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我亲自尝一颗-《直播:山仙水灵,网友却报妖妖灵》

  阮晨光坐到丹炉前,点火升温,正式开始炼丹。

  全程稳得一批,没出半点岔子。

  两天后,丹成!七颗元气丹出炉,装进玉瓶里,滴溜溜打转。

  普通丹药用玻璃瓶就行,但元气丹属于高端货,得配玉瓶,不然压不住那股灵气。

  阮晨光打开瓶盖,取出一颗。

  刹那间,一股清幽的药香弥漫开来,光是闻一口,全身筋骨都像被按摩过似的,舒坦得想叹气。

  金鸡王和一群赤颈鹤鼻子最灵,药味一冒出来,跟闻到肉骨头的狗似的,扑棱棱全飞过来了,眼巴巴盯着丹药,口水都要流下来。

  连守老宅的乌鸦和猴子也坐不住了,撒腿狂奔过来,围在阮晨光身边,拼命吸气,一个个陶醉得不行。

  元气丹里全是精纯元气,动物天生对这种东西敏感。

  一感知到,哪还管什么主仆之分,全被勾过来了。

  金鸡王瞪着丹药,扑腾两下翅膀,叫了一声,那意思再明白不过:给老子一颗!

  阮晨光笑着摇头:“你可不能吃,这玩意儿你扛不住,一口下去,元气炸膛,直接爆体。”

  说完,他掏出飞禽丸,先给金鸡王塞了一颗,剩下的全分给赤颈鹤。

  “元气丹炼出来了。”

  “但到底有没有用,还得试过才知道。”

  “现在。”

  “我亲自尝一颗。”

  话音落下,阮晨光把丹药往嘴里一扔,仰头咽了下去。

  丹药刚进肚子,一股暖流“轰”地炸开,像热水从胃里往外涌,四肢百骸都被熨帖了。

  他起身打了套健身拳,加速药力吸收。

  一套拳打完,体内的热流也渐渐归拢,开始在经脉里缓缓流动。

  紧接着,他察觉到了——

  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体内,有一股气,像小蛇一样,沿着身体游走。

  这是……

  真气?!

  一颗丹下去,阮晨光居然真练出了传说中的真气!小说里才有的东西,竟然出现在自己身上!

  “牛啊!”

  “终于成了!”

  “只要继续吃元气丹,我体内的真气就能越来越强。”

  “等到哪天练到巅峰,飞檐走壁、日行千里、踏水无痕,全都不在话下!”

  他感受着体内流转的气感,脸上忍不住咧出笑来。

  这个世界本来根本不适合修炼,灵气稀薄得像白开水。

  可他硬是靠着炼丹这门手艺,造出了元气丹,愣是杀出一条修炼路来。

  这份成就,他自己都佩服。

  阮晨光一直觉得,钱、权、房子,全是身外物,系统再牛也是外挂。

  只有真正的力量,长在自己身上的本事,才是谁也拿不走的。

  如今,真气入体,力量上身,这才是真正的开始。

  为了验证实力,他转身去了测试库,先测力量。

  这玩意儿最好测,机器一摆,打一拳就知道结果,连半斤都不会差。

  阮晨光站定,运气,挥拳!

  “砰!”

  一声闷响,机器滴滴直叫,屏幕跳出数字:1823KG。

  阮晨光当场愣住,倒吸一口凉气。

  两天前他还测过,才1489KG。

  这才刚练出一点真气,力量直接暴涨334KG!这涨幅,说出来没人信。

  “我的天……”

  “这点真气就这么猛?”

  “这才刚开始啊,要是以后练到巅峰,那还得了?”

  他心里直打鼓,兴奋得不行。

  这才第一颗丹,就这么离谱。

  往后真气越来越强,他的力量肯定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

  到那时候——

  他就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存在,想怎么狂都行,谁也不敢拦他半句。

  测完力气,阮晨光没急着走,转头就开始试速度。

  测试舱空间太小,跑不开,只能挪到外头去。

  没人帮他掐时间,不过现在早不用人盯表了,电子设备全自动记录,阮晨光只管一口气冲完百米就行。

  他跑了两趟,机器最终蹦出个数字。

  一百米,9秒整。

  这成绩一出来,他自己都愣了。

  现在全球最牛的百米纪录是9秒58,差零点几秒都难如登天,多少顶尖选手拼了命也碰不着边。

  可阮晨光呢?直接干到了9秒,连喘都没喘。

  更离谱的是,他压根没练过跑步,完全是天生野路子跑出来的。

  要是真系统练一练,破9秒都不是梦。

  “劲儿变大了。”

  “脚也变快了。”

  “这真气……真不是盖的。”

  测试结束,阮晨光咧嘴笑了,满脸写着满意,心里像开了花。

  ……

  日子嗖嗖地过,眨眼就到了开学季,一帮刚考上大学的新生,背起包,拎着箱子,陆续踏上求学路。

  辛树文是桂西中医药大学炼药专业的新生,天刚蒙蒙亮就爬起来,准备动身去学校,正式开启大学生活。

  他妈看儿子收拾好了,赶紧问:“你一个人去行不行啊?要不要爸妈陪你一起去?”

  辛树文摆摆手:“不用不用,湘省到桂西又不算远,才几百公里,我自己去没问题。

  我都成年了,十八了,一个人出门不犯难。”

  辛妈妈叹口气:“行吧,那你路上可得小心啊。

  现在火车上啥人都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钱包、身份证可得盯死了,丢了可麻烦大了。”

  “知道了知道了。”辛树文应着。

  吃完早饭,扛上行李,直奔火车站,顺利登车。

  正值开学高峰期,车上全是学生,年纪都在十几二十岁,个个精神头十足,躺下也睡不着,干脆七嘴八舌聊开了。

  辛树文旁边坐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叫苗绮琪,也是去上大学的。

  她瞅了眼辛树文,笑着问:“同学,你是新生吧?哪个学校啊?”

  辛树文实诚答:“桂西中医药大学。”

  “桂西中医药大学?”

  边上几个送孩子的家长一听,脸色微微一变,心里嘀咕:这名字听着就不太行,怕不是个野鸡大学吧?

  可苗绮琪一听,眼睛反而亮了:“桂西中医药大学?!那可不一般啊!同学,你报的什么专业?”

  辛树文:“炼药专业。”

  这话一出,整节车厢“轰”地炸了锅。

  “炼药专业?!不就是阮神亲手办的那个专业?”

  “对啊!全国全世界独一份儿,就这一所大学开了这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