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氏有些为难的说:“夫人,我这家里孩子多,怕是顾不上。”
陆氏主要想着这事不划算,自己又不是伺候人的。
李春娘看人一眼跟着说:“表妹,我家就志志一个,我有时间,不就是做一个人饭菜吗?这有什么难的。”
林氏也跟着说:“夫人,我家两个也省心,这没问题,要不我和春娘妹妹一起轮着来。”
两人如此说,陆氏有些尴尬,不过人低着头没说话。
王慧珍点头:“行,陆嫂子确实家里孩子多,那就林嫂子和表嫂一人一天吧,一个月除了米面油粮菜,一人补贴两百文辛苦费。”
林氏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喜的高兴道:“哪里还用补贴,不就是顺手的事。”
王慧珍允许人拿了菜回家做,就是分寸把握好,那自家沾点光也是行的,虽然说这钱不如男人拿的俸禄,省着点用也够一个月菜钱了。
陆氏这下心里有些后悔,不敢吱声,只能回去抱怨,又被阮青党教育一顿。
阮青瑜这日跟王慧珍商议:“现在胎稳了,后天我休沐,咱们去农场那边看看,要不呀?”
王慧珍现在已经快四个月了,现在是六月份,春耕结束了,阮青瑜也瘦了不少,之前一直也没休息,就怕耽误了农时,这不有空了,也想着带人出去走走。
“那感情好,这个小家伙还算听话,一直没有折腾我,那明天我让枣儿准备点东西。”
“坐马车要是不舒服就说,咱们就回来。”
阮青瑜也是怕人不舒服,王慧珍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咱们慢点走,应该问题不大,要是真不舒服,我就早点提出来。”
王慧珍也不敢拿自己身体开玩笑,最近她在家里一直锻炼走步,就想着多运动以后好生,想想这个时候也挺怕的,没有产检,一切都交给老天爷,她经常对着微微凸起的小肚子安抚:“你要是个健康的宝宝。”
得了吩咐,枣儿就去找她娘商议,中午怕是要在外边吃,何大花想着自己跟着去,至于家里其他人,还有常嫂子在呢。
马车也带得开,早早的收拾好中午要做的菜,到了地方有个灶就能开做,还有提前做的点心,王慧珍半道饿了能吃,灌好的白开水等。
“我又不是泥做的,不要这么紧张。”
“嗯,我给你说说春耕的事,这蔚县粮种挺多的······”
阮青瑜怕人无聊,说了一路春耕的事,王慧珍了解的也多,偶尔也会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相谈甚欢。
“大人、夫人到了。”
这一路光顾着说话,就忘了看外边风景。
下了马车才发现,这边的空气是真好,现在绿色装点着大地,山野之间勃勃生机。
“见过大人、夫人。”
这是龚五,他今日闲着,听说主家过来了,就赶紧过来看看。
这边六户现在隐隐以金达为主,他家里人最多,人也算是最健壮的,之前养过猪算是有经验,龚五得了尊重,他能给牲畜治病,还本就是良籍,要不是就他一个人,必是能当这领头的。
目前看都老老实实的,毕竟还有个三年的考察期,万一闹出了事,除了龚五,都怕再回去,不说这一路的奔波之苦,就说那军籍真的是要命的活计。
几家都客客气气的,现在也确实没什么争的,牛羊不算多,除了放牧,照看好牛羊,剩下的时间就是把荒地的石头捡捡,王春阳指了紧挨着牛羊圈的地方,早点清理好种好苜蓿,要是赶了牛羊出来,也不怕扎到脚。
剩下的地方挨着清理,王慧珍想着今年清理完就成,一共就一百亩地,一天一亩地还是能干完的,除了冬日,时间上也充足。
王慧珍后来还让人送了板车过来,方便运送大点的石块。
“龚五,还习惯吗?”
