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此刻,唐阿富的无情剑依旧指向魁七身后的沈东善。透过微微颤抖的剑身,不难看出他情绪的激动与内心的震荡。
“吴双,你这是作甚?”一向沉着的唐阿富,十分罕见地表现出怨愤的模样,目光不善地盯着笑容尴尬的吴双,声音冰冷的吓人,“这是我和他的私人恩怨,与你无关!”
此刻,四周已有不少人暗暗揣测起吴双和沈东善的关系。
预感事有蹊跷的谢玄连忙与萧芷柔、云追月、洵溱交换了眼神,而后当机立断地下令:“贤王府、绝情谷、龙象山、西律武宗诸弟子先行退下!”
在得到自家掌门的默许后,众人无奈领命,数十人带着满心的好奇与无尽的遐想陆陆续续地走出议事堂。
片刻之间,堂内除谢玄、萧芷柔、云追月和洵溱外,只剩柳寻衣、苏禾、潘雨音,以及身处漩涡中心的唐阿富、吴双及沈东善和他的一众护卫。
“我知道你们有仇,所以刚刚出手时并未阻拦。”吴双笑眯眯地劝道,“现在你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妨听沈老爷说几句?”
“什么意思?”唐阿富眉心紧蹙,沉声质问,“难不成你要保他?”
“此事恐怕还轮不到我。”言罢,吴双将别有深意的目光投向沉思不语的柳寻衣,道,“你心心念念的幕后东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沈老爷。”
“哦!是吗?”
其实,当沈东善露面的那一刻,柳寻衣便已猜出答案。他之所以对唐阿富的举动视若无睹,就是在等吴双站出来表态。
因为他实在想不明白,一向游戏人间,自由无束的吴双,怎会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沈东善暗通款曲?
有人百思不解,也有人见微知萌。恰如此时的谢玄和洵溱,他二人在不经意间对视一眼,眉宇间尽是一抹难以名状的凝重之色。
“兄长,究竟是怎么回事?”为免引起柳寻衣的误会,洵溱抢先向吴双发问,“你和沈老爷……”
“洵溱姑娘,个中情由且容沈某慢慢道来。”沈东善打断洵溱的疑问,目光环视四周,缓缓停在潘雨音的身上,关切道,“都说女大十八变,潘侄女真是生的愈发标致了。倘若走在街上我怕是万万不敢相认。如何?你的父母兄长可否安好?”
潘家以前好歹是颍川首富,与同为商贾的沈东善互有往来。尤其是潘初八遇害后,潘家人欲变卖家当远走他乡之际,沈东善豪掷千万接下潘家在颍川的所有生意,出价远高于其他竞拍者,甚至高于潘家产业的实际价值,此事对潘家而言绝对算是一份不小的恩情。
因此,潘雨音面对沈东善的嘘寒问暖,十分礼貌地欠身一拜,恭敬道:“家人一切安好,有劳沈……沈老爷挂念。若无沈老爷当年的赠金之恩,潘家恐怕过不去那道坎。沈公的大恩大德,雨音铭记在心,永世不忘。”
原本潘雨音欲称呼沈东善为“沈叔叔”,但转念一想唐阿富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唐阿富又和柳寻衣亲如手足。夹着这层关系,今时今日的潘雨音既不想和沈东善走的太近,以免引起柳寻衣的误会,又不敢忘却他的恩情,有失为人处世的德行操守,故而表现出既恭敬又疏远,礼貌有余而热情不足的怪异模样,言语间尽显彷徨局促之意。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沈东善倒是不拘小节,摆手笑道,“我一向敬重潘八爷的为人,能替他的后人做一些事,我亦倍感欣慰。”
虽然沈东善口口声声“不足挂齿”,但他却在事实上接受了潘雨音的感恩。
言罢,沈东善又将目光移向正在默默审视自己的谢玄,拱手道:“谢二爷……哦!不不不!今日应该称谢府主!久日未见,别来无恙?”
“谢某这把老骨头还能勉强支撑几年,倒是沈老爷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青春一年胜似一年。”谢玄起身还礼,对沈东善恭维一番。
“欸!谢府主休要取笑,这几年我已根齿松动,两鬓生白,藏不住老态喽!”
