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上空,空天母舰俾斯麦号舰桥。
邓尼茨元帅负手而立,俯瞰着下方硝烟弥漫的大地。
全息沙盘上,代表我方控制区的蓝色已经覆盖了九州绝大部分区域,只剩下零星几个红色光点在顽固闪烁,消灭他们只是几个小时的问题。
副官:他们的指挥体系似乎在我们第一波打击中就崩溃了,他们缺乏重武器,很多部队甚至没有接到明确的指令就在各自为战,这些都是高空观察加前线部队汇报得出结论。
邓尼茨:不要掉以轻心,他们越是沉默,越可能是在酝酿更极端的疯狂。
九州只是开始,他们的核心在本州,在关东平原。
目标很明确,完全控制九州后将其作为前进基地和后勤枢纽,然后舰队东进,轰炸本州、四国所有军事潜力目标。
最后进军关东,彻底摧毁他们的战争能力和意志,如果他们死活不投降,打到北海道都无所谓。
副官:登陆部队正在清剿残余势力,工程部队已经开始修复港口和机场,预计四十八小时内,九州全境将实现名义上的控制,下一步,我的舰队将前出至濑户内海,直接威胁大阪、神户工业带,并对本州西部所有可疑目标进行压制性轰炸。
邓尼茨:嗯,密切关注敌方动向,虽然现在他们看似溃败,但难保不会有什么后手。
邓尼茨转身,望向东北方那片更加广阔、人口更加稠密、也必然隐藏着更多疯狂和绝望的土地。
邓尼茨:命令舰队,明日拂晓向东进发,目标濑户内海,让整个霓虹,都听听我们引擎的轰鸣声!
二分半钟后,三艘空天母舰巨大引擎开始调整方向,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嗡鸣,如同远古巨兽的呼吸,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降临东方。
下方九州岛上,烈焰仍在燃烧,标志着旧时代葬送,而在东方天际线上,则笼罩在新时代战争未知的阴云之中。
————
九州,长崎县,某处临海山区居民居住点。
黑暗中,美代子紧紧搂着六岁的儿子,另一只手死死捂住他的嘴,生怕他发出一丁点声响。
外面街道上,履带碾过碎石声音沉闷而规律,如同死神的鼓点,由远及近又缓缓远去,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和硝烟以及一种像是烧焦电路板的刺鼻气味。
“妈妈……怪物走了吗?”
小男孩小声问道,小小的身体还在发抖。
“嘘……再等一会儿。”
美代子低声回应,她自己的心脏也跳得像要冲出胸腔。
他们原本生活在长崎市一个普通街区,丈夫在造船厂工作,虽然辛苦但生活平静。
当初战争的消息只存在于电视新闻里,遥远而模糊……,直到那天清晨,刺耳警报划破长眠,紧接着是地动山摇爆炸声。
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刻,当时家里所有玻璃被震碎,远处港口方向腾起巨大火球和黑烟。
现在丈夫生死未卜,这对母子根本不敢跑,被吓得不敢出门。
她抱着儿子走进家里的壁橱,听着窗外越来越近的枪声、爆炸声,以及走在砖块瓦砾堆的脚步声……
她透过壁橱缝隙,看到了颠覆她认知一幕。
一个穿着漆黑厚重盔甲、身形异常高大有二米的人,头盔眼部闪烁着红光,正单手撕开街对面邻居家防盗门,像撕开罐头饮料拉扣一样轻松。
不是电影不是演习,在那里面,已经当了自卫队的邻居山田先生的哭喊和求饶声只持续很短时间,就变成一种令人牙酸的撕裂声和短暂惨叫。
然后一切归于寂静,只剩下走在废墟中的脚步声。
那一刻美代子明白了,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狩猎,而他们是猎物。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霓虹曾是侵略者,可如今沦为被侵略的对象。
美代子不知道这场灾难还要持续多久,她只希望自己和儿子能活下去。
就在这时,壁橱左侧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刮擦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慢慢靠近。
美代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紧紧捂住儿子嘴,身体止不住颤抖。
门缝中,一个闪烁着红光的头盔缓缓出现,那恐怖身影正在靠近。
美代子绝望闭上眼,以为自己和儿子生命即将结束。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激烈交火声和爆炸声。
而那身影似乎被吸引,转身离开了。
美代子鼓起勇气,带着儿子小心翼翼走出壁橱。
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自卫队士兵正与那些身穿漆黑盔甲的一方激烈战斗。
城市不能待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美代子拉着儿子,趁着双方交火的混乱,偷偷溜出了屋子。
猫着腰在废墟和残垣断壁间穿梭,尽量不发出声响。
突然,一枚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巨大冲击力将两人掀翻在地。
美代子顾不上身上疼痛,赶紧爬起来再次拉起儿子的手拼命往前跑。
不知跑了多久,他们来到了一片树林。
美代子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靠在一棵树上休息。
这时她听到一阵脚步声,心中一惊以为是那些恐怖敌人追来了。
她紧张地握紧儿子的手,准备再次逃跑。
然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群穿着破旧军装的自卫队士兵,他们眼神警惕,但看起来并不像敌人,对美代子这种霓虹人来讲。
其中一个人走上前,用温和语气询问两人是要逃难吗?
