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贾琏的报复-《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

  薛姨妈听薛蟠说完吴论之中了三甲同进士的消息,不禁长舒一口气,像是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她拍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

  “哎呀,真是谢天谢地!还好,还好你妹妹早早地和他退了婚,否则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收场呢!”

  她转向宝钗,语气中带着几分庆幸和欣慰:“钗儿,你这真算是佛祖保佑了!

  娘就说嘛,那吴论一看就不是什么可靠的人,如今果然如此。

  这同进士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有可能落魄潦倒?说不定哪天就饿死街头了!”

  薛姨妈越说越夸张,仿佛已经看到了吴论流落街头的惨状,语气中充满了幸灾乐祸。

  宝钗静静地坐在一旁,听着母亲的絮叨,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

  她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景色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虑。

  她随后又低垂着眼帘,缓缓地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茶水轻轻荡漾,却怎么也漾不出她心中的涟漪。

  吴论中了同进士,对她而言,并不能改变什么。

  退婚的事情已经传遍了亲戚朋友,人尽皆知,

  这对于一个女子的名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她想起当初吴论执意退婚的情景,心中五味杂陈。

  其实,如果吴论没有退婚,就算他只中了同进士,以薛家的地位和人脉,也能很快为他谋得一个不错的职位。

  可惜这人听风就是雨,误信那街头巷尾的流言,非要和自己退婚,如今落得这般田地,也是他咎由自取。

  他怕是觉得自己二甲进士已经稳了,想着和自己这个家族丢了官身的商贾之女退婚以后,这京城依然有的是达官贵人求着和他结亲,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那些达官贵人,哪个不是盯着正经进士出身的青年才俊?

  怎么也轮不到他一个寒门出身的同进士,毕竟这同进士有三百多个,在京城可不算稀罕玩意儿。

  达官贵人们就算不挑个一甲的状元探花做女婿,好歹也要挑个二甲两榜进士,万不会找个寒门出身的同进士。

  思及此,她突然想起今天刚刚收到的消息,那黛玉的夫婿中了探花,如今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想到这里,她的心中不免有些酸涩。

  她和黛玉都是出身名门的大小姐,可如今两人的境遇却如此不同。

  黛玉的父母、外祖母,甚至是夫婿,都是一等一的人物,而她自己呢?

  曾经的婚约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婚事的着落还不知道在哪里。

  唉!

  宝钗幽幽地叹了口气,心里像是堵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她又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发现王夫人知道了自己偷偷订婚的事情,找黛玉兴师问罪未果,闹了个好大的没趣。

  她回来后对这件事情反复思量琢磨,实在难以释怀,思虑过后,

  决定趁着这会子薛家还在收拾东西,还没有搬离贾府,终究还是派了莺儿悄悄地去了王夫人那里一趟。

  这莺儿托辞为王夫人身边的丫鬟玉钏带去一个做工极好的金镯子,说是偶然买来,特意赠与玉钏做个念想,实则是另有意图。

  莺儿心领神会,便将那镯子包得妥帖送至玉钏手上。

  玉钏哪里见过这等好东西,嘴上推辞几句,手却早已将金镯子捧得紧紧的。

  莺儿此时才佯作不经意地问起:

  “听说前些日子,我们姑娘那事……是从你们院儿下人嘴里传到二太太那儿出去的?”

  一句话像磕到了玉钏的心尖,她迟疑片刻,终是压低了声音细细解释道:

  “这可冤了我们这些下人了!

  那日却是琏二爷来我们太太屋里说宫里夏太监传来娘娘的消息,

  说完又笑眯眯地对太太说什么‘恭喜’,

  说婶婶现下怕是高兴得紧,又说‘薛姨妈家的喜酒待我也来讨一杯’。

  我们太太起初听得一头雾水,追问了好几次这才明白琏二爷是指宝姑娘已经与人家定了亲,

  这话从琏二爷嘴里传出来,你想,那还能藏得住?”

  玉钏见莺儿脸色有异,又赶忙补了一句:

  “我们对宝姑娘,可没有半点轻慢之意,谁不知道宝姑娘对下人最是大方了?