沈东善如唠家常一般与谢玄谈笑风生,仿佛站在身前对自己怒目而视的唐阿富根本不存在,单凭这份泰然自若的气度,就远非寻常人可以媲美。
“萧谷主!云圣主!”沈东善朝作壁上观的萧芷柔和云追月依次拱手,朗声道,“二位都是名震八方的江湖巨擘,沈某早已不胜敬仰,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好好结识一番。今日在此相遇,倒也不失为一份机缘。”
“沈老爷不必自谦,昔日的江湖中能与你同席而坐的只有洛天瑾和金复羽这样的武林名宿,我们这些邪魔外道又岂能入得了你的法眼?”
云追月一向对满身铜臭的沈东善无甚好感,再加上萧芷柔和唐阿富亲如母子,云追月于公于私皆无意与沈东善攀交,甚至连逢场作戏都懒得演,泥中隐刺的冷嘲热讽,令堂中的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微妙。
再看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沈东善,似乎早已对类似的场面司空见惯。他既不恼怒也不尴尬,只是微微一笑,转而将目光投向最后的目标,亦是他此行的真正目标,柳寻衣。
“一场轰轰烈烈的锄奸大会彻底改变了中原武林的态势和格局,寻衣贤侄鱼跃龙门成为江湖中炙手可热的头号人物,不仅洗脱污名,更赚得滔天权势,无疑是这场风波中最大的赢家。”言及于此,沈东善别有深意地扫了一眼神情冷漠的萧芷柔和目光不善的云追月,似笑非笑地继续说道,“寻衣贤侄饱经忧患,百炼成钢,终究守得云开见月明,置之死地而后生,颇有乃父当年的风范……”
“沈东善,饭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
果不其然,沈东善话音未落,云追月阴戾刺骨的威胁已倏忽而至,直将猝不及防的沈东善吓得身子一颤。
眼下,柳寻衣和萧芷柔好不容易淡忘了洛天瑾以及云追月昔日的阴险行径,沈东善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于公容易挑起柳寻衣及贤王府对云追月的怨恨,于私容易勾起萧芷柔对洛天瑾的感伤甚至是旧情,云追月岂能心安?
“云圣主!”谢玄神情一禀,正色道,“沈老爷言之有物,寻衣本就是北贤王的骨肉,与北贤王一脉相承乃是天经地义,算不得乱说。”
“谢府主这么急着替沈东善解围,似乎和他的关系……很不一般。”云追月话里有话地反唇相讥,“莫不是私下授受了什么好处,方才配合他在这里一唱一和地故意做戏?”
“云圣主慎言,谢某……”
“沈老爷何故称在下为贤侄?”为避免矛盾加剧,柳寻衣及时开口打断了谢玄和云追月的争论,“这关系……倒是令在下有些糊涂。”
沈东善微微一笑,解释道:“沈某与令尊相交莫逆,一向以兄弟相称。借此情面,斗胆唤柳少侠一声贤侄,应该不为过吧?”言罢,他还刻意地瞄了一眼谢玄,神色中颇有一丝邀功之意。
毕竟,谢玄是最希望将柳寻衣和洛天瑾的父子关系,乃至荣辱利弊牢牢捆绑的人之一。
“沈老爷为何帮我?”柳寻衣似乎不愿在称谓上过多纠缠,直截了当地问道,“应该不止是你和洛盟主相交莫逆这么简单吧?”
