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只有一章,但字数是两章的量
杏枝提着食盒回去了,一路上都在思索着方才的事情。到了太子妃住处,胡婉清自然也发现了对方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的样子,有心说两句,只是碍于要用早膳,便暂时歇了心思,只让她退下。
青禾退下后,又找了杏枝,毕竟两个人从小一起伺候太子妃,不忍心看着对方行差踏错,有心想劝两句。
“杏枝,你方才怎么回事?为娘娘布菜时竟然走神?”青禾既是提醒,亦是警告。
“哎呀,你别管,我现在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弄清楚,你就等着看吧!”杏枝并未将话放在心上。
“你看看你最近的行为,要想好好在太子妃身边伺候,你就安分一些,前日的训斥都忘了吗?”青禾有些恨铁不成钢。
“好好好,我知道了。”杏枝敷衍着。
对方明显敷衍的神情让青禾也有些不快,“你要是知道了,今日就不会被娘娘处罚去提早膳的食盒!罢了,随你吧,我是劝不动了。”说罢气冲冲的走了,而杏枝一直在想着提膳的事情,并未注意到。
中午的时候,杏枝主动要求提膳,太子妃为此还很高兴,觉得对方这是长进了。
可只有杏枝本人清楚,太子身边的人嘴很严,打探不出任何消息,即使连厨房也问不出任何消息,所以这才主动要求提膳。
和早膳相比,午膳要丰盛一些,所以一起提膳的还有其他人。杏枝掐算好时间去了厨房,果然遇到了莫玄以及两个随行人员,提的午膳又比往日的多一些。心中越发肯定,太子殿下的住处还藏着一个人!
回去后,她伺候的十分殷勤,太子妃大有改观。
“娘娘,这几日您不是夜不安眠,大夫说可以少量用一些百合莲子羹,您正好也可以给太子殿下送一些。”
太子妃听了这话,以为杏枝见太子殿下自从来到庄子上还未来,想自己殷勤一些。
于是笑道:“你这丫头,竟然操心到我这里了,罢了,就依了你。”
下午,午休过后,太子妃便带着百合莲子羹前往沈羡之的住处,随行的正是杏枝。
……
……
“殿下,太子妃在院门口外求见。”孙德旺弓着腰道。
沈羡之皱眉,她怎么来了?
孙德旺见太子殿下没说话,忖度着问道:“要不,奴才告知太子妃,说您歇着?”
沈羡之摇头道:“罢了,让她进来吧。”
其实他并不想太子妃进来,只是一则太子妃怀着孕,二则毕竟是正妃,一旦回绝未免对方脸上不好看,三则一旦回绝了,没准还真让对方猜测到自己来庄子有其他事情。
太子妃带着杏枝缓缓走进院子,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其实她平日里是不去太子的书房,现在是在庄子上,没有那么多讲究。
只是此处虽不是书房,但杏枝身为女眷的丫鬟,是不能进去的,这也是沈羡之要求的。除了他自己用的下人,旁的下人是不允许进去的。
所以到了门口的时候,太子亲自接过食盒进去了。
沈羡之起身相迎,目光在太子妃隆起的肚子上停留一瞬,随后语气温和道,“辛苦你特意送羹过来。”
孙德旺也很有眼色,在太子妃进门的那一刻,赶紧上前接过食盒,用银针测过之后,才将装着羹汤的碗拿出来,放到桌子上。
太子妃盈盈福身,“殿下日夜操劳,臣妾想着这百合莲子羹能安神,便送来给殿下尝尝。”
“太子妃有心了。”
沈羡之不是很有胃口,不过看在太子妃的面子上,尝了两口便放下了,嘴上顺带攒了两句,“味道不错。”
太子妃见太子尝了羹汤,心中欢喜,面上笑意更浓。“您喜欢就好,妾身尝着也不错。”
沈羡之对医理之术虽说算不算精通,不过粗浅的皮毛还是了解一些的,“怎么,你最近夜里睡不好?”