  这宝姑娘若知道了,千万莫计较才是。”

  莺儿听得这番话,回去认真禀了宝钗。

  宝钗得知来龙去脉,顿时十分纠结,

  她先前认定了是黛玉或是苏旭走漏了风声,这才导致自己被退婚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这次特意派莺儿去打探,也是想抓住确凿的证据,好再去找黛玉讨个说法。

  没想到,真相却让她大吃一惊,原来罪魁祸首竟然是贾琏!

  她想起之前铺子里卖给贾府的那个石球,导致贾府门楼坍塌的事情,心中更加确信了几分。

  想来这琏二爷还在记恨此事,故意在王夫人面前说薛家的坏话,败坏她的名声。

  这贾琏在外朋友甚多,消息非常灵通,知道自己和吴论订婚倒是不奇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是,为了让贾府的工程先完工,她特意推迟了徐府的工期,想以此卖个人情给贾府,到头来却反被倒打一耙,真是冤枉至极!

  想到这里,宝钗对贾琏的怨恨便又强了一分,只是这贾琏乃是国公府的继承人,自己气他有用么?

  没用,这是薛家得罪不起的人物。

  况且除了贾琏,还有黛玉的事情也让她头疼不已。

  自己错怪了她,如今该如何收场?

  黛玉生性敏感,又最是清高孤傲,这回自己冤枉了她,只怕她心中早已有了芥蒂,日后怕是难以像从前那般亲近了。

  可是,黛玉的夫婿苏旭如今仕途一片光明,前途不可限量,薛家断然得罪不起。

  为了家族的未来,宝钗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弥补这段裂痕。思来想去,她本想亲自登门向黛玉解释清楚,以示歉意。

  可是,一想到自己如今的处境,心中那股骄傲又不允许她低头。

  这份面子,她无论如何也放不下。

  最终,她只得吩咐下人,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厚礼乘着今日苏府大宴宾客送去,聊表歉意,希望能够就此揭过这场误会。

  在礼盒送走前,宝钗将礼盒仔细查验了一遍,这盒内最吸睛的便是一根镶嵌西洋钻的绢花簪子。

  她轻挑眉梢,神情淡定中带了几分冷然:

  “这簪子色泽不错,润中又带锋,倒也配得上我们的新科探花娘子。

  莺儿,你叫送礼的下人看着点,千万不可莽撞,把这些东西撞坏了。”

  言辞间虽显得得体周全,语气里却也夹着隐隐的讥讽。

  莺儿小心翼翼地接过这礼物,低声应道:“小姐准备的东西,自然是顶顶妥帖,林小姐收到后定然不会挑什么错儿的。想必很快便会体谅姑娘的不容易,和姑娘和好了。”

  宝钗却抿唇笑了笑,眼神晦涩如沉湖:“她若真能如此,那是最好不过了了。”

  手中的帕子摩挲着袖口边缘,像是在理顺皱褶,实则根本没放下心中先前种种猜忌解气。

  片刻后,她话锋一转,又道:“要下人把礼送到林妹妹跟前,注意林妹妹的态度。若回了话,尽早来报;若没回……”

  顿了顿,那声音不自觉柔弱又冷漠,“便罢了。”

  莺儿虽听得有些气闷,小姐这般姿态分明是忍下了亏,却又疼惜小姐的苦心,只轻声附诺:

  “是,小姐您放心,奴婢这就去办。”

  谁曾想下人们下午回来回话说,连林妹妹的面也未见到,只叫下人将礼物放在门房处

  此时见宝钗沉默不语,薛姨妈心疼道:“我的儿,你莫要思虑过重!”

  薛蟠此时酒劲头上来了,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说道:

  “娘,你就别担心了!

  妹妹这么好,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

  那吴论算什么东西,也配得上我妹妹?

  他落魄了也好,省得咱们再费心思对付他!”

  薛姨妈也跟着附和道:

  “就是!我的儿,你放心,娘一定为你寻一门好亲事。

  这天底下好男儿多的是,多的是比这个吴论强上百倍千倍的!”

  宝钗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母亲,哥哥,我不是为了这个。”

  她知道母亲和哥哥是为自己好,但他们并不能理解自己在愁什么。

  薛蟠又打了个酒嗝,含糊不清地说道:

  “就是!妹妹,你放心,哥哥以后一定帮你找个比他更好的!

  给你陪上多多的嫁妆,保管让你风风光光地嫁过去!”

  宝钗看着醉醺醺的哥哥,心中无奈,也不再多言,只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房间。

  喜欢逆袭红楼:我娶了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