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七章 披甲传人-《秦时小说家》

  “从陆丰离开之时,就有想过会遇到这般事。”

  “一切也和所料差不多,刚离开陆丰不久,就有一些人先后找上来了,至今都没有停歇。”

  “相请墨家助力,护持申阳一段时间。”

  “以陈馀他们的力量,就算无需我等助力,也能做的很好,墨家现在的力量,太弱了!”

  “墨家。”

  “现在难有什么选择,无论什么选择,都会引来麻烦。”

  “相对于中原那些人的麻烦,秦国的威胁是最致命的!”

  “……”

  静坐窗前,膝上铺就暖和的裘毯,握着手中刚刚倒好的温热茶水,须发皆白的班大师轻声道。

  中原水灾的事情结束,本以为可以安稳一段时间的。

  谁曾想,一件件乱象之事纷呈而起,就算没有那些人的密信文书,以墨家的渠道,也能够知晓很多。

  之前中原水灾之事尚未平息的时候,就有一些暗流涌动。

  一些人有了崭新选择。

  一些人则是不愿意。

  还有一些人选择观望。

  还有一些人选择伺机动手。

  ……

  诸般种种,都有!

  只是最终为新的选择压过去,偶有一二动手为乱的,也很快被秦国之力压下去了。

  现在。

  水灾之事没了,那些人自身又开始争斗了?

  无论什么猜测,肯定有那个可能,还是不小的可能。

  选择助力秦国稳固中原局势,诸郡安稳,对他们自身也有好处的,墨家也在其中。

  或许,有一些异心之人趁着这个机会,做了一些特别的事情。

  什么事?

  暂时没有得到确定。

  也许,一些人真的想要从秦国得到荣华富贵。

  也许,一些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更进一步,以谋求更高的地位和力量。

  也许,一些人是秦国的暗子,欲要趁着这个机会,挑动中原诸方势力间的内斗。

  ……

  皆有可能。

  在没有得到更为确切的消息之前,是那般的。

  小跖所言于眼前局势看的不太真切和清楚,自己也难以一眼将其洞彻,那非自己的长处。

  高统领,同样多有猜测之语。

  “班老头,如此,那……咱们还是按照先前的行事?”

  若是非得做出一个抉择,好像也不难。

  权衡之。

  盗跖已然有了答案。

  “墨家不能够陷入危险之中,中原诸事,墨家现在有心无力!”

  “何况,咱们墨家的情形,那些人未必不清楚。”

  “既然清楚了,还前来密信相请墨家助力,这般心思……已经居心不良,已经包藏祸心!”

  “墨家更有理由拒绝。”

  “回信之言,照实就可,墨家如今无力。”

  班大师冷哼一声。

  早年间墨家极盛的时候,那些人若有所请,无论如何,墨家都会有些动静的。

  都会派人去瞧瞧的。

  倘若出现的事情合乎墨家的行事道理,自然助力,自然有不小的力量落下。

  否则,点到即止。

  而今。

  行事当变。

  “高统领。”

  “小跖。”

  “那是老头子我的意见,主要还是在你们。”

  “这些事情,你们自己拿主意就好了,无需于我老头子说的。”

  “你们有能力处理的。”

  墨家。

  真的要置身事外,要一心一意休养生息?是如此,也是必须这样做,也是墨家必须要走的路。

  墨家,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当然,那是自己所想。

  真正的决定落于高统领他们身上,于小跖二人笑语,自己说的似乎有些多了。

  年纪大了。

  也老了。

  都不中用了。

  一直想着不理会墨家俗务了。

  ……

  只是。

  遇到一些事,还是忍不住说道一二。

  “班大师老当益壮,这等事没有您老的建言,我等心中可是不太踏实的。”

  “班大师所言,也是我所想。”

  “应下书信相请,是不能够的。”

  “不理会,也是不行的。”

  “道明原有,婉拒之,唯有如此了。”

  “中原的局势已经开始复杂起来了,墨家不能掺和其中,当约束墨家弟子,安分守心。”

  高渐离拱手一礼,看向班大师,应语之。

  无论是否看清中原局势,自己都会有类似的抉择,不动是最好的,对墨家而言,也是唯一选择。

  “约束墨家弟子的事情,交给我吧。”

  “正好我也能一路打听打听消息。”

  盗跖颔首。

  随着他们驻足濮阳,诸夏四方的墨家弟子也有序的前来此地,前来附近之地,前来中原一些合适之地。

  前几日还想着要和一些人见一见的,如今,刚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接下来的中原诸事,估计会牵涉很多人事。”

  高渐离没有意见。

  盗跖这些年来在陆丰县府历练许多,一些事情他更为擅长,自己在经略俗务上,逊色不少。

  中原刚有大雨的时候。

  那些人也没有什么动静的时候。

  自己远在真道宗,知道那些之后,还和逍遥先生所言,中原之地总算可以安稳安静一段时间了。

  现在。

  才过去多久?

