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我的娘子是穷鬼女帝》

  秦布衣一连写了数种字体。

  看的晏之缘和慕导他们神色震惊。

  北凉王也是老脸一惊。

  他可从不知道,秦布衣还有这样的能力。

  一直以来,他才发现,自己这个七子,是那样的不凡。

  怀中抱着书的慕婵娟和晏鱼安也是惊了。

  诗才无双也就罢了。

  写个字都写真好看,而且还风格不同。

  晏之缘一张老脸,此刻震惊的脸皮抽动。

  字体这玩意儿,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风格。

  而且,随着年龄的提升,很多人的字体字形会刻在骨子里。

  秦布衣这些字体,每一种都不是胡乱写的。

  仿佛像是一位书法大师浸淫数十年的成就。

  可是秦布衣一个小屁孩儿,怎么可能做到?

  当初在顾道子身上的震撼,现在出现在了众人身上。

  “布衣小子。”

  “你为晏翰林大人做了一首诗。”

  “也为我写一首吧。”

  慕导对着秦布衣道。

  传世之作,谁不想一篇?

  这可是名留青史的东西。

  “不知慕叔父想要以和为题?”

  秦布衣望着慕导问道。

  “我慕家的姓氏,有思念,思慕之意。”

  “就以思念,思慕,相思相关为题吧。”

  慕导望着秦布衣道。

  在慕导眼里。

  他已经认可了秦布衣和慕婵娟的婚事。

  只要秦布衣此刻能够做出一篇传世之作。

  那么他就可以完全确定两人的婚约。

  这个婚约,他就这么定下了。

  “好!”

  秦布衣思索了一下。

  提笔写就。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写思念的词太多了。

  词更是数不胜数。

  而且有很多千古名句。

  然而在这个时候,秦布衣选择了这一首。

  原因无他,秦布衣有试探之意。

  虽然秦布衣知道,晏之缘和慕导来到北凉王府的意思。

  毕竟,两个才女都带来了,不猜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可秦布衣对晏家和慕家并不了解。

  在秦布衣所想看来,如果有可能的话。

  他自然是希望能够和两家有所联系。

  只是,两家值不值得接触,还需要看看。

  秦布衣第一首咏竹,直接能够看出。

  晏之缘对咏竹的坚韧不拔精神很是认可。

  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这老头子,很喜欢很向往,也奉行竹子的精神品格。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晏之缘老爷子是品德高尚之人。

  而对慕导的试探,便是这一首诗。

  相思?思念?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句的确是相思。

  只不过,这是让人心碎痛苦的相思。

  大周帝国崩碎以来,蛮夷胡虏入侵,神州大地至今分离。

  而且是一分为四。

  虽说因为北凉王的存在,没有发生大的战事,可是边境摩擦,每年也会有成千上百的人因此死亡。

  而其他诸国,战事基本就没停过。

  若是江南世族不全是偏安一隅的有志之士。

  大周也不会分裂战乱至今。

  秦布衣就是想看看,这首诗会让慕导有什么情绪变化。

  此诗一出。

  晏之缘老脸神色一黯。

  似乎想到了什么伤感的事情。

  慕导则是坐在了一旁的座椅之上,拿着秦布衣写的诗,陷入了沉默。

  “十五年前。”

  “我那幼弟,慕安。”

  “随着先帝北伐。”

  “西路军势如破竹。”

  “本已经攻入蜀地。”

  “可惜天不假年。”

  “先帝崩殂。”

  “六路大军惊慌溃败。”

  “安弟两万大军被左路军抛弃。”

  “后被叛贼出卖,枭首。”

  “传闻,安弟的尸骨,被西秦左将军下令挫骨扬灰……”

  说到这里,慕导话语沉重,眼里闪过一抹冰冷的杀意。

  然而这杀意之中,又是那般痛苦无奈。

  “安弟之妻谢菀,得知噩耗,当场泣血,而后哀思病故。”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好。”

  “这一句,真好。”

  慕导双眸泛红。

  “慕叔父。”

  “小子冒犯了。”

  秦布衣也没想到。

  这首诗,直接扎心了。

  老王爷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他是六军总帅。

  当初先帝暴毙。

  他下令全军收缩。

  然而因为事情仓促。

  又导致战事应变不及。

  害了不少将士性命。

  六路大军,有三路被逐一击破,损失惨重。

  当时不知道多少将士,成了河边骨。

  每每想起,北凉王都有些痛苦。

  文字的力量是很恐怖的。

  尤其是引起共鸣的时候。

  秦布衣一首诗,直接让人都有些抑郁了。

  “布衣小子。”

  “若是将来有机会。”

  “你会带兵北伐吗?”

