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人间烟火,从未断绝。
朔方民风开放,上元夜竟有不少闺阁少女结伴出行。忽然人潮中闪过一道红影,那执梅少女回眸一笑,竟让满城华灯黯然失色。她眼波流转间灵气逼人,笑声清脆悦耳,宛如蜜里调冰。
\"这笑声......\"
嬴政正思索间,目光已被少女吸引。那少女非但不躲,反而杏眼圆睁,对身旁丫鬟脆声道:\"看这呆子,眼珠子都要掉出来啦!\"说罢抛下手中梅枝,翩然消失在灯火深处。
拾起残留梅香时,嬴政忽然察觉周围行人皆面带晦气。唯独那少女命格如朝阳初升,竟是个福泽深厚之相。正思索间,忽听街角铁链声响——囚车碾过薄雪,押送官兵的飞鱼服在夜色中格外刺眼。
\"傅大人冤枉啊!\"人群中传出低沉的悲泣。那位遭贬谪的兵部尚书蜷缩在囚笼里,获罪的缘由竟是进谏\"乱民实为饥民\"。天子恼羞成怒,竟将主管兵部的文官之首发配至战场。
嬴政搅动着碗中沉浮的汤圆,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嘴角的冷笑。当白玉般的元宵被咬开时,甜腻的馅料混合着铁锈味在口中爆开。
辽西战事告急,监军再度惨败,刚被下狱问罪,二十八路流民便推举李成为王,高喊着\"苍天无道君王昏,魔王降世李自成\"!
这逆贼在陕甘一带屠戮官员,沿途寺庙尽数摧毁,改奉黄天正道,如今已攻占七府八十余县,声势浩大,俨然有改朝换代之势。
国师普渡慈航亲率十八高僧出征,斩杀叛军首领,捣毁黄天神像,得胜回朝,震慑了周边虎视眈眈的邻邦。
皇帝余怒未消,将其囚禁三月后,直接流放琼州。
街谈巷议不绝于耳,嬴政却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傅天仇,慈航普度...这场景似曾相识,怎么突然从《画皮》转向《倩女幽魂3》了?\"
\"不知是否会遇见宁采臣、聂小倩之辈,这方天地仿佛糅合了诸多传说。\"
那些戏文里的故事当真会在此上演?
这押送的锦衣卫千户身手不凡,在这妖魔横行的世道里,能以凡人之躯出类拔萃,确实不可小觑。锦衣亲军直属皇帝,权势熏天,监察百官,搜集情报,活脱脱是前朝锦衣卫重现。此界武力超绝,锦衣亲军中更是藏龙卧虎。
\"好刀法。\"
嬴政暗自揣度之际,忽觉异样,抬眼望去。
行进队伍最前方,左千户猛然挥鞭怒喝:\"何人作乱!\"
回应他的是两道血色寒芒当空相击,刹那间血光飞溅!
正值元宵佳节,孩童提着花灯嬉戏,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远处舞龙舞狮,锣鼓喧天。
左千户的厉喝淹没在喧闹中,却因凄厉异常令人毛骨悚然。随着一声垂死哀嚎,花灯里突然射出数道寒光,一名锦衣卫当即毙命。
人群四散奔逃,混乱中剑光闪现。
黑影交错间,一骑飞驰而来,马上刀客直取囚车!
\"乱党安敢劫囚!\"
左千户双刀出鞘,凌厉的刀气瞬间斩断袭来的剑芒。屋顶上的赢政暗自诧异:\"这般沙场杀伐的刀法,招招夺命,竟派军中悍将押送囚徒,皇帝莫非糊涂了?\"
嘈杂的人声中,无论是否看清局势,无论反应快慢,众人皆陷入这场混乱。
叮叮叮——
金属相击的锐鸣陡然炸响。那道鬼魅般的黑影自下方袭来,却被千户凌厉的刀势逼退,踉跄间撞碎馄饨摊,木片四溅。沸腾的汤水、燃烧的炭块与惊呆的摊主,皆随黑影倒飞之势被抛至数米开外。
黑影骤然回身,剑刃撕裂空气,剑啸震耳欲聋,显然劫囚之人身手不凡。
令人诧异的是——那纤弱身躯竟是女子?
