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杨安:有何不可,你给朕说清楚了!-《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是是是,王爷教训的是,方才是小人愚钝了。”

  “此事还请王爷放心,小人一定为您办的漂漂亮亮。”

  被齐王如此呵斥,夸由也瞬间脖子一缩,然后便笑眯眯回复,说的齐王这才神色稍微缓和了些,颔首道:“嗯,你能这样想就最好不过了。”

  “以后多跟孙纲学学,你看看人家孙纲,一声不响就得到了陛下赏识,眼瞅着就要离开咱们王府,为朝廷效力了。”

  “你再看看你,整日不是喝酒遛鸟,就是青楼姑娘,你这样让本王以后怎么为你谋差事?”

  不得不说,齐王还真挺会画饼的,以至于夸由听他如此说,也顿时愣住了,随后更是立刻便难以置信看向孙纲,对其问:“孙长史要升官了?”

  “对啊,承蒙陛下与咱们家王爷赏识,孙某过几日就得入朝为官了。”

  孙纲咧嘴笑笑,说的夸由顿时就对齐王严肃道:“还请王爷放心,小人现在就去想办法,争取一个月内,就让永顺王裴子青的那些子嗣悉数上天,绝不会耽搁朝廷大事。”

  “嗯,你能如此想,就再好不过了。”

  齐王微微颔首,然后便再次警告:“但是你也得记住,本王虽然没告诉你用何种方法,你自己也得清楚什么法子可用,什么法子不可用。”

  “尤其是牵扯陛下声誉的地方,你一定要慎之又慎,明白了吗?”

  齐王的意思其实就是,让夸由在安排的时候尽量合理一些,若是以后出了事,也不能说是他与杨安授意的。

  这一点,夸由自然明白,故此很快便应下道:“明白明白,王爷您就放心好了,小人又岂会那点数都没有?”

  “那王爷,小人这就回房琢磨此事去了?”

  “嗯,去吧,想好了再动手,总归咱们也不着急。”

  齐王嗯了一声,夸由立刻便离开了。

  而齐王,也在夸由走了后,这才与孙纲对视了一眼,然后便返回自己房间呼呼大睡了。

  只可惜他睡着了,被他一通画饼大法给忽悠的早就热血沸腾的夸由,此时却怎么也睡不着。

  不但睡不着,夸由更是坐在房间里一个劲的琢磨着到底应该为裴子青的子嗣们搞一个什么样的罪名?

  甚至为了此事,接下来的好几日他都一直在房里待着。

  当然了,待着也肯定没有白待,他自然也想到了最为稳妥的法子。

  什么法子呢?

  那自然是想办法让永顺王裴子青的那些子嗣侵占良田了。

  为何这么说?

  因为侵占良田这种事,在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有发生,永顺王的子嗣也不会太过在意。

  而且除了这,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侵占良田的罪名可大可小,全在朝廷一念之间。

  朝廷若想从轻发落,那么或许只是让其归还良田,然后再赔点钱就完事了。

  但朝廷如果深究此事,那么就算杀的人头滚滚也不为过。

  故此这会,夸由其实就是准备用这法子了。

  不过就算确定要用这法子,他却还是仔细琢磨了许久,直至确定此法没有任何纰漏,他才起身去找鄯乐儿了。

  而就在他去找鄯乐儿的时候,杨安这会,也已经准备召开朝会了。

  刚刚走进乾阳殿,以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内阁臣子为首的满朝文武,立刻便对杨安恭敬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嗯,众卿免礼吧。”

  杨安微微一笑,径直走向了殿内垂拱,直至在垂拱下面坐定,他才目光环视众人,然后淡淡问:“众位爱卿可有本奏,若是有,就尽管奏来。”

  “诺,陛下。”

  满朝文武领命,先前曾被杨广擢升为将作大匠,专门负责杨广陵寝修建事宜的贺玉泉,立刻便走了出来,对杨安行礼:“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哦?准奏。”

  杨安诧异了下,贺玉泉这才恭敬说:“陛下,臣曾奉太上皇旨意专门负责太上皇的陵寝修建事宜,如今陵寝已经修建了部分,估计再有两年,大抵就可完工了。”

  “故此臣想问问陛下,太上皇的陵寝应该以何命名?”