“回夫人话,在这待的挺好的。”
有吃有喝,除了离的远点,没什么不好,还能攒下钱。
王慧珍给的粮食是按照人头给的,玉米粒和玉米面都有,后来看这些人实在是可怜,又一家加了两斤白面两斤粳米,给人养身子的,算是额外的赏赐。
王慧珍还是第一次过来,之前就在图纸上知道位置,现在看着房子还有围起来的小院子,心里也高兴,青砖大瓦房这条件可不算差了。
现在在这边的人不少,今天算是休息日,这边王春阳给说的也是十天休息一日,不用去地里捡石头,要不然男女老少还都得去干活,估计过了今年,明年不用提供粮食的人家就自由多了。
每天安排三个人过去放牛羊,喂饲料,剩下的人大点的连带着孩子都过去捡石头。
听说主家来了,都出来等着拜见,不只是主家,这当家的还是县太爷,把着这些人命脉呢。
问了谁家有凳子,搬了两把出来,阮青瑜扶着人坐下。
王慧珍还有些不适应,不过还是问了几家的情况,凳子是金达家的,就从这家开始了。
金达今日带大儿子去干活了不在家,他媳妇牧氏在家,带着两儿一女正在家里倒腾柴火。
“牧大嫂,这边生活可有什么不便利的?”
金家应该算是条件最好的,一家子整整齐齐的,估计之前是长途跋涉疲累的,看起来精神不太好,养了些日子,倒是能看出来生活不错。
“回夫人,挺好的,得夫人照料,都挺妥当的。”
看着人精神,外边的菜地种的也是齐整,是个利索的人。
接下来就是施家,施家一家三口都在,住的离金家最近,施家的工是苗氏上的,施生养的比之前好多了,苗氏胆子大声音洪亮,王慧珍问过去,苗氏还真说了:“夫人,不知道可不可以弄个碾子过来,要是能碾点粮食就好了。”
发的主粮有部分玉米粒,这个头煮大碴子正好,偏偏她家里还有两个瘦瘦的家人,吃着吞咽费劲,苗氏都趁着在家的时候,用石头砸碎了,有点费劲。
碾子也不是不可以,这样以后给了粮食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就点头:“行,回头我让春阳安一个?”
“还有吗?”
苗氏没了,要不是为了丈夫闺女,她自己吃什么都成。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
陆氏主要想着这事不划算,自己又不是伺候人的。
李春娘看人一眼跟着说:“表妹,我家就志志一个,我有时间,不就是做一个人饭菜吗?这有什么难的。”
林氏也跟着说:“夫人,我家两个也省心,这没问题,要不我和春娘妹妹一起轮着来。”
两人如此说,陆氏有些尴尬,不过人低着头没说话。
王慧珍点头:“行,陆嫂子确实家里孩子多,那就林嫂子和表嫂一人一天吧,一个月除了米面油粮菜,一人补贴两百文辛苦费。”
林氏没想到还有这好事,喜的高兴道:“哪里还用补贴,不就是顺手的事。”
王慧珍允许人拿了菜回家做,就是分寸把握好,那自家沾点光也是行的,虽然说这钱不如男人拿的俸禄,省着点用也够一个月菜钱了。
陆氏这下心里有些后悔,不敢吱声,只能回去抱怨,又被阮青党教育一顿。
阮青瑜这日跟王慧珍商议:“现在胎稳了,后天我休沐,咱们去农场那边看看,要不呀?”
