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诗,词,文,曲-《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魏王殿下。”

  “宫羽愿意听从殿下的安排。”

  “只是,炎夏文会的花魁评选,没有那么容易。”

  “奴家害怕让殿下失望。”

  宫羽眼里有些不自信的说道。

  京都花魁,皆是年方二八左右的清倌人。

  姿容绝色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宫羽自然很自信于自己的琴棋书画能力。

  她也自信自己的美丽不比其他花魁差。

  宫羽的美,是一种清冷,贵气,纯净的美。

  比起二八少女的稚嫩,如今双十年华的她,更显丰腴成熟。

  是熟透的蜜桃。

  在秦布衣眼里,宫羽这般绝色,争夺花魁之名,完全是轻而易举。

  “我知道你的担心。”

  “炎夏文会的花魁评选,无非需要才子诗词文章来捧出名声。”

  “花魁自身,还要能够扬名天下的才艺。”

  秦布衣没说姿容样貌。

  毕竟,能够在一国都城成为花魁的女子,哪一个不是倾城绝色?

  容貌差,可选不上花魁。

  而炎夏文会这个京都第一花魁的名头,不是那么好得到的。

  一直以来,这个京都第一花魁,都是江南世族文人把控。

  他们造就了每年一度的所谓第一花魁。

  其实,这就是江南世族为了官途的钱权,钱色交易。

  这些第一花魁,大多会被一些想要求取仕途的世族,高价拍下,而后送入了某些高官府邸之中。

  以此来获取官位。

  另外,还有一些世族,背后掌控了一些青楼花魁,用以扩大自己家族的影响和生意。

  名人效应,明星代言,其实早就有人知道这些手段了。

  只是很多古人没有现代理念罢了。

  很多操作,稍稍有点粗糙。

  封建帝国时代,就算是前世先秦时期。

  人类的智商,其实没有任何变化。

  古人只是理念不明,并不代表他们蠢。

  炎夏文会背后牵扯了诸多利益,这个平台,并非那么简单。

  很多家族,都会利用这次盛会集会来攫取自己家族所需要的利益。

  这是文人圈子的规则玩儿法。

  诗词文章,占据了很高的地位。

  若非诗书传家的书香门第之后,可玩不转这炎夏文会。

  毕竟文人文官,就算狎妓,也会找一个风流韵事的虚伪名头。

  否则,那就是有辱斯文。

  在宫羽眼里。

  她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去和京都的花魁一争高下。

  这不是她的自信,而是老天爷给的资本。

  天生丽质,倾城绝色,琴棋书画,纯净典雅,如此姿容,天地垂青。

  可就算是如此姿色,若是背后没有才子的诗词文章去捧出名声。

  终究也会淹没于众多花魁之中。

  炎夏文会的京都第一花魁评选。

  可不全然是京都的花魁。

  京都是大周帝国的帝都。

  而这个文会,又是文官文人圈子的平台。

  天南地北,成千上万的各地知名花魁,都会有人前来参加。

  绝色美女?对于一个近乎数千万人口的大帝国来说。

  真不缺什么美女。

  在这封建时代,男子是消耗品,绝色美女,又何尝不是资源消耗品?

  秦布衣让做什么,宫羽会毫不犹豫答应。

  只是,成为京都第一花魁,宫羽真的没有自信。

  “宫羽,你让让,我来弹古筝。”

  秦布衣微笑的对着宫羽道。

  “啊?”

  “魏王殿下,你,你什么时候会弹古筝?”

  “殿下勿怪,我不是看不起殿下的意思。”

  宫羽不可思议的望着秦布衣,顿时又觉得自己说错了话。

  “以前学过。”

  秦布衣没有在意宫羽的话,而是坐在古筝前,轻抚筝弦,熟练了一下。

  秦布衣的确是以前学过古筝。

  古筝古琴一起学的。

  不过那是上辈子的事情。

  前世兴趣爱好的培养,结果工作以后就再也没什么卵用了。

  如今这一世,反倒是有了些许用处。

  虽说很久没碰过古筝了,

  可是触摸古筝的瞬间,秦布衣仿佛是血脉记忆一般,无数记忆袭上心头。

  宫羽,紫月,巧儿,还有一旁的朵儿塔娜,几位教导礼仪的女官。

  此刻都是忘了望向了秦布衣。

  左擎等一干大老粗,也都是满脸惊愕的望着秦布衣。

  十四年来,秦布衣一直以来,都是军武武人圈子的行事风格。

  嘴里也经常爆粗,不似文人那般文雅。

  可是如今。

  当秦布衣坐在古筝之前的瞬间,顿时一股扑面而来的儒雅文雅气质传来。

  大家都在震惊,这还是京都纨绔,北凉王府的七世子?

  这就跟一个屠夫被人发现了他织补绣花的感觉。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纵饮朝露半日晖,风雨着不透。”

  “??~”

  秦布衣的声音低缓沉着,很有磁性感觉。

  宫羽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她从小学习琴棋书画,古筝乐曲是她最为擅长的。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虽然秦布衣的古筝弹得有些糟糕,音调错杂,这是不熟练的表现。

  可经典乐曲毕竟是经典。

  曲子的旋律,能够穿越古今,依旧直击灵魂。

  好听就是好听。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秦布衣随着古筝乐音轻唱。

  一时间,大家都围了过来。

  大家望着秦布衣,满眼皆是震撼之色。

  或是沉醉于动听的音乐之中,亦或是感叹词曲之美。

  这曲知否,主要曲词,来自千古第一才女,易安居士李清照,她十六岁少女时期写的如梦令小词。

  后世改编的音乐,十分契合此词。

  让宫羽学去用来争夺京都第一花魁,应当是降维打击。

  一曲罢,全场寂静。

  宫羽目光灼灼的望着秦布衣,眼波如水,几乎要融进秦布衣怀里了。

  “这首词,配上这首曲子。”

  “你觉得,有没有可能争夺一下京都第一花魁?”

