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我绝不会轻信!-《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戴权恭敬地回答:“老奴遵旨。"

  凤藻宫内,“臣妾恭迎陛下,陛下万安!”

  得知消息的贾元春在门口迎接弘武帝。

  进入正殿落座后,弘武帝笑道:“爱妃,朕的宝贝女儿在哪?”

  元春瞪了弘武帝一眼,嗔怪道:“都什么时辰了,小安乐早就睡下了。"

  弘武帝拍拍额头,“哎呀,瞧朕这记性,忙得都分不清日子了,这会儿安乐应该已经睡了吧。"

  元春轻笑,“陛下,再忙也要顾着龙体,伤了身子可不是小事。"

  弘武帝笑道:“明白了。"

  次日清晨,弘武帝精神焕发地离开凤藻宫,心情极佳,身体已完全康复。

  御书房内,太医院院判为弘武帝把脉后说道:“陛下身体恢复良好,但近期需节制房事,否则不利于痊愈。"

  弘武帝喜形于色,笑道:“朕知道了。"

  宁王府中,太 ** 完消息后对宁王说道:“王爷,宫里的太医今日再次被宣诊脉,皇上龙颜大悦!”

  宁王皱眉,“这么说皇上身体恢复了,又要开始生育了?这不是好事。"

  太监笑着说:“王爷别担心,我们配制的药并非那么容易就让皇上得偿所愿。

  即便身体恢复,想有子嗣也很困难,他高兴得太早了。"

  “哦?竟有这样的效果?”

  宁王好奇追问。

  太监答道:“并非完全无法让女子怀孕,只是几率很低。

  后宫佳丽虽多,却不一定有人能如愿,就算怀上了也不一定能顺利生产,即使生下孩子也不一定是皇子。"

  宁王皱眉,“这么说还是有机会的,我们需要加紧计划。"

  太监劝道:“王爷无需急躁,即便是能怀孕,也要足足十个月才能分娩,能不能成还不一定,我们尚有时间。"

  宁王点头,“你说得有道理,筹备这么久,绝不能前功尽弃。

  只是我实在等不及了!”

  太监安慰道:“王爷请安心,终有一日会给太子和太子妃 ** !”

  宁王喃喃自语,“父王、母妃,孩儿定会让那些当年参与陷害你们的人付出代价,一个都不会放过!”

  贾环瞧着榻上沉睡的两个孩子,转身对黛玉说道:“愉哥儿今儿倒是安分得很,你快来看看,睡得多香啊。

  你不是总抱怨他闹腾,整晚折腾你吗?”

  黛玉瞪了贾环一眼,啐道:“你倒说得轻巧!这孩子怎么了,只要你在身边就乖乖睡觉,你一走就开始闹腾,真是烦死了!”

  次日清晨。

  贾环醒来,见黛玉还在沉睡,又瞄了眼旁边的紫鹃,便轻手轻脚地下床。

  雪雁闻声前来伺候他更衣、洗漱。

  贾环整理好后,又看了眼儿童床中熟睡的小家伙们,随后前往校场锻炼。

  当他再次返回后宅正屋时,黛玉和宝钗等人已梳洗完毕,正在等他一同吃早饭。

  “爹爹早!”

  珺姐儿揉着眼睛走到桌前,朝贾环打招呼。

  贾环笑着拍拍她的头说:“宝贝也早。"

  一家人在愉快的氛围中吃完早餐,贾环这才带着亲兵去了锦衣亲军都指挥司。

  堂下,常贵和郭达恭敬行礼:“属下见过王爷。"

  贾环虚扶一下:“免礼。

  那个把总的情况查得如何了?”

  常贵回答:“回王爷,经调查,此人确如王晨所述,性格孤僻,人际交往简单,未发现异常之处。"

  郭达补充道:“不过有一点奇怪,此人不像王晨描述的那样热衷名利,反而显得超然物外,从不争抢下属的功劳。"

  “哦?”

  贾环听后心中一动,“看来这个把总有些古怪,走,我们去见李霄。"

  昭狱。

  贾环坐在狱卒搬来的椅子上,问下方的李霄:“李霄,邓安是不是经常到丰台大营来找你?”

  李霄听后愣了一下,尽管不清楚贾环的真实意图,但仍然如实答道:“邓家与我家世代交好,来军营找我并非奇怪之事,每次来访还带几个元兴子弟同行。

  王爷此问有何深意?”

  贾环没有回应李霄的问题,而是接着问道:“邓安与你部下关系如何?”

  李霄只能继续说道:“邓安是卫国公之子,在军中自然备受推崇,与我的手下相处还算融洽。"

  贾环沉思片刻说:“邓安与那位把总关系如何?平日里有没有往来?”

  李霄虽然愚钝,但也察觉到贾环的意图,摇头道:“这绝不可能。

  我们两家世代交好,邓安为何要做这种事?若我李家败落,邓家在军中岂不是孤立无援?”

  贾环冷笑一声道:“即便李家衰败,邓家起初或许会有困扰,但一旦渡过难关,邓家必将成为军中的绝对势力,元兴一脉的京城勋贵必定追随其后。"

  李霄依旧难以置信,两家世代友好,两家的父亲更是情同手足,邓安怎会如此行事?他冷冷地对贾环说道:“王爷莫要戏弄我,我不会轻信您的说法,除非您能提供确凿证据。"

  贾环冷笑着反问:“想想邓安每次到你军营所作所为,仅仅是为了来找你玩吗?”

  李霄回想起邓安每次来军营,确实与丰台大营的一些人走得较近,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相信邓安会加害自家。

  他对贾环说道:“若王爷没有真凭实据,我绝不会轻信!”