太子妃笑着摇头道:“没有,许是近日因为天气炎热,夜里有些睡不安稳,顾及腹中胎儿,不能用药,大夫让妾身药补不如食补。”
两人正在屋里说话。而留在外面的杏枝就有些心急如焚,她一心想弄清楚太子住处到底有没有藏人,便暗中四处张望。
她以为自己的行为很隐蔽,只是怎么可能逃得过莫玄的眼睛,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老辣的孙德旺。
孙德旺刚从屋里出来,就看见跟着太子妃一起来的丫鬟不对劲,他看向旁边的莫玄。对方也看了过来,还朝他暗中点了点头。
直到太子妃离开之后,孙德旺开口道:“那个丫鬟不对劲,方才分明是在暗中窥探。”
莫玄回想了一番,原来是他不小心漏了破绽,被人察觉,“我知道哪里疏忽了,这就去向殿下请罪。”
俩人进门后,先是将方才的情形说了一遍。
“太子妃身边的杏枝?”沈羡之对太子妃身边的人还是认识的。
莫玄请罪道:“是属下疏忽了,今日提早膳的时候就碰到了杏枝,没想到提午膳的时候依旧碰到了。先前没觉得,现在回想起来,早膳比往日多了一些,被这丫鬟察觉到了,中午是再次确认的,看来她已经发现了。”他说完,也把自己惊到了。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私自窥探孤的饮食和住处!”沈羡之的心情早已不复之前,脸上难看的紧,“不知是不是太子妃属意。”
“殿下恕罪!”俩人连忙请罪。
“走着,去瞧一瞧太子妃。”沈羡之语气平静,神情冷漠。
……
……
话说杏枝在沈羡之院中的这么多房间里还真发现了异常,她觉得自己立功了,正要迫不及待的告知太子妃。
太子妃并未察觉到异常,一如往日的问道:“我看你憋了半天了,是有什么想说的吗?”
杏枝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既得意自己发现了太子的院子里多了一个人,又难过自家娘娘又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妾室,“娘娘,奴婢发现……”
“发现什么了?”还没来得及开口,沈羡之带着莫玄和孙德旺大步走进来。
杏枝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这被抓了个正着。她在心里只是有些懊恼,方才在太子殿下的院子里被发现了而已,不过是受些惩罚,因为她觉得无论如何,太子妃必定会为自己求情的。
太子妃见状,忙起身相迎,脸上满是疑惑,“殿下不是说要看一会儿书吗?”
沈羡之目光冷峻,并未有往日的温和,太子妃这才察觉到不对劲,她在脑中迅速思索着,并无不妥之处,“殿下……”
沈羡之冷冷的扫视了杏枝一眼,然后对太子妃道:“太子妃,你的丫鬟私自窥探孤的行迹,不知是否是你授意的?”
太子妃一惊,连忙请罪道:“妾身绝无窥探殿下之意,不知是否有所误会?”只是话音刚落,眼神就忍不住忙看向杏枝。
只见杏枝吓得扑通一声跪下,哆哆嗦嗦地说:“太子殿下,奴婢不是有心的,是……是想为太子妃分忧,发现了些异常……”
太子妃震惊的看向杏枝,指着对方道:“你是疯了不成!原本以为你是因为有长进这才殷勤了一些,没想到竟然做出这种糊涂事来!来人!掌嘴!”
杏枝也不停地磕头,“奴婢知错了!”
沈羡之冷哼一声,“哼,认错倒是快,只是你难道没有想过后果?”
太子妃见没人动手掌嘴,便自己过去狠狠扇了对方几下嘴巴子,随后连忙求情:“殿下息怒,是这丫头不懂事,妾身这就让人杖责,您就饶了她这一回吧。”
沈羡之心里也清楚是这丫鬟自作主张,并非太子妃所为,语气稍缓:“孤知道不是你的意思,是这丫鬟自作主张!”
太子妃刚松下来的心又被接下来的话提起来。
“私自窥探储君是大罪,人我就帮你处置了,只是太子妃还是要好好管束下人,勿让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听了这话,太子妃明白,杏枝的命是保不住了,“是,接下来妾身必定杜绝此类事情,严格管教下人!”
