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箭如飞蝗-《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布衣,你让人在那边掘土做什么?”

  “为何要远离军阵?”

  沉默了许久的北凉王,突然开口,问向秦布衣道。

  并且指了指两边角落的小土坡。

  “秘密武器。”

  “飞雷炮。”

  “和火炮类似,不过射程近一些,但是威力大。”

  “到时候对付对面的人数优势。”

  秦布衣解释道。

  一众武勋老将军,这才注意到车阵两边靠墙的方位。

  都被垒砌起了一个小土坡。

  一群穿着轻便皮甲轻甲的士卒抬着圆筒一般的东西,正在安置。

  一眼扫过去。

  左右两边,足足安置了上百个圆筒。

  半嵌入挖掘的土坡底部。

  这些圆筒间隔距离十数米。

  三排间隔。

  靠墙的最后,是一排密闭的铁木货车。

  秦布衣虽然做了一番解释。

  可众人也是一知半解。

  眼里都是带着好奇。

  火枪火炮的威力,已经给了众人足够的震撼。

  至于这种武器到底是什么情况,大家也想见识一下。

  “对方约莫有三万六七千人。”

  “三倍人数优势。”

  “你有把握吗?”

  老爷子望向秦布衣,认真的看道。

  “没问题。”

  “一场剿匪罢了。”

  “看看对方能不能制住溃逃吧。”

  “要是在变化不定的真正战场。”

  “我或许会担心。”

  “不过嘛,眼下这一战,没什么好说的。”

  秦布衣坚定的点头。

  如果和西秦,东辽这样披甲百万的国家打仗。

  秦布衣这点军队,还真会有些慌张。

  不会这般从容。

  可这不是国战。

  仅仅是一场剿灭叛乱,亦或者说是剿匪罢了。

  虽说地方人数不少。

  可大部分都是农夫,连农兵都算不上。

  老幼都征召到了战场。

  震耳欲聋的战鼓声起。

  潘如龙这三万多的大军。

  这阵势还算是不错。

  不过,其中真正的披甲能战之卒,不会超过两万。

  重甲精锐,也就万余。

  送了最精锐的一万。

  这第二支后备队,就差了点意思。

  但各族的部曲还是有五六千精锐在的。

  其实按照传统冷兵器战争打仗。

  潘如龙的这些军队,是真的能够和同等人数的朝廷军队干上一场。

  然而。

  秦布衣这个挂逼在。

  时代,完全变了。

  无论是装备豪华程度,还是装备科技水平。

  亦或是士卒训练情况。

  秦布衣这边,都是碾压。

  说是降维打击,也不为过。

  “一千步!”

  从五千步到一千步距离。

  两千米,一公里的距离。

  方正阵列行径。

  这段距离并不长,可也不短。

  维持大军的情况下。

  一公里耗费了十五分钟时间。

  一千步时。

  原本休整的士卒,全部起身站立。

  火炮阵地,已经做好了发射准备。

  一回生二回熟。

  经历过两场激战。

  或者说两场单方面的弓弩攒射杀敌。

  秦布衣这支万人军团,已经是开始熟练。

  甚至不少人得心应手。

  只是踏张弩需要力道太大。

  手臂有些发疼。

  “轰……”

  火炮阵地的火炮。

  在秦布衣的命令指示下开火。

  五十门火炮齐射。

  带起的火光和烟雾,在城墙上四散弥漫。

  秦布衣和北凉王他们,都拿着望远镜观看。

  五十发炮弹轰在五百米开外。

  潘如龙的三万多人的方正立刻出现了混乱。

  秦布衣的小钢炮,能够打一点五公里。

  也就是三千米。

  这一千步五百米距离,无非是要精确命中罢了。

  不过,还是误差很大。

  五十门火炮,对准了中军轰击。

  潘如龙很是鸡贼。

  并没有在军中。

  身上的甲胄,也只是制式甲胄。

  这倒是没有斩首成功。

  不过,火炮轰击,无法斩首也没什么关系。

  只要造成一定杀伤,打击对方士气就行。

  “阵列散开。”

  “注意躲避朝廷军队的投石机。”