  慕导的哀伤收敛,转而一脸严肃的望着秦布衣。

  “会。”

  “在小子有生之年。”

  “必定带兵北伐,攻西秦,征东辽,灭匈国,下南理。”

  “这是小子毕生所愿。”

  “不惜此身,平定神州百年之乱。”

  秦布衣斩钉截铁的回答。

  每一个华夏文脉的儿女,内心对大一统的愿望是无比强烈。

  宁为盛世犬,不为乱世人。

  战乱之中秩序崩坏,是最恐怖的事情。

  人?不过是蛮夷贼寇眼中的两脚羊。

  年轻女子被称为不羡羊,据说肉质鲜美被蛮夷胡虏比作羊肉,白日淫玩,饿了屠宰。

  老人称为烧把火,因为肉质发柴,所以会被小火慢炖。

  而幼儿被称为和骨烂,肉骨软烂,被蛮夷胡虏所喜。

  这种蛮夷胡虏入侵华夏的乱世,但凡一个正常人,都不希望生活在这个时代。

  想到前世还有一些弱智女教授,扬言喜欢魏晋南北朝,想去和世族公子谈情说爱。

  这些母狗是真不知道,那群吃人魔是什么货色。

  魏晋南北朝,被称为类人群星闪耀时刻,不是没道理的。

  那群人,从皇帝到世族,都是一群神经病东西。

  正常人没几个,全是一群疯子。

  现在这个世界,其实并没有好到哪儿去。

  大周百年崩溃。

  萧倾凰的父亲是个明君之外,以上三代,皆是昏聩残暴之徒。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还真不是说说。

  西秦为了立国,和蛮夷通婚,任由蛮夷践踏屠杀淫辱百姓。

  辽国本是大周世代领土。

  是周民之地,然而如今沦丧夷狄腥檀,千万周民被屠戮大半。

  这是乱世。

  不过是因为北凉王一己之力,他的军武之威镇压当世。

  若是北凉王不在了,整个神州会乱成什么样,谁也不知。

  北伐?

  江南世族偏安一隅,沉溺享乐,没有多少人敢去直面北方铁骑大军。

  真正想要北伐的,要么战死在边境,要么在军中蹉跎。

  以如今现在的大周国力。

  是没有能力北伐的。

  “你小子,还北伐?”

  “老子的本事你都没学透。”

  “你三个兄长北伐还差不多。”

  北凉王没好气的拍了一下秦布衣脑袋。

  虽然话语有些没好气的样子。

  然而眼里却满是欣慰。

  北伐,这是北凉王的梦想。

  像北凉王这等忠勇无双之人,他做梦都在想精忠报国。

  幻想着古之名将那等风采。

  这个世界,先秦的历史一般无二。

  然而没有汉朝,而是大周。

  大周和汉朝,没多少区别。

  甚至这个大周,比汉朝做的更好。

  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臣名将美谈。

  大周虽然崩碎,然而愿意为大周尽忠,尽节的有志之士,不可为不少。

  “老爹。”

  “布衣可没有胡说八道。”

  “最少五年,最多十年。”

  “布衣必定带兵北伐。”

  “先灭东辽,攻下燕云,随后西进。”

  “到时候,三位兄长率三路大军。”

  “一路入蜀。”

  “一路攻河北西路。”

  “一路进取关中……”

  秦布衣侃侃而谈。

  “你小子,别在这儿给老夫纸上谈兵。”

  “西秦和东辽两国百万大军,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

  “战争是要死人的。”

  “一定要深思熟。”

  北凉王看着秦布衣,有些担忧。

  秦布衣说的太简单了。

  虽然秦布衣的北伐路线,北凉王很认可。

  可真要灭东辽,西秦,根本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

  秦布衣自然知道自己说话有些狂妄。

  可若是给秦布衣五年时间。

  燧发枪最起码能列装二十万支。

  定装步枪都能搞出来。

  更别说大炮之类的。

  如今西山铁矿稳定生产之后。

  今年年底,秦布衣就想着能够生产出万支燧发枪。

  还有六个月时间,万支燧发枪并不难。

  而自家二哥秦阵,已经在经略倭岛。

  那里的金银就是军费,加上岛上硫磺丰富。

  制作火药的材料也是不用担心。

  古时候的坚城,很难攻取。

  然而再坚固的城池,也经不住炮火的轰击。

  灭东辽,在热武器的降维打击下,还真没想的那么难。

  秦布衣的话,还真不是狂妄。

  当然,他这番看似的猖狂言论,其实就是想看慕导和晏之缘的态度。

  慕家和晏家若是能够拉拢。

  秦布衣有把握在三年内搞定江南。

  “老爹,相信布衣。”

  “西秦东辽的百万大军,弹指间让他们灰飞烟灭。”

  秦布衣笑了笑。

  嘴上这么说,秦布衣也知道不轻松。

  毕竟,就算是百万头猪,也不可能随意解决。

  现在的秦布衣,要尽快将最近的收益,转化为战斗力,以及形成经济大循环。

  “布衣小子。”

  “你若是真的发誓今后会北伐。”

  “老夫送你一份礼物。”

  慕导望着秦布衣,眼里闪过一抹坚定。

  “礼物?”

  秦布衣有些疑惑的望着慕导。

  “十万大军的衣物。”

  “这是我慕家,竭尽全力能够拿出来的物资。”

  “但,你必须发誓保证。”

  “北伐!”

  慕导神色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