杏枝听到这话,面如死灰,恐惧瞬间淹没了她,她不敢说话,只一味的拼命地磕头,额头很快就鲜血淋漓。
然而沈羡之不为所动,示意莫玄将人带走。
太子妃虽心中不忍,但也不敢再求情,只能眼睁睁看着杏枝被拖走。
待沈羡之离开后,太子妃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
青禾在一旁默默垂泪,轻声道:“娘娘,杏枝也是糊涂,想用这个方式为您分忧。”
太子妃长叹一口气,“这怪我,如果我早早的就严厉训斥,好好约束,她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青禾不知劝了几次,可对方明显没放在心上,如今倒好,干脆用性命得了教训。
“也只能怪她自己行事没有分寸,娘娘您别伤心,好歹也要为肚子里的小皇孙着想啊。”
太子妃轻抚着自己的肚子,仿佛在安抚腹中的孩子,也在平复自己的心情。
说实话,方才的太子让她十分震惊。
平日里在她面前,亦或是在下人面前,都是一副温和有礼的样子,给人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此时此刻的她明白了,之前的太子那副样子不过是对外展示的,是想让外人所见的。
而刚才的太子,那副温柔面具后,才是他真实的样子,冷酷,果决!
太子妃平复好心情后,开始思索杏枝所说的异常。她心中隐隐觉得,太子来庄子有其他隐情。必定是杏枝无意中发现了什么,从而导致丢了性命,她虽然猜测到了,只是不敢深究,只当不知道。
而沈羡之让人处理了杏枝后,也察觉到之前对太子妃有些严厉,毕竟怀着身孕,所以亲自去找了一趟。
果然,再次见面,太子妃虽然还是温文有礼,但明显疏离了许多。
“太子妃可是在心里埋怨我?”沈羡之又恢复成往日的模样。
“妾身不敢,也不会,是那丫头的错。”太子妃回答的很谨慎。
沈羡之长叹一口气,用手指缓缓按着太阳穴,“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是你也知道我与晋王势同水火,他更是时时刻刻让人监视我,就在咱们来庄子上,这一路都有人盯着,现在庄子外面还有对方的人监视,我是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太子妃听了这话,神情果然有所松动,“晋王竟然行监视之举!”
沈羡之轻轻摸着太子妃的孕肚道:“若我只身一人也就罢了,可是,母亲,你,还有你腹中的孩儿的安全系于我一身,为了你们,我不得不谨慎行事。”
太子妃很少看见太子心中愁绪万千,往日里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给人很安全的感觉,“是晋王有什么不妥吗?”
沈羡之安慰道:“不用担心,你如今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生下孩子,一切有我呢!”
太子妃心中的担忧稍稍缓解,她抬头看着沈羡之,眼中满是信任,“殿下如此用心,妾身明白了,是妾身之前牛心左性,未能体察殿下的不易,外头的事情妾身不懂,但还请殿下放心,我会打理好后宅的。”
沈羡之点点头,轻轻揽过太子妃,“你身子也重了,不要多忧多思。”
“好。”太子妃之前不好的情绪不仅一扫而空,甚至还有些愧疚。觉得殿下在外头正面临凶险之局,而她还因为丫鬟的过错,对殿下心生不满。
管束下人的言行举止本来就是她的责任,可恰恰是她身边的人没做好,脸上着实不好看。
沈羡之余光扫过靠在肩上的太子妃,身上一会愧疚,一会高兴,便知道目的已经达到。
他太清楚一个合格的妻子,和一个将夫君放在心上的妻子,区别有多大。
他相信在父亲进京科举之前,母亲与他的感情定然很好。可就是因为父亲本就存着的私心,以及高扬的压力使得他屈服了。
