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爷,17爷的项目大名鼎鼎-《军工雄途:陈今朝的霸世征途》

  并且,转手立了两个项目。

  一个是后世的26爷。

  一个是后世的17爷。

  这既是练手,也是在为‘笨小孩’做技术试验和技术积累。

  可虽说是练手,这两款导弹可不一般。

  26爷,那是东方大国后世研制的先进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是慑战一体、核常皆备的新型系列弹道导弹。

  也是后世火箭军中远程打击武器的骨干和核心力量!

  出镜率最高的一件武器装备!

  特点是跨区无依托机动发射,打击目标陆海皆备,融合多项新技术,通用化、集成化、信息化水平高。

  其长14米,弹径1.4米,重20吨,射程5000公里‘余’。

  除了‘航母杀手’的绰号外,

  它还有个别称——“关岛快递”!

  听这名字就知道了,它是专门针对于第二岛链的利器!

  同样,它也是世界上唯二的反舰弹道导弹!

  另一个,也是东方大国的,叫21弟。

  而相比于26爷,17爷项目就更加大名鼎鼎了,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乾老弹道’的高超音速导弹!

  它的牛哔之处,无需赘述了。

  无法拦截,使命必达!

  便是它的标签。

  它是能让老漂亮睡不着觉,需要陈今朝联系今朝军工自研基地,令那头的超级激波风洞和材料实验室同步配合的大 杀器。

  而拿26爷和17爷做练手,作为‘笨小孩’洲际导弹的前期技术试验。

  陈今朝的战略目的也很明显了。

  这两款导弹很强,是和六爷轰炸机一起进漂亮国年度军事报告,被提及次数最多,最令人担心顾虑的武器装备存 在。

  哪怕陈今朝之前拥有打造长剑’巡航导弹、春泥’空空导弹和‘落红反舰导弹的丰富经验,都需要抽着烟,皱着 眉头对待。

  要知道,

  ‘长剑这三款先进的导弹,可不比冬风家族导弹的含金量差!

  甚至于‘落红’第三代反舰导弹,其实就是冬风21爷的精缩版本。

  可即便如此,

  17爷和26爷,也是更高一级的难度。

  所以,陈今朝的埋头闭关,这一次真是闭死关了!

  都忘了自己还在等师父江淮归来,便立了项目,在马兰镇拉了一支研发团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工作。

  而就当陈今朝逐步展开工作的同时。

  远在哈城的今朝军工自研基地,代号‘战神’的六爷电子战轰炸机终于开始了试飞。

  当然,

  试飞的方式肯定不能按照电子战吊舱研发小组的设想,来一次东南亚巡航。

  只不过是常规的试飞与试验。

  但即便如此,六爷电子战轰炸机试飞后拿到的结果,仍旧令人心惊!

  毋庸置疑,结果好到出乎所有人的预期。

  与当今东方大国的空中作战体系,高度融合!

  甚至于,飞行员下来后都直呼:‘六爷还能再战50年!’

  而六爷能不能再战50年,李明哲不知道。

  李明哲只知道艾轩这小子要是再折腾下去,自己的微波武器别研究了,工作室都要破产了!

  当李明哲站在窗口,看着六爷电子战轰炸机从天上下来,回过头,却看着艾轩认真的在组装一个火箭发动机模块, 满脸无奈。

  没错,就艾轩攒下来的那点钱,哪够搓能上月球的火箭?

  哪怕在今朝军工自研基地里,有的是其他实验室不要了的‘废铁’材料。

  那也需要一笔庞大的经费支撑。

  而艾轩凑不齐经费,自然也就由李明哲无偿赞助了。

  艾轩要想手搓火箭,将卫星扔上月球的事儿,他和师父陈今朝说了。

  这也是师父陈今朝默许同意的事情。

  甚至还让李明哲通过这件事儿引导一下,将艾轩的注意力引去量子卫星通讯技术上。

  但是李明哲也没想到,手搓能去月球的火箭那么烧钱啊!

  可又能怎么办呢?

  就算没有师父陈今朝的示意,自己的小师弟,也只能自己宠着。

  一想到这,李明哲一边肉疼,一边对着艾轩引导道:“艾轩,你说,咱要是扔一颗普通卫星到月球,那有什么意 思?”

  “咱也看不到嫦娥和月兔……”

  一听这话,艾轩恍然大悟,猛然抬头:“有道理!”

  “所以,我们自己飞上去!”

  李 明 哲 : ? ? ? ! ! !

  “踢里踏拉……”

  夕阳洒在马兰镇里的青石板路上,将青石板烧成火红色。

  一道瘦削弱小的身影~在路上飞速狂奔。

  狂奔回家后,他熟练地搬来小板凳,开灶台,洗菜,做饭..-。

  娴熟的动作,像是做菜做了好几年的大厨,和他那小身板和十来岁的年-纪完全不相符。

  没一会的功夫,饭菜做好了。

  一份玉米排骨汤, 一份清炒青菜,还有一份糖醋排骨。

  色香味俱全的三道菜端上桌,他又狂奔出门,将自己神志模糊,每天坐在马兰镇门口,胡杨树底下的母亲带回来。 照顾母亲吃完饭,睡下。

  又打扫完家里的卫生,他才搬出自己的小板凳,从书包里拿出一天的功课,开始做作业。

  将这一切都做完了。

  他跑去母亲的房间门口瞄了一眼,见母亲已经熟睡,才悄悄地从锅里又打出一份温热的玉米排骨汤,小心翼翼地装 在饭盒里,出了家门。

  “你来了?”

  马兰镇里的一幢办公楼门口,陈今朝坐在台阶上,抽着烟,等着这个小家伙的到来。

  这几乎算是两人之间特有的默契。

  每天晚上九点半,小家伙送来夜宵,而陈今朝,则吃着他做的夜宵,给他讲讲外面的故事。

  而这个默契的建立,说起来,还得将时间倒回到五天前。

  五天前,陈今朝刚立了26爷和17爷的项目,项目设立完,他就搬来了这栋小楼。

  也正是那一晚在楼下坐着抽烟,思索着一些技术难点。

  便和这小家伙相遇相识。

  小家伙名叫沈核平,英雄烈士的后代。

  其父亲,是第一批进入核试验场采样的技术骨干,同样,也是在冬风某型号导弹试验哑火后,主动请缨前去检查的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