  安稳了?

  安静了?

  愈演愈烈,更胜以前了。

  短短时间,就死了不少人。

  明儿会不会继续死人?

  这个问题……现在就可以有答案。

  “那些就非我等现在可以插手的了。”

  诸事,有心无力。

  倘若墨家还在极盛之时,遇到中原出现这等乱糟糟之事,无论如何,都会有些动静的。

  兼爱非攻,并非虚妄道理。

  盗跖长长的呼吸一口气,往事难以追忆,多思无益,中原有乱,墨家身处其中,同样有危险袭来。

  需要万分谨慎。

  “这一次的事情,农家好像也牵扯其中了。”

  “武臣!”

  “归途也被追杀,差点身死,好像是统领陈胜突然现身,将其救下!”

  “武臣是农家的人,中原之事,农家也有掺于,相较于咱们墨家,他们想要置身事外,也有些做不到了。”

  “农家自身也有一些隐患,说不准,接下来会有相仿当年泗水郡之事。”

  墨家势弱,难为大事。

  百家之中,儒家的近况,知晓一些。

  虽有些缓解,虽渡过一劫,实则在关中仍如履薄冰,保不齐什么时候又有相连之事出现。

  儒家弟子许多,说不定就牵连上了。

  目下的墨家弟子不多,反而是一件好事了。

  盗跖一时无言。

  还有农家。

  相对于陈馀和墨家的交情,陈馀同农家的交情更深。

  农家的根基之地,就在中原,昔年信陵君还在的时候,其门下食客有不少都是农家弟子。

  和农家之间,关联很深。

  申阳之事,陈馀应该也有密信文书递给农家了,不知道农家会有什么回复!

  农家。

  对他们现在的情形所知不多,猜测着,肯定不会轻松和欢喜!

  “农家!”

  “齐鲁之地,农家六贤冢的力量,和陈胜所属的农家之力,一直不融洽,非秘密之事。”

  “多年来,一些不和之力,因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

  “如今有了变化!”

  农家的事情。

  墨家无力。

  也难以有力。

  秦国尚未一天下之前,诸国之力,百家之力,各有所位,彼此相争相斗不为罕见。

  秦国一天下之后,诸多沦亡之力本能汇聚一处,诸子百家也本能的彼此靠近。

  这些年来的许多事情,都是那样。

  单凭一方一人一力,难以抗衡秦国。

  十余年过去了。

  那般众志一处的势头……衰退了?

  减弱了?

  不复先前了?

  是因为十余年来对抗秦国,一直都没有很好结果的缘故吗?

  还是别的缘由?

  农家!

  现存之力比墨家强出许多,其余不一定比墨家好,墨家虽弱,其力混一,农家虽强,自有掣肘。

  “还是尽可能多打听一些消息吧。”

  “中原出现这般事,非寻常。”

  班大师轻呷一口茶水,听小跖他们闲聊之言语,一时有些头痛,非为墨家,而是为有些看不清的将来。

  中原相争。

  百家相争。

  秦国如何?

  如何对抗秦国?

  这次的事情,是秦国搞出来的吗?

  应该有秦国之力。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中原诸力身上,若是没有水灾之时的那般抉择是否会好些?

  嗯。

  难说。

  难说!

  ******

  “大小姐,这些小娃娃、少年人的资质虽非极佳,还是可用的。”

  “十年后,一个个就能有用了。”

  “那几个……很适合修炼披甲门的功法!”

  “就看他们接下来是否可以忍受锻体之苦了,披甲门的功法欲要入门,不太容易。”

  “大小姐,大小姐,外面又来消息了?”

  “是哪里的?”

  “……”

  一些事情,真的回不去了。

  一些人事,也渐渐成为过去了。

  如此,当过好当下。

  连山宗。

  既然立下,当好好经营之。

  披甲门的传承在自己身上,自己或许是诸夏间最后一个披甲门的真正传人了。

  无论如何,披甲门的传承不能断绝。

  借着这一次中原水灾,财货开道,好好搜罗了不少好苗子,有近十个人筋骨很适合修习披甲门的武功。

  待他们有所成,加上连山宗这些年也修炼披甲门手段的弟子,也算有些气象!