赢政悠然摄取那锅馄饨,边尝边观战,仿佛前世在家中观赏影剧般悠闲。\"劫囚的女子……想必是傅天仇长女傅清风吧?当年还道是聂小倩转世,实则毫无瓜葛。\"他心中暗忖,\"若此界亦然,倒该往兰若寺一探……\"
战况突变!
黑衣女子眸光一沉,剑尖低垂。瘦削身形与凶险剑招形成强烈反差,招招直袭锦衣卫致命之处:双目、咽喉、太阳穴……乃至下阴,无所顾忌。
\"贱婢找死!\"左千户怒发冲冠,双刀如旋风劈砍,却被数名黑衣人拼死阻挡。火星飞溅间,一名壮汉抡起木桌砸来,桌底寒光乍现。
千户杀气冲天,突破重围时,那披头散发的女子已如血燕扑向囚车。车周锦衣卫严防死守,车下血泊蔓延,尸骸枕藉。
女子倏然转身,轻盈似飞燕点枝,再次冲向囚车。厮杀不过须臾,围观者早已逃散。喧闹渐消,囚车内苍老的呼声清晰可闻……
\"清风!莫再执迷不悟,速带月池离去!\"
\"君命难违,臣唯有以死尽忠!\"
\"莫非你要让为父九泉之下仍不得安宁?\"
傅天仇的呼喊渐渐微弱,终化作一声无力叹息,回天乏术。
傅清风遍体鳞伤,黑衣被血浆浸透。她纵身扑向囚车,十余名锦衣卫骑兵亦呼啸而至。她左躲右闪,仍被一匹战马撞飞,重重摔入衙役包围圈。
剑光闪动,几名欲捡便宜的衙役应声毙命。清风手中利剑滴血,眸中满是不甘。她仰天厉啸,示意同伴速退。
双方混战间,诸多无辜百姓枉死,当真是天降横祸,在劫难逃。而那位爱笑的古怪少女,早已消失无踪。
嬴政暗自思量,吸食馄饨的声响在寂静中尤为刺耳。双目赤红的左千户猛然暴喝:\"何人藏头露尾!\"
嗖嗖嗖——
数支雕翎箭破空而至。锦衣卫箭矢凿有气孔,风声灌入发出摄魂尖啸。那白袍青年纹丝不动,箭矢却凝滞半空,宛如定格。
千户瞳孔骤缩,厉声道:\"原来是位道长!道长莫非也要与朝廷为敌,劫夺囚车?\"
他长刀横扫,刀气纵横三丈,这般武艺在凡尘堪称惊世骇俗,却难入嬴政法眼。
嬴政咽下最后一口馄饨,满足地抚着腹部:\"滋味甚妙。小千户,且与我细说,那国师慈航普度究竟是何等妖物?\"
第十六章
蜿蜒山道间,嬴政孤身南行。
三十里外青山如黛,他的脚步不曾停歇。
他在寻一位佳人。
那位笑若春花的姑娘。
此间世界,《聊斋》异闻频现,他已亲历数桩。而遍阅群书,最令他心驰神往的,莫过于那位以笑动人的狐女——
婴宁!
此女乃狐仙与凡人所生,由鬼母抚育成人。承天地灵气,性情纯真,嫣然一笑可使百花失色。
因身具狐血,举止偶有异于常人,亦通晓些许戏弄凡人的小术。
\"倾城之貌,笑靥摄魂,纵使放纵亦难掩其风情......原着中她与王子服结为连理后,因戏耍觊觎其美色的西邻之子致其身死,惹来官司遭婆母责骂,遂立誓永不再露笑颜。\"
自那以后,世人再未见其展露欢颜。
嬴政不禁为这少女扼腕。世道衰败,恰似故土明清之际,礼教枷锁禁锢人心,对女子尤为严酷,那些陈规陋习遗祸匪浅。
正因如此,他未选择以武力横扫六合。
纵使山河一统,又能如何?
人心愚钝,积习难返,除非动用仙秦伟力彻底重塑此界,否则终是徒劳。
然若借外力强行干涉,必会提早与此界势力冲突,届时烽烟四起,苍生遭劫,甚或天地倾覆。
此番他决意先为人族除患,将肆虐人间的妖魔尽数诛灭!
