫头哄去睡觉后,魏叔玉回到了书房。长乐亲自端来参茶和几样点心,然后温柔的帮他捏着肩膀。

  魏叔玉面前是张巨大的唐帝国疆域图,他的目光落在松州至长安一线,以及更遥远的西域与大食。

  修路只是第一步,接下来……

  “老爷。”书房外传来管家恭敬的声音,“东宫派人送来了一样东西。”

  “拿进来。”

  管家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进来,放下后便躬身退下。

  魏叔玉打开木盒,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枚东宫的玉玺。上面刻着一条盘绕的螭龙,下有“东宫敕令”四个篆字。

  玉玺下压着一份文书,是太子李承乾亲自签署的东宫诏令。准许持令者调动东宫六率的兵力,用以保障驰道修建事宜。

  “呀…”长乐惊讶得叫出声,“居然是大哥的玉玺。”

  魏叔玉掂了掂那沉甸甸的玉玺,嘴角微微上扬。有了这东西,很多事就好办多了。

  薛仁贵和裴行俭在碎叶镇的行动,也可以更放开一些手脚。

  “媚娘。”

  “奴婢在。”

  “研墨,我要给薛仁贵和裴行俭写封信。”

  “是。”武媚娘立刻起身,挽起袖子,露出雪白的手腕,熟练地开始研磨墨锭。

  灯光下,魏叔玉提笔沉吟,武媚娘垂首侍立,只有墨条与砚台摩擦发出的细微沙沙声。

  窗外。

  长安城的万家灯火渐次熄灭,只剩下巡夜金吾卫整齐的脚步声。

  “夫君,夜深啦,咱们该休息啦。”

  魏叔玉从怀里掏出本册子,“夫人,为夫寻到一本好玩的册子,今晚咱俩可以好好的探讨一番。”

  ……

  接下来的几天,长安城依旧沉浸在朝廷大手笔招募民工的议论中。报名点人山人海,各级官吏忙得脚不沾地。

  而深宫之中,李世民在经历了又两晚难以安眠的折磨后,终于下定了决心。

  这一日,他秘密召见宗正寺卿和几位心腹重臣,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

  御书房内,气氛格外凝重。

  当李世民艰难地提出,欲择两子过继给已故的隐太子和齐王,以承香火、慰亡灵时,在场的老臣们都惊呆了。

  长孙无忌首先表示反对: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隐太子、齐王罪愆在前,其嗣已绝于国法。如今骤然过继,恐引起朝野非议,动摇国本啊!”

  房玄龄抚着胡须,沉思良久却道:

  “陛下,臣以为魏驸马此议,虽看似惊世骇俗,却或许真是对症之药。陛下之恙,源乎于心。

  若能以此举平息心中愧憾,龙体康泰,则于国于民,善莫大焉。至于非议…只要过继之后,严加管束。令其安守本分,不再涉及储位之争,或可平息。”

  宗正寺卿则更关心实际操作:“陛下,若行过继,于礼制上需谨慎。不知陛下属意哪两位皇子?”

  李世民显得十分疲惫,摆摆手道:“人选朕尚未想好。辅机、玄龄,朕知道你们的顾虑。

  但朕这些日子备受煎熬,若非玉儿点醒,唉…就当是朕…朕为他俩尽最后一点心意吧。”

  他语气中的痛苦和妥协,让长孙无忌也不好再强硬的反对。

  毕竟。

  皇帝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陛下,”房玄龄再次开口,“魏驸马曾建议陛下,此事或可咨询玄都观高人?”

  李世民点点头:“嗯,朕已命人秘密去请成玄英。”

  就在这时。

  小黄门小碎步走过来:“陛下,晋王殿下在殿外求见,说…说得了两幅前朝古画,特来献给陛下解闷。”

  李世民此刻心烦意乱,本想挥挥手让他退下,忽然心中一动。

  稚奴?

  这孩子近来倒是孝顺乖巧……

  一个模糊念头不受控的冒出来:稚奴年龄尚小,性情看起来也温和,母后又疼爱他。

  若将他过继出去……

  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他自己都吓一跳,赶紧压下去。不行,观音婢绝不会同意。

  李世民有些烦躁地吩咐,“让他先回去吧,画留下,朕有空再看。”

  殿外。

  李治捧着两卷古画,听着内侍传出来的话,脸上期待的笑容微微僵住。

  他敏感地察觉到,父皇似乎心情极差,连见他一面都不肯。

  “有劳公公了。”李治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将画交给内侍。

  转身离开时,小脸上却笼罩了一层阴霾。

  他最近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而他却被蒙在鼓里。

  那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他非常不舒服。

  李治不由得想起那天在立政殿,姐夫意味深长看他的眼神。

  不行!

  他李治一定要搞清楚。

  趁着宫女太监们没注意,他悄咪咪来到御书房的侧面,将耳朵紧紧贴在木墙上。

  天啦,杨姨娘的儿子小明,居然要被父皇过继给别人。

  如此好收买人心的机会,他李治怎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