他不相信父亲心里就没想过借高扬的势,好在朝中有一番作为,可父亲不仅没借上,反而错失了十年的机会。同时让祖母看清了一些事,也使得母亲将父亲丢掉,只为自己考虑。
如今的父亲,可以算得上真正的孤家寡人。在祖母心里,儿子不再重要;而母亲只是维持着面子情。
子女就更不用说了,要么不亲近,要么为了利益算计对方;亲子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这个养子,早在对方算计自己的时候,早就从内心不再将他当成是父亲。
杏枝提着食盒回去了,一路上都在思索着方才的事情。到了太子妃住处,胡婉清自然也发现了对方神思恍惚,心不在焉的样子,有心说两句,只是碍于要用早膳,便暂时歇了心思,只让她退下。
青禾退下后,又找了杏枝,毕竟两个人从小一起伺候太子妃,不忍心看着对方行差踏错,有心想劝两句。
“杏枝,你方才怎么回事?为娘娘布菜时竟然走神?”青禾既是提醒,亦是警告。
“哎呀,你别管,我现在有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弄清楚,你就等着看吧!”杏枝并未将话放在心上。
“你看看你最近的行为,要想好好在太子妃身边伺候,你就安分一些,前日的训斥都忘了吗?”青禾有些恨铁不成钢。
“好好好,我知道了。”杏枝敷衍着。
对方明显敷衍的神情让青禾也有些不快,“你要是知道了,今日就不会被娘娘处罚去提早膳的食盒!罢了,随你吧,我是劝不动了。”说罢气冲冲的走了,而杏枝一直在想着提膳的事情,并未注意到。
中午的时候,杏枝主动要求提膳,太子妃为此还很高兴,觉得对方这是长进了。
可只有杏枝本人清楚,太子身边的人嘴很严,打探不出任何消息,即使连厨房也问不出任何消息,所以这才主动要求提膳。
和早膳相比,午膳要丰盛一些,所以一起提膳的还有其他人。杏枝掐算好时间去了厨房,果然遇到了莫玄以及两个随行人员,提的午膳又比往日的多一些。心中越发肯定,太子殿下的住处还藏着一个人!
回去后,她伺候的十分殷勤,太子妃大有改观。
“娘娘,这几日您不是夜不安眠,大夫说可以少量用一些百合莲子羹,您正好也可以给太子殿下送一些。”
太子妃听了这话,以为杏枝见太子殿下自从来到庄子上还未来,想自己殷勤一些。
于是笑道:“你这丫头,竟然操心到我这里了,罢了,就依了你。”
下午,午休过后,太子妃便带着百合莲子羹前往沈羡之的住处,随行的正是杏枝。
……
……
“殿下,太子妃在院门口外求见。”孙德旺弓着腰道。
沈羡之皱眉,她怎么来了?
孙德旺见太子殿下没说话,忖度着问道:“要不,奴才告知太子妃,说您歇着?”
沈羡之摇头道:“罢了,让她进来吧。”
其实他并不想太子妃进来,只是一则太子妃怀着孕,二则毕竟是正妃,一旦回绝未免对方脸上不好看,三则一旦回绝了,没准还真让对方猜测到自己来庄子有其他事情。
太子妃带着杏枝缓缓走进院子,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其实她平日里是不去太子的书房,现在是在庄子上,没有那么多讲究。
只是此处虽不是书房,但杏枝身为女眷的丫鬟,是不能进去的,这也是沈羡之要求的。除了他自己用的下人,旁的下人是不允许进去的。
所以到了门口的时候,太子亲自接过食盒进去了。
沈羡之起身相迎,目光在太子妃隆起的肚子上停留一瞬,随后语气温和道,“辛苦你特意送羹过来。”
孙德旺也很有眼色,在太子妃进门的那一刻,赶紧上前接过食盒,用银针测过之后,才将装着羹汤的碗拿出来,放到桌子上。
太子妃盈盈福身,“殿下日夜操劳,臣妾想着这百合莲子羹能安神,便送来给殿下尝尝。”
“太子妃有心了。”
沈羡之不是很有胃口,不过看在太子妃的面子上,尝了两口便放下了,嘴上顺带攒了两句,“味道不错。”
太子妃见太子尝了羹汤,心中欢喜,面上笑意更浓。“您喜欢就好,妾身尝着也不错。”
沈羡之对医理之术虽说算不算精通,不过粗浅的皮毛还是了解一些的,“怎么,你最近夜里睡不好?”