\"蒲松龄以'婴宁'为名,暗藏玄机——婴宁者,实为撄宁也!\"
此典出自《庄子·大宗师》:万物皆可送迎,皆可毁成,超然物外而心神不扰,谓之撄宁。
简言之,便是超脱俗世纷扰,持守本心澄明。
\"未经磨难、未谙世事的赤子之心,当真算得上道心吗?\"
嬴政沉思之际,已行至山深处。但见群峰叠翠,空谷幽寂。
远处山谷花树掩映间,隐约现出村落轮廓。近看虽是茅舍,却别具清雅韵味。
北面一户宅院,门前垂柳婆娑,墙内桃杏争艳,更有翠竹数丛。
忽闻墙内传来少女清音:\"小荣!\"
这独特声线他绝不会听错——正是婴宁。
一阵冷风拂过,几瓣寒梅落于掌心。嬴政合指推算,梅花易数显兆,今日恰是这少女命运转折之始。
杏衣少女踏着碎步自东向西行来,指尖捻着一枝粉杏正欲别入鬓边。忽觉墙头有异,仰首便撞见一袭白袍,眼中顿时浮起羞愤之色——这不正是上元夜那个直勾勾盯着她瞧的轻浮之徒?
婴宁贝齿轻咬朱唇,攥紧花枝快步闪入院门,身后传来阵阵促狭轻笑。
白袍人眉峰骤聚:眼下正是王子服与婴宁重逢之期,若容他俩叙起姑表亲缘,姻缘线便再难斩断。
余光扫过村口,果然有个青衫书生踉跄而来。嬴政忽然展颜:\"既如此,本座便做个善人断了这孽缘。这丫头半人半狐媚骨天成,若破了元阴......\"他忽然顿住,竟自诩慈悲地合十:\"贫道这可是在救你性命......阿弥陀佛。\"
袖袍翻飞间,王子服已倒在草丛中。嬴政的面容如水波荡漾,转眼竟与那昏迷书生有了七八分相似。
朔方民风开放,上元夜竟有不少闺阁少女结伴出行。忽然人潮中闪过一道红影,那执梅少女回眸一笑,竟让满城华灯黯然失色。她眼波流转间灵气逼人,笑声清脆悦耳,宛如蜜里调冰。
\"这笑声......\"
嬴政正思索间,目光已被少女吸引。那少女非但不躲,反而杏眼圆睁,对身旁丫鬟脆声道:\"看这呆子,眼珠子都要掉出来啦!\"说罢抛下手中梅枝,翩然消失在灯火深处。
拾起残留梅香时,嬴政忽然察觉周围行人皆面带晦气。唯独那少女命格如朝阳初升,竟是个福泽深厚之相。正思索间,忽听街角铁链声响——囚车碾过薄雪,押送官兵的飞鱼服在夜色中格外刺眼。
\"傅大人冤枉啊!\"人群中传出低沉的悲泣。那位遭贬谪的兵部尚书蜷缩在囚笼里,获罪的缘由竟是进谏\"乱民实为饥民\"。天子恼羞成怒,竟将主管兵部的文官之首发配至战场。
嬴政搅动着碗中沉浮的汤圆,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嘴角的冷笑。当白玉般的元宵被咬开时,甜腻的馅料混合着铁锈味在口中爆开。
辽西战事告急,监军再度惨败,刚被下狱问罪,二十八路流民便推举李成为王,高喊着\"苍天无道君王昏,魔王降世李自成\"!
这逆贼在陕甘一带屠戮官员,沿途寺庙尽数摧毁,改奉黄天正道,如今已攻占七府八十余县,声势浩大,俨然有改朝换代之势。
国师普渡慈航亲率十八高僧出征,斩杀叛军首领,捣毁黄天神像,得胜回朝,震慑了周边虎视眈眈的邻邦。
皇帝余怒未消,将其囚禁三月后,直接流放琼州。
街谈巷议不绝于耳,嬴政却露出意味深长的表情。
\"傅天仇,慈航普度...这场景似曾相识,怎么突然从《画皮》转向《倩女幽魂3》了?\"
\"不知是否会遇见宁采臣、聂小倩之辈,这方天地仿佛糅合了诸多传说。\"
那些戏文里的故事当真会在此上演?
