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压的越狠,就会闹的越大!-《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杨安说完便冷冷打量裴子青了,当然话虽如此说,他其实也大概猜到了裴子青的意图,甚至也能明白这家伙肯定不甘心臣服大隋。

  但这些事他现在不能提出来,故此也只能威慑一下对方。

  可裴子青听杨安如此说,却顿时紧张了起来,随后便面色难看的对杨安行礼:“陛下,臣也只是为朝廷路桥修建事宜考虑而已。”

  “臣担心李春经验不足,不能顺利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裴子青此时都后悔挑这时机冒头了,但事情干都已经干了,他肯定得赶紧想办法化解。

  不然对他来说,可就是大麻烦了。

  “呵呵,是吗?原来永顺王还是在为朝廷考虑?”

  “若是如此的话,那就请永顺王稍后带头缴税吧。”

  “朕听说永顺王以及你们疏勒王室,自从并入大隋以后,一直都在洛阳城经营铺子,相信永顺王应该不会让朕为难吧?”

  而杨安,听裴子青这样解释,也这才冷笑一声,对其再次说道。

  他现在确实没办法将这些异姓王怎么样,甚至他也没打算这么早就对这些家伙动手。

  但就算没这想法,也不妨碍他先逼迫一下对方,看看这家伙的下一步会怎么走?

  毕竟纵然是他想收拾这些异姓王,也是需要借口的,杨安肯定不会错过这个制造借口的机会。

  “是是,陛下所言在理,臣身为大隋的异姓王,自然不会让陛下为难。”

  “只要朝廷的商税征收之法公布,臣肯定第一个带头缴税。”

  被杨安如此一问,裴子青也立刻恭敬回道,使得杨安也满意嗯了声,随后才淡淡道:“好,那朕可就等着了。”

  这话说完,他便看向了其他朝臣,对他们问:“你们呢,你们反对朕任用李春为路桥修建事宜的总负责人吗?”

  “不反对,臣等没有异议。”

  其他朝臣摇头,杨安这才微微颔首,然后将目光落在了李春身上,对他说:“李春,既然诸位臣工无人反对,此事就交给你了,希望你莫要让朕失望。”

  “还请陛下放心,不成功,便成仁,臣纵然是死,也会为我大隋修建一批高质量,经久耐用之路桥。”

  李春严肃承诺,杨安笑了笑,挥手示意他退下后,这才对满朝文武再次道:“好了,朕的改革暂时就这些,诸位还有本奏吗?”

  “若是有,就尽管奏来。”

  “回陛下,臣有本奏。”

  听杨安这样说,朝臣里的大隋科技院院正王长青,立刻便走了出来,对杨安行礼:“启奏陛下,臣建议将我们大隋洛阳通往长安的火车暂时作为商用,拉货也好,拉人也罢,总归不能这样闲着。”

  “毕竟火车与铁路也需要维护成本。”

  王长青说的这件事,其实杨安早就在考虑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他也就没着手而已。

  但现在,听王长青如此说,杨安也顿时笑道:“准奏,火车的后续使用,你们科技院自己看着办。”

  “不过若朝廷需要利用火车运送军需时,你们科技院可得优先朝廷使用。”

  杨安对于洛阳到长安的火车兴趣不大,毕竟这东西当初搞出来,也只是为了让大隋科技院练手而已。

  所以他也不在意此事,可内阁大臣房玄龄听杨安这样说,却忽然站了出来建议:“陛下,臣觉得除了火车,咱们朝廷的驿站其实也可以对外开放。”

  “如此一来,咱也能增加财政收入,不知陛下您的意思是?”

  房玄龄是被杨安的这个主意提醒了,这才想到了开放驿站的事。

  但杨安听他如此说,却怔怔看着房玄龄,尽管心里很想问问他,老房啊,你到底是不是穿越者?怎么如此人性化的政策都让你给想出来了?

  但再一想,人家好歹也是千古名相,一想到此,杨安才微微颔首道:“可以,房卿的这个提议不错,稍后你们内阁仔细磋商此事,拿出一个具体章程给朕。”

  “不过还是得与火车一样,战时得优先朝廷使用。”

  “没问题,这些不用陛下提醒,臣也会安排。”

  房玄龄笑笑,杨安嗯了声,当即目光看向了其他朝臣,对他们问:“你们呢,你们还有本奏吗?”