太子妃笑着摇头道:“没有,许是近日因为天气炎热,夜里有些睡不安稳,顾及腹中胎儿,不能用药,大夫让妾身药补不如食补。”
两人正在屋里说话。而留在外面的杏枝就有些心急如焚,她一心想弄清楚太子住处到底有没有藏人,便暗中四处张望。
她以为自己的行为很隐蔽,只是怎么可能逃得过莫玄的眼睛,更何况旁边还有一个老辣的孙德旺。
孙德旺刚从屋里出来,就看见跟着太子妃一起来的丫鬟不对劲,他看向旁边的莫玄。对方也看了过来,还朝他暗中点了点头。
直到太子妃离开之后,孙德旺开口道:“那个丫鬟不对劲,方才分明是在暗中窥探。”
莫玄回想了一番,原来是他不小心漏了破绽,被人察觉,“我知道哪里疏忽了,这就去向殿下请罪。”
俩人进门后,先是将方才的情形说了一遍。
“太子妃身边的杏枝?”沈羡之对太子妃身边的人还是认识的。
莫玄请罪道:“是属下疏忽了,今日提早膳的时候就碰到了杏枝,没想到提午膳的时候依旧碰到了。先前没觉得,现在回想起来,早膳比往日多了一些,被这丫鬟察觉到了,中午是再次确认的,看来她已经发现了。”他说完,也把自己惊到了。
“好大的胆子,竟然敢私自窥探孤的饮食和住处!”沈羡之的心情早已不复之前,脸上难看的紧,“不知是不是太子妃属意。”
“殿下恕罪!”俩人连忙请罪。
“走着,去瞧一瞧太子妃。”沈羡之语气平静,神情冷漠。
……
……
话说杏枝在沈羡之院中的这么多房间里还真发现了异常,她觉得自己立功了,正要迫不及待的告知太子妃。
太子妃并未察觉到异常,一如往日的问道:“我看你憋了半天了,是有什么想说的吗?”
杏枝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既得意自己发现了太子的院子里多了一个人,又难过自家娘娘又要面对即将到来的妾室,“娘娘,奴婢发现……”
“发现什么了?”还没来得及开口,沈羡之带着莫玄和孙德旺大步走进来。
杏枝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这被抓了个正着。她在心里只是有些懊恼,方才在太子殿下的院子里被发现了而已,不过是受些惩罚,因为她觉得无论如何,太子妃必定会为自己求情的。
太子妃见状,忙起身相迎,脸上满是疑惑,“殿下不是说要看一会儿书吗?”
沈羡之目光冷峻,并未有往日的温和,太子妃这才察觉到不对劲,她在脑中迅速思索着,并无不妥之处,“殿下……”
沈羡之冷冷的扫视了杏枝一眼,然后对太子妃道:“太子妃,你的丫鬟私自窥探孤的行迹,不知是否是你授意的?”
太子妃一惊,连忙请罪道:“妾身绝无窥探殿下之意,不知是否有所误会?”只是话音刚落,眼神就忍不住忙看向杏枝。
只见杏枝吓得扑通一声跪下,哆哆嗦嗦地说:“太子殿下,奴婢不是有心的,是……是想为太子妃分忧,发现了些异常……”
太子妃震惊的看向杏枝,指着对方道:“你是疯了不成!原本以为你是因为有长进这才殷勤了一些,没想到竟然做出这种糊涂事来!来人!掌嘴!”
杏枝也不停地磕头,“奴婢知错了!”
沈羡之冷哼一声,“哼,认错倒是快,只是你难道没有想过后果?”
太子妃见没人动手掌嘴,便自己过去狠狠扇了对方几下嘴巴子,随后连忙求情:“殿下息怒,是这丫头不懂事,妾身这就让人杖责,您就饶了她这一回吧。”
沈羡之心里也清楚是这丫鬟自作主张,并非太子妃所为,语气稍缓:“孤知道不是你的意思,是这丫鬟自作主张!”
太子妃刚松下来的心又被接下来的话提起来。
“私自窥探储君是大罪,人我就帮你处置了,只是太子妃还是要好好管束下人,勿让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听了这话,太子妃明白,杏枝的命是保不住了,“是,接下来妾身必定杜绝此类事情,严格管教下人!”