  如果大隋的科学研究没有取得太大成果,杨广的陵寝修建绝对不可能这么快就修建了一部分,但如今大隋朝廷的火药,水泥,以及蒸汽动力机械都有了长足进展,如此情况下,杨广的陵寝修建速度比较快,也就可以理解了。

  就连杨安也只是微微颔首,然后沉吟道:“确实,既然太上皇的陵寝已经修建了部分,那么命名就势在必行了。”

  “各位爱卿有甚好的陵名吗?”

  “若是有,就一并提出来。”

  当然了,话虽如此说,杨安其实就是不会,因为咱杨某人也没干过如此高大上的事。

  为皇帝陵寝命名?

  对不起,这个着实超出了咱杨某人的能力范畴。

  不过这些事他肯定不会表现出来,所以这会,他也只能问问朝臣的意思了。

  好在朝臣们也并未让杨安失望,一听杨安这样问,房玄龄立刻便行礼:“启奏陛下,太上皇一直希望我大隋国运昌隆,江山永固,此乃他老人家之夙愿。”

  “故而臣以为,太上皇的陵寝可为长陵,取国祚绵长,江山稳定之意,不知陛下觉得如何?”

  房玄龄说完便等着杨安决定了,就连长孙无忌,李靖,杜如晦,魏徵他们也都颔首表示赞同。

  “长陵?”

  但杨安却嘴角抽搐看着房玄龄,很想问问老房,你怎么把明成祖朱老四的陵名给抢了?

  可再一想,这事其实也不能怪房玄龄,谁让他朱老四生的晚呢?

  一想到此,杨安便沉吟了番,拍板道:“行吧,既然房卿觉得长陵不错,诸位爱卿也没有异议,那么太上皇的陵名就叫长陵。”

  “此事内阁需要立即对外公布,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还请陛下放心。”

  房玄龄,李靖他们应声,杨安点了点头,随后便对其他人问:“你们呢,你们还有本奏吗?”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听杨安如此说,杜如晦也这才走了出来说道。

  “哦?杜卿也有啊,那就说吧。”

  杨安笑笑,很显然就是在等杜如晦的奏疏。

  而杜如晦,也很快便恭敬说:“启奏陛下,臣提议将科技院研究的民用技术,酌情对外公开。”

  “同时,朝廷也可将咱们的蒸汽机与蒸汽机床等东西,以成品形式对外销售,这是臣与诸位内阁所拟定的一份完整章程,还请陛下御览。”

  杜如晦说完这话,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奏疏呈给了杨安。

  “嗯,很好,杜卿的这个提议很好,利国利民,那就这样定了。”

  杨安也在看完了杜如晦的奏疏后,当即颔首说道,使得杜如晦也立刻恭敬行礼:“陛下仁德,臣代天下百姓拜谢陛下。”

  “陛下仁德,臣等代百姓拜谢陛下。”

  甚至就连长孙无忌他们,此时也都跟着行礼,杨安这才淡淡一笑说:“好了,此事就这样定了,既然内阁已经拟好了章程,就按内阁的章程实施即可。”

  “还有事吗?有就继续说。”

  杨安说完便打量着所有朝臣了,朝臣们也当即摇头:“没,没了。”

  “哦,这样啊。”

  杨安哦了声,随后便笑眯眯道:“既然你们没有要奏的了,那朕就说朕的事了。”

  “朕准备成立一支专属于朕,覆盖中央与地方的骁果卫,用来监督百官,不知各位爱卿可有异议?”

  “这。”

  杨安这话刚刚说出,朝堂上的不少臣子都脸色变了,永顺王裴子青更是第一个就站出来反对:“陛下,不可啊,此事万万不可。”

  裴子青此时都慌了,他这边还正准备联络那些异姓王反叛呢,若是这时候杨安成立了新的监察机构,他感觉他们会很麻烦。

  “不可?”

  但杨安却眉头皱了下,然后便淡漠问:“有何不可,永顺王你给朕说清楚了。”

  “否则你一而再,再而三反对于朕,很容易就会让朕觉得你对朕有意见?”

  “你若只是反对朕的政令,那倒没有什么,但若对朕有意见,咱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