“寻衣贤侄快人快语,沈某佩服!”沈东善朗声大笑,坦言道,“生意人欲广开财路,就必须广交朋友。当下若无寻衣贤侄这般手眼通天的大人物照应,恐怕东善商号在洛阳城……乃至江州、湘西、河西、东北等地的买卖都将变得步履维艰。因此,沈某有劳吴公子从中牵线,意在和寻衣贤侄交个朋友。”
“交朋友?”柳寻衣不动声色地反问,“我和沈老爷也算是老相识,今日这番话听来倒是颇显生疏。”
“欸!相识归相识,朋友是朋友,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沈东善煞有介事地纠正,“相识者不过泛泛之交,互无牵绊。而朋友却是有福同享,互生利惠。”
沈东善骨子里刻着生意人的精明,他只说“有福同享”,却不提“有难同当”。只谈“互生利惠”,却不言“共担风险”。
说到底,沈东善眼中的朋友只有相互利用的价值,全无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在面对柳寻衣暗含讽刺的反问时,沈东善非但不觉得一丝惭愧,反而认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
细细琢磨,倒也符合他在商言商的一贯做派。
“寻衣贤侄的身世在大白于天下之前,曾是贤王府的黑执扇,深受北贤王信任,想必应该知晓沈某与令尊的关系非同一般。”沈东善心念一转,再度搬出洛天瑾,意在进一步拉近自己和柳寻衣的距离,“北贤王在中原武林呼风唤雨了多少年,沈某便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了多少年。此间,凡他所命,沈某无一不从,无一不办的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当然,北贤王为人高义,也从未亏待过在下,这些年东善商号在北方的生意之所以能够做的顺风顺水,全仗他的关照和庇佑。多年交情,沈某早已将北贤王视为知己,尤其是在武林大会之后,他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武林盟主。彼时,沈某与他已然达成一场关乎两家前程命运的契盟,这场合作足以令我们的关系更近一步,成为亲密无间的挚友。只可惜,一切尚未来得及开始,北贤王竟……唉!此事无疾而终,每每想起沈某都感到痛心不已……”
“沈老爷!”谢玄担心沈东善一时失言,说出一些不该说出的秘密,于是连忙打断他的感慨,“逝人已去,往事如斯,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北贤王虽已不在,但万幸贤王府迎回了寻衣贤侄,亦是上苍厚爱,令你子承父业。”沈东善当然明白谢玄的顾虑,因此也不再矫情,一脸挚诚地向柳寻衣道明心意,“沈某前来,是希望能将昔日与令尊的情谊一直延续下去,只要寻衣贤侄不嫌弃我一身铜臭,沈某愿像辅助北贤王那般辅助贤侄,凡我所有必倾囊相助,凡我所能必鼎力支持。”
……
“吴双,你这是作甚?”一向沉着的唐阿富,十分罕见地表现出怨愤的模样,目光不善地盯着笑容尴尬的吴双,声音冰冷的吓人,“这是我和他的私人恩怨,与你无关!”
此刻,四周已有不少人暗暗揣测起吴双和沈东善的关系。
预感事有蹊跷的谢玄连忙与萧芷柔、云追月、洵溱交换了眼神,而后当机立断地下令:“贤王府、绝情谷、龙象山、西律武宗诸弟子先行退下!”
在得到自家掌门的默许后,众人无奈领命,数十人带着满心的好奇与无尽的遐想陆陆续续地走出议事堂。
片刻之间,堂内除谢玄、萧芷柔、云追月和洵溱外,只剩柳寻衣、苏禾、潘雨音,以及身处漩涡中心的唐阿富、吴双及沈东善和他的一众护卫。
“我知道你们有仇,所以刚刚出手时并未阻拦。”吴双笑眯眯地劝道,“现在你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不妨听沈老爷说几句?”
“什么意思?”唐阿富眉心紧蹙,沉声质问,“难不成你要保他?”
“此事恐怕还轮不到我。”言罢,吴双将别有深意的目光投向沉思不语的柳寻衣,道,“你心心念念的幕后东主,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正是沈老爷。”
“哦!是吗?”
其实,当沈东善露面的那一刻,柳寻衣便已猜出答案。他之所以对唐阿富的举动视若无睹,就是在等吴双站出来表态。
因为他实在想不明白,一向游戏人间,自由无束的吴双,怎会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沈东善暗通款曲?
有人百思不解,也有人见微知萌。恰如此时的谢玄和洵溱,他二人在不经意间对视一眼,眉宇间尽是一抹难以名状的凝重之色。
“兄长,究竟是怎么回事?”为免引起柳寻衣的误会,洵溱抢先向吴双发问,“你和沈老爷……”
“洵溱姑娘,个中情由且容沈某慢慢道来。”沈东善打断洵溱的疑问,目光环视四周,缓缓停在潘雨音的身上,关切道,“都说女大十八变,潘侄女真是生的愈发标致了。倘若走在街上我怕是万万不敢相认。如何?你的父母兄长可否安好?”