  想着披甲门的师父、师兄弟、典庆师兄……。

  他们应该会欢喜的。

  自己!

  许多事情已经过去,披甲门是无错的。

  另外一些不错的苗子,根据体质、习性可以选择修习农家六堂的手段。

  农家的传承!

  永远不能指望别人,无论是陈胜,还是六贤冢的那些人,都是一样,都靠不住。

  一个个小东西,在连山宗也停留一段时间,也有些习惯这里了,这样就很好。

  以他们的年岁,再加上连山宗的培养,只要他们一个个不偷懒,十年之后,都是一个个先天好手。

  若是更有禀赋一下,一二十年后,指不定会出现几个化神武者。

  连山宗现在就缺化神层次的好手。

  丹药之力,虽可强行造就,代价有些大。

  好在连山宗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也不需要耗费那些好东西,看着一个个小家伙,总是让自己想起当年披甲门学艺的时候。

  一晃,数十年过去了。

  大小姐?

  大小姐怎么没有声音?

  梅三娘将热切、期待的目光从那些小家伙身上移开,落于临近不远的凉亭内。

  大小姐正在其中煮茶、看书。

  刚才有人送来密信盒子了,不知是哪里的消息。

  “是象郡传来的。”

  “有弟子在山水沟壑险峰之地,发现有奇花异草,欲要采摘之,旁边却有不少毒性甚大的长虫!”

  “损伤不少。”

  “希望宗门有力。”

  “奇花异草!”

  “三娘,看来要麻烦你走一趟了。”

  “……”

  深秋近冬,汉中之地已然多冷意。

  略显凸起的一处山丘,六角凉亭处理,飞檐翘角,青瓦流光,做工制式多精致,靠近之,茶香清新飘散,幽兰之香相随。

  素衣长裙,云霞丽染,静坐锦凳,端丽娇俏,自有无形的气韵扩散,多安静,多雅致,多沉稳……。

  纤白的小手持一份文书,话语间,将其递给行至身侧的三娘。

  江南诸郡多宝地。

  千百年来,鲜少有人踏足。

  滇郡之地,近些年来,多有诸夏之人前往,武者占据多数,都希望从那里寻找到天材地宝。

  倘若天材地宝没有机缘,得到一二奇花异草也是满足的。

  从一则则零碎零散的消息来看。

  有人得到过天材地宝。

  也有人得到过奇花异草。

  至于其余的珍贵之物,更是数不胜数。

  ……

  以至于,引得诸夏诸郡更多人前往,初始多是一些散勇游侠,其后,各方之力前往之人不为少。

  连山宗自然也在其中。

  数年来,除了天材地宝之外,其余诸物皆有所得,相对于投入的力量,所得相当丰厚。

  刚收到的文书上,就是言语发现了一株奇花异草,具体是什么不太清楚,只有一些描述。

  还有奇异的凶猛野兽护持。

  无疑,多了几分明证。

  奇花异草之物,寻常的先天武者用不到,大都是化神层次所用,初入玄关的也是可用。

  无论是否认得,先采摘为上,先收入手中为上。

  至于来历,可以慢慢打听,可以慢慢询问。

  错过了,可就没了。

  三娘已经位列玄关层次,前往那里正好。

  “嘿嘿,又来了一株奇花异草,那些小崽子们还蛮有运道的,不错,不错!”

  “等他们回来,必须好好奖赏。”

  ”狠毒的长虫?他们也都是好手了,各种毒虫的应对之物也都有携带,如此,还损伤了一些人?”

  “长虫很厉害?”

  “大小姐,稍后我收拾一下,就直接去那里。”

  “越是毒性强大的长虫,将它们做成膳食,就是一等一的大补之物,泡酒也是不错的。”

  “也适合大小姐您的。”

  “大小姐,要不您和我一块去,还有二公子。”

  “眼看着这里就要入冬了,这里的冬天太冷了。”

  “江南诸郡就好多了,象郡在江南以南,南海就在旁边,从卷宗所得消息来看,那里的山水还是不错的,天候也是怡人的。”

  “咱们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

  “连山宗这里的事情,每隔十天八天回来一次就差不多了。”

  “……”