  贾环看着李霄说道:“你自己好好想想吧,那位把总虽不热衷权势,却为何仍讨好邓安?他们交往虽少,但其中疑点重重。"说完,贾环离开了昭狱。

  回到锦衣卫大堂,常贵问:“王爷,是否传唤邓安前来问话?”

  贾环摇摇头道:“现在还不行。

  若是邓安所为,此人定城府极深,先别打草惊蛇,待时机成熟再将其一举拿下。"

  宁国府。

  宁安堂内,贾环坐于主位,问李大道:“那位把总的事查得如何了?”

  李大回禀道:“王爷,我们的人调查得很详细,这把总自幼父母双亡,由父亲独自抚养长大。

  然而他的父亲嗜赌如命,常对他拳脚相加,后来因欠债遭人杀害,债主甚至想把他卖给南边的人当娈童,当时他已经十岁。

  幸得一位好心人相救,这位好心人一直资助他直到十六岁入伍,至今仍在服役。

  而那位救命恩人,正是年轻时邓安的手下。"

  贾环听后击掌赞叹:“好!李大,你们的办事效率确实提升不少,连十年前的事情都查得如此清楚,黄泉果然没让我失望!”

  李大谦逊地说:“王爷投入这么多资源,属下若无功而返,实在愧对您的信任。"

  贾环笑着说道:“李大,你先回去,继续留意邓安的动向,有任何消息立即向我汇报。"

  李大恭敬地行礼道:“属下定当遵命!”

  在李大即将离开时,贾环忽然问道:“李大,令郎今年几岁了?”

  李大笑着回答:“王爷,小儿小宝今年五岁。"

  贾环点头道:“嗯,好好教导他,待世子入学,就让他一同念书吧!”

  李大闻言激动不已,连忙跪拜谢恩:“属下李大感谢王爷厚爱!”

  贾环摆摆手示意起身,李大郑重地叩了三个头后告退。

  回到家中,惠娘正陪着女儿妞妞观看一本名叫《霏卢》的书籍,小宝在一旁嬉闹。

  见到李大归来,惠娘起身迎接:“当家的回来了!”

  “爹爹!”

  妞妞高兴地扑进李大的怀抱撒娇。

  李大笑道:“妞妞都这么大了,还要缠着爹爹,真是羞人啊!”

  妞妞摇晃着李大的胳膊撒娇说:“我才不要嫁人呢,我就要陪爹爹!”

  惠娘笑问:“今天有什么喜事吗?看你这般开心。"

  李大得意地宣布:“咱们家有大好事发生啦!”

  惠娘见李大大喜过望,不禁询问:“是什么喜事让你这般开心?”

  李大哈哈大笑:“惠娘,王爷说了,让咱们好好教导小宝,将来世子开蒙时会带他一起去读书。

  惠娘,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惠娘听后同样激动不已,多年来的耳濡目染让她明白,这不仅意味着小宝未来一片光明,更说明只要阳平王府稳固,儿子的前程便无需他们担忧。

  “这样的好事,咱们一定要好好庆祝!要不要把你的朋友都请来热闹一番?”

  李大笑着点头:“当然,把以前镖局的老兄弟们都请来,痛快地喝上一顿!”

  夜幕降临,李宅灯火辉煌。

  李大召集了镖局的老友,席间笑闹不断。

  李大打趣道:“你们看看你们这副模样,怎么像是没出息的样子?一个个都有官职在身呢!”

  有人笑着回应:“李大,在兄弟面前别摆官架子,我不怕你,要不要比试一下?”

  李大醉意朦胧地说:“你家秋兰在王妃和王爷面前很有面子,难怪你不惧我。

  不过我可不跟你动手,打不过你,可不想自讨苦吃。"众人闻言哄笑。

  后院正房内,惠娘与几位女眷交谈。

  一位体态丰盈的妇人说道:“惠娘,你们家真是福气啊!当年遇到还未崛起的王爷,得他信任,我们这些人家也因此受益。

  谁能想到,当初的镖师如今都成了官员。

  回想过去,简直不敢相信,这都是王爷的恩赐。"

  惠娘附和道:“黄嫂说得对,我们现在的生活,远超从前所想,全靠王爷的恩泽。"

  黄嫂笑道:“那是当然,谁要是敢在我面前说王爷坏话,我就让他尝尝我的唾沫星子!”

  另一位妇人补充道:“那还用说吗?神京城谁不感激王爷?不说他捐出四百万两银子救活无数人,单是当年平息天花一事,就挽救了不知多少性命。

  如今,神京城中供奉王爷长生牌位的家庭数不胜数。"

  黄嫂接着说道:“惠娘,小宝如今算是有了保障,将来陪世子读书,前途定然无可限量!”

  黄嫂子听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惠娘不必担心我会不高兴。

  我家秋兰可是正四品的武官,那些丫头们也都是从五品的武职。

  若论官职,我家秋兰比你家李大大还要高呢!"

  "什么?芍药这丫头竟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瞒着家里,等我回去非好好教训她不可!"

  "正是如此,我家那丫头也是这样,该好好管教一番!"另一位妇人附和道,院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宁国府。

  后宅正屋,地面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四个奶娃娃正在嬉戏玩耍,小珺姐儿在一旁看得入神,时不时去碰碰这个,摸摸那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黛玉等人见状忍不住笑了起来,宝钗摇头道:"这丫头真是闲不下来。"

  黛玉看着贾蔚不断爬向珺姐儿的身影,叹了口气:"这孩子怎么总是记不住教训,老往珺姐儿那边凑。"果然,珺姐儿轻轻一推,贾蔚便摔了个屁股墩,但他很快站起,摇摇晃晃地又朝珺姐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