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城一夜之间被攻下的事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郑锦也没有想到一次试探性的夜袭,竟然如同儿戏一般将漳州城攻下了。
对于漳州城的官员士绅而言,而是犹如天塌地陷般的感觉,漳州城知府知道是郑家军攻克漳州城,杀尽全家老幼后,自尽而亡。
漳州城绿营副将沈家本、参将两人、守备五人皆在绝望之中投降郑家军。
千古艰难惟一死。
伪清虽然在大陆上的统治日益稳固,但这个肯定不包围浙闽粤三省的沿海府镇,尤其是家中靠海贸生存发展兴旺的士绅家族而言,郑家军的旗帜,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好感,当然,也能够带来更多的金银。
漳州府被拿下后,林林总总的一系列繁杂的政务军务工作,一股脑的涌进漳州城原知府衙门。
新的牌子已经挂上了,牌子是让人非常奇怪的名字,大明福建省漳州府政府。对于政府这两个字,惹得漳州府权贵的暗中揣测。
在郑锦的命令下,漳州府城全城封锁,许进不许出,同时以漳州副将、漳州知府的名义,向长泰县、海澄县求援。
漳州城开始军管历史的开始,郑家军的在漳州府城,所带来的不是威望显著,而是恐惧和害怕。想当初郑成功兵围漳州府城九个月之久,漳州府城死伤惨重,无数潮州府城百姓饥饿而死,所剩下的没有多少人了。
而对带来这一切苦难的郑家军,无疑是仇恨、恐惧、无措等多种情绪交错相应。漳州城对于郑家军而言,是一座毫无民心基础的城市。
对于这一点郑锦及郑家军的高层十分清楚,他们对漳州城的感情更为复杂,郑成功之前的策略就是攻占漳泉,以漳泉二府为基础向闽省扩张,打起复兴大明的旗帜。这是多么好的策略啊,可惜就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执行。郑成功抗争十几年,也没有攻克过漳州府。
这次突袭漳州市成功,是谁也没有预想到东方结果。原本以为是打天崩局,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成了顺风局。
完成了藩主十几年未完成的目标。这对出征的八千郑家军来讲,无疑是天大的鼓舞和振奋。这对前提督左镇和新军四镇的震撼和鼓舞更大了。
这两个兵镇,一个是前提督黄廷一手组建的,一个是郑泰父子苦心经营的,没有想到会在短短几天,就对郑锦有些归心的意思。
每月二两足额发放的饷银固然重要,每月一斗新米足额发到家中,固然欣喜,但若无战场上的胜利,怎么会让这群兵痞真正归心呢?
左镇是黄廷精心训练十几年的战斗力颇为强悍的兵镇,其战斗力在前提督左右前后中五个兵镇中排名第一。
新军四镇三千人也都是郑泰精心准备的后手,都经过精心的训练和装备,也都是在海上厮杀惯了的老海盗。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虽然一战被郑锦部队的犀利火器的威力吓到而随大流的投降,但谁也不会轻视他们的战斗力。
作为刚刚整编五天的部队,邓会等人是极力反对将新兵四镇拉入到出征漳州城的队伍当中的。
变数太大,万一临阵反戈一击,那基本可以宣告完结了,甚至连性命都不保。这就是一枚超级大的定时炸弹。
虽然基层班长以上的军官都被替换,但若是有心反抗,那一个个军官岂能控制整支部队?
