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你怎么发起呆来了-《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顾远躬身告辞:“那侄儿就不多打搅,叔叔一路奔波想必已疲惫不堪。改日再来详聊。”说罢,他向温玉微微点头示意,便先行离开。

  芳儿走后,贾明轩一人坐在房内怔怔出神,侍女素月端着茶在一旁问道:“二爷,怎地发呆呢,是在烦恼些什么?”

  一旁的锦霞也插话:“方才我们还瞧见芳姑娘乘车离开呢。”

  素月小心试探:“二爷莫非在惦记芳姑娘什么时候还会回来?”

  贾明轩低头紧握住素月的手问:“你猜芳姑娘还会再来瞧我吗?”

  “你何必伤心,兰姑娘只是回家陪父亲,就住在京城,有老夫人做主,自然会常回府中,你又何必难受呢?”晴雯赶忙劝道。

  “我不明白,她为何要走?我们不是一直相处得很好吗?”宝玉神情恍惚。

  “哪有一直住在别人府上的道理。人家也有父亲需要照料,老夫人也不好强留。”晴雯见他情绪低落,连忙解释。

  “发生何事?”紫鹃随太夫人走入房中,听见动静,特意上前查看。

  “没什么,只是兰姑娘刚刚离开,二爷一时有些低落。”晴雯低声回应。

  “呆孩子,兰姑娘回去尽孝,又不是不回来,过些时日接她来住便是。”太夫人温言宽慰。

  “真的吗?您可不要骗我。”宝玉拉住太夫人的手问道。

  “我何时骗过你?很快就能再见她了。”

  听闻此言,宝玉这才安心入睡,太夫人见他睡稳后,方才离开。

  回到房中,太夫人琢磨着,是该与林文远谈一谈,将两孩子的事定下。如若亲事办成,宝玉日后也有依靠,待她百年之后,也能安心。

  在贾家一位长辈的房中。“那位姑娘总算走了,省得她整日与宝玉亲近,幸好老夫人答应她离府。”那位长辈言语轻松。

  “正是如此,如今清静不少,也遂了夫人的心愿。再过些时日,让二爷和贾家那位小姐多接触,自然就亲近起来了。”身边一位管事媳妇也说道。

  “那林大人实在叫人气恼,竟用贾家的银钱去谋官!哪有这种道理?老太太怎会应允?”另一位长辈满脸不悦,其实更心疼那几十万两银子。

  “夫人也不必太往心里去,只要掌握住府中财务大权,银子自会源源不断。”另一人赶紧安慰。

  “话是如此,可我总觉得气闷难消。”

  这日清晨,贾澜并未前往军营,而是早早来到林府。

  “五爷到了,老爷这会儿正在前厅饮茶。”林府下人林禄见到贾澜,连忙迎上前去。

  贾澜刚踏进前厅,一眼就看见林文远坐在席上慢饮香茗,一侧站着他的女儿亲自斟茶侍奉。

  “辰儿,进来吧。”林如海一见贾辰便起身相迎。黛玉递上一杯热茶,贾辰接过道谢,“谢您款待。”

  寒暄过后,贾辰正准备开口,林如海却笑着问他,“你是有事找我吧?”

  “姑父英明。”贾辰顿了一下,“不知您可已经领了查办国库亏空的差?”

  林如海含笑点点头,“你能猜到这一点,倒也算有些见解。”

  “不过姑父,这项差事恐怕不容易。”贾辰略带忧虑地说,“不仅费力不讨好,还要招惹许多官员。”

  “我当然知道这事难办。”林如海轻啜一口茶,“但君命难违,我也无意和他们正面冲突。”

  “如果不去争斗,那如何能把账目追清?靠和和气气去要债吗?”贾辰听得一头雾水。

  “就说荣国府吧,恐怕就够姑父头疼一阵了。”

  “是么?”林如海不急不躁道,“老太太和贾政已经答应归还银两。”

  “真答应了?”贾辰不禁露出吃惊之色,“可他们以前不是拖着不办的么?”

  “你且听我说,令祖父当年就早已备好钱款,未曾动用朝廷资金。再加上我把事理讲清了轻重,他们自然愿意退还。”林如海泰然自若地答道。

  第九十一章 林府小聚

  坐在席间,贾辰心里却想着另外一节。原来书中提到过这一节国库的事,可却根本没有提到银子最终去了哪儿。后来是否被收走了呢?以贾府那些人的心性,恐怕早想占为己有。可如今看来说不定这钱一直没有被动用。连旁人都没机会染指,难怪书里没多着墨。

  “辰儿,你怎么发起呆来了?”林如海瞧他神情恍惚,忍不住发问。

  “哦,没什么,就是想着,为何荣国府的人会愿意顺从您的意思呢?”贾辰顺势改了口,“莫非是他们早存此意?”