潘家以前好歹是颍川首富,与同为商贾的沈东善互有往来。尤其是潘初八遇害后,潘家人欲变卖家当远走他乡之际,沈东善豪掷千万接下潘家在颍川的所有生意,出价远高于其他竞拍者,甚至高于潘家产业的实际价值,此事对潘家而言绝对算是一份不小的恩情。
因此,潘雨音面对沈东善的嘘寒问暖,十分礼貌地欠身一拜,恭敬道:“家人一切安好,有劳沈……沈老爷挂念。若无沈老爷当年的赠金之恩,潘家恐怕过不去那道坎。沈公的大恩大德,雨音铭记在心,永世不忘。”
原本潘雨音欲称呼沈东善为“沈叔叔”,但转念一想唐阿富与其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唐阿富又和柳寻衣亲如手足。夹着这层关系,今时今日的潘雨音既不想和沈东善走的太近,以免引起柳寻衣的误会,又不敢忘却他的恩情,有失为人处世的德行操守,故而表现出既恭敬又疏远,礼貌有余而热情不足的怪异模样,言语间尽显彷徨局促之意。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沈东善倒是不拘小节,摆手笑道,“我一向敬重潘八爷的为人,能替他的后人做一些事,我亦倍感欣慰。”
虽然沈东善口口声声“不足挂齿”,但他却在事实上接受了潘雨音的感恩。
言罢,沈东善又将目光移向正在默默审视自己的谢玄,拱手道:“谢二爷……哦!不不不!今日应该称谢府主!久日未见,别来无恙?”
“谢某这把老骨头还能勉强支撑几年,倒是沈老爷红光满面,神采奕奕,青春一年胜似一年。”谢玄起身还礼,对沈东善恭维一番。
“欸!谢府主休要取笑,这几年我已根齿松动,两鬓生白,藏不住老态喽!”
沈东善如唠家常一般与谢玄谈笑风生,仿佛站在身前对自己怒目而视的唐阿富根本不存在,单凭这份泰然自若的气度,就远非寻常人可以媲美。
“萧谷主!云圣主!”沈东善朝作壁上观的萧芷柔和云追月依次拱手,朗声道,“二位都是名震八方的江湖巨擘,沈某早已不胜敬仰,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好好结识一番。今日在此相遇,倒也不失为一份机缘。”
“沈老爷不必自谦,昔日的江湖中能与你同席而坐的只有洛天瑾和金复羽这样的武林名宿,我们这些邪魔外道又岂能入得了你的法眼?”
云追月一向对满身铜臭的沈东善无甚好感,再加上萧芷柔和唐阿富亲如母子,云追月于公于私皆无意与沈东善攀交,甚至连逢场作戏都懒得演,泥中隐刺的冷嘲热讽,令堂中的气氛渐渐变得有些微妙。
再看热脸贴了冷屁股的沈东善,似乎早已对类似的场面司空见惯。他既不恼怒也不尴尬,只是微微一笑,转而将目光投向最后的目标,亦是他此行的真正目标,柳寻衣。
“一场轰轰烈烈的锄奸大会彻底改变了中原武林的态势和格局,寻衣贤侄鱼跃龙门成为江湖中炙手可热的头号人物,不仅洗脱污名,更赚得滔天权势,无疑是这场风波中最大的赢家。”言及于此,沈东善别有深意地扫了一眼神情冷漠的萧芷柔和目光不善的云追月,似笑非笑地继续说道,“寻衣贤侄饱经忧患,百炼成钢,终究守得云开见月明,置之死地而后生,颇有乃父当年的风范……”
“沈东善,饭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
果不其然,沈东善话音未落,云追月阴戾刺骨的威胁已倏忽而至,直将猝不及防的沈东善吓得身子一颤。
眼下,柳寻衣和萧芷柔好不容易淡忘了洛天瑾以及云追月昔日的阴险行径,沈东善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于公容易挑起柳寻衣及贤王府对云追月的怨恨,于私容易勾起萧芷柔对洛天瑾的感伤甚至是旧情,云追月岂能心安?