王慧珍现在已经快四个月了,现在是六月份,春耕结束了,阮青瑜也瘦了不少,之前一直也没休息,就怕耽误了农时,这不有空了,也想着带人出去走走。
“那感情好,这个小家伙还算听话,一直没有折腾我,那明天我让枣儿准备点东西。”
“坐马车要是不舒服就说,咱们就回来。”
阮青瑜也是怕人不舒服,王慧珍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咱们慢点走,应该问题不大,要是真不舒服,我就早点提出来。”
王慧珍也不敢拿自己身体开玩笑,最近她在家里一直锻炼走步,就想着多运动以后好生,想想这个时候也挺怕的,没有产检,一切都交给老天爷,她经常对着微微凸起的小肚子安抚:“你要是个健康的宝宝。”
得了吩咐,枣儿就去找她娘商议,中午怕是要在外边吃,何大花想着自己跟着去,至于家里其他人,还有常嫂子在呢。
马车也带得开,早早的收拾好中午要做的菜,到了地方有个灶就能开做,还有提前做的点心,王慧珍半道饿了能吃,灌好的白开水等。
“我又不是泥做的,不要这么紧张。”
“嗯,我给你说说春耕的事,这蔚县粮种挺多的······”
阮青瑜怕人无聊,说了一路春耕的事,王慧珍了解的也多,偶尔也会说一下自己的见解,相谈甚欢。
“大人、夫人到了。”
这一路光顾着说话,就忘了看外边风景。
下了马车才发现,这边的空气是真好,现在绿色装点着大地,山野之间勃勃生机。
“见过大人、夫人。”
这是龚五,他今日闲着,听说主家过来了,就赶紧过来看看。
这边六户现在隐隐以金达为主,他家里人最多,人也算是最健壮的,之前养过猪算是有经验,龚五得了尊重,他能给牲畜治病,还本就是良籍,要不是就他一个人,必是能当这领头的。
目前看都老老实实的,毕竟还有个三年的考察期,万一闹出了事,除了龚五,都怕再回去,不说这一路的奔波之苦,就说那军籍真的是要命的活计。
几家都客客气气的,现在也确实没什么争的,牛羊不算多,除了放牧,照看好牛羊,剩下的时间就是把荒地的石头捡捡,王春阳指了紧挨着牛羊圈的地方,早点清理好种好苜蓿,要是赶了牛羊出来,也不怕扎到脚。
剩下的地方挨着清理,王慧珍想着今年清理完就成,一共就一百亩地,一天一亩地还是能干完的,除了冬日,时间上也充足。
王慧珍后来还让人送了板车过来,方便运送大点的石块。
“龚五,还习惯吗?”
“回夫人话,在这待的挺好的。”
有吃有喝,除了离的远点,没什么不好,还能攒下钱。
王慧珍给的粮食是按照人头给的,玉米粒和玉米面都有,后来看这些人实在是可怜,又一家加了两斤白面两斤粳米,给人养身子的,算是额外的赏赐。
王慧珍还是第一次过来,之前就在图纸上知道位置,现在看着房子还有围起来的小院子,心里也高兴,青砖大瓦房这条件可不算差了。
现在在这边的人不少,今天算是休息日,这边王春阳给说的也是十天休息一日,不用去地里捡石头,要不然男女老少还都得去干活,估计过了今年,明年不用提供粮食的人家就自由多了。
每天安排三个人过去放牛羊,喂饲料,剩下的人大点的连带着孩子都过去捡石头。
听说主家来了,都出来等着拜见,不只是主家,这当家的还是县太爷,把着这些人命脉呢。
问了谁家有凳子,搬了两把出来,阮青瑜扶着人坐下。
王慧珍还有些不适应,不过还是问了几家的情况,凳子是金达家的,就从这家开始了。
金达今日带大儿子去干活了不在家,他媳妇牧氏在家,带着两儿一女正在家里倒腾柴火。
“牧大嫂,这边生活可有什么不便利的?”
金家应该算是条件最好的,一家子整整齐齐的,估计之前是长途跋涉疲累的,看起来精神不太好,养了些日子,倒是能看出来生活不错。
“回夫人,挺好的,得夫人照料,都挺妥当的。”
看着人精神,外边的菜地种的也是齐整,是个利索的人。
接下来就是施家,施家一家三口都在,住的离金家最近,施家的工是苗氏上的,施生养的比之前好多了,苗氏胆子大声音洪亮,王慧珍问过去,苗氏还真说了:“夫人,不知道可不可以弄个碾子过来,要是能碾点粮食就好了。”
发的主粮有部分玉米粒,这个头煮大碴子正好,偏偏她家里还有两个瘦瘦的家人,吃着吞咽费劲,苗氏都趁着在家的时候,用石头砸碎了,有点费劲。
碾子也不是不可以,这样以后给了粮食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就点头:“行,回头我让春阳安一个?”
“还有吗?”
苗氏没了,要不是为了丈夫闺女,她自己吃什么都成。
喜欢穿越之过好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