但不知为何,郑锦确对此充满了信心,认为新军四镇经过战火的磨砺,一定能够成为自己手下的精锐。
这在邓会等人看起来是盲目的自信,反而就在这攻下漳州府城之后,有了几分归心的味道。
府衙之中,几十名军中文书被抽调,成为府衙暂时的文吏,他们忙的脚不沾地,行进如飞,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股脑的全部涌了上来,让他们从未经历过此事的,忙的焦头烂额。
幸好现在处于军管,而漳州城因为城头轮换大王旗的缘故,整个城市没有百姓出门,没有店铺开张,大街上只有郑家军在巡逻,在抄家。
漳州城原文武官员被逮捕、被抄家的凄惨悲鸣的传出,更是惹得城中百姓、商户、官绅个个瑟瑟发抖,禁门闭户,唯恐惹上什么祸端。
郑锦知道这些,却也不以为意,现阶段没有时间考虑市面的繁荣和百姓的安居,若是能够守住漳州城,那后面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安民;若是守不住,出台的政策反而会害了全城的百姓。
伪清可不会认真分辨你是不是没有投敌的意思,他们只会举起屠刀。屠城之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没什么大不了的。
郑锦一边处理着军务,一边听着汇报,这次漳州城的缴获,是他最大的收获。
“世子,经过初步清点,粮库内的粮食仅有十八万石,与账册内的二十七万石严重不符。据粮库大使交代,这九万石粮食已经被知府联合城中权贵,将其倒卖到两广一带。倒卖的银两被他们瓜分一空。
另,粮库大使另外交代,城中权贵之家中存粮不下三万石,七户大粮商的存粮不下十万石。
世子,要不要……”年轻的书吏忍不住杀气腾腾的建议道。
他知道官员贪腐,却没有想到贪腐的如此严重,连百姓们的救命粮都敢瓜分侵占。
郑锦手下不停,道:“你的建议很好,去找新军四镇沈将军,让他派人帮助,将这些权贵和粮商全部抄家。
粮库的粮食要第一时间运出,收集粮船,征召民夫,将粮食全部运走。不行,暂时不能征调民夫,让俘虏和抄家之中的壮丁去搬运粮食,免费的劳力,不能不用。
速度要快。”
书吏高兴的点头应诺,没有想到竟然被世子委以重任,这次若能表现优异,岂不是有机会进入世子府吗?大好前途,就在脚下啊!
郑锦头也不抬,道:“下一位继续汇报。”
“世子,在下负责府库的清点。现府库存银四十一万两,金五百三十两,铁锭一万五千斤,煤炭一千三百石,布匹三千四百余匹,铜油八百桶,其余物质已经被府衙其他官员倒卖一空。”书吏恭恭敬敬的汇报道。
对于漳州城的官员士绅而言,而是犹如天塌地陷般的感觉,漳州城知府知道是郑家军攻克漳州城,杀尽全家老幼后,自尽而亡。
漳州城绿营副将沈家本、参将两人、守备五人皆在绝望之中投降郑家军。
千古艰难惟一死。
伪清虽然在大陆上的统治日益稳固,但这个肯定不包围浙闽粤三省的沿海府镇,尤其是家中靠海贸生存发展兴旺的士绅家族而言,郑家军的旗帜,能够给人带来更多的好感,当然,也能够带来更多的金银。
漳州府被拿下后,林林总总的一系列繁杂的政务军务工作,一股脑的涌进漳州城原知府衙门。
新的牌子已经挂上了,牌子是让人非常奇怪的名字,大明福建省漳州府政府。对于政府这两个字,惹得漳州府权贵的暗中揣测。
在郑锦的命令下,漳州府城全城封锁,许进不许出,同时以漳州副将、漳州知府的名义,向长泰县、海澄县求援。
漳州城开始军管历史的开始,郑家军的在漳州府城,所带来的不是威望显著,而是恐惧和害怕。想当初郑成功兵围漳州府城九个月之久,漳州府城死伤惨重,无数潮州府城百姓饥饿而死,所剩下的没有多少人了。
而对带来这一切苦难的郑家军,无疑是仇恨、恐惧、无措等多种情绪交错相应。漳州城对于郑家军而言,是一座毫无民心基础的城市。
对于这一点郑锦及郑家军的高层十分清楚,他们对漳州城的感情更为复杂,郑成功之前的策略就是攻占漳泉,以漳泉二府为基础向闽省扩张,打起复兴大明的旗帜。这是多么好的策略啊,可惜就是没有办法成功的执行。郑成功抗争十几年,也没有攻克过漳州府。
这次突袭漳州市成功,是谁也没有预想到东方结果。原本以为是打天崩局,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成了顺风局。
完成了藩主十几年未完成的目标。这对出征的八千郑家军来讲,无疑是天大的鼓舞和振奋。这对前提督左镇和新军四镇的震撼和鼓舞更大了。
这两个兵镇,一个是前提督黄廷一手组建的,一个是郑泰父子苦心经营的,没有想到会在短短几天,就对郑锦有些归心的意思。
每月二两足额发放的饷银固然重要,每月一斗新米足额发到家中,固然欣喜,但若无战场上的胜利,怎么会让这群兵痞真正归心呢?