后者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恐惧和无助。
那个人说跟我们走,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地方,至少能让你们暂时安全。
美代子犹豫一下,但看着儿子惊恐未定眼神,她还是决定相信他们,于是她带着儿子跟着这群人走进密林深山深处。
一路东走西藏来到一个废弃矿洞边,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幸存者,个个面黄肌瘦眼神惊恐。
他们分享着少得可怜的食物和水,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只能通过远处传来的爆炸声判断战火的远近。
或许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认识到战争。
邓尼茨元帅负手而立,俯瞰着下方硝烟弥漫的大地。
全息沙盘上,代表我方控制区的蓝色已经覆盖了九州绝大部分区域,只剩下零星几个红色光点在顽固闪烁,消灭他们只是几个小时的问题。
副官:他们的指挥体系似乎在我们第一波打击中就崩溃了,他们缺乏重武器,很多部队甚至没有接到明确的指令就在各自为战,这些都是高空观察加前线部队汇报得出结论。
邓尼茨:不要掉以轻心,他们越是沉默,越可能是在酝酿更极端的疯狂。
九州只是开始,他们的核心在本州,在关东平原。
目标很明确,完全控制九州后将其作为前进基地和后勤枢纽,然后舰队东进,轰炸本州、四国所有军事潜力目标。
最后进军关东,彻底摧毁他们的战争能力和意志,如果他们死活不投降,打到北海道都无所谓。
副官:登陆部队正在清剿残余势力,工程部队已经开始修复港口和机场,预计四十八小时内,九州全境将实现名义上的控制,下一步,我的舰队将前出至濑户内海,直接威胁大阪、神户工业带,并对本州西部所有可疑目标进行压制性轰炸。
邓尼茨:嗯,密切关注敌方动向,虽然现在他们看似溃败,但难保不会有什么后手。
邓尼茨转身,望向东北方那片更加广阔、人口更加稠密、也必然隐藏着更多疯狂和绝望的土地。
邓尼茨:命令舰队,明日拂晓向东进发,目标濑户内海,让整个霓虹,都听听我们引擎的轰鸣声!
二分半钟后,三艘空天母舰巨大引擎开始调整方向,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嗡鸣,如同远古巨兽的呼吸,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降临东方。
下方九州岛上,烈焰仍在燃烧,标志着旧时代葬送,而在东方天际线上,则笼罩在新时代战争未知的阴云之中。
————
九州,长崎县,某处临海山区居民居住点。
黑暗中,美代子紧紧搂着六岁的儿子,另一只手死死捂住他的嘴,生怕他发出一丁点声响。
外面街道上,履带碾过碎石声音沉闷而规律,如同死神的鼓点,由远及近又缓缓远去,空气中弥漫着柴油和硝烟以及一种像是烧焦电路板的刺鼻气味。
“妈妈……怪物走了吗?”
小男孩小声问道,小小的身体还在发抖。
“嘘……再等一会儿。”
美代子低声回应,她自己的心脏也跳得像要冲出胸腔。
他们原本生活在长崎市一个普通街区,丈夫在造船厂工作,虽然辛苦但生活平静。
当初战争的消息只存在于电视新闻里,遥远而模糊……,直到那天清晨,刺耳警报划破长眠,紧接着是地动山摇爆炸声。
她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一刻,当时家里所有玻璃被震碎,远处港口方向腾起巨大火球和黑烟。
现在丈夫生死未卜,这对母子根本不敢跑,被吓得不敢出门。
她抱着儿子走进家里的壁橱,听着窗外越来越近的枪声、爆炸声,以及走在砖块瓦砾堆的脚步声……
她透过壁橱缝隙,看到了颠覆她认知一幕。
一个穿着漆黑厚重盔甲、身形异常高大有二米的人,头盔眼部闪烁着红光,正单手撕开街对面邻居家防盗门,像撕开罐头饮料拉扣一样轻松。
不是电影不是演习,在那里面,已经当了自卫队的邻居山田先生的哭喊和求饶声只持续很短时间,就变成一种令人牙酸的撕裂声和短暂惨叫。
然后一切归于寂静,只剩下走在废墟中的脚步声。
那一刻美代子明白了,这不是战争而是一场狩猎,而他们是猎物。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霓虹曾是侵略者,可如今沦为被侵略的对象。
美代子不知道这场灾难还要持续多久,她只希望自己和儿子能活下去。
就在这时,壁橱左侧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刮擦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慢慢靠近。
美代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她紧紧捂住儿子嘴,身体止不住颤抖。
门缝中,一个闪烁着红光的头盔缓缓出现,那恐怖身影正在靠近。
美代子绝望闭上眼,以为自己和儿子生命即将结束。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激烈交火声和爆炸声。
而那身影似乎被吸引,转身离开了。
美代子鼓起勇气,带着儿子小心翼翼走出壁橱。
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自卫队士兵正与那些身穿漆黑盔甲的一方激烈战斗。
城市不能待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美代子拉着儿子,趁着双方交火的混乱,偷偷溜出了屋子。
猫着腰在废墟和残垣断壁间穿梭,尽量不发出声响。
突然,一枚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巨大冲击力将两人掀翻在地。
美代子顾不上身上疼痛,赶紧爬起来再次拉起儿子的手拼命往前跑。
不知跑了多久,他们来到了一片树林。
美代子气喘吁吁地停下脚步,靠在一棵树上休息。
这时她听到一阵脚步声,心中一惊以为是那些恐怖敌人追来了。
她紧张地握紧儿子的手,准备再次逃跑。
然而,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群穿着破旧军装的自卫队士兵,他们眼神警惕,但看起来并不像敌人,对美代子这种霓虹人来讲。
其中一个人走上前,用温和语气询问两人是要逃难吗?
后者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恐惧和无助。
那个人说跟我们走,他们有一个安全的地方,至少能让你们暂时安全。
美代子犹豫一下,但看着儿子惊恐未定眼神,她还是决定相信他们,于是她带着儿子跟着这群人走进密林深山深处。
一路东走西藏来到一个废弃矿洞边,这里已经聚集了一些幸存者,个个面黄肌瘦眼神惊恐。
他们分享着少得可怜的食物和水,对外面世界一无所知,只能通过远处传来的爆炸声判断战火的远近。
或许直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认识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