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世家评选2-《浮香美人皮》

  纷争瞬止。

  众人纷纷起身,恭敬行礼。

  萧迎跟在沈皇后身边,她微微弯唇,与萧玄璟对视一眼。

  沈昭凰拂袖落座,她肆意笑道,“众卿平身。”

  萧玄璟作势要去扶萧毅,他眉眼间尽是化不开的一片深沉,“父亲,我扶您?”

  萧毅哪敢让他碰。

  他神色冰冷,不理会萧玄璟。

  “兄长。”萧迎款步走来,瞥了萧毅一眼。

  两人未曾再说什么,转身走向自己的坐席。

  傅司空也已然入座,他坐于最上位,看着程家依旧空无一人的坐席,挑了挑眉。

  身旁有人看出了他的烦躁,连忙恭维道,“司空莫要忧心,事情都办妥了,保证今日傅家仍能得票!”

  话音未落,便见不远处,穿着端丽的程娉婷。

  少年一身玄色暗红镶金衣衫,乌发上带着恰合时宜的冠子,端庄而又不显突兀。一张精致的面容,如今上了妆反而衬得有了几分威严之感。

  她身后,是程相的两位兄长。

  两人甘愿居于她之后,显然程家的话语权,已然落在程娉婷手中。

  程娉婷端正走来,朝向二圣行礼后入座。

  她的坐席,与傅司空正面相对。

  傅司空脸色阴沉,握着酒杯的手猛地颤抖,洒出几滴酒渍。

  “这就是,你说的万无一失?”傅司空看向身边的官员,眼中满是狠厉。

  那官员吓得大气不敢出,一个劲的抹去头上虚汗。

  他怨毒的看向程娉婷,少女坐于主位,却丝毫不露怯意,举止更显端庄。

  程娉婷端起酒杯,朝着二人遥遥敬酒,“父亲身体抱恙至今未愈,故而我便暂代家主一位。”

  “说起来,还要托二位大人的洪福,父亲的病情才能有所好转。我受父亲嘱托,敬二位大人。”

  她笑容柔和,只是眼底却尽显锐利。

  傅司空眯起眼睛,“一个小丫头片子,何时竟也敢与本官平起平坐?”

  程娉婷扬眉一笑,“大人莫要忘了,娘娘曾下过令,准女子议政。”

  “娉婷初涉朝政,却有几处不明,想请教大人。”

  傅司空端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垂眸看向程娉婷的眼神尽是不屑,“与你说,你就能明白吗?”

  “不过是多费口舌罢了。”

  程娉婷笑道,“大人既不愿听,那我便不再打扰。”

  “只是想问问大人,若是上八品中,有人因失德跌出上品的位子,那该如何?”

  傅司空狠狠瞥他一眼。

  他眼中,尽是老辣和阴沉。

  “司空莫恼,下官敬您一杯。”郑珩及时上前,一副恭顺谦和的姿态。

  傅司空微微弯唇,总算是找回了几分场子。

  他纵横官场这么多年,总不能被一个丫头片子给压了一头。

  “贤侄何须与我如此客气,你跟恒修是至交好友,便唤我一声伯父。”傅司空欣慰一笑。

  郑家虽然背着他在搞小动作,可一直以来还算是听话。

  郑珩忙弯腰,“伯父,侄儿敬您。”

  他恭顺的态度极好的讨好了傅司空。

  傅司空心情一好,便笑了几声,欣慰点头,“你这孩子,可要多指点指点恒修,让他多同你交流。”

  “不敢。”郑珩笑道,“傅兄才华过人,乃是惊世之才,是侄儿该向傅兄多加学习。”

  好话到底是中听,两人交谈的十分融洽。

  一对比,程娉婷便是被孤立了一般,周围没有任何官员上前。

  唯独不远处的萧迎,朝她点了点头。

  所有人陆续到场,萧迎看到了不少熟人,曹姝和贺岚,今日竟也一同来了。

  一同拜过帝后,便是礼官宣读卷册,将一家五年来所做功绩宣之于众。

  有的武将之家,不过寥寥几句话,却包含了其中五年的辛劳艰苦。

  纵然如此,却依旧没有被评委上八品,甚至连中品都评不上。

  有的中品世家,贪污腐败,被人揭发。便被当场逐出殿外,一片鬼哭狼嚎,甚是喧嚷。

  也有下品世家,因五年来兢兢业业,跻身中品,对着二圣感激涕零。

  可瞧了这么多,始终没见到有人能跻身上品。

  好像上品八大世家的位置,早已根深蒂固,无可撼动。

  萧迎瞧着沈皇后有些卷乏,她轻轻换了味香,将那安神舒缓的小香炉置于一旁,用折扇轻扇。

  她亦是紧张,手心满是细密的汗珠,只能借此缓解内心的焦躁。

  终于,到了傅家。

  萧迎摇着折扇的手一顿,她立于沈昭凰身边,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眼中似是染着一团火焰。

  总觉得礼官上的卷轴那样厚重,密密麻麻尽是傅家功绩。可这些所谓的功绩,什么赈灾有功,什么断案入神,尽是些套话。

  听上去是那样丰功伟绩,可对傅家知根知底之人,一下便能瞧出其中虚伪。

  这么多丰功伟绩,竟不比得那些武将的一句话来的实诚。

  礼官宣判完,众人皆沉寂,生怕开口得罪。

  程娉婷瞧着,倒是先开了口,“听闻傅家郎君,这几年很是嚣张跋扈。拖欠百姓账款,还纵马长街伤人,肆意欺辱民女。”

  “傅司空,可有此事?”

  她丝毫不避讳,毅然决然的站在了傅家的对立面。

  “这些谣言不过是空穴来风。”司齐永连忙出面为傅家说话,“程娘子若是因这一点子虚乌有的谣言就否决了傅家这些年的功绩,未免太过肤浅。”

  “谣言?”程娉婷挑了挑眉。

  “若无证据,我怎敢当着二圣的面说出这样的话?”

  她抬了抬手,侍女连忙捧上一卷绢布,“这绢布上,是曾经被傅郎君欺辱的人家。”

  “一个鲜血写下的名字,便是一户人家。”

  长达三米的绢布缓缓展开,上面写满了人名。

  “这位王氏姑娘,被傅郎君强行带回府中为婢,却在带回府的一月后暴毙而亡。”

  “这位刘郎君,发妻曾被傅郎君欺辱,后郁郁而终。”

  “这位张氏夫人,因拒绝傅郎君,傅郎君便派人砸了她的店铺。”

  “这一桩桩一件件,还需要我细细说与司空大人听吗?亦或是大人觉得证据不足,要当场找来人证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