左镇是黄廷精心训练十几年的战斗力颇为强悍的兵镇,其战斗力在前提督左右前后中五个兵镇中排名第一。
新军四镇三千人也都是郑泰精心准备的后手,都经过精心的训练和装备,也都是在海上厮杀惯了的老海盗。个个都是桀骜不驯的,虽然一战被郑锦部队的犀利火器的威力吓到而随大流的投降,但谁也不会轻视他们的战斗力。
作为刚刚整编五天的部队,邓会等人是极力反对将新兵四镇拉入到出征漳州城的队伍当中的。
变数太大,万一临阵反戈一击,那基本可以宣告完结了,甚至连性命都不保。这就是一枚超级大的定时炸弹。
虽然基层班长以上的军官都被替换,但若是有心反抗,那一个个军官岂能控制整支部队?
但不知为何,郑锦确对此充满了信心,认为新军四镇经过战火的磨砺,一定能够成为自己手下的精锐。
这在邓会等人看起来是盲目的自信,反而就在这攻下漳州府城之后,有了几分归心的味道。
府衙之中,几十名军中文书被抽调,成为府衙暂时的文吏,他们忙的脚不沾地,行进如飞,千头万绪的事情一股脑的全部涌了上来,让他们从未经历过此事的,忙的焦头烂额。
幸好现在处于军管,而漳州城因为城头轮换大王旗的缘故,整个城市没有百姓出门,没有店铺开张,大街上只有郑家军在巡逻,在抄家。
漳州城原文武官员被逮捕、被抄家的凄惨悲鸣的传出,更是惹得城中百姓、商户、官绅个个瑟瑟发抖,禁门闭户,唯恐惹上什么祸端。
郑锦知道这些,却也不以为意,现阶段没有时间考虑市面的繁荣和百姓的安居,若是能够守住漳州城,那后面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安民;若是守不住,出台的政策反而会害了全城的百姓。
伪清可不会认真分辨你是不是没有投敌的意思,他们只会举起屠刀。屠城之事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干,没什么大不了的。
郑锦一边处理着军务,一边听着汇报,这次漳州城的缴获,是他最大的收获。
“世子,经过初步清点,粮库内的粮食仅有十八万石,与账册内的二十七万石严重不符。据粮库大使交代,这九万石粮食已经被知府联合城中权贵,将其倒卖到两广一带。倒卖的银两被他们瓜分一空。
另,粮库大使另外交代,城中权贵之家中存粮不下三万石,七户大粮商的存粮不下十万石。
世子,要不要……”年轻的书吏忍不住杀气腾腾的建议道。
他知道官员贪腐,却没有想到贪腐的如此严重,连百姓们的救命粮都敢瓜分侵占。
郑锦手下不停,道:“你的建议很好,去找新军四镇沈将军,让他派人帮助,将这些权贵和粮商全部抄家。
粮库的粮食要第一时间运出,收集粮船,征召民夫,将粮食全部运走。不行,暂时不能征调民夫,让俘虏和抄家之中的壮丁去搬运粮食,免费的劳力,不能不用。
速度要快。”
书吏高兴的点头应诺,没有想到竟然被世子委以重任,这次若能表现优异,岂不是有机会进入世子府吗?大好前途,就在脚下啊!
郑锦头也不抬,道:“下一位继续汇报。”
“世子,在下负责府库的清点。现府库存银四十一万两,金五百三十两,铁锭一万五千斤,煤炭一千三百石,布匹三千四百余匹,铜油八百桶,其余物质已经被府衙其他官员倒卖一空。”书吏恭恭敬敬的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