  林如海听了笑着回道:“并非我多有手腕,实则是他们早就打算如此了。你祖父临终之前也曾提点,他们权衡利弊后,正好顺水推舟,借了我的名义罢了。”

  “那其他世家为何没人这般做?”贾轩仍存疑惑。

  徐然之轻啜茶水:“有的虽财力充足,却不愿放手;有的则早已没落,无力回天。如今依仗先帝的余威还能支撑一二,待先帝百年之后,债台一倒,再想应付可就难了。”

  贾轩这才明白几分,小说中史家被抄家正是为此。不过他心仍有疑虑:既然贾府能拿出这笔银钱还清欠账,为何最终依然落得家破人亡?更别提元妃走得那样急,莫非贾府另有不为人知的事?

  他忽然想起平安岭那一遭,贾府被治罪的缘由之一就是私结外官。看来内中大有文章。

  门外传来管家徐福的声音:“老爷,午膳准备好了。”几个人这才知道已到午时。

  “端进来吧。”徐然之应道,“轩儿且先用饭,事情慢慢细谈。”

  接着他又抬眼看向内堂,“玉儿也来,今日难得一道吃饭。”

  席间,贾轩几次夹菜给玉儿,小姑娘低眉不语,只轻轻点头,并未拒绝。徐然之在旁看得眉眼含笑。

  膳罢,又略饮了些清茶,三人围坐着叙了一回闲话。

  “岳父,回去后老夫人恐怕还会提这事儿。”贾轩到底还是按捺不住。

  “急什么?”徐然之缓缓一笑,“此事不必着急定夺,婚事等些时日再议,也未迟了。”

  听他提及婚约,雨儿脸上泛红,低哼一句:“我去看看热水可足。”说着便匆匆避开了。徐然之望着她远去,忍不住又笑。

  等人走远,他转向贾轩,问了句:“你今后,如何想?”

  贾轩怔了一瞬,随后明白其意。

  “岳父,我年少便孤身闯荡,并无多大抱负,只想与雨儿安稳过日子,踏踏实实地走完一生,已感心足。”然而心下自有打算。倘若君上有朝一日容他不得,他也绝非甘于束手之人。他和徐然之不一样,不曾一味忠诚君主。但此刻所言的那份情意,并非虚假——如若上意容他安享岁月,他亦无心去争这争那。

  “年轻人懂得稳中求进,也算难能可贵。”林如海微微颔首,“当今天子虽性情淡漠,可对待有功之臣尚不算薄情,尤其对你寄予厚望。你也要不负所托才好。”言语中,他流露出几分赞许。

  “长辈所言,晚辈铭记于心。”贾轩表面恭敬,心中却暗想,如果他知道林家将来家破人散,林妹妹被迫流离,不知可还能如此虔诚。这种话自是不能出口,只能默默吞下。

  几日后,皇宫果然下旨,升任林如海为户部左侍郎,从二品官衔。一时间贺客盈门,好不热闹。

  府中设宴以待宾朋,没有张灯结彩却也算高朋满座。贾家也在被请之列。因府中并无嫡夫人主持,家宴女宾事宜便落在了贾老太太肩上。

  林如海系科举出身,同届同年中颇具威望,故来客多为文人儒臣。与那些惯居庙堂的老贵族便不怎么亲热。因贾家中有人为文职在身,也在宾客之间来回周旋,倒也博得个谦逊有礼的好名声——一则是敬林如海声名远播,再者自己官微职小,得此机缘实属不易,所以态度殷勤,不敢怠慢,频频作揖寒暄,还不时地瞅向自家兄长。

  林如海看到这般情景,唯有摇头轻笑。

  大厅内,香烟缭绕,热闹非凡。贾老太太与诸位官眷同坐席间。

  一位贵妇笑意盈盈道:“老夫人,恕我直言,林府那位实在讨人喜欢,我真恨不得带回去天天瞧着。”

  贾老太太笑而应之:“夫人抬爱,不过是个晚辈,还要多学才是。”虽嘴上推让,心里已是一片喜悦。虽则她位尊尊亲,但座上诸位哪个不身份高贵,皆是朝中重臣亲眷。

  另一位夫人也附和道:“太夫人实在过于自谦了,便是皇贵妃也在宫里称赏那人呢。”在座宾客一个个皆是不凡,最次者也居四品,只有王氏在一旁落座却无话插口,面色有些寂寥。

  送完宾客归来,此时宴散客走,厅内只剩下了荣国府一行尚在谈笑。

  贾瑾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微笑着说:“林公,林氏在世时常说起两位孩子的婚事,如今您对此事是何态度?”他话音刚落,众人的目光都投向林如海。

  旁边的李氏听后神色一紧,急忙说道:“这种大事是不是该问问宫中贵妃的意见更为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