  潘如龙让将官呼喊。

  一时间。

  战阵变得更加混乱了一些。

  有些人看到炮弹擦身而过。

  直接轰碎了身边几人的身体,顿时吓得亡魂大冒。

  疯狂乱吼乱叫,想要逃走。

  然而军阵中的督战队直接手起刀落,将其砍死。

  火炮引起的混乱在继续。

  这战斗还未接敌。

  大军开始出现不断的战损。

  然而火炮杀的人,还没督战队杀的人多。

  而且,火炮对于密集型阵列的优势更大。

  古代军阵,以方阵和圆阵为主。

  人员聚集,在火炮和床弩,投石机这些器械面前。

  那就是活靶子,串葫芦。

  第一,第二场战斗时,千步距离有不少人死掉。

  都是被火炮轰击而死。

  很多人都看到了四处散落的碎石,甚至还有马匹的碎尸。

  场面极为凄惨,惨烈。

  绝大多数人,哪里见过这等场面。

  一些老幼,直接被吓得嗷嚎不断。

  潘如龙在动员行动之前,就给督战队下达命令。

  谁敢哀嚎乱叫,斩。

  后退一步,斩。

  在阵列发生一些混乱哗变的时候。

  督战队直接开杀。

  足足花了五分钟时间,阵列才被稳定下来。

  而众人也行进到了七百步距离。

  也就三百步距离不到。

  五十门火炮造成的杀伤,其实不会超过千人。

  然而火炮的恐怖威力,对人体带来的碎裂血肉的效果。

  直接起到了极大的震撼效果。

  精神杀伤武器了属于是。

  这也导致,很多人想要逃命。

  引发的混乱,让潘如龙不得不下令直接杀。

  短短五分钟时间。

  督战队杀了两千多人。

  乌合之众上战场。

  想要维持稳定,防止溃败。

  除了杀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办法。

  潘如龙的狠辣,倒的确是稳住了战线。

  他手头的亲卫部曲,平日里干的本就是劫匪的活。

  杀人越货,残杀百姓,没有少干。

  如今上了战场,讲究的就是一个恨字。

  潘如龙极为狠辣。

  也极为精明。

  他注意到了火炮的抛射范围。

  带着亲卫躲在最安全的方位跟着行进。

  踟躇不前,后退的人都被他杀光了。

  如今,潘如龙他们,完全是像是赶着羊群在冲锋一般。

  各宗族带领的宗族部曲,私兵,也知道这一战的输了的后果。

  他们也硬着头皮,逼着一群炮灰前进。

  “七百步!”

  城楼上,测距手汇报距离。

  三百五十米。

  这个距离,强弓硬弩已经可以抛射。

  不过对方若是着重甲,带着盾牌,杀伤效果不会太大。

  所以,秦布衣没有第一时间让弓弩手攒射。

  这七百步的距离,是床弩,弩炮,投石机的攻击距离。

  床弩的射程,秦布衣改进到一千四百步左右。

  甚至更远一些。

  三百五十步,也是为了保证杀伤效果和精确度。

  有测距手瞄准。

  很多时候,都能够对地方将官,千夫长之类的中层将领进行狙杀。

  当秦布衣下达床弩等器械自由射击的瞬间。

  五百车阵的器械,火力倾泻。

  只是一轮齐射。

  潘如龙三万多人的军阵,直接有了上千人的伤亡。

  血肉爆碎,鲜血喷溅。

  整个战阵顿时是血腥气味扑鼻扩散。

  这种残酷,恐怖的战场。

  让更多的人浑身发抖。

  潘如龙这三万七八千人。

  最多有一万人可以听从指挥,算是正规军。

  其他人都是农兵,或者说直接是农民工人。

  老幼都上来了,又怎么可能保证战力?

  潘如龙本就是想拿他们当炮灰。

  毕竟,这就是他们这些士卒,专门豢养的牲口奴仆。

  如今这种危险局面。

  当然是让他们冲前排,当炮灰的。

  只是。

  这些炮灰,有溃败之势。

  刚刚压下的溃败之势,现在又出现了。

  第二轮器械的火力。

  比火炮还要恐怖。

  平坦的地势。

  床弩平射,就是串葫芦。

  因为潘如龙的人马太多。

  床弩一箭,随随便便就能穿透三五人的身体。

  至于小型投石机虽然很小。

  可秦布衣这款科技含量高。

  抛射的弹丸石块,威力并不小。

  滚落砸击。

  能够让一个小方阵一片混乱,死伤十数人。

  “给我冲起来!”

  “谁敢后退一步杀!”

  潘如龙大喊。

  他已经看到,七百步到两百步间,有多少尸体。

  很多人马被床弩弩箭斜钉在大地上。

  给人的视觉冲击极大。

  他本人都心生恐惧了。

  若是镇不住场子,真的哗变溃败。

  他必死无疑。

  如今到了这个地步。

  就算是要死也得逼着这些人去送。

  他必须让炮灰们顶上去。

  给他的精锐部队争取时间。

  溃逃后退的人,被一一斩杀。

  敌人还没有对上。

  潘如龙已经连砍了十数人。

  手中的钢刀都砍的卷刃了。

  换了一柄刀,在疯狂大喊。

  只会人冲锋前进。

  五百步距离,两百多米,披甲冲锋。

  不是什么正确的指挥方式。

  可这个时候,已经有些压不住全军溃败的趋势了。

  只能逼迫众人冲锋。

  只要冲起来,一切都无所谓了。

  “四百步!”

  “弓弩抛射。”

  潘如龙计算着距离。

  立刻开始让人弓弩抛射反击。

  秦布衣这边,已经有刀盾手开始防御地方的弓弩抛射。

  潘如龙那边,弓弩手有三千多。

  这个数量可就不少了。

  一轮抛射,密密麻麻的箭雨,直接覆盖了小半阵地。

  车阵的器械,自带防护,不用担心箭雨。

  前排长枪兵有刀盾手的盾牌掩护。

  加上三层重甲,也不用担心。

  至于中层有钢板车阵作为掩体。

  只要按照日常训练躲避,加上豪华的甲胄防护。

  其实一般不会出现什么伤亡。

  除非是倒霉蛋儿,亦或是不服命令的。

  还有就是因为紧张慌张而不知所措的新兵蛋子。

  但是经过两场大战,这种新兵蛋子已经不存在了。

  潘如龙的弓弩手开始抛射。

  秦布衣这边,也开始下令。

  万人齐射的火力覆盖,可不是对方三千弓弩手抛射能比。

  在对方一轮抛射的间隙。

  霎时间,秦布衣军阵中,箭如飞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