这押送的锦衣卫千户身手不凡,在这妖魔横行的世道里,能以凡人之躯出类拔萃,确实不可小觑。锦衣亲军直属皇帝,权势熏天,监察百官,搜集情报,活脱脱是前朝锦衣卫重现。此界武力超绝,锦衣亲军中更是藏龙卧虎。
\"好刀法。\"
嬴政暗自揣度之际,忽觉异样,抬眼望去。
行进队伍最前方,左千户猛然挥鞭怒喝:\"何人作乱!\"
回应他的是两道血色寒芒当空相击,刹那间血光飞溅!
正值元宵佳节,孩童提着花灯嬉戏,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远处舞龙舞狮,锣鼓喧天。
左千户的厉喝淹没在喧闹中,却因凄厉异常令人毛骨悚然。随着一声垂死哀嚎,花灯里突然射出数道寒光,一名锦衣卫当即毙命。
人群四散奔逃,混乱中剑光闪现。
黑影交错间,一骑飞驰而来,马上刀客直取囚车!
\"乱党安敢劫囚!\"
左千户双刀出鞘,凌厉的刀气瞬间斩断袭来的剑芒。屋顶上的赢政暗自诧异:\"这般沙场杀伐的刀法,招招夺命,竟派军中悍将押送囚徒,皇帝莫非糊涂了?\"
嘈杂的人声中,无论是否看清局势,无论反应快慢,众人皆陷入这场混乱。
叮叮叮——
金属相击的锐鸣陡然炸响。那道鬼魅般的黑影自下方袭来,却被千户凌厉的刀势逼退,踉跄间撞碎馄饨摊,木片四溅。沸腾的汤水、燃烧的炭块与惊呆的摊主,皆随黑影倒飞之势被抛至数米开外。
黑影骤然回身,剑刃撕裂空气,剑啸震耳欲聋,显然劫囚之人身手不凡。
令人诧异的是——那纤弱身躯竟是女子?
赢政悠然摄取那锅馄饨,边尝边观战,仿佛前世在家中观赏影剧般悠闲。\"劫囚的女子……想必是傅天仇长女傅清风吧?当年还道是聂小倩转世,实则毫无瓜葛。\"他心中暗忖,\"若此界亦然,倒该往兰若寺一探……\"
战况突变!
黑衣女子眸光一沉,剑尖低垂。瘦削身形与凶险剑招形成强烈反差,招招直袭锦衣卫致命之处:双目、咽喉、太阳穴……乃至下阴,无所顾忌。
\"贱婢找死!\"左千户怒发冲冠,双刀如旋风劈砍,却被数名黑衣人拼死阻挡。火星飞溅间,一名壮汉抡起木桌砸来,桌底寒光乍现。
千户杀气冲天,突破重围时,那披头散发的女子已如血燕扑向囚车。车周锦衣卫严防死守,车下血泊蔓延,尸骸枕藉。
女子倏然转身,轻盈似飞燕点枝,再次冲向囚车。厮杀不过须臾,围观者早已逃散。喧闹渐消,囚车内苍老的呼声清晰可闻……
\"清风!莫再执迷不悟,速带月池离去!\"
\"君命难违,臣唯有以死尽忠!\"
\"莫非你要让为父九泉之下仍不得安宁?\"
傅天仇的呼喊渐渐微弱,终化作一声无力叹息,回天乏术。
傅清风遍体鳞伤,黑衣被血浆浸透。她纵身扑向囚车,十余名锦衣卫骑兵亦呼啸而至。她左躲右闪,仍被一匹战马撞飞,重重摔入衙役包围圈。
剑光闪动,几名欲捡便宜的衙役应声毙命。清风手中利剑滴血,眸中满是不甘。她仰天厉啸,示意同伴速退。
双方混战间,诸多无辜百姓枉死,当真是天降横祸,在劫难逃。而那位爱笑的古怪少女,早已消失无踪。
嬴政暗自思量,吸食馄饨的声响在寂静中尤为刺耳。双目赤红的左千户猛然暴喝:\"何人藏头露尾!\"
嗖嗖嗖——
数支雕翎箭破空而至。锦衣卫箭矢凿有气孔,风声灌入发出摄魂尖啸。那白袍青年纹丝不动,箭矢却凝滞半空,宛如定格。
千户瞳孔骤缩,厉声道:\"原来是位道长!道长莫非也要与朝廷为敌,劫夺囚车?\"
他长刀横扫,刀气纵横三丈,这般武艺在凡尘堪称惊世骇俗,却难入嬴政法眼。
嬴政咽下最后一口馄饨,满足地抚着腹部:\"滋味甚妙。小千户,且与我细说,那国师慈航普度究竟是何等妖物?\"
第十六章
蜿蜒山道间,嬴政孤身南行。
三十里外青山如黛,他的脚步不曾停歇。
他在寻一位佳人。
那位笑若春花的姑娘。
此间世界,《聊斋》异闻频现,他已亲历数桩。而遍阅群书,最令他心驰神往的,莫过于那位以笑动人的狐女——
婴宁!