  “没,没了。”

  那些朝臣摇头,杨安这才与房玄龄等一众内阁大臣对视了一眼,示意他们前往大业殿后,就对满朝文武淡淡道:“行了,既然你们都无本要奏,那么此次朝会就到这里,退朝。”

  杨安说完这话,就率先离开了。

  房玄龄他们对视了一眼,也很快就跟了上去。

  只有先前被杨安在朝堂给盘剥了一通的永顺王裴子青,眉头皱了皱,眼神里有些怨毒的扫了杨安背影一眼,然后便匆忙离开了。

  不过他也没走多快,刚刚出了皇宫,他便停下脚步,对与他一起被册封了异姓王的伊吾与且末两国国君小声道:“走,跟我去我府上,我有事与你们说。”

  “好。”

  伊吾与且末两国的国君点了点头,三人这才快速赶往裴子青的王府了。

  等到了王府,示意下人将王府大门关闭以后,裴子青立刻便对伊吾与且末两国的国君沉吟问:“今日朝堂上的事,你们两位怎么看?”

  他说的是杨安让他带头缴税之事,虽然说此事,其实也就是一件小事而已。

  但从这件小事,却也能看出来,杨安这位大隋新君,对他们这些西域小国的异姓王不太友善。

  至少肯定是没有杨广对他们好。

  这一点,伊吾与且末的两位国君自然也能察觉到。

  故此听裴子青如此说,伊吾国君石见山立刻便沉吟道:“这位小皇帝好像不太喜欢咱们这些异姓王。”

  石见山今年二十一岁,身材魁梧,面容方正,或许比他的父王要差上不少,但却也是伊吾王室名正言顺的嫡出,所以此时听他如此说,他边上的且末国君也跟着颔首:“确实,大隋朝廷的这位新皇帝,比他们太上皇对咱们可差远了。”

  “当初太上皇在位的时候,虽然也没给过咱们好脸色,但却也不会从咱们身上掏钱。”

  “可这位新皇帝就不一样了,满朝文武那么多人,家里有产业在外面的也不少,他为何就偏偏让咱们这些异姓王带头缴税呢?”

  “说到底,还是不重视咱们。”

  见两位同伴都有这样的想法,裴子青这才咧嘴笑了笑,对他们意有所指的询问:“那你们打算怎么办?还继续臣服大隋吗?”

  裴子青其实就是不想臣服了,又或者说,他从来就没有真心臣服过。

  对于他的意思,石见山与且末国君自然也明白,可就算明白,此时被他如此一问,他们两人却还是神色纠结了起来,随后才郁闷道:“不臣服又能怎么办呢?就大隋如今的国力,咱们想造反也没机会啊。”

  他们两人觉得没机会,但裴子青却笑眯眯反问:“谁说没机会的?我这里其实就有一个不错的机会。”

  “哦?什么机会,快说。”

  顿时,石见山与且末国君诧异了,不可思议看着裴子青。

  裴子青也这才咧嘴笑了笑,然后奸诈道:“你们说,咱若趁着大隋朝廷征收官税的机会,让人暗中煽动那些商贾闹事,会不会在大隋境内,制造一场动乱?”

  裴子青自从在朝堂上被杨安给怼了以后,就一直在琢磨这个法子。

  甚至在他看来,他的这个法子还是有些作用的。

  但石见山与且末国君听他如此说,却愣了愣,然后才担心道:“就算真能制造一场动乱,又能怎么样呢?”

  “士农工商,大隋朝廷将商人放在最后一等,咱们纵然能煽动他们闹事,他们最终也会被朝廷镇压,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两人觉得裴子青的这个法子不怎么样,根本不可能达到他们的目的。

  但裴子青却瞥了两人一眼,随后冷笑反问:“为何会没有意义呢?”

  “纵然朝廷派大军镇压,这也会消耗大隋国力。”

  “而且动乱这种事,就好似弹簧一般,压的越狠,就会闹的越大,只要动乱持续扩大,咱们不就有机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