杏枝听到这话,面如死灰,恐惧瞬间淹没了她,她不敢说话,只一味的拼命地磕头,额头很快就鲜血淋漓。
然而沈羡之不为所动,示意莫玄将人带走。
太子妃虽心中不忍,但也不敢再求情,只能眼睁睁看着杏枝被拖走。
待沈羡之离开后,太子妃瘫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
青禾在一旁默默垂泪,轻声道:“娘娘,杏枝也是糊涂,想用这个方式为您分忧。”
太子妃长叹一口气,“这怪我,如果我早早的就严厉训斥,好好约束,她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
青禾不知劝了几次,可对方明显没放在心上,如今倒好,干脆用性命得了教训。
“也只能怪她自己行事没有分寸,娘娘您别伤心,好歹也要为肚子里的小皇孙着想啊。”
太子妃轻抚着自己的肚子,仿佛在安抚腹中的孩子,也在平复自己的心情。
说实话,方才的太子让她十分震惊。
平日里在她面前,亦或是在下人面前,都是一副温和有礼的样子,给人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此时此刻的她明白了,之前的太子那副样子不过是对外展示的,是想让外人所见的。
而刚才的太子,那副温柔面具后,才是他真实的样子,冷酷,果决!
太子妃平复好心情后,开始思索杏枝所说的异常。她心中隐隐觉得,太子来庄子有其他隐情。必定是杏枝无意中发现了什么,从而导致丢了性命,她虽然猜测到了,只是不敢深究,只当不知道。
而沈羡之让人处理了杏枝后,也察觉到之前对太子妃有些严厉,毕竟怀着身孕,所以亲自去找了一趟。
果然,再次见面,太子妃虽然还是温文有礼,但明显疏离了许多。
“太子妃可是在心里埋怨我?”沈羡之又恢复成往日的模样。
“妾身不敢,也不会,是那丫头的错。”太子妃回答的很谨慎。
沈羡之长叹一口气,用手指缓缓按着太阳穴,“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可是你也知道我与晋王势同水火,他更是时时刻刻让人监视我,就在咱们来庄子上,这一路都有人盯着,现在庄子外面还有对方的人监视,我是不敢行差踏错半步。”
太子妃听了这话,神情果然有所松动,“晋王竟然行监视之举!”
沈羡之轻轻摸着太子妃的孕肚道:“若我只身一人也就罢了,可是,母亲,你,还有你腹中的孩儿的安全系于我一身,为了你们,我不得不谨慎行事。”
太子妃很少看见太子心中愁绪万千,往日里都是一副成竹在胸,给人很安全的感觉,“是晋王有什么不妥吗?”
沈羡之安慰道:“不用担心,你如今的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生下孩子,一切有我呢!”
太子妃心中的担忧稍稍缓解,她抬头看着沈羡之,眼中满是信任,“殿下如此用心,妾身明白了,是妾身之前牛心左性,未能体察殿下的不易,外头的事情妾身不懂,但还请殿下放心,我会打理好后宅的。”
沈羡之点点头,轻轻揽过太子妃,“你身子也重了,不要多忧多思。”
“好。”太子妃之前不好的情绪不仅一扫而空,甚至还有些愧疚。觉得殿下在外头正面临凶险之局,而她还因为丫鬟的过错,对殿下心生不满。
管束下人的言行举止本来就是她的责任,可恰恰是她身边的人没做好,脸上着实不好看。
沈羡之余光扫过靠在肩上的太子妃,身上一会愧疚,一会高兴,便知道目的已经达到。
他太清楚一个合格的妻子,和一个将夫君放在心上的妻子,区别有多大。
他相信在父亲进京科举之前,母亲与他的感情定然很好。可就是因为父亲本就存着的私心,以及高扬的压力使得他屈服了。
他不相信父亲心里就没想过借高扬的势,好在朝中有一番作为,可父亲不仅没借上,反而错失了十年的机会。同时让祖母看清了一些事,也使得母亲将父亲丢掉,只为自己考虑。
如今的父亲,可以算得上真正的孤家寡人。在祖母心里,儿子不再重要;而母亲只是维持着面子情。
子女就更不用说了,要么不亲近,要么为了利益算计对方;亲子尚且如此,更何况自己这个养子,早在对方算计自己的时候,早就从内心不再将他当成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