  秦布衣对着双眸如水的宫羽问道。

  将早就抄写好的词,递给了宫羽。

  “宫羽?”

  秦布衣又叫了一声。

  “魏王殿下,奴家失礼了。”

  “您,您的这首曲子,一定名动京都。”

  “可,您,您真的要将这首曲子,交给我在炎夏文会上演奏吗?”

  宫羽赶忙接过词曲文稿,忍不住问道。

  这么好的词曲,用来争夺一个花魁名头。

  在宫羽眼里,是对这首传世词曲的侮辱。

  再看如梦令这首小词,写出了少女内心的细腻感情。

  如此闺中小词,真的很美。

  她很想知道,这是谁做的。

  魏王殿下?可没听说过,魏王擅文。

  可哪个文人,愿意舍弃传世才子之名,将这首传世之词交给秦布衣?

  北凉王府和文人士子,可没那么好的关系。

  或者说,是东海的那些大儒?

  可东海的那些大儒,更擅长作文,注解经典,他们大多不擅诗词。

  这是各地文道的不同结果。

  何况,此词可不会是老头子,中年大叔等儒生所做。

  这一看就觉得是女孩子写的闺中诗词。

  “本王说好了,要让你成为京都第一花魁。”

  “你只用负责貌美如花,倾国倾城,替你扬名的诗词歌赋就交给本王。”

  秦布衣微笑道。

  这话说的宫羽脸颊微红。

  侧面被秦布衣夸漂亮,还有如此传世词曲扬名,宫羽内心自是欣喜。

  芊芊嫩手捏着衣袖一角,美眸的眼神,更加温柔如水。

  紫月看到二人对坐,亲昵的对话,不禁羡慕不已,美眸幽幽。

  如果让陛下看到这一幕,她一定会很生气的。

  心里一想,紫月有些为难,不知是不是该将这些事情如实汇报。

  可若是如实汇报,以女帝的占有欲,肯定会很生气。

  到时候,女帝陛下和魏王的关系,又会闹僵。

  “一首曲子单薄了一点。”

  “想靠一首曲子争夺花魁,我觉得有些不稳。”

  “我这儿还有两首曲子。”

  “一诗,一词,一文。”

  “应是能够给你带来不错的名气。”

  “一起给你弹奏一下。”

  秦布衣再道。

  这次炎夏文会,秦布衣说什么也得给大周文坛来点唐诗宋词的震撼。

  至于现代经典歌曲的传唱,应是同样震撼人心。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

  ……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秦布衣唱出了特别的戏腔。

  宫羽,紫月她们更是瞪大了眼睛。

  戏曲伶人,在古时候,地位等同于妓子。

  地位卑微低下。

  然而秦布衣却是演唱出了伶人的唱曲。

  这种不在乎身份的行为,更加震撼人心。

  问题是,秦布衣唱的是真的好听。

  虽然和前世那些专业歌手,戏曲大家完全没得比。

  可乐曲的情感,神韵,完全传唱了出来。

  在场所有人,无不头皮发麻,暗暗痴迷。

  “我不是很会专业的戏腔。”

  “所以唱的有点不怎么好。”

  秦布衣被宫羽她们大眼睛盯着,一时间老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

  唱歌走音是很羞耻的事情。

  秦布衣刚才,很清楚自己有些走音。

  当初学习音乐,也是半吊子。

  如今唱出来,总是觉得有些尴尬和怪怪的。

  “魏王殿下。”

  “您,您唱的很好。”

  “这曲子,很好听。”

  宫羽内心震撼的说道。

  “这是歌曲的词。”

  “这是为你扬名的第二首诗。”

  秦布衣将诗和词曲递了过去。

  赤伶的词曲之中,有陆游所写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句。

  秦布衣也就直接确定了陆游的这首诗。

  “病故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

  陆游这首病起书怀,真的惨兮兮的。

  铁血大送,真的配不上那么多文臣名将。

  家国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虽然诗的主旨意境和赤伶的一些情节不符。

  可都有山河破碎,家国难复的悲壮感。

  此诗,算是勉强可配歌曲。

  这个世界,没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诸葛亮。

  不过,出师表倒是有不少。

  有名的出师表,也有。

  一百年前,大周帝国崩碎。

  太师杜援,曾上出师表,征讨叛逆。

  可惜积劳成疾而死,大周分裂已有百年,乱世百年,至如今,依旧是乱世,只是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期。

  上次国家大战,也不过是十五年前。

  不过,杜援的出师表,放在这个世界的大周,也算是赫赫有名,也算是配得上的典故。

  如梦令小词,和这病起书怀之诗。

  兼顾了个人和家国情怀。

  既有少女柔情又有家国悲壮的深思警醒。

  两首传世,分量其实已经足够了。

  不过,秦布衣可不仅仅要名动京都。

  而是要名动大周。

  诗,词,文,曲,秦布衣都要独占鳌头。

  得搞点事情,积攒点名望。

  顺便看看,能不能收获一些寒门子弟。

  炎夏文会大平台,可不仅仅有江南文人世族。

  还有天下那些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子弟。

  他们也希望,遇到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