此女乃狐仙与凡人所生,由鬼母抚育成人。承天地灵气,性情纯真,嫣然一笑可使百花失色。
因身具狐血,举止偶有异于常人,亦通晓些许戏弄凡人的小术。
\"倾城之貌,笑靥摄魂,纵使放纵亦难掩其风情......原着中她与王子服结为连理后,因戏耍觊觎其美色的西邻之子致其身死,惹来官司遭婆母责骂,遂立誓永不再露笑颜。\"
自那以后,世人再未见其展露欢颜。
嬴政不禁为这少女扼腕。世道衰败,恰似故土明清之际,礼教枷锁禁锢人心,对女子尤为严酷,那些陈规陋习遗祸匪浅。
正因如此,他未选择以武力横扫六合。
纵使山河一统,又能如何?
人心愚钝,积习难返,除非动用仙秦伟力彻底重塑此界,否则终是徒劳。
然若借外力强行干涉,必会提早与此界势力冲突,届时烽烟四起,苍生遭劫,甚或天地倾覆。
此番他决意先为人族除患,将肆虐人间的妖魔尽数诛灭!
\"蒲松龄以'婴宁'为名,暗藏玄机——婴宁者,实为撄宁也!\"
此典出自《庄子·大宗师》:万物皆可送迎,皆可毁成,超然物外而心神不扰,谓之撄宁。
简言之,便是超脱俗世纷扰,持守本心澄明。
\"未经磨难、未谙世事的赤子之心,当真算得上道心吗?\"
嬴政沉思之际,已行至山深处。但见群峰叠翠,空谷幽寂。
远处山谷花树掩映间,隐约现出村落轮廓。近看虽是茅舍,却别具清雅韵味。
北面一户宅院,门前垂柳婆娑,墙内桃杏争艳,更有翠竹数丛。
忽闻墙内传来少女清音:\"小荣!\"
这独特声线他绝不会听错——正是婴宁。
一阵冷风拂过,几瓣寒梅落于掌心。嬴政合指推算,梅花易数显兆,今日恰是这少女命运转折之始。
杏衣少女踏着碎步自东向西行来,指尖捻着一枝粉杏正欲别入鬓边。忽觉墙头有异,仰首便撞见一袭白袍,眼中顿时浮起羞愤之色——这不正是上元夜那个直勾勾盯着她瞧的轻浮之徒?
婴宁贝齿轻咬朱唇,攥紧花枝快步闪入院门,身后传来阵阵促狭轻笑。
白袍人眉峰骤聚:眼下正是王子服与婴宁重逢之期,若容他俩叙起姑表亲缘,姻缘线便再难斩断。
余光扫过村口,果然有个青衫书生踉跄而来。嬴政忽然展颜:\"既如此,本座便做个善人断了这孽缘。这丫头半人半狐媚骨天成,若破了元阴......\"他忽然顿住,竟自诩慈悲地合十:\"贫道这可是在救你性命......阿弥陀佛。\"
袖袍翻飞间,王子服已倒在草丛中。嬴政的面容如水波荡漾,转眼竟与那昏迷书生有了七八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