“云圣主!”谢玄神情一禀,正色道,“沈老爷言之有物,寻衣本就是北贤王的骨肉,与北贤王一脉相承乃是天经地义,算不得乱说。”
“谢府主这么急着替沈东善解围,似乎和他的关系……很不一般。”云追月话里有话地反唇相讥,“莫不是私下授受了什么好处,方才配合他在这里一唱一和地故意做戏?”
“云圣主慎言,谢某……”
“沈老爷何故称在下为贤侄?”为避免矛盾加剧,柳寻衣及时开口打断了谢玄和云追月的争论,“这关系……倒是令在下有些糊涂。”
沈东善微微一笑,解释道:“沈某与令尊相交莫逆,一向以兄弟相称。借此情面,斗胆唤柳少侠一声贤侄,应该不为过吧?”言罢,他还刻意地瞄了一眼谢玄,神色中颇有一丝邀功之意。
毕竟,谢玄是最希望将柳寻衣和洛天瑾的父子关系,乃至荣辱利弊牢牢捆绑的人之一。
“沈老爷为何帮我?”柳寻衣似乎不愿在称谓上过多纠缠,直截了当地问道,“应该不止是你和洛盟主相交莫逆这么简单吧?”
“寻衣贤侄快人快语,沈某佩服!”沈东善朗声大笑,坦言道,“生意人欲广开财路,就必须广交朋友。当下若无寻衣贤侄这般手眼通天的大人物照应,恐怕东善商号在洛阳城……乃至江州、湘西、河西、东北等地的买卖都将变得步履维艰。因此,沈某有劳吴公子从中牵线,意在和寻衣贤侄交个朋友。”
“交朋友?”柳寻衣不动声色地反问,“我和沈老爷也算是老相识,今日这番话听来倒是颇显生疏。”
“欸!相识归相识,朋友是朋友,二者不可混为一谈。”沈东善煞有介事地纠正,“相识者不过泛泛之交,互无牵绊。而朋友却是有福同享,互生利惠。”
沈东善骨子里刻着生意人的精明,他只说“有福同享”,却不提“有难同当”。只谈“互生利惠”,却不言“共担风险”。
说到底,沈东善眼中的朋友只有相互利用的价值,全无两肋插刀的义气。因此,在面对柳寻衣暗含讽刺的反问时,沈东善非但不觉得一丝惭愧,反而认为趋炎附势,见风使舵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
细细琢磨,倒也符合他在商言商的一贯做派。
“寻衣贤侄的身世在大白于天下之前,曾是贤王府的黑执扇,深受北贤王信任,想必应该知晓沈某与令尊的关系非同一般。”沈东善心念一转,再度搬出洛天瑾,意在进一步拉近自己和柳寻衣的距离,“北贤王在中原武林呼风唤雨了多少年,沈某便在他背后默默支持了多少年。此间,凡他所命,沈某无一不从,无一不办的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当然,北贤王为人高义,也从未亏待过在下,这些年东善商号在北方的生意之所以能够做的顺风顺水,全仗他的关照和庇佑。多年交情,沈某早已将北贤王视为知己,尤其是在武林大会之后,他一跃成为万人敬仰的武林盟主。彼时,沈某与他已然达成一场关乎两家前程命运的契盟,这场合作足以令我们的关系更近一步,成为亲密无间的挚友。只可惜,一切尚未来得及开始,北贤王竟……唉!此事无疾而终,每每想起沈某都感到痛心不已……”
“沈老爷!”谢玄担心沈东善一时失言,说出一些不该说出的秘密,于是连忙打断他的感慨,“逝人已去,往事如斯,过去的事就不必再提了。”
“北贤王虽已不在,但万幸贤王府迎回了寻衣贤侄,亦是上苍厚爱,令你子承父业。”沈东善当然明白谢玄的顾虑,因此也不再矫情,一脸挚诚地向柳寻衣道明心意,“沈某前来,是希望能将昔日与令尊的情谊一直延续下去,只要寻衣贤侄不嫌弃我一身铜臭,沈某愿像辅助北贤王那般辅助贤侄,凡我所有必倾囊相助,凡我所能必鼎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